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醋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將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混合的攪拌發酵裝置。
背景技術:
紅曲米醋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將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混合后進行糖化發酵形成發酵醪液,然后再將發酵醪液抽取到調整罐內以便后續深層發酵用。因此,為便于糯米、紅曲和水的混合及發酵醪液的抽取,就需要設計一種可將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混合的攪拌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在醋加工生產過程中用于將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混合的醋加工生產用攪拌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米醋加工生產用飯曲混合攪拌裝置,包括機架、攪拌裝置、抽液管、糯米加料斗、紅曲加料斗和加水管道,所述電機安裝固定在機架上,攪拌裝置安裝固定在機架上位于電機的一側并通過減速機連接,抽液管固定連接在攪拌器的另一側底部上,糯米加料斗安裝固定在攪拌器的頂部并與攪拌器連通,糯米加料斗內安裝設置有撥米裝置,紅曲加料斗固定設置在糯米加料斗的側部上,紅曲加料斗朝向糯米加料斗斗口的一側斗壁上開設有出口,加水管道安裝固定在糯米加料斗的斗口沿上并與紅曲加料斗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機架的底部安裝設置有移動滾輪。
進一步的,所述撥米裝置包括轉軸、攪動板和撥米桿,攪動板三個為一組沿轉軸的軸向等間距分布設置在轉軸上,每組攪動板沿轉軸的周向均勻分布設置,撥米桿朝相反方向固定設置在攪動板的兩側邊緣上。
進一步的,所述攪動板的兩側邊緣上各固定連接有三個撥米桿,該三個撥米桿沿攪動板的側邊等間距分布。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醋加工生產用混合攪拌裝置,糯米從糯米加料斗直接加入,紅曲從紅曲加料斗中加入,水通過加水管道送入紅曲加料斗中與紅曲混合后經由紅曲加料斗的出液口流入糯米加料斗內,撥米裝置將糯米、紅曲和水攪動送入到攪拌裝置內,攪拌裝置對發酵罐內的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后,由出料管將發酵得到的發酵醪液抽取出,可在醋加工生產過程中用于將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混合,具有結構簡單、拌料效率高、混合效果好及發酵醪液抽取方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醋加工生產用攪拌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米醋加工生產用飯曲混合攪拌裝置在另一角度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米醋加工生產用飯曲混合攪拌裝置其撥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電機;3、攪拌裝置;4、抽液管;5、糯米加料斗;6、紅曲加料斗;7、加水管道;11、移動滾輪;51、撥米裝置;61、出液口;51a、轉軸;51b、攪動板;51c、撥米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技術思想。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米醋加工生產用飯曲混合攪拌裝置,包括機架1、電機2、攪拌裝置3、抽液管4、糯米加料斗5、紅曲加料斗6和加水管道7,所述電機2安裝固定在機架1上,攪拌裝置3安裝固定在機架1上位于電機2的一側并通過減速機連接,抽液管4固定連接在發酵罐2的另一側底部上,糯米加料斗5安裝固定在頂部并與攪拌裝置連通,糯米加料斗5內安裝設置有撥米裝置51,紅曲加料斗6固定設置在糯米加料斗5的側部上,紅曲加料斗6朝向糯米加料斗5斗口的一側斗壁上開設有出液口61,加水管道7安裝固定在糯米加料斗5的斗口沿上并與紅曲加料斗6連通。
為方便移動,所述機架1的底部安裝設置有移動滾輪11。
具體的,如圖3所示,所述撥米裝置51包括轉軸51a、攪動板51b和撥米桿51c,攪動板51b三個為一組沿轉軸51a的軸向等間距分布設置在轉軸51a上,每組攪動板51b沿轉軸51a的周向均勻分布設置,撥米桿51c朝相反方向固定設置在攪動板51b的兩側邊緣上。
攪動板51b的兩側邊緣上各固定連接有三個撥米桿51c,該三個撥米桿51c沿攪動板51b的側邊等間距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糯米從糯米加料斗5直接加入,紅曲從紅曲加料斗6中加入,水通過加水管道7送入紅曲加料斗6中與紅曲混合后經由紅曲加料斗6的出液口61流入糯米加料斗5內,撥米裝置51將糯米、紅曲和水攪動送入到攪拌裝置內,攪拌裝置3對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發酵后,由出料管4將料液排出,可在醋加工生產過程中用于將糯米、紅曲和水進行攪拌混合發酵,結構簡單、拌料效率高、混合發酵效果好且發酵醪液抽取方便。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