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濕法冶金領域。涉及一種將濃硫酸稀釋放熱用于物料熟化過程,加劇反應發生的保溫裝置。用于土狀礦物的熟化浸出作業。
【背景技術】
:
[0002]土狀礦在成礦過程中受到強烈的風化作用,氧化程度高,含泥量大,礦石滲透性差,難以堆浸。常溫下采用攪拌浸出、柱浸等方法浸出土狀銅礦時浸出率低(普倉鳳.易門銅廠土狀氧化銅礦回收工藝試驗研宄.現代礦業,2010)。提高浸出溫度能夠提高銅浸出率,但礦石品位低,能耗高,生產成本增加。
[0003]采用濃硫酸浸出礦物時,會有熱量放出,但采用傳統機械攪拌罐浸出時,熱量耗散嚴重,利用率低。并且反應在酸性環境進行,設備容易腐蝕而縮短使用壽命。
[0004]本實用新型保溫反應裝置將濃硫酸放出的熱量貯存起來,用于提高礦石中有價金屬離子的浸出率。而且本反應罐采用耐腐蝕性材質,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并可實現連續操作,提高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將濃硫酸放出熱量用于物料熟化浸出過程的熟化-浸出保溫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利用濃硫酸稀釋放熱提高礦物中有價金屬離子浸出率的熟化-浸出保溫裝置,包括:熟化罐和浸出罐兩部分。
[0008]所述熟化罐由攪拌室和熟化槽兩部分組成。熟化罐采用雙層抽真空高硅膨化玻璃,外部加保溫礦物棉,外包層為不銹鋼。熟化裝置包括:攪拌系統、進料口、注水口(7、11)和出料口。在熟化罐攪拌室下部設有下料口,使攪拌均勻的物料進入熟化槽中進行熟化。下料時需啟動攪拌系統,慢速攪拌幫助下料。
[0009]所述熟化槽內分為八個儲料室,可分別控制熟化時間。熟化槽中心位置裝有旋轉軸,控制儲料室旋轉進料和出料。達到熟化時間后,將完成熟化的物料從熟化罐下部的出料口出料。熟化過程可連續進行。
[0010]所述每個儲料室的容積與攪拌室容積相等。
[0011]所述熟化槽側壁設有注水口(11),熟化完成后物料排出時,通過注水幫助排料。這部分水帶走儲料室的部分熱量,進入浸出罐,提高了浸出溫度。
[0012]所述旋轉軸采用不銹鋼材質制作,外包聚四氟乙烯外殼,防止強酸腐蝕,保證設備使用壽命。
[0013]所述儲料室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耐腐蝕性強。與旋轉軸用不銹鋼連接,增加連接牢固性,穩定性。但需要在不銹鋼連接處外包聚四氟乙烯材質的外殼,與腐蝕性物料隔絕。
[0014]所述攪拌室中攪拌槳采用錨式槳和槳式槳結合的雙層聚四氟乙烯攪拌葉輪。聚四氟乙烯槳耐腐蝕性強。錨式槳和槳式槳結合可避免容器壁周圍礦漿無法與濃硫酸混勻的情況出現。攪拌槳有助于粘度較高物料的混勻,攪拌軸與罐蓋之間裝有軸封。
[0015]所述浸出罐主要用于熟化完成后物料的攪拌浸出,包括攪拌系統、進料口、注水口、出料口和pH檢測系統。浸出罐采用雙層抽真空高硅膨化玻璃材質,外部加保溫礦物棉,外包層為不銹鋼。
[0016]所述浸出罐中攪拌槳采用聚四氟乙烯渦輪式槳,攪拌軸與浸出罐蓋之間裝有軸封。
[0017]所述出料口、注水口、下料口、出料管道、浸出罐進料口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滿足耐酸要求,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0018]本實用新型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保溫裝置,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系統運行穩定,熟化槽中溫度穩定,有效利用自給熱量提高有價金屬離子浸出率,降低了生產能耗。同時,本實用新型的保溫裝置耐腐蝕性強,自動化程度高,可連續生產。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保溫熟化裝置示意圖。
[0020]圖2為熟化槽俯視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保溫浸出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22]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參見圖1?3,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礦物中有價成分浸出率的保溫裝置,包括熟化罐和浸出罐兩部分。
