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改性堿式氯化鎂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堿式氯化鎂(BMC)是一種常見的重要的鎂鹽化合物,它具有吸油率低、電導率低、絕緣性好等優點。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堿式氯化鎂(BMC),制得了一種改性堿式氯化鎂,應用該改性BMC材料制得的材料力學性能良好,該方法至今尚未見于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性堿式氯化鎂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以提高應用該改性堿式氯化鎂的材料的物理性能。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改性堿式氯化鎂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BMC的制備
(1)稱取Ca(OH)2于700-850℃馬弗爐煅燒6-12h,制得CaO;
(2)稱取步驟(1)制得的CaO,緩慢加入至MgCl2溶液中,用磁力攪拌儀不停攪拌至反應體系為懸浮液;
(3)將步驟(2)的產物進行過濾,再用乙醇洗滌,80-120℃烘烤6-8h既得產物BMC;
2)BMC表面烷基化
(4)將步驟(3)中制得的BMC與硅烷偶聯劑,在80-100℃反應3-6h;
(5)對步驟(4)的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A;
3)BMC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6)將步驟(5)中制得的A、過硫酸鉀、MMA混合后,在100-160℃反應6-8h;
(7)對步驟(6)的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到改性BMC。
步驟(2)中MgCl2與CaO的質量比為40-50:25-35。
步驟(4)中BMC與硅烷偶聯劑的質量比為60-80:2-4。
硅烷偶聯劑是KH550或者KH570中的一種。
步驟(6)的A、K2S2O8及MMA的質量比為60-80:1-3:10-20。
一種改性堿式氯化鎂的應用,上述任一項的所述改性堿式氯化鎂應用于聚烯烴中。
所述聚烯烴包括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當CaO加入到MgCl2溶液中時,呈弱堿性的CaO及其水化物Ca(OH)2與呈弱酸性的氯化鎂溶液生成CaCl2,體系中的OH-離子濃度也隨之上升,從而促進了氯化鎂的水解并逐步形成了BMC,具體化學方程式如下:
MgCl2+H2O→Mg(OH)Cl+HCl
2、制備BMC的步驟(2)MgCl2和CaO的物質的量的比必須大于1,當MgCl2和CaO的物質的量的比小于1時,BMC易生成Mg(OH)2沉淀,具體化學方程式如下:
Mg(OH)Cl+H2O→Mg(OH)2+HCl
3、硅烷偶聯劑作為“架橋劑”,一端的Si-OH基團與BMC表面羥基反應,另一端丙烯基與MMA具有相似結構,使MMA在BMC表面聚合成PMMA,這樣有利于ABS復合材料的性能的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本申請提供一種改性BMC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BMC的制備
(1)稱取Ca(OH)2于700-850℃馬弗爐煅燒6-12h,制得CaO;
(2)稱取步驟(1)制得的CaO,緩慢加入至MgCl2溶液中,用磁力攪拌儀不停攪拌至反應體系為懸浮液;MgCl2與CaO的質量比為40-50:25-35。
(3)將步驟(2)的產物進行過濾,再用乙醇洗滌3-5次,80-120℃烘烤6-8h既得產物BMC;
2)BMC表面烷基化
(4)將步驟(3)中制得的BMC與硅烷偶聯劑加入至三口燒瓶中,在80-100℃反應3-6h;BMC與硅烷偶聯劑的質量比為60-80:2-4;硅烷偶聯劑是KH550或者KH570中的一種。
(5)對步驟(4)的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A;
3)BMC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6)將步驟(5)中制得的A、過硫酸鉀(K2S2O8)、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后,在100-160℃反應6-8h;A、K2S2O8及MMA的質量比為60-80:1-3:10-20。
(7)對步驟(6)的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到改性BMC。
本發明的各實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如下:
PP(型號RX5200),韓國SK;PE(型號0235),韓國LG;PS(型號SKH-127),韓國SK;PBT(型號2002U),日本寶理;BMC,天津渤海化工;Ca(OH)2,鄭州宏宇鈣業公司;MgCl2,山東壽光金興化工;硅烷偶聯劑(型號KH550、KH570),濟南國邦化工;K2S2O8,騰達化工;MMA,蘇州綜研化學;氮化硼微粉,遼寧硼達科技有限公司;四氟乙烯微粒,深圳創誠塑膠材料有限公司;硬脂酸鈣,湖北中料化工;硬質酸鈉,湖北興銀河化工;硬脂酸鉀,鄭州邦諾化工;抗氧劑(型號Irganox168、Irganox1010、Irganox1330),瑞士汽巴精化。
本發明所用的測試儀器如下:
ZSK30型雙螺桿擠出機,德國W&P公司;JL-1000型拉力試驗機,廣州市廣才實驗儀器公司生產;HTL900-T-5B型注射成型機,海太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XCJ-500型沖擊測試機,承德試驗機廠生產;QT-1196型拉伸測試儀,東莞市高泰檢測儀器有限公司;QD-GJS-B12K型高速攪拌機,北京恒奧德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實施例1
1.BMC的制備
(1)稱取Ca(OH)2,與700℃馬弗爐煅燒6h,制得CaO。
(2)稱取25gCaO,緩慢加入至40gMgCl2溶液中,用磁力攪拌儀不停攪拌至反應體系為懸浮液。
(3)將產物進行過濾,再用乙醇洗滌3次,80℃烘烤6h既得產物BMC。
2.BMC表面烷基化
(1)將60gBMC、2g硅烷偶聯劑KH550加入至三口燒瓶,80℃反應3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A。
3.BMC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將60gA、1g過硫酸鉀(K2S2O8)、10gMMA加入至三口燒瓶,100℃反應6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改性BMC P1。
應用例1
取20份P1加入到80份聚丙烯(PP)中,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P復合材料X1。
