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食物中毒病原菌之一,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機率很大。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的食物中毒僅次于大腸桿菌占第二位,占整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則高達45%。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臨床感染及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等,甚至敗血癥、膿毒癥等全身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磺胺類藥物敏感性低,但對青霉素、紅霉素等高度敏感,但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致使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的大量出現,使其造成的感染成為與乙型肝炎,艾滋病并列的世界三大感染頑疾。
目前檢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金標準是傳統分離鑒定法,該方法需經過預增菌、選擇性增菌、分離培養、生理生化鑒定及血清型鑒定等步驟,整個過程繁瑣耗時(3~7天);ELISA法、PCR方法以及生物傳感器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靈敏度高,然而它們需要較長的檢測時間、昂貴的儀器以及專業的技術人員。因此,建立快速、簡單、靈敏的檢測方法對食源性致病菌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簡便、準確的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培養基的配制:按照每1000ml培養基含有酵母膏12~14g、大豆胨3~3.5g、瓊脂13~16g、氯化鈉17~19g、丙酮酸鈉4~4.2g、甘氨酸0.8~1.1g、氯化鋰0.3~0.5g、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5.5~6.2g、對硝基β-D-葡萄糖苷0.2~0.5g、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1.2~1.5g,按比例將酵母膏、大豆胨、瓊脂、氯化鈉、丙酮酸鈉、甘氨酸、氯化鋰、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對硝基β-D-葡萄糖苷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待混合物冷卻至42~45℃時,繼續加入過濾除菌的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混勻,得培養基,備用;
(2)稱取10g待測樣品至100ml步驟(1)配制的培養基中,于37℃培養36h,獲得增菌液;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無菌落或者非黃色菌落時,判定待測樣品中無金黃色葡萄球菌;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黃色菌落顏色,則進行下一步;
(3)將步驟(2)的增菌液吸入1ml的無菌注射器中,用0.22μm的濾膜過濾,回收過濾液,然后更換無菌注射器,用PBS洗滌1~3次,然后用PBST洗滌1~3次,洗滌后的剩余物在紫外下觀察是否有熒光,若有熒光則說明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反之則沒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1)中,每1000ml培養基含有酵母膏13~14g、大豆胨3.2~3.4g、瓊脂14~16g、氯化鈉17~18g、丙酮酸鈉4~4.1g、甘氨酸0.9~1.0g、氯化鋰0.3~0.4g、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5.6~6.0g、對硝基β-D-葡萄糖苷0.3~0.4g、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1.2~1.4g。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1)中,每1000ml培養基含有酵母膏13g、大豆胨3.2g、瓊脂15g、氯化鈉18g、丙酮酸鈉4.1g、甘氨酸0.92g、氯化鋰0.4g、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5.8g、對硝基β-D-葡萄糖苷0.4g、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1.3g。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1)中,待混合物冷卻至44℃。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3)中,用PBS洗滌2次,然后用PBST洗滌2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酵母膏、大豆胨、瓊脂、氯化鈉為葡萄球菌生長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利于其快速增長。高鹽條件可以促進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同時抑制雜菌生長。
丙酮酸鈉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促進劑。
甘氨酸和氯化鋰可以抑制非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
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為α-D-半乳糖苷酶的顯色底物,可以被非金黃色葡萄球菌降解,產生對硝基酚。
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他葡萄球菌可以作用于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生成具有強烈熒光的4-甲基傘型酮,產生熒光顯微鏡下可見菌落。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他葡萄球菌產生的堿性磷酸酶作用于對硝基β-D-葡萄糖苷,生成對硝基苯,產生黃色菌落。但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不能分解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而其他葡萄球菌可以分解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產生黃色產物,從而產生與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樣的表觀菌落顏色。
