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
背景技術:
皮革原料要作為皮鞋面料使用前都要進行鞣制。從而提高皮革自身的性能,比如,作為皮鞋面料使用時就需要其具備足夠的平整性和硬度。
皮革鞣制裝置就是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使用的工業化批量生產的設備。
但是,現有的皮革鞣制裝置只能對設定寬度的皮革原料進行鞣制作業。一旦皮革寬度改變后,就能采用對應尺寸的鞣制設備,使得其適用性比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且適用性高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皮革鞣制裝置包括機架、上滾筒和下滾筒,上述上滾筒和下滾筒平行設置且兩者均軸向固連在機架上,在上滾筒和下滾筒之間形成供皮料通過的間隙,其特征在于,本限位機構設置在下滾筒處,所述下滾筒內部為空腔,下滾筒上具有由其端部延伸至中部處的缺口,本機構包括連桿、頂套和彈簧,上述連桿下端可拆卸的連接在缺口處,頂套套在連桿上端,上述彈簧位于頂套與連桿之間。
將連桿下端連接在缺口的各個位置處,就能改變頂套處于下滾筒上的位置,從而對皮革邊沿阻擋,對其進行限位。也就是說,皮革在通過上滾筒與下滾筒之間間隙時不會偏移。
當然,上述頂套位于下滾筒一端處,它是可以活動的。在下滾筒的另一端固連有用于限位皮革另一邊沿的固定沿。
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所述頂套包括呈圓筒狀的本體和呈球形的阻擋部,上述本體嵌于缺口處且本體部分伸出下滾筒。
圓筒狀的本體與缺口連接穩定,連桿移動過程中不會出現卡阻。
同時,伸出的阻擋部能有效的穩定阻擋皮革邊沿。呈球形的阻擋部不會對皮革邊沿造成刮擦。
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所述彈簧位于頂套內。
這樣的結構能提高本機構的結構緊湊性。
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所述缺口底部處均布有若干定位螺母,上述連桿下端能螺紋連接在任意一個定位螺母處。
連桿下端與其中一個定位螺母螺紋連接后就能將連桿牢固的定位在下滾筒上。
作為另外一種方案,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所述缺口抵觸處均布有若干定位孔,上述連桿下端能插接在任意一個定位孔處。
當然,這里定位孔具有足夠的深度,保證連桿插入后在外力作用下不會偏斜。
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所述定位孔底部具有橡膠墊片,上述連桿下端抵壓在橡膠墊片上。
在橡膠墊片的作用下避免連桿與下滾筒剛性接觸,有效提高其穩定性。
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在上述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上述頂套具有抵靠在上滾筒上的趨勢。
這樣使得頂套穩定的與上滾筒接觸,保證皮革能被穩定限位在頂套與固定沿之間。
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所述頂套為鑄鐵材料。
在上述的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中,所述頂套為塑料材料。
無論是鑄鐵材料還是塑料材料其耐磨性均比較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由于頂套的位置能得到調節,從而能對各種寬度的皮革進行鞣制作業,其具有很高的適用性。
同時,本機構均位于下滾筒內,不僅穩定性高,而且結構還比較緊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上滾筒;3、下滾筒;3a、缺口;4、連桿;5、頂套;5a、本體;5b、阻擋部;6、彈簧;7、定位螺母;8、固定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皮革鞣制裝置中皮料的限位機構,皮革鞣制裝置包括機架1、上滾筒2和下滾筒3,上述上滾筒2和下滾筒3平行設置且兩者均軸向固連在機架1上,在上滾筒2和下滾筒3之間形成供皮料通過的間隙,本限位機構設置在下滾筒3處,所述下滾筒3內部為空腔,下滾筒3上具有由其端部延伸至中部處的缺口3a,本機構包括連桿4、頂套5和彈簧6,上述連桿4下端可拆卸的連接在缺口3a處,頂套5套在連桿4上端,上述彈簧6位于頂套5與連桿4之間。
所述頂套5包括呈圓筒狀的本體5a和呈球形的阻擋部5b,上述本體5a嵌于缺口3a處且本體3a部分伸出下滾筒3。
所述彈簧6位于頂套5內。
所述缺口3a底部處均布有若干定位螺母7,上述連桿4下端能螺紋連接在任意一個定位螺母7處。
作為另外一種方案,所述缺口抵觸處均布有若干定位孔,上述連桿下端能插接在任意一個定位孔處。
所述定位孔底部具有橡膠墊片,上述連桿下端抵壓在橡膠墊片上。
在上述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上述頂套具有抵靠在上滾筒上的趨勢。
所述頂套為鑄鐵材料。根據實際情況,頂套為塑料材料也是可以行的。
將連桿下端連接在缺口的各個位置處,就能改變頂套處于下滾筒上的位置,從而對皮革邊沿阻擋,對其進行限位。也就是說,皮革在通過上滾筒與下滾筒之間間隙時不會偏移。
當然,上述頂套位于下滾筒一端處,它是可以活動的。在下滾筒的另一端固連有用于限位皮革另一邊沿的固定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