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支架鑄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支架鑄件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鑄造是現代裝置制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其是指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并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后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鑄造毛坯因近乎成形,可達到免機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能夠降低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制作時間,對于形狀復雜、難以切削加工的零件,鑄造是比較經濟的毛坯成形方法。
[0003]目前比較常用的是砂型鑄造,砂型鑄造的一般工藝流程是制作模具一翻砂造型熔化鑄造合金澆注落砂去澆冒口清理檢驗入庫。隨著鑄造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在生產中通常是使用成套的鑄造設備,如射壓造型機,該設備具有性能可靠、精度高、表面質量好、錯型值小、操作簡單和生產效率高的優點,但是,由于其模板的尺寸是不可更改的,怎樣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利用模板、提高生產效率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可提高模板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支架鑄件模具。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包括至少一組共用冒口模型,所述共用冒口模型包括通過冒口連接的左側支架模型和右側支架模型,所述左側支架模型和右側支架模型結構相同,所述左側支架模型包括中間梁,所述中間梁的左端固連有左支座,所述中間梁的右端固連有右支座,所述右支座與左支座平行且與中間梁垂直,所述中間梁豎直設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共用冒口模型的一側設置有單獨冒口模型,所述單獨冒口模型包括豎直設置的單獨冒口支架模型,所述單獨冒口支架模型與左側支架模型和右側支架模型的結構相同,所述單獨冒口支架模型連接有冒口。可在較小空間處布置單獨冒口模型,以增加鑄件數量,進而可提高模板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冒口包括上冒口二和下冒口二,所述上冒口二位于中間梁與右支座連接位置處,所述下冒口二位于中間梁與左支座連接位置處。將冒口設置在中間梁與支座連接位置處,可對鑄件進行有效補償,提高鑄件質量。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左側支架模型和右側支架模型相背設置,所述左側支架模型的上部通過上冒口一與右側支架模型的上部連接,左側支架模型的下部通過下冒口一與右側支架模型的下部連接。可提高空間利用率和鑄件質量。
[000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共用冒口模型的數量是四組,其中兩組共用冒口模型位于砂箱的上部,另外兩組共用冒口模型位于砂箱的下部。在砂箱內布置上下兩行共用冒口模型,能夠提高空間利用率和鑄件數量,提高生產效率。
[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位于砂箱上部的兩組共用冒口模型之間設置有一組單獨冒口模型所述位于砂箱下部的兩組共用冒口模型之間也設置有一組單獨冒口模型。可提高空間利用率和鑄件數量,提高生產效率。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單獨設計共用冒口模型,使左、右側支架模型共用一套冒口,能夠減少冒口數量,進而可節省空間并能增加支架模型的數量,從而可提高空間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此外,將模型豎直設置,可使布置緊湊,能夠進一步增加鑄件數量,提高空間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澆注系統布置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支架模具的示意圖。
[0015]圖中,1、砂箱,2、澆注口,3、共用冒口模型,31、左側支架模型,32、右側支架模型,33、上冒口一,34、下冒口一,4、單獨冒口模型,41、單獨冒口支架模型,42、下冒口二,43、上冒口二,5、澆道,6、中間梁,7、左支座,8、右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
[001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支架鑄件模具,能夠在砂箱內布置緊湊,可提高空間利用率和單次鑄造支架的數量,進而可提高生產效率。
[001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包括至少一組共用冒口模型3,該共用冒口模型3包括通過冒口連接的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具體地,左側支架模型31的上部通過上冒口一 33與右側支架模型32的上部連接,左側支架模型31的下部通過下冒口一34與右側支架模型32的下部連接。左、右側支架模型共用一套冒口,能夠減少冒口數量,進而可節省空間并能增加支架模型的數量,從而可提高空間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0019]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結構相同,如圖3所示,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均包括中間梁6,中間梁6的左端固連有左支座7,中間梁6的右端固連有右支座8,右支座8與左支座7平行且與中間梁6垂直,造型時將中間梁6豎直放置,能夠使布局緊湊,提高空間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0020]在共用冒口模型3的一側還設置有單獨冒口模型4,從而可在較小空間處布置單獨冒口模型,以增加鑄件數量、提高模板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具體地,單獨冒口模型4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架模型41,該支架模型41的結構與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的結構相同,在支架模型的中間梁6與右支座8連接位置處設置有上冒口二 43,在中間梁6與左支座7連接位置處設置有下冒口二 42。
[0021]如圖2所示,在砂箱I內布置有上下兩排布局相同的支架模型,每排內布置有兩組共用冒口模型3,在兩組共用冒口模型3之間放置有一組單獨冒口模型4。共用冒口模型3中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相背設置,即左、右側支架模型中的支座分別向外延伸,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能夠避免將左右側支架模型相對設置時帶來的需要增大冒口尺寸的問題。澆注時,熔化的鑄造合金從位于砂箱I頂部的澆注口 2進入砂箱內,然后沿各澆道5分別進入不同的型腔內完成澆注。
[0022]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組共用冒口模型(3),所述共用冒口模型(3)包括通過冒口連接的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具(32),所述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結構相同,所述左側支架模型(31)包括中間梁(6),所述中間梁(6)的左端固連有左支座(7),所述中間梁(6)的右端固連有右支座(8),所述右支座(8)與左支座(7 )平行且與中間梁(6 )垂直,所述中間梁(6 )豎直設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冒口模型(3)的一側設置有單獨冒口模型(4),所述單獨冒口模型(4)包括豎直設置的單獨冒口支架模型(41),所述單獨冒口支架模型(41)與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的結構相同,所述單獨冒口支架模型(41)連接有冒口。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包括上冒口二(43)和下冒口二(42),所述上冒口二(43)位于中間梁(6)與右支座(8)連接位置處,所述下冒口二(42)位于中間梁(6)與左支座(7)連接位置處。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支架模型(31)和右側支架模型(32)相背設置,所述左側支架模型(31)的上部通過上冒口一(33)與右側支架模型(32)的上部連接,左側支架模型(31)的下部通過下冒口一(34)與右側支架模型(32)的下部連接。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冒口模型(3)的數量是四組,其中兩組共用冒口模型(3)位于砂箱(I)的上部,另外兩組共用冒口模型(3)位于砂箱(I)的下部。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砂箱(I)上部的兩組共用冒口模型(3)之間設置有一組單獨冒口模型(4),所述位于砂箱(I)下部的兩組共用冒口模型(3 )之間也設置有一組單獨冒口模型(4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支架鑄件模具,包括至少一組共用冒口模型,所述共用冒口模型包括通過冒口連接的左側支架模型和右側支架模型,所述左側支架模型和右側支架模型結構相同,所述左側支架模型包括中間梁,所述中間梁的左端固連有左支座,所述中間梁的右端固連有右支座,所述右支座與左支座平行且與中間梁垂直,所述中間梁豎直設置。本實用新型具有可提高模板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優點。
【IPC分類】B22C9/08, B22C9/20
【公開號】CN204934519
【申請號】CN201520750736
【發明人】樊憲國
【申請人】山東惠宇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