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聚丙烯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道,特別是一種聚丙烯(PP)管道。
背景技術:
現有的聚丙烯(PP)管道,耐腐蝕性能差、物理性能低、抗靜電性能也差。用于制藥、化工、農藥、環保、輕工、印染等眾多行業中,易被腐蝕、易損毀、易影響產品的品質,所以設備的維護費用高、消耗資源,難以保證產品質量,產品的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耐腐蝕、物理性能高、抗靜電性能優的聚丙烯(PP)管道。一種聚丙烯管道,包括管子,其特征在于管壁為三層,內外層為抗靜電聚丙烯層, 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I 5%的導電碳纖維和重量比為2 8%的導電碳黑的聚丙烯層;中間層為玻纖增強聚丙烯層,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25 45%玻纖和重量比為千分之I 5的胺類β成核劑的聚丙烯層。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在內外層的聚丙烯的材料中添加重量比為I 5%的導電碳纖維和重量比為2 8%的導電碳黑,在中間層的聚丙烯的材料中添加重量比為25 45% 玻纖和重量比為千分之I 5的胺類β成核劑實現的。通過在內外層中混合導電碳黑,大大降低了聚丙烯材料層的電阻率,大大提高了聚丙烯材料層的抗靜電性能,通過在內外層中混合導電碳纖維,降低了導電碳黑的逾滲值,減少了導電碳黑的用量,并能大大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所以,通過在內外層中混合有重量比為I 5%的導電碳纖維和重量比為2 8%的導電碳黑,不僅能使聚丙烯材料的電阻率達到106Ω .m以下,還能大大提高其物理性能。通過在中間層的聚丙烯原料中添加重量比為25 45%玻纖和重量比為千分之I 5的胺類β成核劑,使材料的物理性能相當優越,常溫下拉伸強度在70MPa以上, 比普通料高出兩倍多。因而,本發明不僅具有耐腐蝕、物理性能高、抗靜電性能優的優點,還具有能確保產品品質,設備維護費用低、能大大節約資源,大大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是一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俱佳的產品。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截面剖視圖。圖中外層I、中間層2、內層3。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行詳述圖中是本發明的一種圓形管道,顯然也可制成其他形狀的管道。包括管子,其要點是管壁為三層,內外層1、3為抗靜電聚丙烯層,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I 5%的導電碳纖維和重量比為2 8%的導電碳黑的聚丙烯層;中間層2為玻纖增強聚丙烯層,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25 45%玻纖和重量比為千分之I 5的胺類β 成核劑的聚丙烯層。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抗靜電聚丙烯層中的導電碳纖維的重量比為I 2%,導電碳黑的重量比為5 6% ;玻纖增強聚丙烯層中的玻纖的重量比為30 35%,胺類β成核劑的重量比為千分之2 3的。為了確保抗靜電性能、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圖中的內外層1、3的抗靜電聚丙烯層的厚度為I. 5_。顯然,內外層1、3的抗靜電聚丙烯層的厚度可控制在O. 5 3_。
權利要求
1.一種聚丙烯管道,包括管子,其特征在于管壁為三層,內外層(1、3)為抗靜電聚丙烯層,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I 5%的導電碳纖維和重量比為2 8%的導電碳黑的聚丙烯層;中間層(2)為玻纖增強聚丙烯層,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 25 45%玻纖和重量比為千分之I 5的胺類β成核劑的聚丙烯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聚丙烯管道,其特征在于抗靜電聚丙烯層中的導電碳纖維的重量比為I 2%,導電碳黑的重量比為5 6% ;玻纖增強聚丙烯層中的玻纖的重量比為30 35%,胺類β成核劑的重量比為千分之2 3的。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聚丙烯管道,其特征在于內外抗靜電聚丙烯層(1、3)的厚度為O. 5 3_。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管道,其特征在于內外抗靜電聚丙烯層(1、3)的厚度為I. 5mm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道,特別是一種聚丙烯(PP)管道。包括管子,要點是管壁為三層,內外層為抗靜電聚丙烯層,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1~5%的導電碳纖維和重量比為2~8%的導電碳黑的聚丙烯層;中間層為玻纖增強聚丙烯層,即在聚丙烯材料中混合有重量比為25~45%玻纖和重量比為千分之1~5的胺類β成核劑的聚丙烯層。不僅具有耐腐蝕、物理性能高、抗靜電性能優的優點,還具有能確保產品品質,設備維護費用低、能大大節約資源,大大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是一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俱佳的產品。
文檔編號C08K5/17GK102588683SQ2012100270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8日
發明者張擴潮 申請人:張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