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植物愈傷組織培養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90723閱讀:1186來源:國知局
一種植物愈傷組織培養器皿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組織培養器皿,尤其涉及一種植物愈傷組織培養器皿。



背景技術:

目前,培養皿的材質基本上分為塑料和玻璃的兩類,一般由一個平面圓盤狀的底和一個蓋組成,可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動物細胞的貼壁培養以及實驗室接種、劃線、分離細菌的操作等。現有的用于植物愈傷組織培養的培養器皿大多存在蓋部與底部安裝不穩固的情況以及存在一定細菌污染的風險,為解決這些問題,在操作上還需要一些外用材料加以穩固,操作相對繁瑣。另一方面,現有的培養器皿還存在透氣性不好的缺點,無法滿足植物愈傷組織培養過程中對空氣流通和水分的要求,不利于植物愈傷組織培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蓋部與底部不易松脫,便于存放,加工簡單且環保有效的植物愈傷組織培養器皿,其能有效隔絕細菌對植物組織的潛在威脅,保證空氣和水分的流通,并能顯著提高實驗操作效率,有利于植物愈傷組織培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植物愈傷組織培養器皿,包括培養皿和上蓋,所述的培養皿與上蓋通過無縫隙合連接,并在培養皿與上蓋之間設置可拆卸、循環利用連接帶來固定,在培養皿外壁處設置有兩個相互對稱的凸起點,在上蓋上表面邊緣處同時設置相對應凸起點,凸起點用于連接帶對培養皿和上蓋進行按扣式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蓋上表面正中間位置設置有圓柱形通氣空腔層,所述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包括帶有2-4個小透氣孔的蓋部以及與培養皿的上蓋注塑一體的設置有透氣膜的底部,同時空腔層內可放置脫脂棉或透氣膜,這樣可保證光照充足,隔絕細菌,同時保證空氣和水分的流通。

作為優選,所述的培養皿和上蓋均采用透明材質。

作為優選,所述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的含小透氣孔的蓋部和與培養皿的上蓋注塑一體的設置有透氣膜的底部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并且在其含小透氣孔的蓋部上設置有便于旋轉的凸緣,這樣可方便旋開更換其內放置的脫脂棉或透氣膜;或是利用選擇材質上有一定彈性的含小透氣孔的蓋部,在其高度約一半處設置內凹點,通過類似按扣的方式連接圓柱形通氣空腔層的蓋部和底部,并且圓柱形通氣空腔層蓋部的直徑需稍大于底部的直徑,這樣有利于固定,同時也有助于和蓋部上設置的凸緣互作,便于打開更換其內放置的脫脂棉或透氣膜。

作為優選,所述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整體占用位置需小于上蓋直徑,其高度與培養皿的上蓋上表面幾乎齊平,整體伸入上蓋內表面為6-9mm,同時培養皿高度要高于上蓋,這樣有利于植物愈傷組織的培養,并且便于觀察植物愈傷組織培養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作為優選,所述的培養皿與上蓋間通過無縫隙合連接,并在兩者之間設置可拆卸、循環利用連接帶固定。這樣不僅能有效解決傳統培養皿蓋部與底部不穩固的缺點,方便操作,同時可以隔絕細菌對植物組織的侵害,還能起到一定環保作用。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材質普遍,透明,便于觀察,同時有利于陽光的照射。培養皿的上蓋設置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裝置,有利于空氣和水分的流通,同時能有效避免細菌的進入侵害植物組織,也有利于調節培養皿的溫度和濕度。培養皿和上蓋間的無縫隙合連接和可拆卸、循環利用連接帶的設置,方便操作,同時有效解決了傳統培養皿蓋部與底部不穩固的缺點,并且起到一定隔絕細菌和環保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蓋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上蓋內圓柱形通氣空腔層結構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上蓋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上蓋內圓柱形通氣空腔層結構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培養皿、2-上蓋、3-圓柱形通氣空腔層、31-圓柱形通氣空腔層底部、32-圓柱形通氣空腔層的蓋部、33-凸緣、34-小透氣孔、35-螺紋、36-內凹點、4-連接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一種植物愈傷組織培養器皿,包括培養皿1和上蓋2,均采用透明材質。所述培養皿1與上蓋2無縫隙合連接,并在培養皿1與上蓋2之間設置可拆卸、循環利用連接帶4來固定,在培養皿1外壁處設置有兩個相互對稱的凸起點,在上蓋2上表面邊緣處同時設置相對應凸起點,凸起點用于連接帶4對培養皿1和上蓋2進行按扣式固定連接。同時在上蓋2上表面正中間位置設置有圓柱形通氣空腔層3,所述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3包括帶有2-4個小透氣孔34的蓋部32以及與培養皿的上蓋2注塑一體的設置有透氣膜的底部31,同時空腔層內可放置脫脂棉或透氣膜,這樣可保證光照充足,隔絕細菌,同時保證空氣和水分的流通。

所述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3的含小透氣孔34的蓋部32和與培養皿的上蓋2注塑一體的設置有透氣膜的底部31之間通過螺紋35連接,并且在其含小透氣孔34的蓋部32上設置有便于旋轉的凸緣33,這樣可方便旋開更換其內放置的脫脂棉或透氣膜。

所述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3,整體占用位置需小于上蓋2直徑,其高度與培養皿的上蓋2上表面幾乎齊平,整體伸入上蓋2內表面為6-9mm,同時培養皿1高度要高于其上蓋2,這樣有利于植物愈傷組織的培養,并且便于觀察植物愈傷組織培養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所述的培養皿1與上蓋2間通過無縫隙合連接,并在兩者之間設置可拆卸、循環利用連接帶4固定。這樣不僅能有效解決傳統培養皿蓋部與底部不穩固的缺點,方便操作,同時可以隔絕細菌對植物組織的侵害,還能起到一定環保作用。

實施例二:

一種植物愈傷組織培養器皿,與實施例一相比,除培養皿1的上蓋2中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3的結構或材質的選擇上有部分變化外,其余均與實施例一所述相同。變化之處為所述的圓柱形通氣空腔層3的含小透氣孔34的蓋部32和與培養皿的上蓋2注塑一體的設置有透氣膜的底部31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同,其中選擇的蓋部34的材質需具有一定的彈性,通過類似按扣的方式,利用材質本身的彈性連接蓋部32和底部31,在蓋部32高度約一半處設置內凹點36為固定點。并且其蓋部32的直徑需稍大于圓柱形通氣空腔層底部31的直徑,這樣有利于固定,同時也有助于和蓋部32上設置的凸緣33互作,便于打開更換其內放置的脫脂棉或透氣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的涵蓋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