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富硒液體菌肥及制備方法與應用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29097閱讀:1131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富硒液體肥菌及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漸開始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食品安全也越來越重視。

目前,有機食材越來越收到大家的追捧,有機食材的種植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然而農家有機肥降解緩慢,利用效率較低,不利于大規模生產使用;一般的菌肥發酵周期長,限制了大規模快速的生產菌肥,不利于生產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硒液體菌肥,該富硒液體菌肥利用沼液、菇渣等廢棄資源,進行資源化再利用,減少生產成本,減緩環境污染,可為蔬菜提供多種營養元素,促進生長,能夠化肥使用量,時效率高,毒性低的缺點,提高了蔬菜產品的附加值。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技術簡單,能夠有效地制備出性能優異的硒液體菌肥。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在葉面肥或灌根肥中的應用。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4.7份,亞硒酸鹽0.3-0.75份,以及紅糖4-6份。

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數計,將20-25份的em菌液、13-20份的菇渣、1.5-2.5份的cm菌液加入到70-85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7.5,進行第一次發酵,得到第一發酵液;將1-3份的em菌液,0.1-0.4份亞硒酸鹽溶液與第一發酵液混合;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4-0.6份em原菌液,1.8-2.2份cm菌液以及0.2-0.35份亞硒酸鹽溶液,進行第二次發酵;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一種上述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在制備葉面肥或灌根肥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富硒液體肥及制備方法與應用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富硒液體肥,其制備原料主要包括:沼液、菇渣、em菌液、em原菌液、cm菌、亞硒酸鈉、以及紅糖。

其中,沼液和菇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氨基酸,營養元素生長激素等對蔬菜生長有利的物質;紅糖中含有氨基酸、纖維素、維他命和電解質成分,可通過調節組織間某些物質濃度的高低,平衡細胞內環境的水液代謝,排除細胞代謝產物,保持細胞內、外環境的清潔;利用復合生物菌群em、cm和上述有機物質將無機硒(亞硒酸鈉)轉化成有機硒,形成富有機硒液體菌肥。

上述各原料組分同時起到協同配合的作用,制得的富硒液體菌肥其營養全面均衡,能夠充分提高蔬菜品質和改善土壤生態。按重量份數計,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4.7份,亞硒酸鹽0.3-0.75份,紅糖4-6份。該配比經過科學設計,按照該配比配制的原料所制備得到的富硒液體菌,能夠提高蔬菜品質和改善土壤生態。該富硒液體菌具有省工、省肥、省藥、省地、省機械費用;增加產量、增加效益、增強抗病性等的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富硒液體肥的制備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數計,將20-25份的em菌液、13-20份的菇渣、1.5-2.5份的cm菌液加入到70-85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7.5,進行第一次發酵,得到第一發酵液;將1-3份的em菌液,0.1-0.4份亞硒酸鹽溶液與第一發酵液混合;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4-0.6份em原菌液,1.8-2.2份cm菌液以及0.2-0.35份亞硒酸鹽溶液,進行第二次發酵;得到富硒液體菌肥;得到富硒液體菌肥。兩次發酵有利于菇渣、沼液中的有機質充分的散發出來與復合生物菌群em、cm充分結合將無機硒轉化成有機硒。制備方法技術簡單,能夠有效地制備出性能優異的硒液體菌肥。

本發明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能夠應用于制備葉面肥或灌根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富硒液體菌肥及制備方法與應用進行具體說明。

有機液肥是一種高濃縮、高肥效、多功能、全營養增效型的新型肥料。相對傳統的化肥它能夠在極短時間里被植物吸收,避免流失,且施用簡單方便,容易運輸儲存。其含有大量的活性細胞及高效的營養酶素,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以及鈣、鎂、硫、硼、鋅、鉬、銅、錳、鐵等多種中微量元素,同時還具有蘆薈精華、氨基酸、腐植酸和水溶性蛋白等多種營養成分。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4.7份,亞硒酸鹽0.3-0.75份,以及紅糖4-6份。

其中,各原料組分的選用及配比經過科學設計,以使各種原料之間相互配合既能夠最大程度相互反應又能夠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采用這種配比,各種原料的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和補充,更有利于充分提高蔬菜品質和改善土壤生態。

作為優選地,為了進一步提高蔬菜品質和改善土壤生態,按重量份數計,沼液為70-85份,菇渣為13-20份,em菌為0.8-1.2份,cm菌為1.5-2.5份,亞硒酸鈉為0.2-0.4份,紅糖為4-6份;在該范圍內,最為優選地,按重量份數計,沼液為75份,菇渣為16份,em菌為1份,cm菌為2份,亞硒酸鈉為0.3份,以及紅糖為5份時,提高蔬菜品質和改善土壤生態的效果最好。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富硒液體菌肥包括以下原料:沼液、菇渣、em菌、cm菌、亞硒酸鈉、以及紅糖。