[0023]熟化槽中攪拌室開始工作時,打開進料口(5),攪拌室下料口(9)處于關閉狀態,將粒度為75 μm以下的礦石顆粒加入到攪拌室(4)腔體內。加料結束后,關閉進料口。然后開啟注水口(7),注入所需水量。關閉注水口后,啟動攪拌裝置¢),條件攪拌轉速,攪拌20?30min,將腔體內礦石和水混勻。再從注水口注入所需體積的濃硫酸,關閉注水口,再次啟動攪拌裝置,攪拌時間為10?20min,將礦物和濃硫酸混勻。開啟下料閥(10),通過旋轉軸(13)控制儲料室旋轉進料,將攪拌均勻待熟化物料從攪拌室下部的下料口(9)排入熟化槽其中一室內。關閉下料口,攪拌室進行下一次攪拌作業。攪拌均勻物料進入儲料室(I)后,設定熟化時間。多儲料室保證攪拌-熟化過程可連續操作。達到熟化時間后,從熟化罐下部出料口(12)出料,通過旋轉軸(13)控制儲料室旋轉出料。出料時從注水口(11)注水,幫助排料。排出物料從浸出罐的進料口(16)進入到腔體內,加料完成后關閉進料口。按照液固比要求,從注水口(18)補充不足的反應溶劑(水或浸出液),完成后關閉注水口。設定浸出時間,攪拌速度等參數,啟動攪拌裝置(17)進行攪拌浸出。此時,可以通過pH檢測系統(19)監測浸出體系。浸出完畢后浸礦渣和浸出液從浸出罐下部的出料口(21)排出,進行后續的固液分離和浸出液中有價金屬離子分離提取等工作。
【主權項】
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熟化罐(圖1)和浸出罐(圖3)兩部分;熟化罐由上部攪拌室(4)和下部熟化槽兩部分組成,熟化罐包括:攪拌系統出)、進料口(5)、注水口(7、11)和出料口(12);攪拌室下部設有下料口(9),開啟下料閥(10)將攪拌均勻的物料送入熟化槽中熟化;浸出罐主要用于熟化完成后物料的攪拌浸出,包括攪拌系統(17)、進料口(16)、注水口(18)、出料P (21)和pH檢測系統(19) 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熟化罐內層材質為雙層高硅膨化玻璃,雙層玻璃間進行抽真空處理,達到保溫的效果,為了進一步增強裝置的保溫性能,在玻璃罐體外部加保溫層礦物棉(3),外包層(2)為不銹鋼。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攪拌室中攪拌槳采用錨式槳和槳式槳結合的雙層聚四氟乙烯攪拌葉輪(8),有助于粘度較高物料的混勻,攪拌軸與罐蓋之間裝有軸封。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熟化槽內分為八個儲料室(I),可分別控制熟化時間,該熟化罐可保證熟化過程連續進行;熟化槽中心位置裝有旋轉軸(13),控制儲料室旋轉進料和出料。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熟化槽側壁設有注水口(11),便于排出熟化物料,熟化物料進入浸出罐直接攪拌浸出。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浸出罐采用雙層高硅膨化玻璃材質,雙層玻璃間采用抽真空處理,玻璃罐體外部加礦物棉保溫層(13),外包層(14)為不銹鋼,攪拌槳采用聚四氟乙烯渦輪式槳(20),攪拌軸與罐蓋之間裝有軸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濃硫酸放熱提高土狀銅礦中銅浸出率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熟化罐(圖1)和浸出罐(圖3)兩部分。熟化罐由上部攪拌室(4)和下部熟化槽組成。包括攪拌系統(6)、進料口(5)、注水口(7、11)和出料口(12)。熟化罐攪拌室下部設有下料口(9),開啟下料閥(10)將攪拌均勻的物料排入熟化槽中進行熟化。熟化槽內分為八個儲料室(1),可分別控制熟化時間,熟化過程可連續進行。完成熟化后物料從熟化罐下部的出料口出料,進入浸出罐。熟化槽側壁設有注水口(11),有助于排出熟化物料。浸出罐主要用于熟化完成后物料的攪拌浸出,包括攪拌系統(17)、進料口(16)、注水口(18)、出料口(21)和pH檢測系統(19)。本裝置有效利用了自給熱量,降低了生產能耗,可達到提高土狀礦物中有價金屬離子浸出率的目的。
【IPC分類】C22B3/08, C22B15/00, C22B3/02
【公開號】CN204625725
【申請號】CN201420856286
【發明人】李曉暉, 胡淼, 丁建南, 艾仙斌, 何力, 計少石
【申請人】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