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內飾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轎車行業迅速發展;同時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塑料制品日益普及并廣泛應用于轎車行業。作為轎車重要配件之一的內飾塑料件,由于具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可以多次重復加工,耐油耐污,價格低,是其它裝飾材料不可比擬的,它提高了轎車的商品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在車型競爭和開拓市場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轎車內飾塑料件表觀質量對保證轎車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意義非常重大。頂白是指由于模具設計不當或材料分散不均等,造成制件某些部位產生內應力而發白。頂桿頂出制件時,由于制件在頂桿頭部位置產生應力集中,并超過材料的屈服強度,致使制件在頂桿頭部位置產生應力開裂或銀紋,表面出現發白現象。這種現象是由于脫模力過大、頂桿數量太少或頂桿頭部表面積偏小使得局部受力過大造成的,該力超出了材料的屈服強度,從而產生破壞性的物理變化。目前常用的解決方案是降低頂出速度和壓力;降低注塑壓力、加快注射速率、降低保壓壓力和時間,以改變塑 料的注塑密度;適當噴灑脫模劑;重新調整模具頂桿位置和數量,將模具拋光。這些方案均是在模具的基礎改變注塑工藝或調整模具結構來改善頂白。在現實生產中,有時由于條件的限制無法改變注塑工藝或調整模具結構。此時頂白問題只能從材料方面來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在不改變注塑工藝或調整模具結構的情況下很好的解決制件頂白問題的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聚丙烯樹脂 35 80,聚乙烯樹脂 5 15,無機填料 10 30,增韌劑5 15,抗氧劑0.1 1,潤滑劑O. 3 I。所述的聚丙烯樹脂為共聚聚丙烯或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的聚乙烯樹脂為低壓聚乙烯或高壓聚乙烯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的無機填料選自硅灰石、滑石粉、碳酸鈣、碳酸鈣晶須、高嶺土、蒙脫土、重晶石、云母、鈦白粉或粉煤灰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增韌劑選自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乙烯-a -烯烴聚合物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抗氧劑選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亞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劑168)或硫代二丙酸雙十八醇酯(DSTDP)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潤滑劑選自硬脂酸鈣或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中的一種或兩種。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以下組分及重量份含量備料聚丙烯樹脂 35 80,聚乙烯樹脂 5 15,無機填料10 30,增韌劑5 15,抗氧劑0.1 1,潤滑劑O. 3 I ;(2)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時間為5 15min,溫度控制在60 70 0C ;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控制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180 195°C、190 205°C、200 215°C、200 215°C、200 215°C、210 225 ,擠出造
粒,即得到產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能在不改變注塑工藝或調整模具結構的情況下很好的解決制件頂白問題。本發明在多家注塑企業得到驗證,并獲得用戶認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以下組分及含量備料79. 4Kg聚丙烯樹脂(PP)、5Kg聚乙烯樹脂、IOKg滑石粉、5Kg乙烯-辛烯共聚物(POE)、0· IKg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O. 2Kg亞磷酸三(2 · 4-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劑168)及O. 3Kg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2)按配比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溫度控制在60°C,混合時間為5min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得產品,其中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 195 °C、205 °C、215 °C、215 °C、215 °C、225 °C。所得產品經ISO標準測試,測試得到的融指為18g/10min、拉伸強度為26. 5Mpa、彎曲強度為37. 2Mpa、彎曲模量為1850Mpa、Izod缺口沖擊強度為150J/M、密度為O. 96g/cm3、熱變形溫度為95.6°C。
實施例2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以下組分及含量備料61. 2Kg聚丙烯樹脂(PP)、10Kg聚乙烯樹脂、20Kg滑石粉、8Kg乙烯-辛烯共聚物(POE)、0· IKg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0· 2Kg亞磷酸三(2 · 4- 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劑168)及O. 5Kg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2)按配比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溫度控制在70°C,混合時間為IOmin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得產品,其中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 180°C、190°C、200 V、200°C、200°C、210°C。所得產品經ISO標準測試,測試得到的融指為16g/10min、拉伸強度為28. 4Mpa、彎曲強度為38. 2Mpa、彎曲模量為2050Mpa、Izod缺口沖擊強度為135J/M、密度為1. 04g/cm3、熱變形溫度為103. 2°C。實施例3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以下組分及含量備料50. 2Kg聚丙烯樹脂(PP)、12Kg聚乙烯樹脂、25Kg滑石粉、12Kg乙烯-辛烯共聚物(POE)、0· IKg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0· 2Kg亞磷酸三(2 · 4- 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劑168)及