其中,em(effectivemicroorganisms,em)菌液,意為有效微生物群菌液,它是光合細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線菌群、絲狀菌群等5種10屬80余種微生物組成的;em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大的一項生物工程技術。與一般生物制劑相比,它具有結構復雜、性能穩定、功能齊全的優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而且em菌應用范圍較為寬廣,多應用于工業、農業、畜牧業和環保等領域。現在em菌液是一種通用的,且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農業液肥市場中的菌肥發酵材料,而且簡單易得。

cm復合菌能使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醋酸菌、雙歧桿菌、放線菌七大類微生物中的10屬80種有益微生物共生共榮。cm復合菌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大的一項生物工程技術。和一般生物制劑相比,它具有結構復雜、性能穩定、功能齊全的優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

沼液不僅能完全取代化肥,還是生產有機食品的最佳肥料。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各類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赤霉素、生長素、糖類、核酸以及抗生素等,以及丁酸、吲哚乙酸、維生素b12等活性抗性物質。因此有著促進作物生長和控制病害發生的雙重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沼液取自養豬場水糞厭氧發酵3個月后的排放的沼液,發酵后的沼液不但沒什么味道,而且在發酵過程中,還殺死了很多病菌,肥效得以增加。

菇渣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灰分、鈣、磷、鉀、鈉、鎂、鐵、鋅、錳、銅等營養物質。在本實施例中,菇渣取自食用菌代料栽培后的廢棄菇渣,采用該種菇渣可縮短腐熟時間。

紅糖的加入可以促使生物cm、em菌群大量繁殖,從而促進植物生長,增加抗逆能力,還可以膨大果實,提高含糖量。

硒是人體必需的重要元素,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等多種功效。但目前我國大部地區缺硒,日常生活中糧食及蔬菜中硒含量不足。必須開發富硒食品尤其是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植物硒食品。目前富硒蔬菜生產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富硒土壤中生長蔬菜,但我國富硒土壤很少,而且不集中,生產富硒蔬菜具有不穩定性而且不易大面積推廣。第二種方式人工補充無機硒如硒酸鈉等。無機硒殘留在土壤和蔬菜上具有一定毒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較差。有機硒與無機硒相比具有毒性小,少污染環境,利用率高等優點,本實施例正是利用了復合生物菌群em、cm和由沼液、菇渣等提供的有機物質將無機硒亞硒酸鈉轉化成有機硒,形成富有機硒液體菌肥。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肥的制備方法,包括:

配制em菌液,其中,優選地,em菌液由em原菌液與紅糖水和沼液按照0.4-0.6:4-6:15-25的重量比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紅糖水可促進em原菌液中的菌群繁殖,以幫助em原菌液中的菌群與沼液中的有機質等快速結合;em原菌液與紅糖水和沼液的重量比經發明人創造性試驗所得,在該配比范圍內制備得到的em菌液用于將無機硒轉化為有機硒的能力更強。

接著按重量份數計,將20-25份的em菌液、13-20份的菇渣、1.5-2.5份的cm菌液加入到70-85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7.5,進行第一發酵,得到第一發酵液;該步驟的設置有利于進一步增強肥效,在該堿性環境有利于進一步增加效力,em菌液、菇渣、cm菌液、沼液的配比經發明人創造性試驗所得,在該配比范圍內制備得到的em菌液用于將無機硒轉化為有機硒的能力更強。

將1-3份的em菌液,0.1-0.4份亞硒酸鹽溶液與第一發酵液混合;優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硒酸鹽包括硒酸鉀或硒酸鈉中的至少一種,該兩種無機硒的較為單純,鉀或鈉均可被土壤或植物吸收,不會有其他的雜元素。按照上述配比向第一發酵液中加入em菌液和硒酸鹽溶液,能更多地將無機硒轉化為有機硒。

