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合物溶解系統,特別是關于一種在石油開發生產中溶解聚 合物用的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
背景技術:
在石油開發生產中,聚合物驅是一項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術,該技術將水溶 性聚合物固體干粉溶解均勻以后,注入油層驅油,從而達到最終提高采收率和提 高油田產量的目的。其中,聚合物的分散溶解是關鍵的一步。 一般的分散溶解工 藝過程是固體粉末通過水粉混合裝置,與水充分接觸后,由泵送到溶解罐中混 合,再輸送到熟化罐中溶脹,溶解形成母液,之后與高壓注入水混合,將溶液稀 釋至工作液濃度,注入地層。這個過程一般時間較長且設備占用空間大;而海上
油田開采的平臺可用空間較小,同時要求迅速溶解以減少設備的占用空間,所以 在海上油田的聚合物驅技術的實施面臨縮短熟化時間以縮小熟化罐容積的要求。 因此,需要小體積的設備并確保聚合物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溶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聚合物溶解均勻,設備體積小,運 輸方便的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 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海運集裝箱、 一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和一控制間;所
述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固定設置在所述海運集裝箱內;所述控制間用鋼板作為隔
斷,亦固定安裝在所述海運集裝箱內,所述控制間內設置有對所述聚合物快速溶
解系統進行監測和控制的專用計算機;所述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包括一固液噴淋 混合裝置、 一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 一聚合物攪拌裝置、連通各裝置的若干管線 和設置在所述管線上的若干輸送泵;所述固液噴淋混合裝置包括一混合裝置殼體、 一混合裝置支架和一混合裝置底座,所述混合裝置殼體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混合 裝置支架內,所述混合裝置支架則固定設置在所述混合裝置底座上;所述混合裝 置殼體包括上下兩層,上層為一混合罐,下層為一截面呈8字形且底部具有一聚 合物膠體出料口的混合裝置攪拌罐;所述混合罐的上部設置有一聚合物干粉進料 口和一注氣口;所述混合罐的底部連通若干噴嘴,所述噴嘴的下端與所述混合裝 置攪拌罐的頂部相連通;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內每個所述噴嘴下方均設置有一環
5繞所述噴嘴的環形噴淋器;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內設置有一混合裝置雙軸攪拌器, 所述混合裝置雙軸攪拌器包括兩根軸向貫穿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的混合裝置主 軸,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與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固定; 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的下端分別設置有一混合裝置齒輪,兩所述混合裝置齒輪通 過一混合裝置齒輪傳動裝置連接一混合裝置電機的輸出端;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 的不同高度上徑向設置若干組混合裝置槳葉,且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上的所述混 合裝置槳葉在高度上交錯布置;所述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包括一拉研裝置殼體、 一拉研裝置支架和拉研裝置底座,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拉研裝置支 架上,所述拉研裝置支架則固定設置在所述拉研裝置底座上;所述拉研裝置殼體 內設置一拉研機構,所述拉研機構包括一磨盤和一軸向貫穿所述拉研裝置殼體的 轉動軸;所述磨盤由上至下、從粗到細設計為至少二級,且下一級的磨盤的直徑 大于上一級的磨盤的直徑;每級所述磨盤包括一同軸安裝在所述轉動軸上的轉子 和定子,所述轉子與所述轉動軸固定連接,所述定子通過周向設置的密封盤根分 別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連接和與所述轉動軸活動連接;圍繞每級所述轉子和 定子的中心,均勻設置多條從上到下的傾斜流道,在所述轉子和定子的頂面圍繞 各所述流道設置一向內凹的導流槽;每級所述磨盤均連通一出料管;所述轉動軸 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所述轉動軸的上部為空心, 形成一聚合物膠體進料管,所述聚合物膠體進料管通過所述管線與所述固液噴淋 混合裝置的聚合物膠體出料口相連通;所述轉動軸的上端設置有一拉研裝置齒輪, 所述拉研裝置齒輪通過一拉研裝置齒輪傳動裝置連接一拉研裝置電機的輸出端; 所述聚合物攪拌裝置包括一攪拌裝置攪拌罐、 一攪拌裝置支架和一攪拌裝置底座, 