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輪機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流式水輪機葉片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水輪機是一種把水流的能量轉換為旋轉機械能的動力機械,其廣泛應用于水電站內,用來驅動發電機發電,在水電站中,上游水庫中的水經引水管引向水輪機,推動水輪機轉輪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由上游水庫流向水輪機轉輪的水流需經過導水機構再進入轉輪,該導水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根據電力系統負荷的變化,調節水輪機流量,以適應系統對機組出力的要求,形成和改變進入轉輪的水流環量,以滿足水輪機對進入轉輪前水流環量的要求,在轉輪停止工作時必須關閉葉片截斷水流。水輪機的葉片表面一般為圓弧狀,其成型為澆鑄成型,澆鑄成型的水輪機葉片其表面比較粗糙,因此需要放在機床上進行切削精加工,由于加工的葉片的表面為弧面,在機床上切削時,需要設置刀具的切削軌跡,使刀具的切削軌跡與葉片的弧形表面吻合,否則加工出的葉片表面不光滑,達不到葉片的技術要求,因此在機床上對水輪機葉片的精加工難度較高,且刀具的控制結構比較復雜,而一些技術設備較差的加工廠一般采用人工用砂紙打磨的方法來精加工水輪機葉片的表面,而人工加工則效率很低,生產成本較高,很不方便,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混流式水輪機葉片加工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混流式水輪機葉片加工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混流式水輪機葉片加工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多個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上端固定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的上端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的兩端側壁上均固定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滑槽內安裝有兩個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末端和第一滑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塊的上端固定有保護箱,所述保護箱內設有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貫穿保護箱的側壁并延伸至保護箱的一側,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的輸出軸末端固定有打磨輪,所述承載板上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兩個固定板之間設有兩根相互平行的絲桿,所述絲桿上貫穿設有放置板,兩個固定板之間設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其中一個固定板的一側,所述螺桿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個固定板的一側,所述該固定板的一側固定有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和螺桿固定連接,所述放置板上設有螺紋通孔,所述螺桿貫穿螺紋通孔,所訴放置板的上端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安裝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槽內的一側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末端固定在第二滑塊的一側,所述第二滑塊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夾持塊,所述放置板上設有和第二夾持塊對應的第一夾持塊,且第一夾持塊位于第二滑槽的一側。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一側設有多個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上端固定有下固定塊,所述下固定塊的上端固定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遠離下固定塊的一端固定有上固定塊,所述上固定塊的上端固定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一側。
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相對的一側均設有海綿墊。
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均為電機。
本實用新型中,對水輪機葉片進行加工時,將葉片放置于放置板上,第二氣缸通過活塞桿的伸縮帶動第二滑塊滑動,從而利用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將葉片固定住,待葉片固定住后,第一驅動裝置通過輸出軸的轉動帶動螺桿轉動,從而將放置板以及葉片輸送至中部,第一氣缸通過活塞桿的伸縮帶動第一滑塊移動,進而調整保護箱的位置,待對準葉片后,第二驅動裝置通過輸出軸的轉動帶動打磨輪對葉片進行打磨,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桿、驅動裝置、第一氣缸和打磨輪的結合,實現了對水輪機葉片的自動化打磨和輸送,上固定塊、連接塊和減震彈簧的結合,實現了減震的功能,保證了加工時的穩定性,不僅方便了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證了加工的穩定性,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混流式水輪機葉片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混流式水輪機葉片加工裝置的夾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打磨輪、2保護箱、3第一氣缸、4承載板、5螺桿、6絲桿、7固定板、8第一驅動裝置、9支撐塊、10底座、11第一滑塊、12第一滑槽、13上固定塊、14下固定塊、15連接塊、16連接板、17第一夾持塊、18第二滑槽、19放置板、20第二夾持塊、21第二滑塊、22第二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混流式水輪機葉片加工裝置,包括底座10,起承載作用,底座10的上端固定有多個支撐塊9,支撐塊9的上端固定有承載板4,承載板4的上端設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內的兩端側壁上均固定有第一氣缸3,第一滑槽12內安裝有兩個第一滑塊11,第一滑塊11通過第一氣缸3的活塞桿伸縮在第一滑槽12內滑動,第一氣缸3的活塞桿末端和第一滑塊11的一側固定連接,第一滑塊11的上端固定有保護箱2,保護箱2內設有第二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貫穿保護箱2的側壁并延伸至保護箱2的一側,第二驅動裝置的輸出軸末端固定有打磨輪1,第二驅動裝置通過輸出軸的轉動帶動打磨輪1進行轉動,承載板4上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固定板7,兩個固定板7之間設有兩根相互平行的絲桿6,絲桿6上貫穿設有放置板19,兩個固定板7之間設有螺桿5,螺桿5的一端轉動連接在其中一個固定板7的一側,螺桿5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個固定板7的一側,該固定板7的一側固定有第一驅動裝置8,第一驅動裝置8的輸出軸和螺桿5固定連接,放置板19上設有螺紋通孔,螺桿5貫穿螺紋通孔,所訴放置板19的上端設有第二滑槽18,第二滑槽18內安裝有第二滑塊21,第二滑槽18內的一側設有第二氣缸22,第二氣缸22的活塞桿末端固定在第二滑塊21的一側,第二滑塊21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夾持塊20,放置板19上設有和第二夾持塊20對應的第一夾持塊17,可通過第一夾持塊17和第二夾持塊20對葉片進行夾持,且第一夾持塊17位于第二滑槽18的一側。
本實用新型中,底座10的一側設有多個連接板16,連接板16的上端固定有下固定塊14,下固定塊14的上端固定有減震彈簧,減震彈簧遠離下固定塊14的一端固定有上固定塊,上固定塊的上端固定有連接塊15,連接塊15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10的一側,起減震的作用,第一夾持塊17和第二夾持塊20相對的一側均設有海綿墊,保護葉片,第一驅動裝置8和第二驅動裝置均為電機,可以提供動力。
本實用新型中,對水輪機葉片進行加工時,將葉片放置于放置板19上,第二氣缸22通過活塞桿的伸縮帶動第二滑塊21滑動,從而利用第二夾持塊20和第一夾持塊17將葉片固定住,待葉片固定住后,第一驅動裝置8通過輸出軸的轉動帶動螺桿5轉動,從而將放置板19以及葉片輸送至中部,第一氣缸3通過活塞桿的伸縮帶動第一滑塊11移動,進而調整保護箱2的位置,待對準葉片后,第二驅動裝置通過輸出軸的轉動帶動打磨輪1對葉片進行打磨。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