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肥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農業環保基肥。
背景技術:
我國自古以來便是農業大國,肥料作為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生產資料,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自古至今,人們為了增收,將各種肥料放入到土地里,以增強土地肥力,但現在生產的化肥,則由于現在農村施肥方式的改變而很容易造成肥力流失,且易造成污染,而且農村現在所丟棄的生活廢棄物卻是十分巨大的,如若處理不好,則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污染周圍水資源,所以如何把部分廢棄物變廢為寶,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利用,是十分具有廣闊前景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農業環保基肥。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農業環保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小麥秸稈60-80份,胡蘿卜4-8份,油菜桿15-25份,桑葉25-35份,山藥蘆頭12-18份,碳酸鈉4-8份,尿素12-18份,黃粉蟲6-12份,螺旋藻12-22份,茶梗粉18-25份,黃粉蟲蟲糞3-10份,甘薯粉10-25份,廢菜葉8-15份,羊糞6-15份,微生物發酵劑0.6-1.2份,碳酸氫鈣15-25份。
所述的一種農業環保基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有以下步驟:將小麥秸稈、胡蘿卜、油菜桿、桑葉、山藥蘆頭、黃粉蟲制成粉末并混合,加入60-100份的水,在混合機中制成粘著粉狀;再向上述步驟中制得的物料中加入其它物料,于30-45℃下發酵4-10天,將發酵好的物料置于料板上;將經上述處理的物料經造粒機制粒;將經上述處理的物料分裝在纖維袋內,制成有機肥料袋裝料包。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能夠有效利用農村生活廢物,達到資源有效利用的目的,肥力足,能夠充分發揮各元素的效力,有效提高農作物生產品質及產量,肥效長、保水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一種農業環保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小麥秸稈75份,胡蘿卜6份,油菜桿18份,桑葉28份,山藥蘆頭16份,碳酸鈉6份,尿素16份,黃粉蟲9份,螺旋藻18份,茶梗粉23份,黃粉蟲蟲糞6份,甘薯粉15份,廢菜葉12份,羊糞9份,微生物發酵劑0.9份,碳酸氫鈣18份。
所述的一種農業環保基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有以下步驟:將小麥秸稈、胡蘿卜、油菜桿、桑葉、山藥蘆頭、黃粉蟲制成粉末并混合,加入92份的水,在混合機中制成粘著粉狀;再向上述步驟中制得的物料中加入其它物料,于43℃下發酵9天,將發酵好的物料置于料板上;將經上述處理的物料經造粒機制粒;將經上述處理的物料分裝在纖維袋內,制成有機肥料袋裝料包。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