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板帶材熱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金屬板帶材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材料,但為適應不同的應用場合,往往需要對其進行熱處理,傳統的采用熱處理爐進行熱處理時具有熱處理均勻度不佳、一次處理量小,處理時間長的缺點。感應加熱方式是通過感應線圈把電能傳遞給被加熱的金屬工件,然后電能再在金屬工件內部轉化為熱能,感應線圈與金屬工件并非直接接觸,具有成本低、加熱方式靈活,熱處理方式多樣的優點,能夠用于對金屬板帶材原料進行熱處理以生產高強度金屬板帶材,因此提供一種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成為現有技術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前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其特征是所述生產線沿板帶材運動方向依次包括放卷機組、前儲料活套、主動力輥、縱剪機構、整理機構、張力控制機構、淬火感應加熱機構、淬火冷卻機構、回火感應加熱機構、回火冷卻機構、牽引機組、后儲料活套、收卷機組,所述的淬火感應加熱機構和回火感應加熱機構上方沿垂直于板帶材軸線方向分別布置溫度檢測裝置。所述板帶材在經過主動力輥、縱剪機構、整理機構、張力控制機構、淬火感應加熱機構、淬火冷卻機構、回火感應加熱機構、回火冷卻機構、牽引機組時位于作為板帶材運動平面的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放卷機組與收卷機組均位于所述板帶材運動平面下方。
[0004]所述的前儲料活套包括固定輥和升降輥,所述固定輥相互平行且頂端位于板帶材運動平面上,升降輥軸線位于板帶運動平面下方,所述固定輥數量多于升降輥數量2個,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進料方向上有2個,分別為前進料導向固定輥與后進料導向固定輥,所述前進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從放卷機組輸送出來的板帶材折向至板帶材運動平面,后進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板帶材從板帶材運動平面折向輸送至固定輥;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出料方向上有I個,用于將從升降輥輸送來的板帶材折向板帶材輸送平面并進而輸送至主動力輥。
[0005]所述后儲料活套包括固定輥和升降輥,所述固定輥相互平行且頂端位于板帶材運動平面上,升降輥軸線位于板帶運動平面下方,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出料方向上有2個,分為前出料導向固定輥和后出料導向固定輥,所述前出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從升降輥輸送出來的板帶材折向至板帶材運動平面,后出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板帶材從板帶材運動平面折向輸送至收卷機組,所述后儲料活套在進料方向上將從牽引機組輸出的板帶材直接折向輸送至升降輥。
[0006]所述后儲料活套在沿垂直于板帶材軸線方向上布置多套,其套數與縱剪機構的最大縱剪分條數量相同,每套后儲料活套均可獨立動作。
[0007]所述前、后儲料活套利用升降輥的升降來完成儲料和調節板帶材張力的功能。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采用感應式加熱機構作為淬火與回火加熱熱源,通過優化生產線布置,使得鋼帶在經過生產線使即可完成淬火與回火工序,從而提高強度,同時通過在生產線中布置縱剪機構和整理裝置,可以完成將一條板帶縱剪為多條板帶的并進行邊緣修整的工作。整個生產線通過位于生產線中段的的張力控制機構與主動力輥和牽引機組配合,調節位于板帶材運動平面上的板帶材的張力、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產線熱處理效果好,生產效率高,能夠生產多種不同寬度規格的板帶材。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所述生產線沿板帶材運動方向依次包括放卷機組1、前儲料活套2、主動力棍3、縱剪機構4、整理機構5、張力控制機構6、淬火感應加熱機構7、淬火冷卻機構8、回火感應加熱機構9、回火冷卻機構10、牽引機組11、后儲料活套12、收卷機組13,所述的淬火感應加熱機構和回火感應加熱機構上方沿垂直于板帶材軸線方向分別布置溫度檢測裝置14。所述板帶材在經過主動力輥、縱剪機構、整理機構、張力控制機構、淬火感應加熱機構、淬火冷卻機構、回火感應加熱機構、回火冷卻機構、張力控制機構、牽引機組時位于作為板帶材運動平面的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放卷機組與收卷機組均位于所述板帶材運動平面下方。
[0011]所述的前儲料活套包括固定輥和升降輥,所述固定輥相互平行且頂端位于板帶材運動平面上,升降輥軸線位于板帶運動平面下方,所述固定輥數量多于升降輥數量2個,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進料方向上有2個,分別為前進料導向固定輥21與后進料導向固定輥22,所述前進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從放卷機組輸送出來的板帶材折向至板帶材運動平面,后進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板帶材從板帶材運動平面折向輸送至固定輥;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出料方向上有I個,用于將從升降輥輸送來的板帶材折向板帶材輸送平面并進而輸送至主動力輥。
