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病毒培養器皿。
背景技術:
現有的病毒培養皿大多為單一的玻璃器皿,在培養時需將其放在在培養箱內進行溫度的調節,很容易導致加熱或者制冷不均勻,從而影響到病毒的成活率,而培養箱大多體型龐大,占地面積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病毒培養器皿,可以使得培養皿內的原料始終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溫度,且可以根據需要對其進行遮光處理,使用方便,且整個設備占地面積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病毒培養器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裝有一工作臺,工作臺的中心處設有一開口槽,開口槽內設有一支撐盤,支撐盤下端通過支撐桿固定連接有擋片,擋片固定安裝在底座內,底座內下端安裝有恒溫水箱,底座內還通過電動伸縮桿安裝有螺旋盤管,電動伸縮桿的上端與螺旋盤管的最下端固定連接,下端與擋片固定連接,螺旋盤管的進水端通過水管、泵與恒溫水箱的出水口相連,出水端通過水管、泵與恒溫水箱的進水口相連,所述支撐盤上設有一培養皿,培養皿外罩設有一兩端開口的圓柱套,圓柱套上端與培養皿的上端固定連接,圓柱套與開口槽螺紋連接,螺旋盤管的口徑大于支撐盤的直徑,小于開口槽的直徑,工作臺一側通過第一電動伸縮桿、金屬軟管安裝有遮光罩,遮光罩通過第一萬向節安裝在金屬軟管上端,第一電動伸縮桿通過第二萬向節與金屬軟管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恒溫水箱安裝在擋片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擋片上設有用于水管穿過的開口槽。
作為優選,所述培養皿與圓柱套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以使得培養皿內的原料始終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溫度,加熱、制冷均勻,且可以根據需要對其進行遮光處理,使用方便,且整個設備占地面積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培養皿與圓柱套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手段,在此不再詳述。
一種病毒培養器皿,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安裝有一工作臺2,工作臺2的中心處設有一開口槽3,開口槽3內設有一支撐盤4,支撐盤4下端通過支撐桿5固定連接有擋片6,擋片6固定安裝在底座1內,底座1內下端安裝有恒溫水箱7,底座1內還通過電動伸縮桿8安裝有螺旋盤管11,電動伸縮桿8的上端與螺旋盤管11的最下端固定連接,下端與擋片6固定連接,螺旋盤管11的進水端通過水管、泵9與恒溫水箱7的出水口相連,出水端通過水管、泵9與恒溫水箱7的進水口相連,所述支撐盤4上設有一培養皿12,培養皿12外罩設有一兩端開口的圓柱套13,圓柱套13上端與培養皿12的上端固定連接,圓柱套13與開口槽3螺紋連接,螺旋盤管11的口徑大于支撐盤4的直徑,小于開口槽3的直徑,工作臺2一側通過第一電動伸縮桿15、金屬軟管17安裝有遮光罩10,遮光罩10通過第一萬向節18安裝在金屬軟管17上端,第一電動伸縮桿15通過第二萬向節16與金屬軟管17相連。
所述恒溫水箱7安裝在擋片6下方。
所述擋片6上設有用于水管穿過的開口槽。
所述培養皿12與圓柱套13一體成型。
其中,所述遮光罩包括遮光布和安裝在遮光布內的支撐架,開口槽3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圓柱套13的外壁上設有與所述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培養皿12上端螺紋連接有密封蓋14,所述培養皿12與圓柱套13均采用透明材料,所述培養皿12內安裝有一貼片式溫度傳感器,還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的輸入端與溫度傳感器相連,輸出端與泵、電動伸縮桿、恒溫水箱7、第一電動伸縮桿相連。
本具體實施在使用時,通過控制器控制電動伸縮桿帶動螺旋盤管11上升,直至螺旋盤管11位于培養皿12的外壁與圓柱套13之間的空腔內,然后根據溫度傳感器所采集到的溫度以及目標溫度進行恒溫水箱7工作,并啟動泵9進行螺旋盤管11內水量以及水溫的調節,從而實現對培養皿內原料的制冷或制熱,同時可以根據需要控制第一電動伸縮桿伸縮,并通過手動調節金屬軟管以及萬向節進行遮光罩位置的調節,從而使得遮光罩可以罩設在整個培養皿外,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