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干法制粉的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陶瓷干法制粉的平鋪直取機構。
背景技術:
干法制粉,在噴霧干燥應用之前,一直是陶瓷墻地磚粉料制備的重要方法,最為普遍的就是輪碾加濕造粒。但是在濕法球磨噴霧干燥工藝誕生之后,由于濕法工藝制備的粉料在顆粒形狀、流動性、顆粒級配控制等使用性能方面的優越性,濕法工藝幾乎統治了整個陶瓷墻地磚生產的粉料制備。與傳統濕法制粉工藝相比,干法制粉工藝簡單連續,減少了濕法工藝的磨漿、沉淀和噴霧干燥環節,直接省掉了球磨機和噴霧塔設備,在同等產量的情況下,干法制粉工藝所需的設備投入比較小,廠房占地面積也相對較小,生產效率高。除此之外,干法制粉工藝最大的優勢在于節能減排和節省成本方面。相比之下,干法制粉工藝生產效率高,整個粉料的生產過程可以做到全過程封閉自動化系統,只用電,不用任何燃料,能做到零廢氣、零粉塵、零污水排放,同時還能省掉大量的勞動力成本,綜合能耗可以減少45%以上。
因此干法制粉的使用越來越多,而在干法制粉過程中,大多是采用喂料機進行給料,但是喂料機出來的配方粉料不均勻,從而造成粉料進磨機磨出來的成品粉料也不均勻,影響干法制粉后面的工藝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確保干法制粉粉料的均勻,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提出一種陶瓷干法制粉的平鋪直取機構。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陶瓷干法制粉的平鋪直取機構,包括鋪料裝置、儲料倉、放料裝置和接料裝置;所述鋪料裝置在所述儲料倉的進料口往復移動向所述儲料倉內鋪粉料;使粉料均勻鋪在儲料倉內;所述放料裝置置于所述儲料倉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接料裝置置于所述放料裝置的放料端的下方;
所述放料裝置包括放料主動輥筒、放料從動輥筒、放料皮帶、放料機架和放料移動軌道;所述放料主動輥筒和所述放料從動輥筒安裝于所述放料機架的兩端;所述放料主動輥筒、所述放料從動輥筒和放料皮帶構成循環的放料輸送裝置;
所述放料移動軌道帶動所述放料輸送裝置在所述儲料倉的出料口處往復移動將粉料均勻放至所述接料裝置上。
優選的,所述鋪料裝置包括鋪料主動輥筒、鋪料從動輥筒、鋪料皮帶、鋪料機構架和鋪料移動軌道;
所述鋪料主動輥筒和所述鋪料從動輥筒安裝于所述鋪料支架的兩端;所述鋪料主動輥筒、所述鋪料從動輥筒和鋪料皮帶構成循環的鋪料輸送裝置;所述鋪料移動軌道帶動所述鋪料輸送裝置在所述儲料倉的進料口處往復移動將粉料鋪到所述儲料倉內。
優選的,所述鋪料移動軌道包括鋪料導軌輪和鋪料滑軌;所述鋪料導軌輪設置于所述鋪料機架的底部,并在所述鋪料滑軌上往復移動均勻放料;所述鋪料滑軌安裝于放料滑軌支架上。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儲料倉的進料口處設置有支撐架;所述鋪料滑軌從所述儲料倉的進料口的一側延伸至所述進料口的另一側;位于所述儲料倉的進料口的所述鋪料滑軌安裝于所述支撐架上。
優選的,所述鋪料裝置還包括多個鋪料輥棒;多個所述鋪料輥棒位于所述鋪料主動輥筒和所述鋪料從動輥筒之間,且均勻安裝于所述鋪料支架上支撐著所述鋪料皮帶。
優選的,所述放料裝置還包括多個放料輥棒;多個所述放料輥棒位于所述放料主動輥筒和所述放料從動輥筒之間,且均勻安裝于所述放料支架上支撐著所述放料皮帶。