[0012]所述后儲料活套包括固定輥和升降輥,所述固定輥相互平行且頂端位于板帶材運動平面上,升降輥軸線位于板帶運動平面下方,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出料方向上有2個,分為前出料導向固定輥121和后出料導向固定輥122,所述前出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從升降輥輸送出來的板帶材折向至板帶材運動平面,后出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板帶材從板帶材運動平面折向輸送至收卷機組,所述后儲料活套在進料方向上將從牽引機組輸出的板帶材直接折向輸送至升降輥。
[0013]所述前、后儲料活套利用升降輥的升降來完成儲料和調節板帶材張力的功能。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產線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如下:原料板帶材經放卷機組放進入前儲料活套;主動力輥相對于前儲料活套出料端起到板帶材牽引作用,而相對于整條生產線更重要的是控制全線的速度和張力;縱剪機構和整理裝置主要針對于多條板帶的分條和邊緣修整;所述張力控制機構為恒張力控制器,采用位置/張力傳感控制器監控板帶才進入感應加熱機構時的張力均衡程度以及牽引機組反饋的信號;淬火感應加熱機構分為預熱加熱和升溫加熱兩段,預熱加熱段采用縱向磁場渦流加熱,升溫加熱采用橫向磁場穿透加熱,使板帶被加熱溫度達到淬火相變溫度;淬火冷卻裝置根據金屬材質和淬火曲線可以采用接觸式冷卻、浸油冷卻、浸液冷卻、噴液冷卻、噴霧冷卻、噴氣冷卻或空氣冷卻等方式;回火感應加熱機構采用縱向磁場渦流加熱,根據金屬材質和產品工藝要求確定回火加熱溫度;回火冷卻機構根據金屬材質和產品工藝要求可選擇噴液冷卻、噴霧冷卻、空氣冷卻等形式;牽引機組相對于金屬板帶加工條數可以是單機或者多機組并行,跟蹤主動力輥設定速度、依據張力控制機構的信號實時調整自身速度,針對于多條板帶并行運行,每個機組可單獨調控,保證每條板帶均在加熱過程中張力均衡/恒定;后儲料活套可以儲存不少于5分鐘板帶,收卷機組可通過選擇控制完成單盤或復式收卷。
【主權項】
1.一種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其特征是所述生產線沿板帶材運動方向依次包括放卷機組、前儲料活套、主動力棍、縱剪機構、整理機構、張力控制機構、淬火感應加熱機構、淬火冷卻機構、回火感應加熱機構、回火冷卻機構、牽引機組、后儲料活套、收卷機組,所述的淬火感應加熱機構和回火感應加熱機構上方沿垂直于板帶材軸線方向分別布置溫度檢測裝置,所述板帶材在經過主動力輥、縱剪機構、整理機構、張力控制機構、淬火感應加熱機構、淬火冷卻機構、回火感應加熱機構、回火冷卻機構、牽引機組時位于作為板帶材運動平面的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放卷機組與收卷機組均位于所述板帶材運動平面下方。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儲料活套包括固定輥和升降輥,所述固定輥相互平行且頂端位于板帶材運動平面上,升降輥軸線位于板帶運動平面下方,所述固定輥數量多于升降輥數量2個,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進料方向上有2個,分別為前進料導向固定輥與后進料導向固定輥,所述前進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從放卷機組輸送出來的板帶材折向至板帶材運動平面,后進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板帶材從板帶材運動平面折向輸送至固定輥;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出料方向上有I個,用于將從升降輥輸送來的板帶材折向板帶材輸送平面并進而輸送至主動力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其特征是所述后儲料活套包括固定輥和升降輥,所述固定輥相互平行且頂端位于板帶材運動平面上,升降輥軸線位于板帶運動平面下方,所述固定輥在板帶材出料方向上有2個,分為前出料導向固定輥和后出料導向固定輥,所述前出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從升降輥輸送出來的板帶材折向至板帶材運動平面,后出料導向固定輥用于將板帶材從板帶材運動平面折向輸送至收卷機組,所述后儲料活套在進料方向上將從牽引機組輸出的板帶材直接折向輸送至升降輥。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其特征是所述后儲料活套在沿垂直于板帶材軸線方向上布置多套,其套數與縱剪機構的最大縱剪分條數量相同,每套后儲料活套均可獨立動作。
【專利摘要】高強度金屬板帶材感應熱處理生產線,其特征是所述生產線沿板帶材運動方向依次包括放卷機組、前儲料活套、主動力輥、縱剪機構、整理機構、張力控制機構、淬火感應加熱機構、淬火冷卻機構、回火感應加熱機構、回火冷卻機構、牽引機組、后儲料活套、收卷機組,所述的淬火感應加熱機構和回火感應加熱機構上方沿垂直于板帶材軸線方向分別布置溫度檢測裝置。所述板帶材在經過主動力輥、縱剪機構、整理機構、張力控制機構、淬火感應加熱機構、淬火冷卻機構、回火感應加熱機構、回火冷卻機構、牽引機組時位于作為板帶材運動平面的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放卷機組與收卷機組均位于所述板帶材運動平面下方。
【IPC分類】C21D1/42, C21D9/46, C21D11/00, C21D9/52
【公開號】CN204625724
【申請號】CN201520327630
【發明人】路仲弢, 張淳, 楊立勛
【申請人】路仲弢, 張淳, 楊立勛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