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鋁合金鑄造用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鑄造造型冒口技術領域。
目前,我國市場上有種澳大利亞進口的鋁合金鑄造用保溫冒口套,其導熱系數較高,故冒口較大,鑄件出品率較低,且使用壽命短,僅為250次/只。還有種國內產品,導熱系數也較高,為0.19-0.26w/m·k(75°±5℃),使用次數≯250次/只,且使用過程中有掉渣現象,可切削性較差。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合金鑄造用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成本較低,且導熱系數較低,冒口體積較小,鑄件出品率較高,冒口使用壽命長,使用中無掉渣現象,切削性較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鋁合金鑄造用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加入到含CaO 60%以上(最佳為75-99%)的物質中,攪拌過濾,然后加入到含SiO285%以上(最佳為95-99.9%)的物質中,其粒度為150目以上,混合均勻,在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壓力≥1.5兆帕,最佳為1.5-3兆帕,蒸氣溫度≥200℃,最佳為200-300℃,反應時間≥4小時,然后將纖維原料混合打漿,壓制成型,烘干,容重為400-650kg/m3,最后機械加工成成品,上述CaO∶SiO2=0.8-1.2,最佳為0.95-1.1,水與干物質(即上述二種物料和)的比為1∶10-60,最佳為1∶15-30,纖維加入量為上述干物質的0.1-10%,碳纖維加入量最佳為0.5-0.8%,纖維可以是玻璃纖維、石棉、海泡石或碳纖維等中的一種或幾種。從而保證形成硬質硅酸鈣或耐高溫的硅酸鈣,分子式為6CaO·6SiO2·H2O,其晶粒細小。
為了使反應進行順利,提高性能,最好在反應釜中加入堿性物質如NaHCO3、Na2CO3、水玻璃或醋酸鈉的水溶液,加入量為干物質的0.5-5%。
為了增加壓制前的濾水性,最好在反應完后打漿時加水泥熟料,加入量為干物質的1-10%。
本發明的特點是成本低,可保證容重為400-650kg/m3,而且導熱系數較低,為≤0.1W/m·k(75℃±5℃),故可使冒口體積減小,提高鑄件出品率,冒口使用壽命較長,可達800次/以上,使用中無掉渣現象,切削加工性好,應用范圍廣。除用于鋁合金鑄造用外,還可用于熔點在1200℃以下的金屬或合金的鑄造用保溫冒口套。
以下結合一實施例作詳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配制方法同上述,配方及參數見下表。
測得導熱系數均≤0.1W/m·k(75±5℃)以下。切削性好,易加工,使用中無掉渣現象,使用次數≥800次/只,冒口體積小20%,使鑄件出品率達到80%-94%,大大減少了鋁合金溶化量。如某內配廠一年可減少鋁水溶化量1200-3600噸,效益顯著。
權利要求
1.一種鋁合金鑄造用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加入到含CaO 60%以上的物質中,攪拌過濾,然后加入到含SiO285%以上的物質中,其粒度為150目以上,混合均勻,在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壓力≥1.5兆帕,蒸氣溫度≥200℃,反應時間≥4小時,然后將纖維原料混合打漿,壓制成型,烘干,容重為400-650kg/m3,最后機械加工成成品,上述CaO/SiO2=0.8-1.2,水與干物質的比為1∶10-60,纖維加入量為干物質的0.1-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纖維為碳纖維、玻璃纖維、石棉或海泡石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纖維加入量為干物質的0.5-0.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CaO/SiO2=0.95-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與干物質的比為1∶15-3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反釜反應條件為壓力為1.5-3兆帕,蒸氣溫度為200-25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含CaO的物質CaO含量為75-9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或含有SiO2物質含SiO295-99.9%。
9.根據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應釜中加入NaHCO3、Na2CO3、水玻璃或醋酸鈉堿性物質,加入量為干物質的0.5-5%。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應完后打漿時加入水泥塑料,加入量為干物質的1%-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鋁合金鑄造用保溫冒口套的制備方法,是將水加入到含CaO的物質中,攪拌過濾,然后加入到粒度大于150目的含有SiO
文檔編號B22C9/00GK1167020SQ97101948
公開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1997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1997年3月27日
發明者褚志斌, 崔擁軍 申請人:河北省正定縣建筑保溫材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