優選的,所述放料移動軌道包括放料導軌輪和放料滑軌;所述放料導軌輪設置于所述放料機架的底部,并在所述放料滑軌上往復移動均勻放料;所述滑軌安裝于放料滑軌支架上。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放料滑軌有兩條;所述放料導軌輪至少有兩組,每組有兩個所述放料導軌輪;兩個所述放料導軌輪與兩條所述放料滑軌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接料裝置包括接料主動輥筒、接料從動輥筒、接料皮帶和接料支架;所述接料主動輥筒和所述接料從動輥筒安裝于所述接料支架的兩端;所述接料主動輥筒、所述接料從動輥筒和接料皮帶構成循環的接料輸送裝置。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接料裝置還包括多個接料輥棒;多個所述接料輥棒位于所述接料主動輥筒和所述接料從動輥筒之間,且均勻安裝于所述接料支架上支撐著所述接料皮帶。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往復移動的鋪料裝置往儲料倉中均勻鋪料,以及在儲料倉的出料口設置有往復移動的放料裝置進行均勻放料,確保了干法制粉粉料的均勻,使得整個系統能更好地把粉料混合均勻;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
其中:1-鋪料裝置,2-儲料倉,3-放料裝置,4-接料裝置,5-放料導軌輪,6-放料滑軌,7-放料滑軌支架,8-鋪料導軌輪,9-鋪料滑軌,10-鋪料滑軌支架,11-鋪料主動輥筒,12-鋪料從動輥筒,13-鋪料皮帶,14-鋪料輥棒,20-粉料,31-放料主動輥筒,32-放料從動輥筒,33-放料皮帶,34-放料輥棒,41-接料主動輥筒,42-接料從動輥筒,43-接料皮帶,44-接料輥棒,45-接料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陶瓷干法制粉的平鋪直取機構,包括鋪料裝置1、儲料倉2、放料裝置3和接料裝置4;所述鋪料裝置1在所述儲料倉2的進料口往復移動向所述儲料倉2內鋪粉料20;使粉料20均勻鋪在儲料倉2內;所述放料裝置3置于所述儲料倉2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接料裝置4置于所述放料裝置3的放料端的下方;
所述放料裝置3包括放料主動輥筒31、放料從動輥筒32、放料皮帶33、放料機架和放料移動軌道;所述放料主動輥筒31和所述放料從動輥筒32安裝于所述放料機架的兩端;所述放料主動輥筒31、所述放料從動輥筒32和放料皮帶33構成循環的放料輸送裝置;
所述放料移動軌道帶動所述放料輸送裝置在所述儲料倉2的出料口處往復移動將粉料20均勻放至所述接料裝置4上。
由于鋪料裝置1是在往復移動過程往所述儲料倉2中鋪粉料20的,因此鋪在所述儲料倉中的粉料是一層一層疊加起來的,保證了粉料20是均勻平鋪在儲料倉2內的。所述儲料倉用于儲存粉料20。而由所述放料主動輥筒31、放料從動輥筒32、放料皮帶33、放料機架和放料移動軌道組成的放料裝置3不僅結構簡單;而且由于放料移動軌道的存在,使得所述大幅度放料皮帶33在輸送粉料20時是移動過程中輸送的,而且放料移動軌道移動的速度與所述放料皮帶輸送的速度是一致的,因此大幅度減小粉料20對放料裝置1的壓力,從而更容易把粉料20放下來,達到二級均化效果;所述接料裝置4是把均化好的粉料放進磨機研磨。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往復移動的鋪料裝置1往儲料倉2中均勻鋪料,以及在儲料倉2的出料口設置有往復移動的放料裝置3進行均勻放料,確保了干法制粉粉料的均勻,使得整個系統能更好地把粉料混合均勻;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
優選的,所述鋪料裝置1包括鋪料主動輥筒11、鋪料從動輥筒12、鋪料皮帶13、鋪料機構架和鋪料移動軌道;
所述鋪料主動輥筒11和所述鋪料從動輥筒12安裝于所述鋪料支架的兩端;所述鋪料主動輥筒11、所述鋪料從動輥筒12和鋪料皮帶13構成循環的鋪料輸送裝置;所述鋪料移動軌道帶動所述鋪料輸送裝置在所述儲料倉2的進料口處往復移動將粉料20鋪到所述儲料倉2內。
