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泡酒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以石斛、蒲桃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材,制得的一種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
背景技術:
石斛,又名萬丈須、吊蘭、林蘭、禁生、金釵花等。莖直立,肉質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厘米,粗達1.3厘米。藥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歸胃、腎、肺經,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主要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
蒲桃,為桃金娘科的常綠喬木,高10米,主干極短,廣分枝;葉片革質,披針形或長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瓣分離,闊卵形;果實球形,果皮肉質,直徑3-5厘米,成熟時黃色;種子1-2顆,多胚。花期3-4月,果實5-6月成熟。蒲桃味甘、澀,性平,具有涼血、收斂的功效,主治腹瀉、痢疾。
黨參,呈橢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切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紋,中央有淡黃色圓心。周邊淡黃白色置黃棕色,有縱皺紋。有特殊香氣,味微甜。生黨參片益氣生津力勝。常用于氣津兩傷或氣血兩虧。黨參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用于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懶言短氣、四肢無力、食欲不佳、氣虛、氣津兩虛、氣血雙虧以及血虛萎黃等癥。
烏藥,為樟科植物烏藥的干燥塊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或直接曬干。其味辛,性溫,歸肺、脾、腎、膀胱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常用于寒凝氣滯、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疼痛、經寒腹痛。
白豆蔻,姜科植物。主產于越南、泰國等地,廣東、廣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原植物生于氣候溫暖潮濕,富含腐殖質的林下,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開胃消食的功效,主治濕阻氣滯、脾胃不和、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胃寒嘔吐、食積不消。
藏茴香,雙子葉植物藥傘形科植物,可長到60公分高,果實與茴香、小茴香的果實極為相似,藏茴香的葉子柔軟而狀如羊齒植物,小小的棕色果實有些卷曲,一簇簇的花叢或為粉紅色或呈白色。其具有溫中健脾、驅風祛寒的功效,常用于治寒滯胃痛、胃寒呃逆、腰痛、寒滯腹痛、疝氣。
金剛藤,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莖又名菝葜、鐵菱角、馬加勒、筋骨柱子、紅燈果,冷飯頭,鐵刺苓,金剛根。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莖。根狀莖入藥,性溫,味微辛,具有祛風、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瘰疬。
氣泡酒又名起泡酒或汽酒,因酒中含有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形成氣泡。二氧化碳通過酒的發酵在瓶內或大型儲酒缸中自然形成,或被注入酒中。氣泡酒可根據含糖量分為干型、甜型等不同等級。酒精含量占9-14%。以石斛、蒲桃為主要原料,黨參、烏藥、白豆蔻、藏茴香、金剛藤為保健原料,生產出一種石斛紅參果果酒,目前還未見報道和產品上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以石斛、紅參果為原料,同時添加黨參、烏藥、白豆蔻、藏茴香、金剛藤,開發出一種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填補了國內使用這類原料釀制氣泡酒的一項空白。
一種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的釀制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石斛預處理:取新鮮石斛莖葉,清洗干凈,切成1-2厘米長的碎段,入容器中,加入石斛重1-2倍的水,用裝有60-80目篩的食品碎解機進行破碎,制得石斛漿;
