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屬于金屬鑄件表面處理設備技術領域中對金屬鑄件進行拋丸清理的拋丸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穩定性較好、使用壽命較長的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其技術方案為: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滾筒、轉動軸、減速裝置和驅動電機,所述滾筒通過軸承座安裝于機架上,還包括萬向聯軸器,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通過萬向聯軸器與轉動軸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滾筒上。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對金屬鑄件進行拋丸清理的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
【專利說明】
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鑄件表面處理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對金屬鑄件進行拋丸清理的拋丸機。
【背景技術】
[0002]拋丸機(shot blasting machine),是一種利用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彈丸清理或強化鑄件表面的鑄造設備。拋丸機能同時對鑄件進行落砂、除芯和清理。幾乎所有的鑄鋼件、灰鑄件、瑪鋼件、球鐵件等都要進行拋丸處理。這不僅是為了清除鑄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時也是鑄件質量檢查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序。在一般鑄件生產中,拋噴丸清理是發現鑄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氣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藝手段。有色金屬鑄件,如鋁合金、銅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發現鑄件的表面缺陷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拋噴丸來清除壓鑄件的毛刺和獲得具有裝潢意義的表面質量,獲得綜合效果。冶金鋼鐵生產中,拋噴丸或者酸洗是保證鋼鐵大量生產中獲得高生產率而采用的機械或化學聯合去除磷皮的一種工藝方法。硅鋼片、不銹鋼薄板等其他合金鋼板、帶的生產中,在冷乳工序過程中必須進行退火后再進行拋丸或酸洗處理,以保證冷乳鋼板的表面粗糙度及厚度精度。
[0003]申請號為201520785349.0的實用新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滾筒式拋丸機,該滾筒式拋丸機包括拋丸系統、清理系統、送丸系統和控制系統,拋丸系統包括中心電機和側拋丸器,中心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連筒減速裝置與拋丸筒相連;輸出軸的端部設于拋丸筒中并通過連接盤與中心拋丸器相連,中心拋丸器包括設于軸心的分丸輪,分丸輪的中心設有儲料腔,分丸輪的側壁上開設有分丸口,分丸輪外圈設有葉輪,葉輪上設有葉片,進丸管的出口與分丸輪相連并與儲料腔相適應。中心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連筒減速裝置與拋丸筒相連,輸出軸的端部設于拋丸筒中并通過連接盤與中心拋丸器相連。
【發明內容】
[0004]上述滾筒式拋丸機與現有的拋丸機一樣,電機的輸出軸直接與拋丸筒連接,或者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減速裝置與拋丸筒連接,且拋丸機中電機的輸出軸或者減速裝置的輸出軸直接與拋丸筒硬性連接。但是,現有的拋丸機中,無論是擺動式拋丸機還是滾動式拋丸機,在進行作業時,拋丸機的重心通常會靠近拋丸機的滾筒下部,因而在拋丸機滾筒轉動時,用于連接拋丸機滾筒與電機或減速裝置的連接軸將產生一定的撓度,使拋丸機滾筒與電機或減速裝置之間連接的穩定性較差,拋丸機極易毀損,使用壽命較短。
[0005]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連接穩定性較好、使用壽命較長的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7]—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滾筒、轉動軸、減速裝置和驅動電機,所述滾筒通過軸承座安裝于機架上,還包括萬向聯軸器,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通過萬向聯軸器與轉動軸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滾筒上。
