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稻稈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利用稻稈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稻稈造紙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30~40%;(2)向步驟(1)的污泥加入腐殖菌、牛糞和除臭劑進行好氧生物發酵,其中,發酵物料的C/N為25~35:1、相對濕度為45%~60%、溫度為55℃~65℃,發酵時間為24~25小時。本發明發酵時間短,可連續生產,操作方便,發酵過程無臭味,能耗低,變廢為寶,實現造紙廢棄物的充分利用,生產的有機肥對稻谷無公害、無殘毒,符合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肥料要求。
【專利說明】
利用稻稈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據國家統計局相關統計數據,2014年全國稻谷播種面積為3031萬公頃,稻谷總產 量為1.72億噸,按照農作物產量與秸桿的估算法(1公斤稻谷約產1.1公斤秸桿)可知,我國 每年約有1.89億噸的稻谷秸桿,每年的儲量極其豐富。
[0003] 目前稻谷秸桿的處理的主要辦法有:粉碎還田、就地焚燒、生物質發電、造紙等。粉 碎還田影響來年的播種,加重了病蟲害;生物質發電由于受到運距的影響,超出運輸半徑運 輸成本成倍的增加,發電根本不賺錢;就地焚燒嚴重污染環境,已被國家明令禁止。以稻谷 秸桿作為造紙的纖維原料,不僅可以實現廢棄資源的再利用,而且還可以減少造紙行業對 木材的依賴,改善環境。
[0004] 為避免稻谷秸桿造紙(制漿)廢水對環境的污染,一般需要對廢水先經過生物或化 學等處理,水質合格后再排放,在該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造紙污泥,如何有效利用廢 水處理部分產生的造紙污泥是該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 有機肥的方法。
[0006]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將稻桿造紙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30~40%; (2) 向步驟(1)的污泥加入腐殖菌、牛糞和除臭劑進行好氧生物發酵,其中,發酵物料的 C/N為25~35:1、相對濕度為45%~60%、溫度為55°C~65°C,發酵時間為24~25小時。
[0007] 進一步,所述腐殖菌為根瘤菌和/或黃腐酸。
[0008] 進一步,每噸污泥加入100-150公斤的腐殖菌。
[0009] 進一步,每噸污泥加入100-150公斤的牛糞。
[0010] 進一步,每噸污泥加入10-15公斤的除臭劑。
[0011] 為便于存放和運輸,將步驟(2)發酵好的物料進行造粒、干燥。
[001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發酵時間短可連續生產,操作方便。
[0013 ] 2、發酵過程無臭味,能耗低。
[0014] 3、變廢為寶,實現造紙廢棄物的充分利用。
[0015] 4、有機肥對稻谷無公害、無殘毒,符合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肥料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 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7] 實施例! (1)用壓濾機將稻桿造紙污泥壓成含水量30-40wt%的泥餅,之后再破碎,計量,送至發 酵槽,備用。
[0018] (2)向稻桿造紙污泥加入根瘤菌100公斤/噸污泥、牛糞100公斤/噸污泥和除臭劑 10公斤/噸污泥,調節發酵物料的C/N為25~35:1、相對濕度為45%~60%、溫度為55°C~65 °C,發酵時間24~25小時。
[0019] (3 )發酵好的物料經造料、熱風干燥、過篩后,計量包裝。
[0020] 實施例2 (1)用壓濾機將稻桿造紙污泥壓成含水量30_40wt%的泥餅,之后再破碎,計量,送至發 酵槽,備用。
[0021] (2)向稻桿造紙污泥加入根瘤菌120公斤/噸污泥、牛糞130公斤/噸污泥和除臭劑 12公斤/噸污泥,調節發酵物料的C/N為25~35:1、相對濕度為45%~60%、溫度為55°C~65 °C,發酵時間24~25小時。
[0022] (3 )發酵好的物料經造料、熱風干燥、過篩后,計量包裝。
[0023] 實施例3 (1)用壓濾機將稻桿造紙污泥壓成含水量30_40wt%的泥餅,之后再破碎,計量,送至發 酵槽,備用。
[0024] (2)向稻桿造紙污泥加入根瘤菌150公斤/噸污泥、牛糞150公斤/噸污泥和除臭劑 15公斤/噸污泥,調節發酵物料的C/N為25~35:1、相對濕度為45%~60%、溫度為55°C~65 °C,發酵時間24~25小時。
[0025] (3)發酵好的物料經造料、熱風干燥、過篩后,計量包裝。
[0026]本發明有機肥的技術指標如下:
本發明所用根瘤菌為市售產品,除臭劑為市售生物除臭劑,稻桿造紙污泥來自于稻桿 制漿廢水生物處理產生的污泥。
[0027]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 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 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將稻桿造紙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30~40%; (2) 向步驟(1)的污泥加入腐殖菌、牛糞和除臭劑進行好氧生物發酵,其中,發酵物料的 C/N為25~35:1、相對濕度為45%~60%、溫度為55°C~65°C,發酵時間為24~25小時。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菌 為根瘤菌和/或黃腐酸。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噸污泥加 入100-150公斤的腐殖菌。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噸污泥加 入100-150公斤的牛糞。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噸污泥加 入10-15公斤的除臭劑。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稻桿造紙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發 酵好的物料造粒、干燥。7. 依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生產得到的有機肥。
【文檔編號】C05G3/00GK105837274SQ201610181247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8日
【發明人】滕鐵生, 張躍平
【申請人】新疆國力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