B.中藥材預處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藥材黨參、烏藥、白豆蔻、藏茴香、金剛藤,加入中藥材重5-10倍的純凈水煎煮,后再過濾得到中藥煎煮液,取石斛漿重10-20%的中藥煎煮液添加到石斛漿中,得到中藥石斛漿;
C.聯合酶解:取中藥石斛漿20-40重量份,放入不銹鋼桶中蒸熟,待冷卻至30-40℃,加入中藥石斛漿重0.4-0.8%的纖維素酶,保溫35-40℃聯合酶解50-90分鐘,后用蔗糖調整漿液的含糖量達到120-160g/L,再加入0.5-1.5重量份的果酒酶母液,在23-28℃中發酵5-10天,將發酵液過濾后制得石斛原酒;
D.蒲桃預處理:選取成熟的蒲桃,清洗干凈,去皮去籽,切成丁狀,倒入裝有50-80目網篩的食品破碎機進行破碎,制得蒲桃果漿;添加適量葡萄糖進行糖度調整,使果漿含糖量達到110g-150g/L,適量酒石酸進行酸度調整,酸度為PH5-6.5;
E.酶處理:取蒲桃果漿80-120重量份,加入果膠脢0.04-0.06重量份,加熱至38-42℃,保持50-70分鐘;
F.發酵:向果漿中加入甜酒曲1-3重量份,在24-28℃中發酵,至無明顯泡沫產生,即發酵停止,過濾后制得蒲桃原酒;
G.二次發酵:將石斛原酒與蒲桃原酒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分裝入酒瓶,酒瓶口向下傾斜30-45度置放在酒架上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15-16℃,發酵25-35天,發酵過程中每隔2-3天轉動瓶子3-5圈;
H.除渣:二次發酵完成后,將瓶口進行冷凍處理,使瓶口的酒渣凝固在冰中,再打開瓶蓋,在二氧化碳的沖力下,冰塊自動擠出瓶,酒渣被清理干凈;
I.灌裝、殺菌、包裝:將除渣完成的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進行灌裝、殺菌、包裝。
本發明步驟B中的中藥配比為:黨參15-30%、烏藥10-20%、白豆蔻12-25%、藏茴香10-20%、金剛藤12-25%。
進一步,本發明在步驟H除渣完成后,可添加10-15%的蔗糖水溶液進行添瓶,以保持容量。
為提高成品品質,本發明所述中藥煎煮液為過100-120目網篩制得。
本發明的作用機理:
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蒲桃,涼血、收斂;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烏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白豆蔻,溫中止嘔、開胃消食;藏茴香,溫中健脾、驅風祛寒;金剛藤,祛風、活血、解毒。利用以上七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肺的肅降,肝的升發,促進脾的健運,固達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
發明中,采用果酒酵母與甜酒曲分開發酵的方式,使得成品具有獨特的風味與口感
本發明以石斛、蒲桃為原料,同時添加黨參、烏藥、白豆蔻、藏茴香、金剛藤,制作出一種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其充分利用石斛、蒲桃的營養價值,與中藥相互配伍,協同增效,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成品口感醇厚,香氣四溢,長期食用可明顯改善不思飲食、脾胃不和人群的不適。制作工藝簡單,易于實現,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市場前景廣闊。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較為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的釀制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石斛預處理:取新鮮石斛莖葉,清洗干凈,切成1-2厘米長的碎段,入容器中,加入石斛重2倍的水,用裝有80目篩的食品碎解機進行破碎,制得石斛漿;
B.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黨參27%、烏藥18%、白豆蔻22%、藏茴香15%、金剛藤18%,加入中藥材重9倍的純凈水煎煮,后再過濾得到中藥煎煮液,取石斛漿重12%的中藥煎煮液添加到石斛漿中,得到中藥石斛漿;
C.聯合酶解:取中藥石斛漿20kg,放入不銹鋼桶中蒸熟,待冷卻至35℃,加入中藥石斛漿重0.5%的纖維素酶,保溫35-40℃聯合酶解70分鐘,后用蔗糖調整漿液的含糖量達到130g/L,再加入0.8kg的果酒酶母液,在23-28℃中發酵9天,將發酵液過濾后制得石斛原酒;
D.蒲桃預處理:選取成熟的蒲桃,清洗干凈,去皮去籽,切成丁狀,倒入裝有80目網篩的食品破碎機進行破碎,制得蒲桃果漿;添加適量葡萄糖進行糖度調整,使果漿含糖量達到130g/L,適量酒石酸進行酸度調整,酸度為PH6;
E.酶處理:取蒲桃果漿90kg,加入果膠酶0.05kg,加熱至38-42℃,保持60分鐘;
F.發酵:向果漿中加入甜酒曲1.5kg,在24-28℃中發酵,至無明顯泡沫產生,即發酵停止,過濾后制得蒲桃原酒;
