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圓管磨光設備。
背景技術:
散熱器是用于家庭、辦公場所取暖的設備,散熱器除了散熱還可以用于烘干衣服等,其主要原理是,通過熱液體例如熱水在散熱器內流過后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散熱器包括散熱管、連通散熱管的橫管等,散熱管、橫管通過焊接連為一體,散熱管以圓管和方管為主,為了能獲得美觀效果且除去銹跡,通常需要對圓管和方管進行拋光,如果一根根進行磨光,效率會很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根據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金屬圓管磨光設備,能批量對金屬圓管磨光。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屬圓管磨光設備,其特征是,由機架、磨光組件、自轉組件、擺動組件、移動組件組成,其中:
磨光組件包括:
上磨光輪,安裝在機架上;
磨光電機,驅動上磨光輪轉動;
移動組件包括:
移動底板;
移動滑塊,兩塊,開設有燕尾槽,平行固定在移動底板的底面;
移動滑軌,兩根,為燕尾塊,與移動滑塊的燕尾槽配套,移動滑軌固定在機架上;
移動螺紋塊,開設有螺紋孔,與移動滑塊平行設置,固定在移動底板的底面;
移動電機,殼體固定在機架上;
移動螺紋桿,一端與移動電機轉動軸固定,移動螺紋桿與移動螺紋塊配合;
移動電機轉動能帶動移動底板前后移動;
擺動組件包括:
工作臺面;
擺動滑塊,兩塊,開設有燕尾槽,平行固定在工作臺面的底面;
擺動滑軌,兩根,為燕尾塊,與擺動滑塊的燕尾槽配套,擺動滑軌固定在移動底板頂面,
擺動螺紋塊,開設有螺紋孔,與擺動滑軌平行設置,擺動螺紋塊固定在工作臺面的底面;
擺動電機,殼體固定在移動底板上;
擺動螺紋桿,一端與擺動電機轉動軸固定,擺動螺紋桿與擺動螺紋塊配合;
擺動電機轉動能帶動工作臺面左右擺動;
自轉組件包括:
自轉前支架,與工作臺面固定;
同步輪,多個,其轉動軸的一端可轉動地安裝在自轉前支架上;
金屬圓管,多根,一端與轉動軸的另一端聯接,金屬圓管設置在上磨光輪下方且緊貼磨光輪;
自轉滾輪,偶數個,中心軸安裝在自轉后支架上,自轉后支架與工作臺面固定,每對自轉滾輪用于放置金屬圓管的另一端;
同步電機,殼體固定在工作臺面上,同步電機經同步帶與同步輪聯動,從而帶動金屬圓管轉動;
控制器,能控制磨光電機、移動電機、擺動電機和同步電機轉動。
所述同步輪設置有螺紋,還包括:
張緊螺母,擰在轉動軸螺紋外;
簧片,多只,一端與張緊螺母固定,另一端懸空;
錐形塊,多只,分別固定在簧片的內表面;
外環塊,多只,分別固定在簧片的外表面;
所述的金屬圓管套在多只外環塊外;
當同步電機正轉時,同步輪轉動軸能從張緊螺母伸出觸及錐形塊,從而能使外環塊向金屬圓管的內壁壓緊,最終能提高外環塊與金屬圓管的摩擦力,使得金屬圓管跟隨同步電機轉動;
當同步電機反轉時,同步輪轉動軸能從張緊螺母縮進遠離錐形塊,從而能使外環塊與金屬圓管的內壁減少壓力,使得金屬圓管能從外環塊外拆卸下來。
所述同步輪轉動軸靠近同步輪的位置設置有調節螺母,該調節螺母能調節與所述張緊螺母的距離,從而能調節所述外環塊與金屬圓管的摩擦力,調節螺母與轉動軸之間能鎖緊。
還包括:
前后位置傳感器,兩只,分別固定在所述的機架上,能采集移動滑塊或移動底板前后移動位置信號;
擺動位置傳感器,兩只,分別固定在所述移動底板上,能采集所述工作臺面左右擺動位置信號;
plc控制中心,其分別電連接所述的磨光電機、同步電機、移動電機、擺動電機、前后位置傳感器和擺動位置傳感器。
通過plc控制中心能很好地協調各電機的轉動。
本發明通過自轉組件能使金屬圓管自轉,通過擺動組件能使金屬圓管左右移動,通過移動組件能使金屬圓管前后移動,從而能通過磨光組件對金屬圓管表面積均勻無死角的磨光。
