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690020閱讀:39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計算機及編制的程序,實現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的聚氯乙烯生產技術。
背景技術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聚氯乙烯生產過程的控制較為復雜,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進了三套采用美國古德里奇技術聚氯乙烯生產裝置,控制系統都采用了Fisher公司的Provox DCS系統,錦化經過十多年對這套美國古德里奇技術聚氯乙烯生產裝置的消化、吸收,形成了錦化獨有的聚氯乙烯生產技術(包括控制技術)。
錦化獨有的聚氯乙烯生產技術自2002年開始向外推廣過程中,聚氯乙烯生產裝置的控制沒有采用原Fisher公司的Provox系統,選用了美國艾默生公司的Deltav DCS控制系統。第一,原Provox DCS系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產品,現已不再組織生產,若用戶堅持使用該系統,價格是Deltav系統的五倍左右;第二,隨著自動化領域DCS控制系統的發展以及對現有生產裝置的技術改進,原有的控制系統已不能滿足要求。為此,錦化選用Deltav系統重新編制了聚氯乙烯生產的批量控制軟件,對聚氯乙烯生產全過程進行控制,功能多樣化、精度高、性能可靠,與聚氯乙烯生產工藝技術結合,構成了錦化先進的聚氯乙烯生產技術。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功能多樣化、精度高、性能可靠的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A、Deltav DCS系統硬件包括配方站、組態工程師站,可進行組態與對控制器下裝。
多組冗余的控制器、操作員站、工程師站、通過集線器HUB網絡連接,實現人機對話,聯鎖報警和故障診斷,各控制器又與多個I/O卡相連,而各I/O卡與現場控制設備相連,完成整個生產裝置的控制,另配有打印機等。
1、數據采集將現場的各種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參數通過I/O卡采集到系統的控制器上,并將控制輸出送到輸出通道,連到現場設備以進行控制。
2、建立各種ModulAI、AO、DI、DO、LOOP、DC、PCI、RTD、Group3、建立Group邏輯及聯鎖邏輯,控制有關聯的相關設備,實現設備的安全保護及裝置安全聯鎖。
本發明的Deltav DCS系統操作軟件,可進行配方管理、原料檢查、原料的加料操作、聚合釜操作以及釜溫的控制,注入水、釜卸料、沖洗、涂壁、單體回收等單元操作。可進行反應過程熱力學和動力學模型計算,提供轉化率、轉化速率、釜內壁傳熱系統的變化狀況等,可給出粗料預測值,可進行緊急安全處理。
全部工藝流程的控制由1號釜、2號釜、3號釜……N號釜,后備檢查等Procedure來完成。
工藝上的不同單元被設置成聚合釜1、聚合釜2、聚合釜3……聚合釜N、脫鹽水、單體、緩沖劑、分散劑、引發劑、終止劑、涂壁劑、卸料、回收、抽真空等不同的Unit moduel。
每一個Unit moduel由若干個邏輯控制點、帶有反饋的DCD點(每臺泵、開關閥都是一個DCD點)、回路點、離散輸入(DI)和離散輸出點(DO)、模擬輸入點(AI)和模擬輸出點(AO)組成。
聚氯乙烯聚合生產操作軟件中最典型的是聚合循環(POLYCYCLE)生產程序。它是由16個過程(PCOCESS)和配方(RECIPE)構成。
聚合生產包括下述過程第一個過程是“SETUP”,即開始控制系統的初始化設定;第二個過程是“PRE C RN”,即涂壁前預沖洗;第三個過程是“COATING”,即涂壁;第四個過程是“PST C RN”即涂壁后沖洗;第五個過程是“SCHEDULE”,此過程中聚合釜執行“SCHEDULE”操作程序;第六個過程是“BUF FILL”,即充裝緩沖劑;第七個過程是“BUF CHG”,即聚合釜加緩沖劑;第八個過程是“VCM &amp;DMW”,即加單體和水,緩沖劑第二次備料、分散劑備料;