O.5Kg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2)按配比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溫度控制在70°C,混合時間為15min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得產品,其中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 190°C、200°C、205°C、205°C、210°C、220°C。所得產品經ISO標準測試,測試得到的融指為15g/10min、拉伸強度為28.1Mpa、彎曲強度為40.1Mpa、彎曲模量為2300Mpa、Izod缺口沖擊強度為118J/M、密度為1. 07g/cm3、熱變形溫度為105. 1°C。實施例4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以下組分及含量備料38. 3Kg聚丙烯樹脂(PP)、15Kg聚乙烯樹脂、30Kg滑石粉、15Kg乙烯-辛烯共聚物(POE)、0· 2Kg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0· 5Kg亞磷酸三(2 · 4- 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劑168)及IKg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2)按配比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溫度控制在60°C,混合時間為15min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得產品,其中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 195°C、205°C、205°C、210°C、215°C、220°C。所得產品經ISO標準測試,測試得到的融 指為12g/10min、拉伸強度為26. 8Mpa、彎曲強度為39. 5Mpa、彎曲模量為2465Mpa、Izod缺口沖擊強度為125J/M、密度為1. 12g/cm3、熱變形溫度為103. 8°C。
實施例5—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以下組分及含量備料35Kg聚丙烯樹脂(PP)、5Kg聚乙烯樹脂、IOKg滑石粉、5Kg乙烯-辛烯共聚物(POE)、0· IKg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及O. 3Kg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2)按配比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溫度控制在60°C,混合時間為5min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得產品,其中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 180°C、190°C、200 V、200°C、200°C、210°C。所得產品經ISO標準測試,測試得到的融指為16g/10min、拉伸強度為28. 2Mpa、彎曲強度為36. 5Mpa、彎曲模量為1988Mpa、Izod缺口沖擊強度為140J/M、密度為1. 02g/cm3、熱變形溫度為98.6°C。 實施例6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以下組分及含量備料80Kg聚丙烯樹脂(PP)、15Kg聚乙烯樹脂、30Kg滑石粉、15Kg乙烯-辛烯共聚物(POE)、lKg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及IKg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2)按配比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溫度控制在70°C,混合時間為15min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得產品,其中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 195 °C、205 °C、215 °C、215 °C、215 °C、225 °C。所得產品經ISO標準測試,測試得到的融指為14g/10min、拉伸強度為27. 8Mpa、彎曲強度為39. 6Mpa、彎曲模量為2400Mpa、Izod缺口沖擊強度為98J/M、密度為1. 06g/cm3、熱變形溫度為108. 6°C。從以上實施例中可以看出,按照適當的組分配比以及合適的加工工藝,能夠制備出符合各汽車廠性能需要的抗頂白汽車內飾件材料,并在多家注塑企業得到驗證。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提示,不脫離本發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由包含以 下重量份組分的組成制成 聚丙烯樹脂 35 80, 聚乙烯樹脂 5 15, 無機填料 10 30, 增韌劑5 15, 抗氧劑O.1 1, 潤滑劑O. 3 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樹脂為共聚聚丙烯或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種或兩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樹脂為低壓聚乙烯或高壓聚乙烯中的一種或兩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機填料選自硅灰石、滑石粉、碳酸鈣、碳酸鈣晶須、高嶺土、蒙脫土、重晶石、云母、鈦白粉或粉煤灰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韌劑選自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乙烯-α -烯烴聚合物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劑選自四[β - (3,5- 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劑1010)、亞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劑168)或硫代二丙酸雙十八醇酯(DSTDP)中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潤滑劑選自硬脂酸鈣或亞乙基二硬脂酸胺(EBS)中的一種或兩種。
8.—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以下組分及重量份含量備料 聚丙烯樹脂 35 80, 聚乙烯樹脂 5 15, 無機填料 10 30, 增韌劑5 15, 抗氧劑O.1 1, 潤滑劑O. 3 I ; (2)將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時間為5 15min,溫度控制在60 .70 0C ; (3)將取出的混合物放入雙螺桿擠出機,控制擠出機各段擠出溫度分別控制在180 .195°C>190 205°C、200 215°C、200 215°C、200 215°C、210 225 ,擠出造粒,即得到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聚丙烯樹脂35~80;聚乙烯樹脂5~15;無機填料10~30;增韌劑5~15;抗氧劑0.1~1;潤滑劑0.3~1,該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配料、混合、擠出等工藝步驟,制備得到產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頂白汽車內飾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能在不改變注塑工藝或調整模具結構的情況下很好的解決制件頂白問題。
文檔編號C08L23/14GK103044782SQ2011103133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4日
發明者李庚 申請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