接著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再加入0.4-0.6份em原菌液,1.8-2.2份cm菌液以及0.2-0.35份亞硒酸鹽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第二次發酵進一步增強了無機硒的轉化率。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為了達到更好的發酵效果,優選地,第二發酵時間優選為15-20天,第二發酵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該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能夠應用于制備葉面肥或灌根肥。具體地,作為優選地,該富硒液體菌肥稀釋3倍可直接用于灌根,稀釋5倍后可用于葉面肥。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特征和性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0份,菇渣13份,em菌液21份,em原菌液0.8份,cm菌3.3份,亞硒酸鈉0.3份,以及紅糖4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4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4份em原菌液與4份紅糖水和15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0份em菌液、13份菇渣、1.5份cm菌液加入到70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進行第一發酵,得到第一發酵液;再次加入em菌液1份,0.1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4份em原菌液,1.8份cm菌液以及0.2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85份,菇渣20份,em菌液28份,em原菌液1.2份,cm菌4.7份,亞硒酸鈉0.75份,以及紅糖6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6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6份em原菌液與6份紅糖水和25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5份em菌液、20份菇渣、2.5份cm菌液加入到85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進行第一發酵;再次加入em菌液3份,0.4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2.2份cm菌液以及0.35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2份,菇渣15份,em菌液23份,em原菌液0.9份,cm菌3.5份,亞硒酸鈉0.35份,以及紅糖4.5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4.5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4份em原菌液與4.5份紅糖水和20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1份em菌液、15份菇渣、1.6份cm菌液加入到72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進行第一發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15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5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3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80份,菇渣18份,em菌液27份,em原菌液1.1份,cm菌4.5份,亞硒酸鈉0.6份,以及紅糖5.5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5.5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5份em原菌液與5.5份紅糖水和22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4份em菌液、18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80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進行第一發酵;再次加入em菌液3份,0.4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2.2份cm菌液以及0.2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4份,菇渣16份,em菌液24份,em原菌液1份,cm菌3.7份,亞硒酸鈉0.4份,以及紅糖5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5.5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5份em原菌液與5份紅糖水和18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2份em菌液、16份菇渣、1.5份cm菌液加入到74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進行第一發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2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5份em原菌液,2.2份cm菌液以及0.2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施例6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7份,菇渣17份,em菌液26份,em原菌液1.05份,cm菌4.1份,亞硒酸鈉0.5份,以及紅糖5.2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5.2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45份em原菌液與5.2份紅糖水和19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4份em菌液、17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77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進行第一發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3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2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施例7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7份,菇渣17份,em菌液26份,em原菌液1.05份,cm菌4.1份,亞硒酸鈉0.5份,以及紅糖5.2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5.2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45份em原菌液與5.2份紅糖水和19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4份em菌液、17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77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5,進行第一發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3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2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施例8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77份,菇渣17份,em菌液26份,em原菌液1.05份,cm菌4.1份,亞硒酸鈉0.5份,以及紅糖5.2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5.2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0.45份em原菌液與5.2份紅糖水和19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24份em菌液、17份菇渣、2.3份cm菌液加入到77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3,進行第一發酵;再次加入em菌液2份,0.3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0.6份em原菌液,1.9份cm菌液以及0.2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對照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按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沼液60份,菇渣30份,em菌液20份,em原菌液2份,cm菌5份,亞硒酸鈉0.2份,以及紅糖3份。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3份紅糖溶于水配置成紅糖水,將1份em原菌液與3份紅糖水和12份沼液混合培養20-28小時得到em菌液。

將15份em菌液、30份菇渣、3份cm菌液加入到60份的沼液中,調節ph值到7.0,進行第一發酵,得到第一發酵液;再次加入em菌液5份,0.1份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攪拌發酵;4-6天后,加入1份em原菌液,2份cm菌液以及0.1亞硒酸鈉溶液,進行第二發酵,發酵時長為15-20天,第二發酵過程包括間隔攪拌和排氣,攪拌和排氣的間隔時間為1-3天,得到富硒液體菌肥。

將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稀釋5倍配置成富硒葉面肥。

實驗例1

將實施例1-8和對照例1制備得到的富硒葉面肥,設置為實驗組1-9,清水作為對照組設置為試驗組10,60mg/kg的亞硒酸鈉設置為實驗組11;

取1100株成熟度一致的未采收的小白菜或生菜,100株為一組,設置為實驗組1-11,在采收前15向實驗組1-9的小白菜或生菜葉面噴施由實施例1-8和對照例1提供的富硒葉面肥,向實驗組10的小白菜或生菜葉面噴施等量的清水,向實驗組11的小白菜或生菜噴施等量的60mg/kg的亞硒酸鈉。

實驗組1-11的產量、品質、有機硒、無機硒含量對比如下:

表1不同處理對小白菜產量、品質、硒含量的影響

表2不同處理對生菜產量、品質、硒含量的影響

由表1結合表2可知,實驗組11的小白菜或生菜的產量、vc含量,總硒和有機硒含量高于實驗組10,實驗組1-9的小白菜或生菜的產量、vc含量,總硒和有機硒含量遠遠高于實驗組11,該結果表明,由本發明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配制得到葉面肥相比于無機硒肥,更加能夠提高作物產量,提高作物品質。

實驗組1-6的小白菜或生菜的產量、vc含量,總硒和有機硒含量高于實驗組9,且以實驗組6的結果數據最佳,實驗組9與實驗組1-6的原料相同,制作步驟相同,說明富硒液體菌肥的原料配比對制備得到的葉面肥影響較大,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比范圍內制備得到的葉面肥相比于無機硒肥,更加能夠提高作物產量,提高作物品質。

實驗組6-8的小白菜或生菜的產量、vc含量,總硒和有機硒含量低于實驗組以實驗組8為最佳,實驗組8與實驗組6-7的原料及配比相同,制作步驟相同,說明第一次發酵的酸堿度范圍對制備得到的葉面肥影響較大,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比范圍內制備得到的葉面肥相比于無機硒肥,更加能夠提高作物產量,提高作物品質。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利用沼液、菇渣等廢棄資源,進行資源化再利用,減少生產成本,減緩環境污染,可為蔬菜提供多種營養元素,促進生長,能夠化肥使用量,時效率高,毒性低的缺點,提高了蔬菜產品的附加值;本發明提供的富硒液體菌肥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技術簡單,能夠有效地制備出性能優異的硒液體菌肥。

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