第九個過程是“VCM MIX”,即單體與水混合;第十個過程是“EMULSIFR”,即加分散劑;第十一個過程是“EMLMIX”,即分散劑混合;第十二個過程是“CATALYST”,即向釜內加引發劑;第十三個過程是“REACTION”,即反應過程;第十四個過程是“SHORT STP”,即快速終止過程第十五個過程是“DROP CHK”,即卸料檢查;第十六個過程是“BLOW DOWN”,即卸料過程。
配方管理包括在配方站上進行配方編程和修改,可以對現行生產配方根據生產實際要求進行改變現有牌號。
本發明的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簡化了生產過程控制,功能多樣化,控制精度高,生產可靠,節約能源,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高,具有顯著的技術進步。


圖1是軟件結構示意圖。
圖2是聚合循環生產程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
以年產8萬噸聚氯乙烯裝置為例本發明的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的硬件,包括一臺配方站和一臺組態工程站可在此進行組態與對控制器下裝。
三組冗余的控制器和六臺操作員站、配方站、工程師站以及控制器之間通過集線器HUB網絡連接,從而實現人機對話,聯鎖報警和故障診斷,各控制器又與多個I/O卡相連,而各I/O卡與現場控制設備相連,完成整個生產裝置的控制。另配有打印機,記錄下完成每一批次的操作報告和狀態報警,以及配方的實際執行情況,還設有彩色打印機,可對整個工藝操作畫面和狀態信息進行拷貝。
1、數據采集將現場的各種工藝參數通過I/O卡采集到系統的控制器上,并將控制輸出送到輸出。
(溫度、壓力、流量、液位……)2、建立各種ModuelAI、AO、DI、DO、LOOP、DC、PCI、RTD、Group
3、建立Group邏輯及聯鎖邏輯,B、Deltav DCS系統操作軟件軟件結構如圖1所示可進行配方管理、原料檢查、原料的加料操作、聚合釜操作以及釜溫的控制,注入水、釜卸料、沖洗、涂壁、單體回收等單元操作。可進行反應過程熱力學和動力學模型計算,提供轉化率、轉化速率、釜內壁傳熱系統的變化狀況等,可給出粗料預測值,可進行緊急安全處理。
全部工藝流程的控制由1號釜、2號釜、3號釜、4號釜,后備檢查等Procedure來完成。
工藝上的不同單元被設置成聚合釜1、聚合釜2、聚合釜3、聚合釜4、脫鹽水、單體、緩沖劑、分散劑、引發劑、終止劑、涂壁劑、卸料、回收、抽真空等不同的Unit moduel。
每一個Unit moduel由多個邏輯控制點、帶有反饋的DCD點(每臺泵、開關閥都是一個DCD點)、回路點、離散輸入(DI)和離散輸出點(DO)、模擬輸入點(Al)和模擬輸出點(AO)組成。
當進行某一程序的動作時,控制臺上的Procedure啟動,通過執行命令調動所屬的Unit moduel進行單元控制。這些點通過具體的一個Unit moduel中的批量控制程序PHASE來完成一個具體的單元操作。
如進行聚合釜1加水和單體時,操作站上啟動1號釜程序,它同時調用聚合釜、脫鹽水和單體單元,對各單元所屬的各回路點、DCS點組點等進行控制。要對水溫和水量進行控制保證,加料結束后釜溫達到反應溫度。
只要辦調不同操作模式,各組點或DO點等還可獨立進行操作。如回收分離器漿料槽泵水就可用組點來完成,只要激活此組點就會自動完成開泵出入口閥,將水泵入漿料槽,當水液位到一定值時,就會自動關入口閥而打開沖洗水閥沖洗。
當反應進行到一定時間、速率很低時,就可以通過DO點單獨開某閥,向釜內補加一定的引發劑,因而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聚氯乙烯聚合生產操作軟件中最典型的是聚合循環(POLYCYCLE)生產程序。它是由16個過程(PCOCESS)和配方(RECIPE)構成。由名稱為“POLYCYCLE”UNIT RPOCEDURE執行,共完成29個操作(OPERATION)。程序框圖,如圖2所示,是一個完整的聚合循環生產程序的構成。
