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隔熱保溫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保溫材料一般是指導熱系數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保溫材料發展很快,在工業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溫技術與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業設備和管道的保溫,采用絕熱措施和材料氣凝膠最早應用于美國國家航天局研制的太空服隔熱襯里上,隔熱襯里具有導熱系數低、密度小、柔韌性高、防火防水等特性。其常溫導熱系數0.018w/(k·m)且絕對防水,保溫性能是傳統材料3~8倍。
隨著傳統三大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節能環保已成為越來越熱的話題。目前,我國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達全國能源總消耗量的45%,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因此,建筑節能迫在眉睫。而保持建筑內部的溫度,減少其熱量散失,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目前,國內80%以上的建筑使用的保溫材料主要是以發泡聚苯板(eps)、擠塑聚苯板(xps)、噴涂聚氨酯(spu)、聚苯顆粒等有機材料為主,但存在強度低,容易被腐蝕影響保溫性能,且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將制備出的材料主體浸泡于防腐蝕液中經烘干得到防腐蝕的隔熱保溫材料;該材料的保溫效果好、強度高、防腐蝕效果好且時間長。
一種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材料主體的制備:
將硅酸鹽水泥40-50份、石膏20-30份、聚丙烯纖維8-10份、水50-60份、生石灰5-10份、烯丙基縮水甘油醚5-8份、三甘醇二甲醚8-12份、聚丙烯酰胺2-5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隨后向其中加入硅酸鈉4-7份,在壓力0.25-0.3mpa,溫度70-80℃下攪拌反應1-3h,得材料主體;
(2)防腐蝕液的制備:將酚醛環氧樹脂10-15份和二苯基乙醇酸15-25份在溫度80-100℃充分攪拌混合;
(3)防腐蝕保溫材料的制備:將步驟(1)中所述材料主體在氮氣吹掃下,放入步驟(2)所述防腐蝕液體中,在溫度100-120℃下,浸漬反應2-4h;隨后經溫度150-200℃烘干即可得到所述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硅酸鹽水泥45份、石膏25份、聚丙烯纖維9份、水55份、生石灰7份、烯丙基縮水甘油醚6份、三甘醇二甲醚10份、聚丙烯酰胺4份、硅酸鈉5份,壓力0.28mpa,溫度75℃下攪拌反應1.5h。
優選的,步驟(1)中還包括碳化鈦1-2份和碳化釩0.5-2份。
優選的,步驟(2)中還包括加入滑石粉5-8份和聚偏二氟乙烯樹脂8-12份。
優選的,所述滑石粉7份、聚偏二氟乙烯樹脂9份、酚醛環氧樹脂12份和二苯基乙醇酸18份;溫度95℃,攪拌速率為600r/min。
優選的,步驟(3)中在溫度110℃下,浸漬反應3h;隨后在溫度180℃烘干。
一種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所制備得到的一種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所述一種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在材料主體制備階段,將聚丙烯纖維、烯丙基縮水甘油醚、三甘醇二甲醚加入硅酸鹽水泥和石膏中,發泡制備出氣泡均勻、孔隙率大的材料主體;并將該主體浸入由滑石粉、酚醛環氧樹脂、二苯基乙醇酸等形成防腐蝕液中,在材料主體表面形成一層厚度2-5mm的防腐蝕層,同時由于聚偏二氟乙烯樹脂的加入使得兩部分聯結處緊密貼合,進而防腐蝕的時間持續更長;使制備出的隔熱保溫材料的防腐蝕性能好、導熱系數低、強度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1)材料主體的制備:
將硅酸鹽水泥50份、石膏20份、聚丙烯纖維10份、水50份、生石灰10份、烯丙基縮水甘油醚5份、三甘醇二甲醚8份、聚丙烯酰胺2份、碳化鈦1份和碳化釩0.5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隨后向其中加入硅酸鈉4份,在壓力0.25mpa,溫度80℃下攪拌反應1h,得材料主體;
(2)防腐蝕液的制備:將酚醛環氧樹脂10份和二苯基乙醇酸25份在溫度80℃充分攪拌混合;
(3)防腐蝕保溫材料的制備:將步驟(1)中所述材料主體在氮氣吹掃下,放入步驟(2)所述防腐蝕液體中,在溫度100℃下,浸漬反應2h;隨后經溫度150℃烘干即可得到所述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
實施例2
(1)材料主體的制備:
將硅酸鹽水泥40份、石膏30份、聚丙烯纖維8份、水60份、生石灰5份、烯丙基縮水甘油醚8份、三甘醇二甲醚12份、聚丙烯酰胺5份、碳化鈦2份和碳化釩2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隨后向其中加入硅酸鈉7份,在壓力0.3mpa,溫度70℃下攪拌反應3h,得材料主體;
(2)防腐蝕液的制備:將酚醛環氧樹脂15份和二苯基乙醇酸15份在溫度100℃充分攪拌混合;
(3)防腐蝕保溫材料的制備:將步驟(1)中所述材料主體在氮氣吹掃下,放入步驟(2)所述防腐蝕液體中,在溫度120℃下,浸漬反應4h;隨后經溫度200℃烘干即可得到所述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
實施例3
(1)將硅酸鹽水泥40份、石膏25份、聚丙烯纖維8份、水55份、生石灰5份、烯丙基縮水甘油醚5份、三甘醇二甲醚9份、聚丙烯酰胺2份、碳化鈦1份和碳化釩0.5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隨后向其中加入硅酸鈉5份,在壓力0.25mpa,溫度80℃下攪拌反應1h,得材料主體;
(2)防腐蝕液的制備:將酚醛環氧樹脂10份、滑石粉5份、聚偏二氟乙烯樹脂8份和二苯基乙醇酸15份在溫度80℃,以速率600r/min充分攪拌混合;
(3)防腐蝕保溫材料的制備:將步驟(1)中所述材料主體在氮氣吹掃下,放入步驟(2)所述防腐蝕液體中,在溫度100℃下,浸漬反應2h;隨后經溫度150℃烘干即可得到所述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
實施例4
(1)將硅酸鹽水泥45份、石膏30份、聚丙烯纖維10份、水60份、生石灰10份、烯丙基縮水甘油醚8份、三甘醇二甲醚12份、聚丙烯酰胺5份、碳化鈦2份和碳化釩2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隨后向其中加入硅酸鈉7份,在壓力0.3mpa,溫度70℃下攪拌反應3h,得材料主體;
(2)防腐蝕液的制備:將酚醛環氧樹脂15份、滑石粉8份、聚偏二氟乙烯樹脂12份和二苯基乙醇酸25份在溫度100℃,以速率600r/min充分攪拌混合;
(3)防腐蝕保溫材料的制備:將步驟(1)中所述材料主體在氮氣吹掃下,放入步驟(2)所述防腐蝕液體中,在溫度120℃下,浸漬反應4h;隨后經溫度200℃烘干即可得到所述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
實施例5
(1)將硅酸鹽水泥45份、石膏25份、聚丙烯纖維9份、水55份、生石灰7份、烯丙基縮水甘油醚6份、三甘醇二甲醚10份、聚丙烯酰胺4份、碳化鈦1.5份和碳化釩1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隨后向其中加入硅酸鈉5份,在壓力0.28mpa,溫度75℃下攪拌反應1.5h,得材料主體;
(2)防腐蝕液的制備:將酚醛環氧樹脂12份、滑石粉7份、聚偏二氟乙烯樹脂9份和二苯基乙醇酸18份在溫度95℃,以速率600r/min充分攪拌混合;
(3)防腐蝕保溫材料的制備:將步驟(1)中所述材料主體在氮氣吹掃下,放入步驟(2)所述防腐蝕液體中,在溫度110℃下,浸漬反應3h;隨后經溫度180℃烘干即可得到所述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
對上述各個實施例所得到的防腐蝕隔熱保溫材料進行相關性能測試,詳細結果見下表:
其中,酸耐腐蝕性能測試為在5%硫酸和5%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考察其40℃溫度下,72h后重量變化率;所述硫酸、氫氧化鈉的濃度為重量濃度。
本發明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