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工材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環氧樹脂的防腐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環氧樹脂本身是熱塑性的,分子量不高,它必須與固化劑交聯形成網狀結構的大分子,才能顯示出環氧樹脂的優點,從而形成優良的涂料。因此,固化劑的性能對涂膜的固化速度、機械性能、耐化學品性能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傳統的脂肪族胺類固化劑,雖然擁有較快的固化速度,但是使用期短,固化后的涂膜脆性大,耐化學品性和耐熱性較差,而芳香族胺類固化劑,雖然耐化學品性能優異,但是粘度較大,井且固化速度較慢。近年來人們使用一種端氨基聚醚作為環氧樹脂的固化劑,由于其分子主鏈的結構中有較多的醚鍵結構有利于提高涂膜的柔韌性。另外,其本身為無色液體,具有粘度低、蒸汽壓低且伯胺基含量高的優點,又能溶于多種溶劑中,因此,端氨基聚醚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環氧樹脂領域中,可以作為涂料、灌裝材料、建筑材料、復合材料、膠粘劑等的固化劑使用。但是,在涂膜耐腐蝕性能以及機械性能等方面仍不能滿足防腐蝕涂料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環氧樹脂的防腐材料及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環氧樹脂的防腐材料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胺混合物、端氨基聚醚和縮水甘油醚,上述各種原料用量以質量計如下: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為1:4-6;胺混合物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為1:3-6,所述縮水甘油醚與胺混合物的質量比為1:5-7。
進一步,所述胺混合物為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二胺一級叔丁胺的混合物,在胺混合物重質量腫,脂肪族多元胺占10%-40%,芳香族二胺占20%-50%,叔丁胺占20%-30%。
進一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端氨基聚醚分別用三甲基乙酰胺制備成溶液,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0轉/min,將端氨基聚醚溶液滴加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溶液中,得到封端端氨基聚醚溶液;
第二步,將步驟一得到的封端溶液,滴加到胺混合物中,進行擴鏈,擴鏈時間至少為2小時;
第三步,將步驟二的產物加熱至90-100℃,滴加縮水甘油醚,反應至少2小時后,出產品;
第四步;將步驟三的產品升溫至90-100℃,脫出未反應的胺,直到無液體蒸出,即可得到防腐材料。
本發明優點是提高其機械強度,和耐性,耐腐蝕。制備工藝簡單,便于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用于環氧樹脂的防腐材料,包括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胺混合物、端氨基聚醚和縮水甘油醚,上述各種原料用量以質量計如下: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1:4;胺混合物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為1:3,所述縮水甘油醚與胺混合物的質量比為1:5。所述胺混合物為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二胺一級叔丁胺的混合物,在胺混合物重質量腫,脂肪族多元胺占40%,芳香族二胺占30%,叔丁胺占30%。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端氨基聚醚分別用三甲基乙酰胺制備成溶液,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0轉/min,將端氨基聚醚溶液滴加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溶液中,得到封端端氨基聚醚溶液;
第二步,將步驟一得到的封端溶液,滴加到胺混合物中,進行擴鏈,擴鏈時間至少為2小時;
第三步,將步驟二的產物加熱至90℃,滴加縮水甘油醚,反應至少2小時后,出產品;
第四步;將步驟三的產品升溫至90℃,脫出未反應的胺,直到無液體蒸出,即可得到防腐材料。
實施例2:
一種用于環氧樹脂的防腐材料,包括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胺混合物、端氨基聚醚和縮水甘油醚,上述各種原料用量以質量計如下: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1:5;胺混合物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為1:4,所述縮水甘油醚與胺混合物的質量比為1:6。所述胺混合物為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二胺一級叔丁胺的混合物,在胺混合物重質量腫,脂肪族多元胺占30%,芳香族二胺占50%,叔丁胺占20%。
實施例3:
一種用于環氧樹脂的防腐材料,包括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胺混合物、端氨基聚醚和縮水甘油醚,上述各種原料用量以質量計如下: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1:6;胺混合物與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為1:6,所述縮水甘油醚與胺混合物的質量比為1:7。所述胺混合物為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二胺一級叔丁胺的混合物,在胺混合物重質量腫,脂肪族多元胺占30%,芳香族二胺占50%,叔丁胺占20%。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