其中,雙螺桿擠出機包括順次排布的六個溫度區,第一溫度區的溫度為170℃,第二溫度區的溫度為220℃,第三溫度區的溫度為230℃,第四溫度區的溫度為240℃,第五溫度區的溫度為240℃,第六溫度區的溫度為240℃,雙螺桿擠出機的機頭溫度為230℃,螺桿轉速為120r/min。
對比例1
取80份PP、20份未處理過的BMC,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P復合材料D1。
將上述應用例1及對比例1制備的PP復合材料用注塑機制成樣條,其產品性能數據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1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懸臂梁沖擊強度要比D1的要大,這說明在相同條件下,PP/改性BMC體系比PP/未改性BMC體系的力學性能也會更勝一籌。
實施例2
1.BMC的制備
(1)稱取Ca(OH)2,與850℃馬弗爐煅燒12h,制得CaO。
(2)稱取35gCaO,緩慢加入至50gMgCl2溶液中,用磁力攪拌儀不停攪拌至反應體系為懸浮液。
(3)將產物進行過濾,再用乙醇洗滌5次,120℃烘烤8h既得產物BMC。
2.BMC表面烷基化
(1)將80gBMC、4g硅烷偶聯劑KH570加入至三口燒瓶,100℃反應6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A。
3.BMC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將80gA、3g過硫酸鉀(K2S2O8)、20gMMA加入至三口燒瓶,160℃反應8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改性BMC P2。
應用例2
取20份P2加入到80份聚苯乙烯(PS)中,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S復合材料X2。
其中,雙螺桿擠出機包括順次排布的六個溫度區,第一溫度區的溫度為170℃,第二溫度區的溫度為220℃,第三溫度區的溫度為230℃,第四溫度區的溫度為230℃,第五溫度區的溫度為230℃,第六溫度區的溫度為240℃,雙螺桿擠出機的機頭溫度為200℃,螺桿轉速為300r/min。
對比例2
取80份PS、20份未處理過的BMC,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S復合材料D2。
將上述應用例2及對比例2制備的PS復合材料用注塑機制成樣條,其產品性能數據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2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懸臂梁沖擊強度要比D2的要大,這說明在相同條件下,PS/改性BMC體系比PS/未改性BMC體系的力學性能也會更勝一籌。
實施例3
1.BMC的制備
(1)稱取Ca(OH)2,與775℃馬弗爐煅燒9h,制得CaO。
(2)稱取30gCaO,緩慢加入至45gMgCl2溶液中,用磁力攪拌儀不停攪拌至反應體系為懸浮液。
(3)將產物進行過濾,再用乙醇洗滌4次,100℃烘烤7h既得產物BMC。
2.BMC表面烷基化
(1)將70gBMC、3g硅烷偶聯劑KH550加入至三口燒瓶,90℃反應4.5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A。
3.BMC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將70gA、2g過硫酸鉀(K2S2O8)、15gMMA加入至三口燒瓶,130℃反應7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改性BMC P3。
應用例3
取20份P3加入到80份聚乙烯(PE)中,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E復合材料X3。
其中,雙螺桿擠出機包括順次排布的六個溫度區,第一溫度區的溫度為100℃,第二溫度區的溫度為190℃,第三溫度區的溫度為190℃,第四溫度區的溫度為190℃,第五溫度區的溫度為190℃,第六溫度區的溫度為190℃,雙螺桿擠出機的機頭溫度為190℃,螺桿轉速為260r/min。
對比例3
取80份PE、20份未處理過的BMC,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E復合材料D3。
將上述應用例3及對比例3制備的PE復合材料用注塑機制成樣條,其產品性能數據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3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懸臂梁沖擊強度要比D3的要大,這說明在相同條件下,PE/改性BMC體系比PE/未改性BMC體系的力學性能也會更勝一籌。
實施例4
1.BMC的制備
(1)稱取Ca(OH)2,與750℃馬弗爐煅燒10h,制得CaO。
(2)稱取32gCaO,緩慢加入至42gMgCl2溶液中,用磁力攪拌儀不停攪拌至反應體系為懸浮液。
(3)將產物進行過濾,再用乙醇洗滌4次,100℃烘烤7h既得產物BMC。
2.BMC表面烷基化
(1)將75gBMC、2g硅烷偶聯劑KH570加入至三口燒瓶,90℃反應5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A。
3.BMC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將65gA、2g過硫酸鉀(K2S2O8)、12gMMA加入至三口燒瓶,140℃反應7h。
(2)對反應產物進行抽濾,洗滌,既得產物改性BMCP4。
應用例4
取20份P4加入到80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BT復合材料X4。
其中,雙螺桿擠出機包括順次排布的六個溫度區,第一溫度區的溫度為120℃,第二溫度區的溫度為200℃,第三溫度區的溫度為200℃,第四溫度區的溫度為200℃,第五溫度區的溫度為200℃,第六溫度區的溫度為200℃,雙螺桿擠出機的機頭溫度為200℃,螺桿轉速為250r/min。
對比例4
取80份PBT、20份未處理過的BMC,經高混機攪拌10min,接著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共混擠出,得到PBT復合材料D4。
由上表可以看出:X4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懸臂梁沖擊強度要比D4的要大,這說明在相同條件下,PBT/改性BMC體系比PBT/未改性BMC體系的力學性能也會更勝一籌。
本篇技術方案描述了一種改性堿式氯化鎂及其制備方法,且用此BMC制得的材料在物理性能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夠滿足IT、通訊、電子、汽車等領域對工程件的要求。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在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