本發明采用的特定的培養基中,非葡萄球菌顯菌落本身的顏色,葡萄球菌顯示黃色菌落顏色,金黃色葡萄球菌顯示黃色菌落顏色并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
本發明首先對待測樣品進行培養基培養得到增菌液,通過肉眼觀察增菌液中有無菌落以及菌落顏色,可以初步判斷有無金黃色葡萄球菌,當肉眼觀察到有黃色菌落時,接著采用無菌注射器和濾膜組合進行信號富集,借助紫外進行檢測,從而確定有無金黃色葡萄球菌,本發明方法快速,簡便,準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培養基的配制:按照每1000ml培養基含有酵母膏12g、大豆胨3.5g、瓊脂13g、氯化鈉19g、丙酮酸鈉4g、甘氨酸1.1g、氯化鋰0.3g、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6.2g、對硝基β-D-葡萄糖苷0.2g、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1.5g,按比例將酵母膏、大豆胨、瓊脂、氯化鈉、丙酮酸鈉、甘氨酸、氯化鋰、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對硝基β-D-葡萄糖苷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待混合物冷卻至42℃時,繼續加入過濾除菌的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混勻,得培養基,備用;
(2)稱取10g待測樣品至100ml步驟(1)配制的培養基中,于37℃培養36h,獲得增菌液;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無菌落或者非黃色菌落時,判定待測樣品中無金黃色葡萄球菌;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黃色菌落顏色,則進行下一步;
(3)將步驟(2)的增菌液吸入1ml的無菌注射器中,用0.22μm的濾膜過濾,回收過濾液,然后更換無菌注射器,用PBS洗滌3次,然后用PBST洗滌1次,洗滌后的剩余物在紫外下觀察是否有熒光,若有熒光則說明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反之則沒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培養基的配制:按照每1000ml培養基含有酵母膏14g、大豆胨3g、瓊脂16g、氯化鈉17g、丙酮酸鈉4.2g、甘氨酸0.8g、氯化鋰0.5g、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5.5g、對硝基β-D-葡萄糖苷0.5g、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1.2g,按比例將酵母膏、大豆胨、瓊脂、氯化鈉、丙酮酸鈉、甘氨酸、氯化鋰、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對硝基β-D-葡萄糖苷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待混合物冷卻至45℃時,繼續加入過濾除菌的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混勻,得培養基,備用;
(2)稱取10g待測樣品至100ml步驟(1)配制的培養基中,于37℃培養36h,獲得增菌液;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無菌落或者非黃色菌落時,判定待測樣品中無金黃色葡萄球菌;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黃色菌落顏色,則進行下一步;
(3)將步驟(2)的增菌液吸入1ml的無菌注射器中,用0.22μm的濾膜過濾,回收過濾液,然后更換無菌注射器,用PBS洗滌1次,然后用PBST洗滌3次,洗滌后的剩余物在紫外下觀察是否有熒光,若有熒光則說明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反之則沒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培養基的配制:按照每1000ml培養基含有酵母膏13g、大豆胨3.2g、瓊脂15g、氯化鈉18g、丙酮酸鈉4.1g、甘氨酸0.92g、氯化鋰0.4g、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5.8g、對硝基β-D-葡萄糖苷0.4g、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1.3g,按比例將酵母膏、大豆胨、瓊脂、氯化鈉、丙酮酸鈉、甘氨酸、氯化鋰、4-甲基傘型酮-β-D-葡萄糖苷、對硝基β-D-葡萄糖苷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待混合物冷卻至44℃時,繼續加入過濾除菌的對硝基酚-α-D-吡喃半乳糖,混勻,得培養基,備用;
(2)稱取10g待測樣品至100ml步驟(1)配制的培養基中,于37℃培養36h,獲得增菌液;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無菌落或者非黃色菌落時,判定待測樣品中無金黃色葡萄球菌;當肉眼觀察增菌液顯示黃色菌落顏色,則進行下一步;
(3)將步驟(2)的增菌液吸入1ml的無菌注射器中,用0.22μm的濾膜過濾,回收過濾液,然后更換無菌注射器,用PBS洗滌2次,然后用PBST洗滌2次,洗滌后的剩余物在紫外下觀察是否有熒光,若有熒光則說明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反之則沒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本發明采用的特定的培養基中,非葡萄球菌顯菌落本身的顏色,葡萄球菌顯示黃色菌落顏色,金黃色葡萄球菌顯示黃色菌落顏色并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首先對待測樣品進行培養基培養得到增菌液,通過肉眼觀察增菌液中有無菌落以及菌落顏色,可以初步判斷有無金黃色葡萄球菌,當肉眼觀察到有黃色菌落時,接著采用無菌注射器和濾膜組合進行信號富集,借助紫外進行檢測,從而確定有無金黃色葡萄球菌,本發明方法快速,簡便,準確。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