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包括:發酵室、送風管、通風地板和設置在發酵室外的出風管、太陽能電池板、充電放電控制器、蓄電池、加熱器、熱交換器和高壓風機,發酵室墻體上設有保溫層,發酵室頂部外設有太陽能電池板,發酵室地面設有通風地板,所述的出風管與高壓風機相連,出風管上設有熱交換器,熱交換器與加熱器相通,所述的出風管分別與送風管和通風地板相連通;充電放電控制器與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和加熱器相連,加熱器與熱交換器相通;所述的送風管設置在發酵室上部,送風管下側間隔設有多個出風嘴。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解決了培養料料堆在發酵時內部的厭氧問題,省時省力;采用雙循環送風系統,節能環保。
【專利說明】
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食用菌栽培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
【背景技術】
[0002]隧道式發酵可顯著降耗增產,提高蘑菇生產的效益。目前所普遍使用的隧道發酵技術是將培養料均勻地堆于通風地板上,料厚3.5m-4m,由高壓風機產生強氣流,經料堆底部風道吹過料層,循環利用或排出,保障堆料發酵所需要的氧氣和溫度,靠堆料本身產生的發酵熱即可完成。由于料堆過高過厚,由下向上送風的吹料方式不能滿足料堆的正常發酵,很容易使料堆局部產生厭氧狀態,致使發酵不均勻。另外,目前的隧道發酵為了避免厭氧現象的產生,需要設置多個隧道同時進行多次翻料,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人力資本和生產成本,且實施過程費事費力。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包括:發酵室、送風管、通風地板和設置在發酵室外的出風管、太陽能電池板、充電放電控制器、蓄電池、加熱器、熱交換器和高壓風機,發酵室墻體上設有保溫層,發酵室頂部外設有太陽能電池板,發酵室地面設有通風地板,所述的出風管與高壓風機相連,出風管上設有熱交換器,熱交換器與加熱器相通,所述的出風管分別與送風管和通風地板相連通;充電放電控制器與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和加熱器相連,加熱器與熱交換器相通;所述的送風管設置在發酵室上部,送風管下側間隔設有多個出風嘴。
[0006]所述出風管與送風管和通風地板的相連處設有截止閥。
[0007]所述發酵室內設有溫度探頭,溫度探頭通過一個溫度控制器與加熱器相連。
[0008]所述的通風地板包括水泥地面、埋置在水泥地面中的通風管以及通風管上間隔設置的通風嘴。
[0009]所述的通風嘴由空心管和與空心管頂部相連的錐形擋板,錐形擋板與空心管之間留有出風間隙。
[0010]所述的高壓風機的進風管分別與發酵室和新風裝置相連。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2]采用上、下兩種送風形式,解決了培養料料堆在發酵時內部的厭氧問題,免去了翻料的繁瑣過程,省時省力;采用雙循環送風系統,發酵室內的溫度可由加熱器和新風裝置共同調節,雙循環送風系統能夠有效利用發酵溫度并調節發酵溫度;利用太陽能發電,降低了能耗,綠色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4]圖2為圖1中A出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16]如圖1、2所示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包括:發酵室1、送風管2、通風地板3和設置在發酵室外的出風管4、太陽能電池板5、充電放電控制器、蓄電池6、加熱器7、熱交換器8和高壓風機9,發酵室I墻體上設有保溫層10,發酵室頂部外設有太陽能電池板5,發酵室I地面設有通風地板3,所述的出風管4與高壓風機9相連,出風管上設有熱交換器8,熱交換器8與加熱器7相通,所述的出風管4分別與送風管2和通風地板3相連通;所述充電放電控制器與太陽能電池板5、蓄電池6和加熱器8相連;所述的送風管2設置在發酵室I上部,送風管2下側間隔設有多個出風嘴。
[0017]所述出風管4與送風管2和通風地板3的相連處設有截止閥11。
[0018]所述發酵室內設有溫度探頭,溫度探頭通過一個溫度控制器與加熱器相連。
[0019]所述的通風地板3包括水泥地面31、埋置在水泥地面中的通風管32以及通風管上間隔設置的通風嘴。
[0020]所述的通風嘴由空心管33和與空心管頂部相連的錐形擋板34,錐形擋板與空心管之間留有出風間隙。
[0021]所述的高壓風機9的進風管12分別與發酵室I和新風裝置13相連。
[0022]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發酵室、送風管、通風地板和設置在發酵室外的出風管、太陽能電池板、充電放電控制器、蓄電池、加熱器、熱交換器和高壓風機,發酵室墻體上設有保溫層,發酵室頂部外設有太陽能電池板,發酵室地面設有通風地板,所述的出風管與高壓風機相連,出風管上設有熱交換器,熱交換器與加熱器相通,所述的出風管分別與送風管和通風地板相連通;充電放電控制器與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和加熱器相連,加熱器與熱交換器相通;所述的送風管設置在發酵室上部,送風管下側間隔設有多個出風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管與送風管和通風地板的相連處設有截止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室內設有溫度探頭,溫度探頭通過一個溫度控制器與加熱器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地板包括水泥地面、埋置在水泥地面中的通風管以及通風管上間隔設置的通風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的二次發酵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嘴由空心管和與空心管頂部相連的錐形擋板,錐形擋板與空心管之間留有出風間隙。
【文檔編號】C05F17/02GK205473436SQ20152112482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
【發明人】孫志華
【申請人】天津市金三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