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396185閱讀:393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的生產方法,屬于肥料制造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到的是以異丁叉二脲、磷酸銨鎂、鈣鎂磷肥、硫酸鉀等為原料制造一種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的技術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是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肥料是糧食生長、增產的保障,在農業生產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供數據表明,施用化肥在同等條件下比不施用化肥的糧食作物單產增加30%~50%。2013年,我國小麥的氮肥、磷肥和鉀肥當季平均利用率分別為33%、19%、44%,雖然肥料利用率水平已經進入國際上公認的適宜范圍,但是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所謂“提升空間”主要在于我國農田氮肥利用率較低,當季平均利用率只有33%,明顯低于發達國家50%至60%的水平,每年通過揮發、淋溶等途徑損失的尿素實物量就達2000多萬噸。化肥的利用率低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帶來很大的環境問題。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施肥量,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確保小麥穩產高產,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更是肥料技術研究人員的責任。拌種肥是在播種或定植時施在種子附近的或與種子混播的肥料。因為肥料就在種子附近,植物根系很快能吸收到養分,是施肥效率最高的、最經濟有效的施肥方法。然而肥料和種子相距很近,或者與種子成為一體,各種養分的用量、配比以及基礎肥料品種的選擇尤為重要,稍有不慎,將會引起小麥燒種、爛種,造成幼苗缺苗斷壟等嚴重后果。與其它農作物相比,小麥幼苗較小,根系萌發弱,根系的數量不多,吸收面積小,吸收能力弱,而這個時期又是幼苗從種子營養轉向土壤營養的時期,幼苗對養分需求總量不多但營養需求齊全,如果不能及時給小麥幼苗提供所需營養,不僅小麥的出芽率受影響,而且幼苗的后期生長也會受到影響。市售的小麥專用拌種肥根據成分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以液體生物菌肥、有機肥、速效化肥、微肥、殺蟲劑等單獨或混合拌種,采用浸種或種子包衣,這種拌種肥盡管與種子直接接觸,因擔心燒苗,每公斤種子只能用幾克肥料,用量輕微,效果差;第二種拌種肥,可以與小麥種子直接混合后再播種,是名副其實的拌種肥,但目前這類拌種肥實際上只是安全系數高的顆粒有機肥及微量元素肥(微肥)為主。可見,國內外目前還沒有氮、磷、鉀及微量營養元素全面的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產品,更沒有將該肥料與小麥種肥混播用于農業生產的報道。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根據小麥的需肥規律,首先將硫酸鉀、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中的一種或幾種原料的混合物粉碎造粒作為核心,以液體脲醛膠為粘結劑,將異丁叉二脲、磷酸銨鎂、鈣鎂磷肥、氧化鎂、硫酸錳等原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包裹在核心外,噴涂醇酸樹脂包膜材料進行包膜,最后噴涂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該拌種肥營養齊全,不僅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鉀還含有中微量元素;可以和小麥種子混播,解決了大量元素肥料不能種肥混播的世界性難題,將養分的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對減肥增效意義重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原料組分如下,均為重量份:異丁叉二脲:100~300份;尿素:0~150份;磷酸銨鎂:70~180份;磷酸一銨:0~200份;鈣鎂磷肥:30~150份;磷酸二氫鉀:0~240份;硫酸鉀:0~200份;氧化鎂:0~20份;一水硫酸錳:8~15份;五水硫酸銅:4~12份;七水硫酸鋅:5~20份;硼砂:2~8份;鉬酸銨:0.1~0.3份;液體脲醛膠:20~100份;植物微晶蠟:5~30份;石粉:0~100份。上述原料均為市售產品,其中:異丁叉二脲中氮含量為31%;尿素中氮含量為46%;磷酸銨鎂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鎂含量分別為9%、45%、25%;磷酸一銨中氮、五氧化二磷含量分別為12%、61%;鈣鎂磷肥中五氧化二磷、氧化鎂含量分別為13%、5%;硫酸鉀中氧化鉀含量為50%;磷酸二氫鉀中五氧化二磷、氧化鉀含量分別為30%、40%;氧化鎂中MgO含量為85%;七水硫酸鋅中鋅含量為22%;五水硫酸銅中銅含量為24.5%;一水硫酸錳中錳含量為31%;硼砂中三氧化二硼含量為34.5%;鉬酸銨中鉬含量為48%;液體脲醛膠的密度為1.1g/cm3;植物微晶蠟的牌號為56#,熔點為56℃,石粉作為填料。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的生產方法為:a)將硫酸鉀、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中的一種或幾種原料的混合物進行粉碎,過60目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將液體脲醛膠按比例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的核心,其中液體脲醛膠的加入量為該步驟中粉體原料總質量的2%~8%;b)將異丁叉二脲、磷酸銨鎂、鈣鎂磷肥、氧化鎂、一水硫酸錳、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鋅、硼砂、鉬酸銨、石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進行粉碎作為包裹原料;c)將步驟a)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的加入量為該步驟中原料加入總質量的2%~8%;d)在步驟c)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占其質量1%~6%的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占其質量0.5%~2%的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本發明中的醇酸樹脂包膜材料與專利ZL201210084468.4中的包膜材料的制備方法一樣。本發明中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的核心,粒徑為1~3mm,粒徑小于1mm的肥料核心直接返回造粒機中造粒;粒徑大于3mm的肥料核心經破碎機破碎后返回造粒機中重新造粒。肥料核心造粒過程中返料與原料的重量比為0.05~0.50∶1。本發明步驟c)中制得的包裹肥料,顆粒粒徑為2~4mm,生產過程中粒徑小于2毫米的不合格粒子直接返回造粒機進行造粒,生產過程中大于4毫米的不合格粒子經過破碎機破碎后返回造粒機中重新造粒。返料與原料的重量比為0.05~0.50∶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營養齊全,既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鉀又含有中微量元素,并且通過緩控釋技術的使用,使肥料的養分釋放規律與小麥需肥規律相一致,既滿足小麥種子對營養的需求,又不會傷害種子,省工省時,養分利用率高;2、養分配比合理。根據試驗,每生產100kg小麥籽粒,需吸收純氮3kg左右,吸收五氧化二磷1~1.5kg左右,吸收氧化鉀3kg左右,氮、磷、鉀三者的比例大約為1∶0.33∶1。由于磷對于小麥分生組織的生長分化影響很大,對生根、增葉分蘗均有顯著效果,苗期保證磷素供應可明顯增強小麥的抗寒、抗旱能力,對于小麥的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比例配方為1∶1~1.5∶0.5~1,根據具體的土壤條件,可進行適當的調整。3、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可以直接和種子摻混在一起播種,既保證了種子前期生長對營養的需求,肥料利用率高,又可機械化施肥,節省施肥費用。4、生產工藝的創新,首先將易水溶的大量元素肥料粉碎造粒作為核心,以液體脲醛膠為粘結劑,將難水溶的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包裹在核心外,先噴涂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最后噴涂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解決了大量元素肥料不能種肥混播的世界性難題,將養分的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可有效減少施肥量。具體實施方式通過以下實例,對本發明的工藝方法進行描述。