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玻璃制作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95254閱讀:671來源:國知局
一種玻璃制作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玻璃制造退火領域。



背景技術:

玻璃制造領域中應力指標是衡量玻璃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說,應力越小, 產品使用性能越好。目前,玻璃廠家要獲得應力好的玻璃產品,普遍采用二次退火的方式,消除一次成型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獲得應力非常小的產品。

玻璃在退火過程中往往受熱不均勻,產生熱應力,引起炸裂,影響產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現有退火技術中,熱彎爐中現有的后段退火風管為S型風管,在S型退火風管上設置有風口,這樣的設計無法對經烘彎的玻璃進行均勻的退火,使得玻璃邊緣應力無法達到相關標準規定的數值,玻璃在交付后的安裝使用過程中出現部分玻璃裂片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使玻璃受熱均勻,避免玻璃碎片的玻璃制作方法。

本方案中的一種玻璃制作方法,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在所述退火步驟中,從入風口向熱風支管通入550-570 ℃的熱風,熱風以風速為0.5-1m/s通過第一熱風口在熱風支管內流通,第一熱風口的孔徑為10-15mm,熱風支管內通出的熱風從出風口排出,排出的熱風通過出風管進入渦輪內,渦輪在熱風風速作用下以400-600r/min的速度轉動,且渦輪帶動輥子以渦輪同樣的速度轉動并產生移動,輥子的直徑為20-25cm,同時渦輪內的熱風通過通風管進入輥子內,熱風通過輥子上的第二熱風口排出,第二熱風口的孔徑大小12-16mm,烘彎玻璃放置于輥子上,當輥子移動至箱體外殼下方時,第一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上表面進行加熱退火,同時,第二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下表面進行加熱退火。

本方案的優點在于:1、利用出風口排出的熱風通入渦輪及輥子內,熱風從棍子上的第二熱風口排出對烘彎玻璃下表面進行加熱退火,進而使排出的熱風得到循環利用,節約資源;2、由于烘彎玻璃具有一定厚度,對其進行加熱時,在第一熱風口和第二熱風口的共同作用下,對烘彎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時進行退火,進而上、下表面的溫度差異性小,受熱退火均勻,效果好,使得玻璃在加工過程中玻璃邊緣的應力達到相關標準規定的數值,從而使得烘彎玻璃不會輕易出現裂片;3、不引用其他動力情況下,通過渦輪帶動輥子轉動并產生移動,實現對烘彎玻璃的自動運輸和進行加熱退火,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進一步,在退火步驟中,輥子呈橄欖形。當烘彎玻璃置于輥子上時,弧形狀的棍子與烘彎玻璃的中心距更小,利于第二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進行更好的加熱退火。

進一步,在退火步驟中,第一熱風口與第二熱風口的孔徑一致,且第一熱風口和第二熱風口的個數相同且一一對應。使得從第一熱風口和第二熱風口排出的熱風量差異性小,進而使得烘彎玻璃上、下表面受熱均勻,退火效果更好。

進一步,在配料步驟中,將石英砂70%~80%、石灰石8%~10%、長石12%~14%、純堿6%~8%、硼酸1%~2%作為玻璃原料混合均勻。此原料為玻璃制作的主要原料,取材方便,普遍使用。

進一步,在熔制步驟中,玻璃原料在窯池內熔制,熔制溫度在1300~1600゜C。將配好的玻璃原料在此熔制溫度的范圍內進行高溫加熱,可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熱彎爐的自動退火箱的結構圖;

圖2為圖1的熱風支管下表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單個渦輪與輥子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熱風支管1、入風口2、第一熱風口3、輥子4、第二熱風口5、出風管6、渦輪7、通風管8。

實施例1:

一種玻璃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料:將石英砂70%、石灰石8%、長石12%、純堿6%、硼酸1%作為玻璃原料混合均勻。

(2)熔制:玻璃原料在連續式窯池內熔制,熔制溫度為1300゜C,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連續式窯池熔化部面積為140m2,容量大,散失熱少,熱效率明顯高于一般的窯池,可使玻璃液溫度均化,由于連續式窯池靠近底部玻璃液溫度低而呈滯流狀態,因此連續式窯池玻璃液總容量大于作業玻璃量,連續作業的加料量與成型量保持平衡。

(3)成形:將步驟(2)中熔化好的玻璃液采用連續機械化成型。

(4)退火:從入風口向熱風支管通入550 ℃的熱風,熱風以風速為0.5m/s通過第一熱風口在熱風支管內流通,第一熱風口的孔徑大小為12mm,熱風支管內通出的熱風從出風口豎直向下排出,排出的熱風通過出風管下方進入渦輪內,渦輪在熱風風速作用下以400r/min的速度轉動,且渦輪帶動輥子以渦輪同樣的速度轉動,輥子的直徑為20cm,同時渦輪內的熱風通過通風管進入輥子內,熱風通過輥子上的第二熱風口排出,第二熱風口的孔徑大小12mm,渦輪和輥子一起轉動產生移動,烘彎玻璃放置于輥子上,當輥子移動至箱體外殼下方時,第一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上表面進行加熱退火,同時,第二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下表面進行加熱退火。

實施例2:

一種玻璃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料:將石英砂75%、石灰石9%、長石13%、純堿7%、硼酸1.5%作為玻璃原料混合均勻。