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攪拌裝置支架內,所述攪拌裝置支架則 固定設置在所述攪拌裝置底座上;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的截面呈8字形,且其上 部設置有一聚合物溶液進料口,底部設置有一聚合物溶液出料口,所述聚合物溶 液進料口通過所述管線與所述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的出料管相連通;所述攪拌裝 置攪拌罐內軸向設置有一攪拌裝置雙軸攪拌器,所述攪,裝置雙軸攪拌器包括兩 根軸向貫穿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的攪拌裝置主軸,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的上下端 分別通過軸向軸承與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固定;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的上端分別 設置有一攪拌裝置齒輪,兩所述攪拌裝置齒輪通過一攪拌裝置齒輪傳動裝置連接 一攪拌裝置電機的輸出端;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的不同高度上徑向設置若干組攪 拌裝置槳葉,且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上的所述攪拌裝置槳葉在高度上交錯布置。 所述噴嘴的下端具有喇叭形噴口,且所述噴嘴圍繞所述混合罐的中心線周向布置,數量為3 4個。
所述混合罐的底部采用坡形設計。
所述噴淋器噴出的水霧向上與水平面成30。夾角。
所述定子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活動連接,每個所述定子對應的所述拉研裝置 殼體外壁上均固定有至少三個蝸桿機構,所述蝸桿機構按相同的間隔角度分布; 所述蝸桿機構包括一豎直設置的蝸桿,所述蝸桿上滑動設置一套筒,所述蝸桿的 上下兩端通過軸承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套筒則通過所述拉研裝置 殼體上開設的孔與所述定子固定連接,所述孔的長度不超過所述密封盤根所對應 的位置。
所述轉子和定子的磨面沿圓周方向等分為若干塊,塊與塊之間具有相同的傾
角設計,每塊由若干個傾斜的凹凸槽組成,每一所述凹凸槽的槽線與過所述磨盤
中心點的水平線的夾角為30° 45° 。
在與每一級所述磨盤相連通的所述出料管上均設置有一閥門。 所述混合裝置電機垂直固定在所述混合裝置支架的底部,所述拉研裝置電機
垂直固定在所述拉研裝置殼體的頂部,所述攪拌裝置電機垂直固定在所述攪拌裝
置支架的頂部。
本發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采用撬裝式結構, 將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設置在一個統一規格制造的海運集裝箱內,使整個裝置具 有體積小、工藝安裝結構緊湊和運輸方便等特點,而且在海上平臺上占地面積小, 無須基建,現場對接安裝,使用非常方便,為海上大規模的聚合物驅作業創造了 條件。2、本發明的固液噴淋混合裝置和聚合物攪拌裝置采用雙軸攪拌的設計,同 時固液噴淋混合裝置將聚合物干粉與水的混合攪拌集成到一個裝置中,結構緊湊, 減小了設備體積,節約了空間,從而可以適用于海上石油開采的要求,有利于推 廣和使用。3、本發明的固液噴淋混合裝置和聚合物攪拌裝置分別在攪拌罐內設置 一雙軸攪拌器,采用雙軸攪拌的方式,改善了攪拌效果,使聚合物的攪拌和溶解 更加充分,同時也提高了攪拌的效率,減少了聚合物熟化所需的時間。4、本發明 的固液噴淋混合裝置采用聚合物干粉與水霧混合的方式,優化了預溶工藝,也提 高了聚合物預溶效果。5、本發明的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采用復式多級的拉研磨結 構設計,結構緊湊,減小了設備體積,不僅節約了空間,而且提高了研磨效率, 從而可以適用于海上石油開采的要求,有利于推廣和使用。6、本發明的聚合物多 級拉研裝置由于采用一與定子固定連接的蝸桿機構,通過蝸桿機構可調整的定子 和轉子間隙,因此使磨盤能夠適應不同聚合物膠體所需的研磨要求,更加適應生產作業的需要。7、本發明的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由于采用多級階梯狀的磨盤設計, 增大了聚合物膠體與磨盤的接觸面積,延長了研磨時間,從而優化了研磨效果。 本發明可以廣泛應用于海上石油開采的聚合物驅作業。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固液噴淋混合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圖4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聚合物攪拌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
圖7是本發明轉子和定子的磨面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聚合物攪拌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l所示,本發明包括一海運集裝箱A、 一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B和一控制 間C。其中海運集裝箱A的規格為20英尺箱,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B固定設置在 海運集裝箱A內,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B包括一固液噴淋混合裝置1、 一聚合物多 級拉研裝置2、 一聚合物攪拌裝置3、連通各裝置的若千管線4和設置在管線4上 的若干輸送泵5。控制間C用鋼板作為隔斷,采用鉚釘或焊接方式亦固定安裝在海 運集裝箱A內,控制間C內設置有對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C進行監測和控制的專 用計算機,所有設備由海洋鉆井平臺上的發電機供電。