聚合生產的第一個過程是“SETUP”,即開始控制系統的設定,在此過程中首先調用了聚合釜單元,并同時執行“SETUP”操作程序。
第二個過程是“PRE C RN”,即涂壁前預沖洗。此過程調用第二個單元點,廢水單元。在聚合釜單元上執行的是“C RINSE”(涂壁沖洗)操作。沖洗次數是由配方給定的數決定。沖洗下的廢水送至廢水單元。在廢水單元上執行的是“PUMP OUT”操作。沖洗過程完成后,廢水單元被釋放。聚合釜單元仍被保持。
第三個過程是“COATING”,即涂壁。此過程調用涂壁單元與聚合單元一起工作。在聚合釜單元中執行的是“COT PLY”(聚合釜涂壁)操作程序在涂壁劑單元中執行完畢后,釋放涂壁劑單元。
第四個過程為“PSTCRN”,即涂壁后沖洗。在此過程中,廢水單元再次被調用與聚合釜單元協同工作。兩單元分別執行的操作程序為“PUMP OUT”和“CRINSE”(廢水排出和聚合釜沖洗)。沖洗次數和沖洗水量由配方給定。操作完成后,廢水單元被釋放。
第五個過程為“SCHEDULE”(安排)。此過程中聚合釜執行“SCHEDULE”操作程序,調用“BUFFER”(緩沖劑)、“VINYL”(單體)、“DM WATER”(脫鹽水)和“EMULSIFIER”(分散劑)四個單元。
第六個過程為“BUF FILL”(充裝緩沖劑)。此過程緩沖劑單元執行“FILLBUF”操作,從緩沖劑儲罐充入稱重槽的量由生產配方給出。
第七個過程是“BUF CHG”(聚合釜加緩沖劑)。此過程聚合釜單元執行“BUFPLY”(聚合釜加緩沖劑)操作,緩沖劑單元執行“CHGBUF”(向聚合釜加緩沖劑)操作。
第八個過程是“VCM &amp;DMW”(加單體和水)。此過程中單體單元、水單元和聚合釜三個單元一同工作,分別執行“VCM CHG”(加單體)、“DMW CHG”(加脫鹽水)和“(CHG POLY)”三個操作程序。同時分散劑單元執行“FILL EML”(充裝分散劑)操作。向稱重槽內充入的分散劑的量由生產配方中給出。加入釜內的單體和水在加料期間時時檢測和計算,直至達到配方中所給定量為止。過程完成后,單體和水兩個單元被釋放。
第九個過程是“VCM MIX”(單體混合)。此過程是保證釜內的溫度達到或接近反應溫度。聚合釜單元執行的是“MIX/TRIM”操作程序。
第十個過程是“EMULSIFR”(加分散劑)。此過程完成向聚合釜內加兩種分散劑。聚合釜單元和分散劑單元分別執行“EML PLY”(聚合釜加分散劑)和“CHG EML”(向聚合釜加分散劑)兩個操作程序。在此過程中還調用引發劑單元做好準備。程序完成后釋放分散劑單元。第十一個過程,分散劑混合(“EML MIX”)。此過程聚合釜單元執行“MIX/TRIM”。(混合微調)操作,使釜內物料溫度接近于配方給定的反應溫度。而同時引發劑單元開始向稱重槽內充裝引發劑。引發劑單元執行的是“FIL CAT”操作程序。同時還打印出料報告。
第十二個過程為向釜內加引發劑過程,即“CATALYST”。此過程中,稱重槽內的引發劑被裝入到聚合釜內。聚合釜和引發劑兩單元分別完成“CAT PLY”(聚合釜加引發劑)和“CHG CAT”(向聚合釜加引發劑)兩個操作。完成后引發劑單元被釋放。
第十三個過程為反應過程(“REACTION”)。在反應過程中聚合釜單元和聚合釜反應檢測單元同時工作。聚合釜單元完成反應溫度控制,反應壓力控制、內檔板和夾套冷卻水流量控制,注入水流量控制等。而反應檢測單元則完成粗料予測控制、反應終點結束判定、滿釜試驗、反應壓力降計算,注入水流量計算等控制。兩單元分別執行“REACTION”和“MONITOR”操作。
第十四個過程為快速終止過程(“SHORT STP”)。此過程中快速終止劑單元首先被調用,并和聚合釜單元一起完成向釜內加終止劑操作。在反應不正常或緊急情況下和反應結束后,都需加入終止劑來終止反應過程。兩單元執行“SHSTPLY”和“CHG SHST”兩個操作。完畢后終止劑單元被釋放。
第十五個過程是卸料檢查(“DROP CHK”)。過程進行中,聚合釜執行“DROPCHK”(卸料檢查)操作,對出料槽內存量進行檢查,并給操作員以提示是否可以出料,同時還調用卸料單元和回收單元。
第十六個過程,卸料過程(“BLOW DOWN”)。在此過程中,聚合釜單元、卸料單元和回收單元一起完成卸料回收工作。三單元分別執行“PPZN PLY”、“DROP”和“RECOVER”三個操作。完畢后,聚合釜單元、卸料單元和回收單元被釋放。并打印批量結束報告。至此一個完整的生產過程全部結束。