(2)熔制:玻璃原料在連續式窯池內熔制,熔制溫度為1400゜C,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連續式窯池熔化部面積為145m2,容量大,散失熱少,熱效率明顯高于一般的窯池,可使玻璃液溫度均化,由于連續式窯池靠近底部玻璃液溫度低而呈滯流狀態,因此連續式窯池玻璃液總容量大于作業玻璃量,連續作業的加料量與成型量保持平衡。

(3)成形:將步驟(2)中熔化好的玻璃液采用連續機械化成型。

(4)退火:從入風口向熱風支管通入560 ℃的熱風,熱風以風速為0.8m/s通過第一熱風口在熱風支管內流通,第一熱風口的孔徑大小為14mm,熱風支管內通出的熱風從出風口豎直向下排出,排出的熱風通過出風管下方進入渦輪內,渦輪在熱風風速作用下以500r/min的速度轉動,且渦輪帶動輥子以渦輪同樣的速度轉動,輥子的直徑為22cm,同時渦輪內的熱風通過通風管進入輥子內,熱風通過輥子上的第二熱風口排出,第二熱風口的孔徑大小14mm,渦輪和輥子一起轉動產生移動,烘彎玻璃放置于輥子上,當輥子移動至箱體外殼下方時,第一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上表面進行加熱退火,同時,第二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下表面進行加熱退火。

實施例3:

一種玻璃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料:將石英砂80%、石灰石10%、長石14%、純堿8%、硼酸2%作為玻璃原料混合均勻。

(2)熔制:玻璃原料在連續式窯池內熔制,熔制溫度為1500゜C,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連續式窯池熔化部面積為150m2,容量大,散失熱少,熱效率明顯高于一般的窯池,可使玻璃液溫度均化,由于連續式窯池靠近底部玻璃液溫度低而呈滯流狀態,因此連續式窯池玻璃液總容量大于作業玻璃量,連續作業的加料量與成型量保持平衡。

(3)成形:將步驟(2)中熔化好的玻璃液采用連續機械化成型。

(4)退火:從入風口向熱風支管通入570 ℃的熱風,熱風以風速為1m/s通過第一熱風口在熱風支管內流通,第一熱風口的孔徑大小為15mm,熱風支管內通出的熱風從出風口豎直向下排出,排出的熱風通過出風管下方進入渦輪內,渦輪在熱風風速作用下以600r/min的速度轉動,且渦輪帶動輥子以渦輪同樣的速度轉動,輥子的直徑為25cm,同時渦輪內的熱風通過通風管進入輥子內,熱風通過輥子上的第二熱風口排出,第二熱風口的孔徑大小15mm,渦輪和輥子一起轉動產生移動,烘彎玻璃放置于輥子上,當輥子移動至箱體外殼下方時,第一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上表面進行加熱退火,同時,第二熱風口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下表面進行加熱退火。

上述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在退火步驟中使用的熱彎爐的自動退火箱如附圖1所示,包括入風口2和多個熱風支管1,熱風支管1用于給熱風進行導向,熱風支管1沿入風口2軸向依次排布,相鄰熱風支管1間通過雙頭螺桿進行固接,這樣將方便進行拆卸和更換;熱風支管1下方放置有多個輥子4,熱風支管1彎繞成箱體外殼,箱體外殼的內壁面呈弧面,箱體外殼的內壁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熱風口3,這樣可以有效流通熱風且彎繞成箱體外殼以便更好的對殼體下方的烘彎玻璃進行退火;多個熱風支管1的左端均連通至入風口2,熱風支管1的右端為出風口。

如圖2、圖3所示,多個熱風支管1相互平行,出風口設置有出風管6,出風管6連接渦輪7,渦輪7上設有通風管8,輥子4與渦輪7通過通風管8連接,輥子4呈橄欖形,當烘彎玻璃置于輥子4上時,弧形狀的棍子與烘彎玻璃的中心距更小,利于第二熱風口5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進行更好的加熱退火;輥子4上間隔設有多個第二熱風口5;每個熱風支管1上間隔設有至少8個第一熱風口3,第一熱風口3和第二熱風口5的個數相同且一一對應,且第一熱風口3和第二熱風口5的孔徑一致,可使得烘彎玻璃受熱均勻,退火效果更好。

本方案具體實施時,從入風口2向熱風支管1通入熱風,熱風通過第一熱風口3在熱風支管1內流通,熱風支管1內通出的熱風從出風口排出,排出的熱風通過出風管6進入渦輪7內,使渦輪7通入熱風且帶動渦輪7轉動,同時渦輪7內的熱風通過通風管8進入輥子4內,熱風通過輥子4上的第二熱風口5排出,渦輪7的轉動帶動輥子4一起轉動時發生位移,烘彎玻璃放置于輥子4上,輥子4運輸烘彎玻璃于箱體外殼下方,第一熱風口3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上表面進行加熱退火,同時,第二熱風口5排出的熱風對烘彎玻璃下表面進行加熱退火。由于烘彎玻璃具有一定厚度,退火箱將其進行加熱時,通過第一熱風口3和第二熱風口5的共同作用下,對烘彎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時進行加熱退火,烘彎玻璃受熱均勻,使得玻璃在加工過程中玻璃邊緣的應力達到相關標準規定的數值,從而使得烘彎玻璃不會輕易出現裂片,保持烘彎玻璃的完好性,且在烘彎玻璃進行退火時,通過渦輪7與輥子4的配合還可達到自動運輸烘彎玻璃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