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屬管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金屬管材內圓磨的內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在金屬管材工件的內圓磨設備中,現有技術為通過傳動長軸連接電機與砂輪,電機帶動傳動長軸運轉從而實現砂輪的旋轉,并對金屬管材工件內壁進行修磨,在此過程中,為達到較好的修磨效果,電機的轉速通常較高,即傳動長軸和砂輪在修磨過程中的工作狀態為高速旋轉,傳動長軸在高速旋轉下,傳動長軸與支撐軸套之間的軸承極易受到破壞,需要更換整個支撐機構,成本高昂貴,而且裝卸麻煩,現在市面上的管材規格多種多樣,單一支撐軸套無法適應多種直徑的管材,十分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用于金屬管材內圓磨的內支撐裝置,解決目前的支撐機構成本高昂貴,裝卸麻煩,而且單一支撐軸套無法適應多種直徑的管材,十分麻煩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金屬管材內圓磨的內支撐裝置,包括管體、長軸體和固定在長軸體一端的砂輪,所述的長軸體外側位于管體內部套有支撐軸套,所述的支撐軸套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底座,支撐軸套另一端連接有第一伸縮桿,所述的管體內側壁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底座,所述的第二支撐底座底端連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的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之間通過調節座相連接,所述的第一伸縮桿包括與第一支撐底座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桿和與調節座活動連接的第一活動桿,所述的第二伸縮桿包括與第二支撐底座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桿和與調節座活動連接的第二活動桿,所述的第一固定桿插入第一活動桿內部與第一活動桿螺紋連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桿插入第二活動桿內部與第二活動桿螺紋連接,所述的第一活動桿和第二活動桿頂端位于調節座內部均固定連接有錐形齒輪頭,所述的調節座右端設置有橫置調節桿,所述的橫置調節桿左端錐形齒輪插入調節座內部分別與第一活動桿和第二活動桿頂端錐形齒輪頭傳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撐底座和第二支撐底座與管體內壁連接面上均固定連接有防滑墊。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撐底座和第二支撐底座大小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的橫置調節桿外側頂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扳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金屬管材內圓磨的內支撐裝置通過采用在調節座上、下端分別連接具有支撐底座的伸縮桿,利用橫置調節桿同時控制兩端伸縮桿伸縮,從而固定支撐軸套的位置,便于對長軸體進行支撐限位,防止長軸體出現下擾彎曲,從而提升安全性,延長使用壽命,整個支撐裝置裝卸方便簡單,長度自由可調,適應在較長的管內使用,適用范圍十分廣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調節座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體,2.長軸體,3.砂輪,4.支撐軸套,5.第一支撐底座,6.第一伸縮桿,7.第二支撐底座,8.第二伸縮桿,9.調節座,10.第一固定桿,11.第一活動桿,12.第二固定桿,13.第二活動桿,14.錐形齒輪頭,15.橫置調節桿,16.錐形齒輪,17.防滑墊,18.旋轉扳手。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用于金屬管材內圓磨的內支撐裝置,包括管體1、長軸體2和固定在長軸體2一端的砂輪3,長軸體2外側位于管體1內部套有支撐軸套4,支撐軸套4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底座5,支撐軸套4另一端連接有第一伸縮桿6,管體1內側壁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底座7,第二支撐底座7底端連接有第二伸縮桿8,第一伸縮桿6和第二伸縮桿8之間通過調節座9相連接,第一伸縮桿6包括與第一支撐底座5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桿10和與調節座9活動連接的第一活動桿11,第二伸縮桿8包括與第二支撐底座7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桿12和與調節座9活動連接的第二活動桿13,第一固定桿10插入第一活動桿11內部與第一活動桿11螺紋連接,第二固定桿12插入第二活動桿13內部與第二活動桿13螺紋連接,第一活動桿11和第二活動桿13頂端位于調節座9內部均固定連接有錐形齒輪頭14,調節座9右端設置有橫置調節桿15,橫置調節桿15左端錐形齒輪16插入調節座9內部分別與第一活動桿11和第二活動桿13頂端錐形齒輪頭14傳動連接。
進一步的,第一支撐底座5和第二支撐底座7與管體1內壁連接面上均固定連接有防滑墊17,進一步的,第一支撐底座5和第二支撐底座7大小相同,進一步的,橫置調節桿15外側頂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扳手18,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金屬管材內圓磨的內支撐裝置通過采用在調節座9上、下端分別連接具有支撐底座的伸縮桿,利用橫置調節桿15同時控制兩端伸縮桿伸縮,從而固定支撐軸套4的位置,便于對長軸體2進行支撐限位,防止長軸體2出現下擾彎曲,從而提升安全性,延長使用壽命,整個支撐裝置裝卸方便簡單,長度自由可調,適應在較長的管內使用,適用范圍十分廣泛。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