但是,實例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實例1: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10-3-0.3-0.3-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異丁叉二脲:120kg;尿素:119kg;磷酸銨鎂:106kg:磷酸一銨:186kg;鈣鎂磷肥:40kg;磷酸二氫鉀:73kg;硫酸鉀:200kg;氧化鎂:7.8kg一水硫酸錳:11.26kg;五水硫酸銅:9.5kg;七水硫酸鋅:16kg;硼砂:6.8kg;鉬酸銨:0.24kg;液體脲醛膠:68.2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27kg;植物微晶蠟:7kg;石粉:2.2kg。生產方法為:a)將119kg尿素、186kg磷酸一銨、73kg磷酸二氫鉀、200kg硫酸鉀混勻粉碎,過60目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28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545kg;b)將120kg異丁叉二脲、106kg磷酸銨鎂、40kg鈣鎂磷肥、7.8kg氧化鎂、11.26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2.2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c)將步驟a)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78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40.2kg;d)在步驟c)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27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7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實例2: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5-3-0.4-0.2-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異丁叉二脲:274kg;磷酸銨鎂:116kg:磷酸一銨:194kg;鈣鎂磷肥:120kg;硫酸鉀:129kg;一水硫酸錳:15kg;五水硫酸銅:9.5kg;七水硫酸鋅:10.6kg;硼砂:6.8kg;鉬酸銨:0.24kg;液體脲醛膠:6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30kg;植物微晶蠟:8kg;石粉:26.86kg。生產方法為:a)將194kg磷酸一銨、129kg硫酸鉀混勻粉碎,過60目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15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304kg;b)將274kg異丁叉二脲、116kg磷酸銨鎂、120kg鈣鎂磷肥、15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0.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以及26.86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c)將步驟a)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98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45kg;d)在步驟c)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3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8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實例3: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2-8-3-0.4-0.2-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異丁叉二脲:228kg;尿素:80kg;磷酸銨鎂:120kg:磷酸一銨:17kg;鈣鎂磷肥:100kg;磷酸二氫鉀:235kg;硫酸鉀:19kg;一水硫酸錳:15kg;五水硫酸銅:9.5kg;七水硫酸鋅:10.6kg;硼砂:6.8kg;鉬酸銨:0.24kg;液體脲醛膠:65.36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40kg;植物微晶蠟:8.5kg;石粉:45kg。生產方法為:a)將80kg尿素、17kg磷酸一銨、235kg磷酸二氫鉀、19kg硫酸鉀混勻粉碎,過60目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18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316kg;b)將228kg異丁叉二脲、120kg磷酸銨鎂、100kg鈣鎂磷肥、15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0.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45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c)將步驟a)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85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47.36kg;d)在步驟c)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4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8.5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以上實施例1、2、3和對比例的應用效果如下:供試小麥品種為周麥18,土壤為黃褐土,每畝地播種量為15kg,一共設置5組處理,各處理在小麥拔節期追施尿素1Okg/畝,其它管理措施均相同。處理1:常規施肥,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50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處理2: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50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10-3-0.3-0.3-0.2-0.2-0.01)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處理3: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37.5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10-3-0.3-0.3-0.2-0.2-0.01)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處理4: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50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5-3-0.4-0.2-0.2-0.2-0.01)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處理5: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37.5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5-3-0.4-0.2-0.2-0.2-0.01)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處理6: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50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2-8-3-0.4-0.2-0.2-0.2-0.01)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處理7: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37.5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2-8-3-0.4-0.2-0.2-0.2-0.01)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應用效果見表1:表1不同施肥處理在小麥上的應用效果畝產量/kg與處理1相比增產效率(%)比處理1降低肥料用量(%)處理14850-處理254311.96-處理34982.6820處理453510.31-處理54952.0620處理653810.93-處理74962.2720由表1可知,與常規施肥相比,在不減少施肥量的情況下,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可使小麥增產10%以上;在減少施肥量20%的情況下,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仍具有一定的增產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實例1的小麥專用控釋拌種復合肥氮素釋放規律與小麥的氮素營養吸收規律曲線圖,橫坐標是小麥出苗后的時間,縱坐標是氮素養分量。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