G.二次發酵:將石斛原酒與蒲桃原酒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分裝入酒瓶,酒瓶口向下傾斜35度置放在酒架上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15-16℃,發酵30天,發酵過程中每隔3天轉動瓶子5圈;
H.除渣:二次發酵完成后,將瓶口進行冷凍處理,使瓶口的酒渣凝固在冰中,再打開瓶蓋,在二氧化碳的沖力下,冰塊自動擠出瓶,酒渣被清理干凈;
I.灌裝、殺菌、包裝:將除渣完成的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進行灌裝、殺菌、包裝。
實施例2,一種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石斛預處理:取新鮮石斛莖葉,清洗干凈,切成1-2厘米長的碎段,入容器中,加入石斛重2倍的水,用裝有80目篩的食品碎解機進行破碎,制得石斛漿;
B.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黨參18%、烏藥12%、白豆蔻14%、藏茴香10%、豹皮樟12%、金剛藤10%、黃筒花12%、多穗石柯12%,加入中藥材重9倍的純凈水煎煮,后再過濾得到中藥煎煮液,取石斛漿重28%的中藥煎煮液添加到石斛漿中,得到中藥石斛漿;
C.聯合酶解:取中藥石斛漿35kg,放入不銹鋼桶中蒸熟,待冷卻至38℃,加入中藥石斛漿重0.7%的纖維素酶,保溫35-40℃聯合酶解80分鐘,后用蔗糖調整漿液的含糖量達到150g/L,再加入1kg的果酒酶母液,在23-28℃中發酵9天,將發酵液過濾后制得石斛原酒;
D.蒲桃預處理:選取成熟的蒲桃,清洗干凈,去皮去籽,切成丁狀,倒入裝有60目網篩的食品破碎機進行破碎,制得蒲桃果漿;添加適量葡萄糖進行糖度調整,使果漿含糖量達到140g/L,適量酒石酸進行酸度調整,酸度為PH6.5;
E.酶處理:取蒲桃果漿120kg,加入果膠酶0.06kg,加熱至38-42℃,保持70分鐘;
F.發酵:向果漿中加入甜酒曲3kg,在24-28℃中發酵,至無明顯泡沫產生,即發酵停止,過濾后制得蒲桃原酒;
G.二次發酵:將石斛原酒與蒲桃原酒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分裝入酒瓶,酒瓶口向下傾斜40度置放在酒架上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15-16℃,發酵35天,發酵過程中每隔2天轉動瓶子4圈;
H.除渣:二次發酵完成后,將瓶口進行冷凍處理,使瓶口的酒渣凝固在冰中,再打開瓶蓋,在二氧化碳的沖力下,冰塊自動擠出瓶,酒渣被清理干凈;
I.灌裝、殺菌、包裝:將除渣完成的雙曲型豆蔻風味石斛蒲桃氣泡酒進行灌裝、殺菌、包裝。
豹皮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m,樹皮灰棕色,有灰黃色的塊狀剝落;分布于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其味苦,性溫,歸肺、脾二經,具有祛濕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氣滯、胃脘痛、水腫。
黃筒花,列當科,黃筒花屬肉質寄生小草本。高達11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不分枝。葉稀疏花常簇生,頭狀花序;花無梗;無花萼。花冠白色,花絲纖細,子房橢圓球形,種子多數,花果期5-8月。其味甘、微苦,性涼,具有補肝腎、強腰膝、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神經衰弱、腰膝酸痛、腸炎、無名腫毒。
多穗石柯,殼斗科石柯屬植物,別名甜茶、甜葉子樹、胖稠、甜味茶、大葉稠子、苷茶、多穗柯等,以野生形式零星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區的低山密林中,其中湖南中西部雪峰山一帶洞口,隆回花瑤瑤山地區產量最多。多穗石柯屬藥食同源植物,兼具茶、糖、藥三種功能。歸屬于黃酮化合物中的二氫查耳酮類。中科院藥物研究所實驗發現根皮苷可以很好的抑制肌體對糖分的吸收,同時具有修復體內胰島素的功能。多穗石柯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安神、降壓的功效,主治濕熱瀉痢、肺熱咳嗽。
本發明實施例2的作用機理:
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蒲桃,涼血、收斂;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烏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白豆蔻,溫中止嘔、開胃消食;藏茴香,溫中健脾、驅風祛寒;豹皮樟,祛濕消腫、行氣止痛;金剛藤,祛風、活血、解毒;黃筒花,滋補肝腎、清熱解毒;多穗石柯,清熱解毒、祛風安神。利用以上十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肺的肅降,肝的升發,促進脾的健運,固達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