如圖2 圖4所示,固液噴淋混合裝置1包括一殼體101、 一筒形支架102和 一底座103,殼體101豎直固定設置在支架102內,支架102則固定設置在底座 103上。殼體101包括上下兩層,上層為一混合罐104,下層為一截面呈8字形且 底部具有一出料口 151的攪拌罐105。混合罐104的上部設置一聚合物干粉進料口 141和一壓縮氮氣注氣口 142。混合罐104的底部連通若干噴嘴106,噴嘴106的 下端具有喇叭形噴口 161并與攪拌罐105的頂部相連通。噴嘴106圍繞混合罐104 的中心線周向布置,數量為3 4個。混合罐104的底部采用坡形設計,以便聚合 物干粉順利落下。攪拌罐105內每個噴嘴106下方均設置一環繞喇叭形噴口 161 的環形噴淋器107,噴淋器107噴出的水霧向上與水平面成30。夾角。攪拌罐105 內軸向設置一雙軸攪拌器108,雙軸攪拌器108包括兩根軸向貫穿攪拌罐105的主軸181,兩主軸181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182與攪拌罐105固定。同時兩主 軸181的下端分別設置一齒輪183,兩齒輪183連接一齒輪傳動裝置109,齒輪傳 動裝置109軸向連接一電機110的輸出端,電機110垂直固定在支架102的底部。 兩主軸181的不同高度上徑向設置若干組槳葉184,且兩根主軸181上的槳葉184 在高度上交錯布置。
如圖5、圖6所示,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2包括一殼體201、 一支架202和一 底座203,殼體201固定設置在支架202上,支架202則設置在底座203上。殼體 201內設置一拉研機構204,拉研機構204包括一磨盤240和一軸向貫穿殼體201 的轉動軸241。根據研磨的工藝要求,磨盤240由上至下、從粗到細設計為三級(僅 以此為例,并不限于此),且下一級的磨盤240的直徑大于上一級的磨盤240的直 徑,目的是為了增大聚合物膠體與磨盤240的接觸面積。每級磨盤240包括一同 軸安裝在轉動軸241上的轉子242和定子243,其中轉子242與轉動軸241固定連 接,定子243與殼體201和轉動軸241活動連接,并通過周向設置的密封盤根244 分別與殼體201和轉動軸241密封。每個定子243對應的殼體201外壁上均固定 有三個蝸桿機構205 (僅以此為例,但并不限于此),三個蝸桿機構205呈120° 角分布。蝸桿機構205包括一豎直設置的蝸桿251,蝸桿251上滑動設置一套筒 252,蝸桿251的上下兩端通過軸承253與殼體201固定連接,套筒252則通過殼 體201上開設的孔220與定子243固定連接,孔220的長度不超過密封盤根244 所對應的位置。每級磨盤240均連通一出料管207,每一出料管207上均設置一閥 門208。轉動軸241的上部為空心,形成一進料管209,進料管209通過管線4與 固液噴淋混合裝置1的出料口 151相連通,聚合物膠體由此注入轉動軸241,沿轉 動軸241的空心部分流入第一級磨盤240。轉動軸241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 245與殼體201固定,同時轉動軸241的上端連接一齒輪246,齒輪246連接一齒 輪傳動裝置210,齒輪傳動裝置210軸向連接一電機211的輸出端,電機211垂直 固定在殼體201的頂部。
如圖7所示,轉子242和定子243的磨面沿圓周方向等分為若干塊,塊與塊 之間具有相同的傾角設計,每塊由若干個傾斜的凹凸槽247組成,每一凹凸槽247 的槽線與過磨盤240中心點的水平線的夾角cc為30° 45° 。圍繞每級轉子242 和定子243的中心,均勻設置多條從上到下的傾斜流道248,在每級轉子242和定 子243的頂面圍繞各流道248設置一向內凹的導流槽249,以便于聚合物膠體流入 流道,聚合物膠體則通過自身重力流至下一級磨盤240。
如圖8、圖9所示,聚合物攪拌裝置3包括一攪拌罐301、 一筒形支架302和一底座303,攪拌罐301豎直固定設置在支架302內,支架302則固定設置在底座 303上。攪拌罐301的截面呈8字形,且其上部設置一進料口 311,底部設置一出 料口 312,進料口 311通過管線4與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2的出料管207相連通。 攪拌罐301內軸向設置一雙軸攪拌器304,雙軸攪拌器304包括兩根軸向貫穿攪拌 罐301的主軸341,兩主軸341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342與攪拌罐301固定。 同時兩主軸341的上端分別設置一齒輪343,兩齒輪343連接一齒輪傳動裝置305, 齒輪傳動裝置305軸向連接一電機306的輸出端,電機306垂直固定在支架302 的頂部。兩主軸341的不同高度上徑向設置若干組槳葉344,且兩根主軸341上的 槳葉344在高度上交錯布置。
本發明使用時,其包括以下流程
1、 先從聚合物干粉進料口 141將聚合物干粉送入混合罐104,當聚合物干粉 在混合罐104中堆積到一定量時,從壓縮氮氣注氣口 142吹入壓縮氮氣,從而將 聚合物干粉從噴嘴106噴出。同時打開噴淋器107噴出水霧,使混合了壓縮氮氣 的聚合物干粉與水充分接觸后形成聚合物膠體流入攪拌罐105。聚合物膠體在攪拌 罐105內經雙軸攪拌器108的攪拌作用充分溶解后,經出料口 142泵送入聚合物 多級拉研裝置2。