對配方進行管理在配方站上進行配方編程和修改,可以對現行生產配方根據生產實際要求進行改變現有牌號,從生產SG-1到SG-8,如對各種助劑的用量增減、反應溫度的改變、出料壓降等。
Unit moduel也可進行在線修改。
串級調節聚合釜反應溫度,精度0.1℃。熱力學計算,算出釜內物料粘度及時調整防止轉型。
權利要求
1.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它包括Deltav DCS系統硬件和DeltavDCS系統操作軟件,其特征在于Deltav DCS硬件,包括配方站、組態工程師站,可進行組態與對控制器下裝多個冗余的控制器,操作員站、工程師站通過HUB網絡連接,實現人機對話,聯鎖報警和故障診斷,各控制器又與多個I/O卡相連,而各I/O卡與現場控制設備相連,完成整個生產裝置的控制;現場的各種工藝參數通過I/O卡采集到系統的控制器上,并將控制輸出送到輸出通道,連接到現場設備以進行控制;建立各種Moduel,包括邏輯控制點(AI)、(AO)、(DI)、(DO)、(LOOP)、(DC)、(PCI)、(RTD)、(Group);建立Group邏輯及聯鎖邏輯,控制有關聯的相關設備,實現設備的安全保護及裝置安全聯鎖;Deltav DCS系統操作軟件,以年產8萬噸聚氯乙烯裝置為例全部工藝過程的控制由1號釜、2號釜、3號釜、4號釜,后備檢查等Procedure來完成;工藝上的不同單元被設置成聚合釜1、聚合釜2、聚合釜3、聚合釜4、脫鹽水、單體、緩沖劑、分散劑、引發劑、終止劑、涂壁劑、卸料、回收、抽真空等不同的Unit moduel;每一個Unit moduel由若干個邏輯控制點、帶有反饋的DCD點(每臺泵、開關閥都是一個DCD點)、回路點、離散輸入(DI)和離散輸出點(DO)、模擬輸入點(AI)和模擬輸出點(AO)組成;聚氯乙烯聚合生產操作軟件中聚合循環生產程序包括第一個過程“SETUP”;第二個過程“PRE CRN”;第三個過程“COATING”;第四個過程“PSTCRN”;第五個過程“SCHEDULE”;第六個過程“BUFFILL”;第七個過程“BUF CHG”;第八個過程“VCM &amp; DMW”;第九個過程“VCM MIX”;第十個過程“EMULSIFR”;第十一個過程“EMLMIX”;第十二個過程“CATALYST”;第十三個過程“REACTION”;第十四個過程“SHORTSTP”;第十五個過程“DROPCHK”;第十六個過程“BLOW DOWN”;配方管理,包括在配方站上進行編程和修改,可以對現行的生產配方根據生產實際要求進行改變現有牌號;Deltav DCS系統操作軟件,可進行配方管理、原料檢查、原料的加料操作、聚合釜操作以及釜溫的控制,注入水、釜卸料、沖洗、涂壁、單體回收等單元操作,可進行反應過程熱力學和動力學模型計算,提供轉化率、轉化速率、釜內壁傳熱系統的變化狀況等,可給出粗料預測值,可進行緊急安全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當進行某一程序的動作時,控制臺上的Procedure啟動,通過執行命令調動所屬的Unit moduel進行單元控制;這些點通過具體的一個Unit moduel中的批量控制程序PHASE來完成上個具體的單元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只要協調不同操作模式,各邏輯控制點或(DCD)點、(DI)點、(DO)點、(AI)點、(AO)點均可獨立進行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SETUP”過程,即開始控制系統的設定,在此過程中首先調用了聚合釜單元,并同時執行“SETUP”操作程序;“PRE CRN”過程,即涂壁前預沖洗;此過程調用第二單元點,廢水單元;在聚合釜單元上執行的是“CRINSE”操作;沖洗次數是由配方給定的數決定;沖洗下的廢水送至廢水單元,在廢水單元上執行的是“PUMPOUT”操作;沖洗過程完成后,廢水單元被釋放;聚合釜單元仍被保持;“COATING”過程,即涂壁;此過程調用涂壁單元與聚合單元一起工作;在聚合釜單元中執行的是“COT PLY”操作程序;在涂壁劑單元中執行完畢后,釋放涂壁劑單元;“PSTCRN”過程,即涂壁后沖洗;在此過程中,廢水單元再次被調用與聚合釜單元協同工作;兩單元分別執行的操作程序為“PUMP