[0008]其中,所述萬向聯軸器包括與減速裝置的輸出軸連接的主動轉軸、與轉動軸連接的從動轉軸,所述主動轉軸的端部連接有球形連接部件,所述從動轉軸的端部連接有與球形連接部件配合傳動的弧形連接部件。
[0009]其中,所述球形連接部件上開設有若干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內設有與弧形連接部件滑動配合的滾珠。
[0010]其中,所述弧形連接部件包括連接盤,所述連接盤的一端與從動轉軸連接,所述連接盤上沿連接盤的周向環設有若干弧形連接片,所述弧形連接片與滾珠相適配。
[0011]其中,所述滾筒的筒體內壁上連接有若干環形肋板,位于相鄰兩塊環形肋板之間的筒體內壁上均布有若干漏沙孔。
[0012]其中,所述筒體外還套設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通過管路連接有集料斗。
[0013]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實用新型中,該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的滾筒經由減速裝置被驅動電機驅動,且在減速裝置的輸出軸與連接于滾筒上的轉動軸之間通過萬向聯軸器進行連接;當拋丸機工作使拋丸機的滾筒轉動時,直接連接于滾筒上的轉動軸將產生一定的撓度,由于減速裝置的輸出軸與滾筒上的轉動軸通過萬向聯軸器進行連接,因而可大幅度削弱甚至是消除傳遞至減速裝置的輸出軸處的撓度,降低滾筒轉動時轉動軸產生的撓度對減速裝置的影響,拋丸機滾筒與電機或減速裝置之間連接的穩定性更高,減少對減速裝置、拋丸機的毀損,延長減速裝置、拋丸機的使用壽命。
[0015]2、本實用新型中,萬向聯軸器采用球形連接的方式,與減速裝置的輸出軸連接的球形連接部件和與轉動軸連接的弧形連接部件通過滾珠進行連接,使得該萬向聯軸器傳遞動力時補償角度更大,使得該萬向聯軸器的主動轉軸、從動轉軸能夠在銳角0-90°的情況下傳遞運動和動力,且摩擦力小,結構更加簡單,傳動的效率更高。
[0016]3、本實用新型中,在滾筒的筒體內壁上設置環形肋板,環形肋板之間的筒體內壁上開設漏沙孔,從鑄件上脫落下來的型砂將通過漏沙孔排出滾筒的筒體內,便于后期對鑄件上脫落的型砂進行收集、回收利用。
[0017]4、本實用新型中,在滾筒的筒體外還設置收集筒,收集筒通過管路與集料斗連通;拋丸機工作時,滾筒轉動,而收集筒不動,從鑄件上脫落下來的型砂將通過滾筒上的漏沙孔進入收集筒內,收集筒中收集到的型砂通過管路最終輸至集料斗進行集中收集、回收利用,減少型砂的浪費,提尚型砂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萬向聯軸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滾筒的剖視圖;
[0021]其中,附圖標記為:I一滾筒、2—轉動軸、3—軸承座、4一萬向聯軸器、5—輸出軸、6—減速裝置、7—驅動電機、11一筒體、12一漏沙孔、13一環形肋板、14一收集筒、15一管路、16—集料斗、41 一主動轉軸、42—弧形連接部件、43—滾珠、44 一球形連接部件、45—導向槽、421 —連接盤、422—弧形連接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2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4]—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該拋丸機可用于對鑄件進行落砂、除芯和清理。該拋丸機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置有滾筒1、減速裝置6和驅動電機7。其中,驅動電機7與減速裝置6通過帶傳動連接,驅動電機7可將運動及動力直接傳遞至減速裝置6;該滾筒I上設置有轉動軸2,滾筒I的兩端設置有軸承座3,滾筒I通過轉動軸2、軸承座3安裝于機架上,使滾筒I可在機架上自由轉動。滾筒I上靠近減速裝置6—側的轉動軸2與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之間通過萬向聯軸器4進行連接,當驅動電機7通過帶傳動、減速裝置6將運動及動力傳遞至減速裝置6,并經由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輸出;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與轉動軸2通過萬向聯軸器4進行連接,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將運動及動力通過萬向聯軸器4傳遞至轉動軸2,轉動軸2轉動,轉動的轉動軸2將帶動滾筒I 一起隨轉動軸2—起轉動。