2、 聚合物膠體從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2的轉動軸241上端進料管209注入, 沿轉動軸241的空心部分流入第一級磨盤240的間隙進行研磨。在重力的作用下, 聚合物膠體沿各級流道249,從上而下逐級進行研磨,最終被研磨形成聚合物溶液 并經出料管207泵送入聚合物攪拌裝置3。若不需進行下一級的研磨,則只需關閉 與下一級磨盤240連通的出料管207上的閥門208即可。此外,同時轉動與一個 定子243相連接的蝸桿機構205能夠微調定子243與相對應轉子242之間的研磨 間隙,使之適應不同聚合物膠體所需的研磨要求。
3、 聚合物溶液由聚合物攪拌裝置3上部的進料口 311注入攪拌罐301中,電 機306通過齒輪343帶動兩主軸341轉動,在攪拌罐301內對聚合物溶液進行攪 拌,從而使聚合物溶液充分溶解,被充分溶解的聚合物溶液從聚合物攪拌裝置3 底部的出料口 312泵送入地層,進行聚合物驅作業。
本發明僅以上述實施例進行說明,各部件的結構、設置位置、及其連接都是 可以有所變化的,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凡根據本發明原理對個別部件進 行的改進和等同變換,均不應排除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
1、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海運集裝箱、一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和一控制間;所述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固定設置在所述海運集裝箱內;所述控制間用鋼板作為隔斷,亦固定安裝在所述海運集裝箱內,所述控制間內設置有對所述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進行監測和控制的專用計算機;所述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包括一固液噴淋混合裝置、一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一聚合物攪拌裝置、連通各裝置的若干管線和設置在所述管線上的若干輸送泵;所述固液噴淋混合裝置包括一混合裝置殼體、一混合裝置支架和一混合裝置底座,所述混合裝置殼體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混合裝置支架內,所述混合裝置支架則固定設置在所述混合裝置底座上;所述混合裝置殼體包括上下兩層,上層為一混合罐,下層為一截面呈8字形且底部具有一聚合物膠體出料口的混合裝置攪拌罐;所述混合罐的上部設置有一聚合物干粉進料口和一注氣口;所述混合罐的底部連通若干噴嘴,所述噴嘴的下端與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的頂部相連通;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內每個所述噴嘴下方均設置有一環繞所述噴嘴的環形噴淋器;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內設置有一混合裝置雙軸攪拌器,所述混合裝置雙軸攪拌器包括兩根軸向貫穿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的混合裝置主軸,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與所述混合裝置攪拌罐固定;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的下端分別設置有一混合裝置齒輪,兩所述混合裝置齒輪通過一混合裝置齒輪傳動裝置連接一混合裝置電機的輸出端;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的不同高度上徑向設置若干組混合裝置槳葉,且兩所述混合裝置主軸上的所述混合裝置槳葉在高度上交錯布置;所述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包括一拉研裝置殼體、一拉研裝置支架和拉研裝置底座,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拉研裝置支架上,所述拉研裝置支架則固定設置在所述拉研裝置底座上;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內設置一拉研機構,所述拉研機構包括一磨盤和一軸向貫穿所述拉研裝置殼體的轉動軸;所述磨盤由上至下、從粗到細設計為至少二級,且下一級的磨盤的直徑大于上一級的磨盤的直徑;每級所述磨盤包括一同軸安裝在所述轉動軸上的轉子和定子,所述轉子與所述轉動軸固定連接,所述定子通過周向設置的密封盤根分別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連接和與所述轉動軸活動連接;圍繞每級所述轉子和定子的中心,均勻設置多條從上到下的傾斜流道,在所述轉子和定子的頂面圍繞各所述流道設置一向內凹的導流槽;每級所述磨盤均連通一出料管;所述轉動軸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所述轉動軸的上部為空心,形成一聚合物膠體進料管,所述聚合物膠體進料管通過所述管線與所述固液噴淋混合裝置的聚合物膠體出料口相連通;所述轉動軸的上端設置有一拉研裝置齒輪,所述拉研裝置齒輪通過一拉研裝置齒輪傳動裝置連接一拉研裝置電機的輸出端;所述聚合物攪拌裝置包括一攪拌裝置攪拌罐、一攪拌裝置支架和一攪拌裝置底座,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