OUT”和“CRINSE”;沖洗次數和沖洗水時由配方給定;操作完成后,廢水單元被釋放;“SCHEDULE”過程,此過程中聚合釜執行“SCHEDULE”操作程序,調用“BUFFER”、“VINYL”、“DM WATER”和“EMULSIFIER”四個單元;“BUF FILL”過程,即充裝緩沖劑,此過程緩沖劑單元執行“FILLBUF”操作,從緩沖劑儲罐充入稱重槽的量由生產配方給出;“BUF CHG”過程,即聚合釜加緩沖劑,此過程聚合釜單元執行“BUFPLY”操作,緩沖劑單元執行“CHGBUF”操作;“VCM &amp; DMW”過程,即加單體和水,此過程中單體單元、水單元和聚合釜三個單元一同工作,分別執行“VCM&amp;DMW”、“DMW CHG”和“CHGPOLY”三個操作程序;同時分散劑單元執行“FILL EML”操作;向稱重槽內充入的分散劑的量由生產配方中給出;加入釜內的單體和水在加料期間時檢測和計算,直至達到配方中所給定量為止;過程完成后,單體和水兩個單元被釋放;“VCM MIX”過程,即單體混合,此過程是保證釜內的溫度達到或接近反應溫度;聚合釜單元執行的是“MIX/TRIM”操作程序;“EMULSIFR”過程,即加分散劑;此過程完成向聚合釜內加兩種分散劑;聚合釜單元和分散劑單元分別執行“EML PLY”和“CHGEML”兩個操作程序;在此過程中還調用引發劑單元做好準備;程序完成釋放分散劑單元;“EMLMIX”過程,即分散劑混合;此過程聚合釜單元執行“MIX/TRIM”操作,使釜內物料溫度接近于配方給定的反應溫度;而同時引發劑單元開始向稱重槽內充裝引發劑;引發劑單元執行的是“FIL CAT”操作程序;“CATALYST”過程,即向釜內加引發劑過程,此過程中,稱重槽內的引發劑被裝入到聚合釜內;聚合釜內和引發劑兩單元分別完成“CATPLY”和“CHGCAT”兩個操作;完成后引發劑單元被釋放;“REACTION”過程,即反應過程;在反應過程中聚合釜單元和聚合釜反應檢測單元同時工作;聚合釜單元完成反應溫度控制,反應壓力控制、內檔板和夾套冷卻水流量控制,注入水流量控制等;而反應檢測單元則完成粗料預測控制、反應終點結束判定、滿釜試驗、反應壓力降計算,注入水流量計算等控制;兩單元分別執行“REACTION”和“MONITOR”操作;“SHORT STP”過程,即快速終止過程;此過程中快速終止劑單元首先被調用,并和聚合釜單元一起完成向釜內加終止劑操作;在反應不正常或緊急情況下和反應結束后,都需加入終止劑來終止反應過程;兩單元執行“SHSTPLY”和“CHGSHST”兩個操作;完畢后終止劑單元被釋放;“DROPCHK”過程,即卸料檢查;過程進行中,聚合釜執行“DROPCHK”操作,對出料槽內存量進行檢查,并給操作員以提示是否可以出料,同時還調用卸料單元和回收單元;“BLOWDOWN”過程,即卸料過程;在此過程中,聚合釜單元、卸料單元和回收單元一起完成卸料回收工作;三單元分別執行“PPZNPLY”、“DROP”和“RECOVER”三個操作;完畢后,聚合釜單元、卸料單元和回收單元被釋放。
全文摘要
聚氯乙烯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Deltav DCS系統硬件和系統軟件。硬件包括配方站、組態工程師站,可進行組態和控制器下裝,各控制器與多個I/O卡相連,各I/O卡與現場控制設備相連,完成整個生產裝置控制。Deltav DCS操作軟件,可進行配方管理,原料檢查、原料加料操作、聚合釜操作及釜溫控制,注入水、釜卸料、沖洗、涂壁、單體回收單元操作。可進行反應過程熱力學和動力學模型計算,提供轉化率、轉化速率、釜內壁傳熱系統的變化狀況等,可給出粗料預測值,可進行緊急安全處理。本發明簡化了生產過程控制,功能多樣化,控制精度高,生產可靠,節約能源,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高,具有顯著的技術進步。
文檔編號C08F14/06GK1601516SQ20041005060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8日
發明者付野, 于利民, 何忠賢, 張建華 申請人:錦化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