采用鋪料主動輥筒11、鋪料從動輥筒12、鋪料皮帶13、鋪料機構架和鋪料移動軌道組成的所述接料裝置4,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而且輸送的穩定性好;確保粉料20輸送過程中的均勻性;保證了進入所述儲料倉內的粉料20是一層一層疊放起來的。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鋪料移動軌道包括鋪料導軌輪8和鋪料滑軌9;所述鋪料導軌輪8設置于所述鋪料機架的底部,并在所述鋪料滑軌9上往復移動均勻放料;所述鋪料滑軌9安裝于放料滑軌支架10上。
由放料導軌輪5和放料滑軌6組成的放料移動軌道結構簡單,成本低;而且移動過程中保證了進入所述儲料倉內的粉料20是一層一層疊放起來的。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儲料倉2的進料口處設置有支撐架;所述鋪料滑軌5從所述儲料倉2的進料口的一側延伸至所述進料口的另一側;位于所述儲料倉2的進料口的所述鋪料滑軌5安裝于所述支撐架上。
設置所述支撐架為了方便將所述鋪料滑軌5安裝于所述儲料倉2的進料口上方;從而保證所述鋪料裝置在所述儲料倉2的進料口的上方往復移動把粉料20鋪到所述儲料倉2內。
優選的,所述鋪料裝置還包括多個鋪料輥棒14;多個所述鋪料輥棒14位于所述鋪料主動輥筒11和所述鋪料從動輥筒12之間,且均勻安裝于所述鋪料支架上支撐著所述鋪料皮帶13。
多個所述鋪料輥棒14支撐所述鋪料皮帶13,使得鋪料皮帶13在輸送過程中不易產生振動,提高所述鋪料皮帶13的穩定性,進一步確保了在所述鋪料皮帶13的粉料20在輸送至儲料倉2的穩定性與均勻性;從而進一步確保了進入所述儲料倉內的粉料20是一層一層疊放起來的。
優選的,所述放料裝置還包括多個放料輥棒34;多個所述放料輥棒34位于所述放料主動輥筒31和所述放料從動輥筒32之間,且均勻安裝于所述放料支架上支撐著所述放料皮帶33。
多個所述放料輥棒34支撐所述放料皮帶33,使得放料皮帶33在輸送過程中不易產生振動,提高所述放料皮帶33的穩定性,同時加大所述放料皮帶的承受力;從而進一步確保了在所述放料皮帶33的粉料20在輸送至接料裝置4時穩定性和均勻性。
優選的,所述放料移動軌道包括放料導軌輪5和放料滑軌6;所述放料導軌輪5設置于所述放料機架的底部,并在所述放料滑軌6上往復移動均勻放料;所述滑軌6安裝于放料滑軌支架7上。
由放料導軌輪5和放料滑軌6組成的放料移動軌道結構簡單,而且移動過程中容易控制放料導軌輪5移動的速度與所述放料皮帶33的輸送速度保持一致,從而較好的減小粉料對放料裝置3的壓力,從而更容易把粉料20放下來,能更好的實現二級均化效果。所述放料滑軌支架7用于支撐所述放料滑軌6。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放料滑軌6有兩條;所述放料導軌輪5至少有兩組,每組有兩個所述放料導軌輪5;兩個所述放料導軌輪5與兩條所述放料滑軌6相對應。
兩條放料滑軌6保證放料輸送裝置移動過程中的穩定性;而所述放料導軌輪5至少有兩組是進一步保證了放料輸送裝置移動過程中的穩定性。
優選的,所述接料裝置4包括接料主動輥筒41、接料從動輥筒42、接料皮帶43和接料支架45;所述接料主動輥筒41和所述接料從動輥筒42安裝于所述接料支架45的兩端;所述接料主動輥筒41、所述接料從動輥筒42和接料皮帶43構成循環的接料輸送裝置。
采用接料主動輥筒41、接料從動輥筒42、接料皮帶43和接料支架45組成的所述接料裝置4,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而且輸送的穩定性好;確保粉料20輸送過程中的均勻性。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接料裝置4還包括多個接料輥棒44;多個所述接料輥棒44位于所述接料主動輥筒41和所述接料從動輥筒42之間,且均勻安裝于所述接料支架8上支撐著所述接料皮帶43。
多個所述接料輥棒44支撐所述接料皮帶43,使得接料皮帶43在輸送過程中不易產生振動,提高所述接料皮帶43的穩定性,從而進一步確保了在所述接料皮帶43的粉料20在輸送至球磨機時穩定性和均勻性。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