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土壤調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類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進步。另一方面,人類面臨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如氣候變化、土地沙漠化、鹽堿化、環境污染等。據統計,目前全國農藥生產企業有2000多家,農藥產量達到40萬噸(以有效成分計),居世界第二位,各種農藥制劑產量80萬噸至100萬噸。世界上現今施用的農藥有300多種,正確使用農藥可使作物增產30%左右。
一般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的養分不如農家肥齊全。一般不含有機質,成分比較單一,只含一種或兩三種養分。即使復混的土壤調理劑可以增加多種養分,也很難作到象農家肥料那樣的全面性。土壤調理劑對土壤、作物存在局限性,即適用性問題。使用土壤調理劑要選擇,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不然會事與愿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及制備方法,多功能高含量高活性高吸收,土壤全面營養,富含磷、鉀、鈣、鐵、銅、錳、硼、硫、鉬、硒等多種元素,促進植物吸收。對土壤沒有局限性,使土壤充分的吸收養分。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80-100份、石灰石30-50份、泥炭30-50份、石膏30-50份、白云巖20-40份、膨潤土20-40份、沸石30-50份、秸稈20-40份、天青石22-40份、蛭石20-40份、硅藻土20-40份、皂石20-40份、風化煤15-30份、油頁巖10-20份、復合菌劑10-20份、長石10-20份、方解石10-20份、石中黃子15-30份。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80份、石灰石30份、泥炭30份、石膏30份、白云巖20份、膨潤土20份、沸石30份、秸稈20份、蛭石20份、硅藻土20份、皂石20份、風化煤15份、油頁巖10份、復合菌劑10份、長石10份、方解石10份、石中黃子15份。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90份、石灰石40份、泥炭40份、石膏40份、白云巖30份、膨潤土30份、沸石40份、秸稈30份、蛭石30份、硅藻土30份、皂石30份、風化煤25份、油頁巖15份、復合菌劑15份、長石15份、方解石15份、石中黃子20份。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100份、石灰石50份、泥炭50份、石膏50份、白云巖40份、膨潤土40份、沸石50份、秸稈40份、蛭石40份、硅藻土40份、皂石40份、風化煤30份、油頁巖20份、復合菌劑20份、長石20份、方解石20份、石中黃子30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及制備方法,天然富含硅鈣鉀鎂等中微量元素的麥飯石、沸石、鉀長石、白云石、天青石、方解石、石中黃子等多種名貴天然礦石為原料,經高科技磨練而成,是發展高效、無毒、環保、無公害農業的最理想高活性肥料,富含有農作物生長所需的磷、鉀、鈣、鐵、銅、錳、硼、硫、鉬、硒等多種元素。石灰石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燒制成生石灰,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為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可以稱之為氫氧化鈣,熟石灰經調配成石灰漿、石灰膏等,對于土壤來說是豐富的營養材料,增加土壤的營養成分。泥炭是一種經過幾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澤地產物,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同時也是煤最原始的狀態,無菌、無毒、無污染,通氣性能好,質輕、持水、保肥、有利于微生物活動,增強生物性能,營養豐富,既是栽培基質,又是良好的土壤調解劑,并含有很高的有機質,腐殖酸及營養成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限定本發明的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本發明做一定改動和修改,但不超過本發明精神實質的,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下述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儀器、材料等,若無特別說明,均為現有技術中的常規儀器、材料,可通過正規商業途徑獲得。
實施例1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80-100份、石灰石30-50份、泥炭30-50份、石膏30-50份、白云巖20-40份、膨潤土20-40份、沸石30-50份、秸稈20-40份、天青石22-40份、蛭石20-40份、硅藻土20-40份、皂石20-40份、風化煤15-30份、油頁巖10-20份、復合菌劑10-20份、長石10-20份、方解石10-20份、石中黃子15-30份。
實施例2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80份、石灰石30份、泥炭30份、石膏30份、白云巖20份、膨潤土20份、沸石30份、秸稈20份、蛭石20份、硅藻土20份、皂石20份、風化煤15份、油頁巖10份、復合菌劑10份、長石10份、方解石10份、石中黃子15份。
實施例3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90份、石灰石40份、泥炭40份、石膏40份、白云巖30份、膨潤土30份、沸石40份、秸稈30份、蛭石30份、硅藻土30份、皂石30份、風化煤25份、油頁巖15份、復合菌劑15份、長石15份、方解石15份、石中黃子20份。
實施例4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畜禽糞100份、石灰石50份、泥炭50份、石膏50份、白云巖40份、膨潤土40份、沸石50份、秸稈40份、蛭石40份、硅藻土40份、皂石40份、風化煤30份、油頁巖20份、復合菌劑20份、長石20份、方解石20份、石中黃子30份。
實施例5
一種礦石原料的土壤調理劑,其制作的方法步驟為:
備料:按重量份數:取畜禽糞、石灰石、泥炭、石膏、白云巖、膨潤土、沸石、秸稈、蛭石、硅藻土、皂石、風化煤、油頁巖、復合菌劑、長石、方解石、石中黃子,備用;
預前處理:以畜禽糞為主原料,因其含水率高,需添加一定比例含水率低的風化煤、油頁巖、秸稈等作調理劑, 再加入一定比例的復合菌劑,混合調節至合適的含水率(45 %~55 %) 和c/ n 比(15~30) ,混合攪拌均勻,條垛式堆放發酵;
翻堆攪拌:進行翻動攪拌、曝氣工作,使料堆發酵;溫度升高至50~65 ℃后,能有效殺死原料中的病菌蟲卵,并蒸發大量水分;
溫度控制:每天定時檢測發酵料堆內的溫度、水分和堆體通透性情況,發酵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料堆內有機質的含量、水分、溫度、c/ n比、p h 值會發生變化,所以要定期檢測和進行調節,翻堆一般遵循“時到不等溫,溫到不等時”的原則,即前期發酵的低溫階段要定時翻堆;中期發酵高溫階段當溫度達到65 ℃左右時,要及時翻堆,使堆溫不至于超過70 ℃;
發酵后處理:物料經高溫發酵后,基本實現無害化,已轉化了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生化速度漸趨和緩,可以另外垛堆后熟,促進有機物穩定化,并節省發酵場地,二次堆肥垛堆至2 m 高,堆體寬度和長度按車間情況確定,時間在5~7d,定時可在垛堆底部鼓風通氣,必要時用長木棒定期在堆體上扎孔透氣即可,二次堆肥完成有機物完全降解工作,轉變為穩定腐殖質;
打磨:取石灰石、泥炭、石膏、白云巖、膨潤土、沸石、蛭石、硅藻土、皂石、長石、方解石、石中黃子,打磨成粉末;
將發酵好的物料和打磨好的粉末置于地上散熱冷卻2-3天,置于烘干箱中,烘干至含水量為20-30%,烘干后擠壓造粒,稱重包裝,制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