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肥料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有機生態肥料反應器。
背景技術:
生態肥料是有機固體廢棄物(例如:有機垃圾、秸稈、糞便、餅粕、農副產品和食品加工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經過微生物發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制作而成的有機肥料。富含多種功能性微生物和豐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對作物生長起到營養、調理和保健作用。現有的生態肥料生產裝置沒有原料破碎功能,或者將原料破碎不均勻,導致原料與菌液混合不均勻,使得生態肥料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有機生態肥料反應器,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生態肥料生產裝置沒有原料破碎功能,或者將原料破碎不均勻,導致原料與菌液混合不均勻,使得生態肥料效果不佳的問題。
具體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有機生態肥料反應器,包括:
料斗、碎料攪拌桶和發酵桶,料斗設在碎料攪拌桶的頂端并與碎料攪拌桶連通;
碎料攪拌桶中設有篩網,篩網將碎料攪拌桶分隔為上半桶和下半桶,上半桶中橫向設有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第一破碎輥的一端伸出碎料攪拌桶連接第一電機的輸出端,第二破碎輥的一端伸出碎料攪拌桶連接第二電機的輸出端,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的外圓周面分別設有破碎齒,第一破碎輥的破碎齒和第二破碎輥的破碎齒相互交錯,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相互平行且相對轉動,上半桶的桶壁上設有出渣口;
下半桶中設有橫軸,橫軸的一端伸出碎料攪拌桶連接第三電機的輸出端,橫軸上設有多個葉片,下半桶中設有第一噴頭和第二噴頭,第一噴頭和第二噴頭分別通過外接水管連接水泵,下半桶的桶壁上設有第一出料口;
第一出料口通過粉體輸送泵連接發酵桶,發酵桶包括內桶和外桶,內桶和外桶之間纏繞有電熱線,電熱線通過溫控器連接電源,內筒中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溫控器電連接,發酵桶的頂端設有通氣口,發酵桶的底部設有第二出料口。
優選的,篩網的孔孔徑為2-5mm。
優選的,料斗上設有閥門。
優選的,葉片設有5個,5個葉片間隔設置。
優選的,葉片為簸箕型。
本實用新型中,提供的新型有機生態肥料反應器,整體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兩個破碎輥能夠將料斗中下落的原料進行破碎,并通過篩網進行篩選,使得落入破碎攪拌桶下半桶的原料顆粒均勻,便于在下半桶中進行原料與菌液的混合攪拌,將攪拌后顆粒均勻的混合料輸送入發酵桶中,通過自動溫度調節發酵,得到生態肥料,顆粒均勻能夠保證混料均勻,發酵徹底,提高了生態肥料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有機生態肥料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料斗,2-碎料攪拌桶,21-第一破碎輥,22-第二破碎輥,23-橫軸,24-第三電機,25-第一噴頭,26-第二噴頭,27-葉片,28-第一出料口,29-出渣口,3-發酵桶,31-電熱線,32-溫度傳感器,33-通氣口,34-第二出料口,4-篩網,5-粉體輸送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新型有機生態肥料反應器包括料斗1、碎料攪拌桶2和發酵桶3,料斗1設在碎料攪拌桶2的頂端并與碎料攪拌桶2連通,將生態肥料的制備原料投入料斗1中,通過料斗1落入碎料攪拌桶2中,具體的,料斗1上可有閥門,用于控制料斗1中原料的落下量。
碎料攪拌桶2中設有篩網4,篩網4將碎料攪拌桶2分隔為上半桶和下半桶,上半桶中橫向設有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第一破碎輥21的一端伸出碎料攪拌桶2連接第一電機的輸出端,第二破碎輥22的一端伸出碎料攪拌桶2連接第二電機的輸出端,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的外圓周面分別設有破碎齒,第一破碎輥21的破碎齒和第二破碎輥22的破碎齒相互交錯,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相互平行且相對轉動,上半桶的桶壁上設有出渣口29,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的破碎齒相互交錯,在相對轉動時,將落下的原料打碎,打碎的原料落到篩網4上,篩網4將破碎輥沒有打碎的原料分隔出來,通過出渣口29排出,重新倒入料斗1中,進行再一次的破碎處理,保證原料在打碎后粒度均勻,便于后續混料。
下半桶中設有橫軸23,橫軸23的一端伸出碎料攪拌桶2連接第三電機24的輸出端,橫軸23上設有5個葉片27,5個所述葉片27間隔設置在橫軸23上,下半桶中靠近篩網4處設有第一噴頭25和第二噴頭26,第一噴頭25和第二噴頭26分別通過外接水管連接水泵,第一噴頭25用于菌液的噴灑,第二噴頭26用于營養液的噴灑,下半桶的桶壁上設有第一出料口28。
第一出料口28通過粉體輸送泵5連接發酵桶3,發酵桶3包括內桶和外桶,內桶和外桶之間纏繞有電熱線31,電熱線通過溫控器連接電源,內筒中設有溫度傳感器32,溫度傳感器32與溫控器電連接,具體的,溫控器使用XTM612型溫度控制儀,溫度傳感器32的型號為PT100,溫度傳感器器32用于感應發酵桶3中的溫度變化,并將溫度信號傳送給溫控器,設定溫控器的溫度為20-40℃,溫控器控制電熱線31是否進行加熱,發酵桶3的頂端設有通氣口33,通氣口33對發酵桶3桶內環境調節,發酵桶3的底部設有第二出料口34,發酵好的成品生態肥料,通過第二出料口34排出,即可用于使用。
其中,篩網4的篩孔內徑為5-10mm,保證原料顆粒均勻;出渣口29、第一出料口28和第二出料口34上均設有閥門,控制啟閉;葉片27為簸箕型,簸箕型的葉片能夠在轉動時將底部的原料翻起,能夠更好的將打碎的原料,噴灑的菌液和營養液混合,使得發酵效果更佳,提高了生態肥料的功效。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