[0025]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與連接于滾筒I上的轉動軸2之間通過萬向聯軸器4進行連接,當拋丸機工作使拋丸機的滾筒I轉動時,直接連接于滾筒I上的轉動軸2將產生一定的撓度,由于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與滾筒I上的轉動軸2通過萬向聯軸器4進行連接,因而可大幅度削弱甚至是消除傳遞至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處的撓度,降低滾筒I轉動時轉動軸2產生的撓度對減速裝置6的影響,拋丸機滾筒I與電機或減速裝置6之間連接的穩定性更高,減少對減速裝置6、拋丸機的毀損,延長減速裝置6、拋丸機的使用壽命。
[0026]為了使該萬向聯軸器4在傳遞動力時補償角度更大,且萬向聯軸器4的主動轉軸41、從動轉軸能夠在銳角0-90°的情況下傳遞運動和動力。因而,該萬向聯軸器4的結構設置為包括主動轉軸41和從動轉軸,該主動轉軸41直接與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連接為一體結構,主動轉軸41與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起轉動;該從動轉軸與轉動軸2連接為一體結構,從動轉軸與轉動軸2—起轉動。該主動轉軸41的端部連接有球形連接部件44,該從動轉軸的端部連接有弧形連接部件42,且該弧形連接部件42包圍在球形連接部件44外,使弧形連接部件42與球形連接部件44以球頭連接的方式配合連接,且當球形連接部件44旋轉時,該球形連接部件44可帶動弧形連接部件42旋轉,使主動轉軸41將運動或動力傳遞至從動轉軸。作為優選,在球形連接部件44上開設有若干的導向槽45,該導向槽45內設置有滾珠43;當弧形連接部件42包覆在球形連接部件44上后,該鋼珠位于弧形連接部件42與球形連接部件44的導向槽45之間,當球形連接部件44帶動弧形連接部件42旋轉時,滾珠43可在導向槽45內滑動,球形連接部件44通過滾珠43將運動或動力傳遞至弧形連接部件42,使弧形連接部件42轉動。作為優選,該弧形連接部件42包括連接盤421,該連接盤421—端與從動轉軸連接,該連接盤421的周向環設有若干的弧形連接片422,且該弧形連接片422與滾珠43相適配。
[0027]該萬向聯軸器4采用球形連接的方式,與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連接的球形連接部件44和與轉動軸2連接的弧形連接部件42通過滾珠43進行連接,使得該萬向聯軸器4傳遞動力時補償角度更大,使得該萬向聯軸器4的主動轉軸41、從動轉軸能夠在銳角0-90°的情況下傳遞運動和動力,且摩擦力小,結構更加簡單,傳動的效率更高。
[0028]為了便于對型砂進行收集,提高從鑄件上脫落的型砂的利用效率。因而,在滾筒I的筒體11內壁上連接有若干的環形肋板13,相鄰兩塊環形肋板13之間的筒體11內壁上還均布有若干的漏沙孔12,若干漏沙孔12均勻地周向分布在筒體11內壁上。在滾筒I的筒體11內壁上設置環形肋板13,環形肋板13之間的筒體11內壁上開設漏沙孔12,從鑄件上脫落下來的型砂將通過漏沙孔12排出滾筒I的筒體11內,便于后期對鑄件上脫落的型砂進行收集、回收利用。
[0029]為了便于對型砂進行收集,提高從鑄件上脫落的型砂的利用效率。因而,在筒體11外還套設有收集筒14,該收集筒14通過管路15連接有集料斗16。通過在滾筒I的筒體11外還設置收集筒14,收集筒14通過管路15與集料斗16連通;拋丸機工作時,滾筒I轉動,而收集筒14不動,從鑄件上脫落下來的型砂將通過滾筒I上的漏沙孔12進入收集筒14內,收集筒14中收集到的型砂通過管路15最終輸至集料斗16進行集中收集、回收利用,減少型砂的浪費,提尚型砂的利用率。
[0030]實施例1
[0031]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滾筒1、轉動軸2、減速裝置6和驅動電機7,所述滾筒I通過軸承座3安裝于機架上,還包括萬向聯軸器4,所述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通過萬向聯軸器4與轉動軸2連接,所述轉動軸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滾筒I上。
[0032]實施例2
[0033]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滾筒1、轉動軸2、減速裝置6和驅動電機7,所述滾筒I通過軸承座3安裝于機架上,還包括萬向聯軸器4,所述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通過萬向聯軸器4與轉動軸2連接,所述轉動軸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滾筒I上。
[0034]作為優選,所述萬向聯軸器4包括與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連接的主動轉軸41、與轉動軸2連接的從動轉軸,所述主動轉軸41的端部連接有球形連接部件44,所述從動轉軸的端部連接有與球形連接部件44配合傳動的弧形連接部件42。
[0035]作為優選,所述球形連接部件44上開設有若干的導向槽45,所述導向槽45內設有與弧形連接部件42滑動配合的滾珠43。