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磨光方便、質量好、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以同步輪為主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自轉滾輪相關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張緊螺母相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金屬圓管磨光設備,其特征是,由機架1、磨光組件、自轉組件、擺動組件、移動組件組成,其中:
磨光組件包括:
上磨光輪41,安裝在機架1上;
磨光電機,驅動上磨光輪4轉動;
移動組件包括:
移動底板21;
移動滑塊22,兩塊,開設有燕尾槽,平行固定在移動底板21的底面;
移動滑軌23,兩根,為燕尾塊,與移動滑塊22的燕尾槽配套,移動滑軌23固定在機架1上;
移動螺紋塊24,開設有螺紋孔,與移動滑塊22平行設置,固定在移動底板21的底面;
移動電機25,殼體固定在機架1上;
移動螺紋桿26,一端與移動電機25轉動軸固定,移動螺紋桿26與移動螺紋塊24配合;
移動電機25轉動能帶動移動底板21前后移動;
擺動組件包括:
工作臺面31;
擺動滑塊32,兩塊,開設有燕尾槽,平行固定在工作臺面31的底面;
擺動滑軌33,兩根,為燕尾塊,與擺動滑塊32的燕尾槽配套,擺動滑軌33固定在移動底板21頂面,
擺動螺紋塊34,開設有螺紋孔,與擺動滑軌33平行設置,擺動螺紋塊34固定在工作臺面31的底面;
擺動電機35,殼體固定在移動底板21上;
擺動螺紋桿36,一端與擺動電機35轉動軸固定,擺動螺紋桿36與擺動螺紋塊34配合;
擺動電機35轉動能帶動工作臺面31左右擺動;
自轉組件包括:
自轉前支架51,與工作臺面31固定;
同步輪54,多個,其轉動軸541的一端可轉動地安裝在自轉前支架51上;
金屬圓管6,多根,一端與轉動軸541的另一端聯接,金屬圓管6設置在上磨光輪41下方且緊貼磨光輪41;
自轉滾輪57,偶數個,中心軸安裝在自轉后支架58上,自轉后支架58與工作臺面31固定,每對自轉滾輪57用于放置金屬圓管6的另一端;
同步電機53,殼體固定在工作臺面31上,同步電機53經同步帶55與同步輪54聯動,從而帶動金屬圓管6轉動;
控制器,能控制磨光電機、移動電機25、擺動電機35和同步電機53轉動。
同步輪54的轉動軸541設置有螺紋,還包括:
張緊螺母542,擰在轉動軸541螺紋外;
簧片543,多只,一端與張緊螺母542固定,另一端懸空;
錐形塊545,多只,分別固定在簧片543的內表面;
外環塊544,多只,分別固定在簧片543的外表面;
金屬圓管6套在多只外環塊544外;
當同步電機53正轉時,同步輪54轉動軸541能從張緊螺母542伸出觸及錐形塊545,從而能使外環塊544向金屬圓管6的內壁壓緊,最終能提高外環塊544與金屬圓管6的摩擦力,使得金屬圓管6跟隨同步電機53轉動;
當同步電機53反轉時,同步輪54轉動軸541能從張緊螺母542縮進遠離錐形塊545,從而能使外環塊544與金屬圓管6的內壁減少壓力,使得金屬圓管6能從外環塊544外拆卸下來。
同步輪54轉動軸541靠近同步輪54的位置設置有調節螺母5411,該調節螺母5411能調節與張緊螺母542的距離,從而能調節外環塊544與金屬圓管6的摩擦力,調節螺母5411與轉動軸541之間能鎖緊。
還包括:
前后位置傳感器,兩只,分別固定在機架1上,能采集移動滑塊22或移動底板21前后移動位置信號;
擺動位置傳感器,兩只,分別固定在移動底板21上,能采集工作臺面31左右擺動位置信號;
plc控制中心,其分別電連接磨光電機、同步電機、移動電機、擺動電機、前后位置傳感器和擺動位置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