攪拌裝置支架內,所述攪拌裝置支架則固定設置在所述攪拌裝置底座上;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的截面呈8字形,且其上部設置有一聚合物溶液進料口,底部設置有一聚合物溶液出料口,所述聚合物溶液進料口通過所述管線與所述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的出料管相連通;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內軸向設置有一攪拌裝置雙軸攪拌器,所述攪拌裝置雙軸攪拌器包括兩根軸向貫穿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的攪拌裝置主軸,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的上下端分別通過軸向軸承與所述攪拌裝置攪拌罐固定;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的上端分別設置有一攪拌裝置齒輪,兩所述攪拌裝置齒輪通過一攪拌裝置齒輪傳動裝置連接一攪拌裝置電機的輸出端;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的不同高度上徑向設置若干組攪拌裝置槳葉,且兩所述攪拌裝置主軸上的所述攪拌裝置槳葉在高度上交錯布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噴嘴的下端具有喇叭形噴口,且所述噴嘴圍繞所述混合罐的中心線周向布置,數 量為3 4個。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混合罐的底部采用坡形設計。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混合罐的底部釆用坡形設計。
5、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 征在于所述噴淋器噴出的水霧向上與水平面成30。夾角。
6、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活動連接,每個所述定子對應的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外壁上均固定有至少三個蝸桿機構,所述蝸桿機構按相同的間隔角度分布;所述蝸桿機構包括一豎直設置的蝸桿,所述蝸桿上滑動設置一套筒,所述蝸 桿的上下兩端通過軸承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套筒則通過所述拉研 裝置殼體上開設的孔與所述定子固定連接,所述孔的長度不超過所述密封盤根所 對應的位置。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定子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活動連接,每個所述定子對應的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外壁 上均固定有至少三個蝸桿機構,所述蝸桿機構按相同的間隔角度分布;所述蝸桿機構包括一豎直設置的蝸桿,所述蝸桿上滑動設置一套筒,所述蝸桿的上下兩端 通過軸承與所述拉研裝置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套筒則通過所述拉研裝置殼體上開 設的孔與所述定子固定連接,所述孔的長度不超過所述密封盤根所對應的位置。
8、 如權利要求1 7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和定子的磨面沿圓周方向等分為若干塊,塊與塊之間具有相同的傾角設 計,每塊由若干個傾斜的凹凸槽組成,每一所述凹凸槽的槽線與過所述磨盤中心點的水平線的夾角為30。 45° 。
9、 如權利要求1 8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與每一級所述磨盤相連通的所述出料管上均設置有一閥門。
10、 如權利要求1 9所述的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裝置電機垂直固定在所述混合裝置支架的底部,所述拉研裝置電機垂直 固定在所述拉研裝置殼體的頂部,所述攪拌裝置電機垂直固定在所述攪拌裝置支 架的頂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撬裝式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海運集裝箱、一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和一控制間;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固定設置在海運集裝箱內,其包括固液噴淋混合裝置、聚合物多級拉研裝置、聚合物攪拌裝置、連通各裝置的若干管線和設置在管線上的若干輸送泵;控制間用鋼板作為隔斷,亦固定安裝在所述海運集裝箱內,控制間內設置有對聚合物快速溶解系統進行監測和控制的專用計算機。本發明由于采用撬裝式結構,使整個裝置具有體積小、工藝安裝結構緊湊和運輸方便等特點,而且在海上平臺上占地面積小,無須基建,現場對接安裝,使用非常方便,為海上大規模的聚合物驅作業創造了條件。本發明可以廣泛應用于海上石油開采的聚合物驅作業。
文檔編號C08J3/05GK101508783SQ20091008059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0日
發明者周守為, 偉 姜, 健 張, 牛海峰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