[0036]作為優選,所述弧形連接部件42包括連接盤421,所述連接盤421的一端與從動轉軸連接,所述連接盤421上沿連接盤421的周向環設有若干弧形連接片422,所述弧形連接片422與滾珠43相適配。
[0037]實施例3
[0038]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滾筒1、轉動軸2、減速裝置6和驅動電機7,所述滾筒I通過軸承座3安裝于機架上,還包括萬向聯軸器4,所述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通過萬向聯軸器4與轉動軸2連接,所述轉動軸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滾筒I上。
[0039]作為優選,所述滾筒I的筒體11內壁上連接有若干環形肋板13,位于相鄰兩塊環形肋板13之間的筒體11內壁上均布有若干漏沙孔12。
[0040]作為優選,所述筒體11外還套設有收集筒14,所述收集筒14通過管路15連接有集料斗16。[0041 ] 實施例4
[0042]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滾筒1、轉動軸2、減速裝置6和驅動電機7,所述滾筒I通過軸承座3安裝于機架上,還包括萬向聯軸器4,所述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通過萬向聯軸器4與轉動軸2連接,所述轉動軸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滾筒I上。
[0043]作為優選,所述萬向聯軸器4包括與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連接的主動轉軸41、與轉動軸2連接的從動轉軸,所述主動轉軸41的端部連接有球形連接部件44,所述從動轉軸的端部連接有與球形連接部件44配合傳動的弧形連接部件42。
[0044]作為優選,所述球形連接部件44上開設有若干的導向槽45,所述導向槽45內設有與弧形連接部件42滑動配合的滾珠43。
[0045]作為優選,所述弧形連接部件42包括連接盤421,所述連接盤421的一端與從動轉軸連接,所述連接盤421上沿連接盤421的周向環設有若干弧形連接片422,所述弧形連接片422與滾珠43相適配。
[0046]作為優選,所述滾筒I的筒體11內壁上連接有若干環形肋板13,位于相鄰兩塊環形肋板13之間的筒體11內壁上均布有若干漏沙孔12。
[0047]作為優選,所述筒體11外還套設有收集筒14,所述收集筒14通過管路15連接有集料斗16。
[004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滾筒(I)、轉動軸(2)、減速裝置(6)和驅動電機(7),所述滾筒(I)通過軸承座(3)安裝于機架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萬向聯軸器(4),所述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通過萬向聯軸器(4)與轉動軸(2)連接,所述轉動軸(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滾筒(I)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聯軸器(4)包括與減速裝置(6)的輸出軸(5 )連接的主動轉軸(41)、與轉動軸(2 )連接的從動轉軸(46 ),所述主動轉軸(41)的端部連接有球形連接部件(44),所述從動轉軸(46)的端部連接有與球形連接部件(44)配合傳動的弧形連接部件(42)。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連接部件(44)上開設有若干的導向槽(45),所述導向槽(45)內設有與弧形連接部件(42)滑動配合的滾珠(43)。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連接部件(42)包括連接盤(421),所述連接盤(421)的一端與從動轉軸(46 )連接,所述連接盤(421)上沿連接盤(421)的周向環設有若干弧形連接片(422),所述弧形連接片(422)與滾珠(43)相適配。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I)的筒體(11)內壁上連接有若干環形肋板(13),位于相鄰兩塊環形肋板(13)之間的筒體(II)內壁上均布有若干漏沙孔(12)。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滾筒式拋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1)外還套設有收集筒(14),所述收集筒(14)通過管路(15)連接有集料斗(16)。
【文檔編號】B24C3/04GK205497231SQ20162031127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4日
【發明人】廖自力
【申請人】成都正祥鑄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