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也越加重視,汽車是一種重要便捷的交通工具,在我國近些年的汽車增速迅猛,但是在汽車制造業上,我國的汽車生產加工技術還是不夠成熟。
[0003]汽車在炎熱的夏天,汽車內部的方向盤裝置易收到外界的陽光直射影響,使得車內的溫度會急劇上升,且在使用時,常常會通過空調制冷,對車內進行降溫處理,在短時間內,使得在方向盤上的溫度變化明顯,長時間的溫差變化,大大影響了方向盤的耐用性,且易發生變形,抗老化能力也進一步降低,縮短了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及其制備方法,使得方向盤的耐溫差性能提升,且抗老化能力進一步增強。
[0005]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6]—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0-58份、硬脂酸鈣7-9份、聚乙酰胺6-9份、環烷油5-7份、二氧化硅3-4份、納米氧化鋅3-5份、二丁基羥基甲苯2_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6份、玻璃纖維5-8份、抗氧化劑3-4份。
[0007]優選地,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0-55份、硬脂酸鈣8-9份、聚乙酰胺7-9份、環烷油5-6份、二氧化硅3-4份、納米氧化鋅3-5份、二丁基羥基甲苯2-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5-6份、玻璃纖維5-8份、抗氧化劑3-4份。
[0008]優選地,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3份、硬脂酸鈣8份、聚乙酰胺6份、環烷油6份、二氧化硅4份、納米氧化鋅3份、二丁基羥基甲苯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6份、玻璃纖維6份、抗氧化劑3份。
[0009]優選地,所述的抗氧化劑為亞磷酸酯和二苯胺其中一種或組合。
[0010]所述的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的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11 ] I)按原料的的重量組分將聚烯烴加熱熔融,攪拌均勻;
[0012]2)向熔融后的聚烯烴中添加硬脂酸鈣、二丁基羥基甲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化劑,控制反應溫度156_170°C,混合攪拌;
[0013]3)將反應物的溫度降至70_80°C,添加聚乙酰胺、環烷油、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鋅、玻璃纖維攪拌混合0.5-2小時,再冷卻成型。
[0014]優選地,所述的步驟I)中熔融溫度為110_125°C。
[0015]優選地,所述的步驟2)中混合攪拌均勻后保溫2-3小時。
[001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及其制備方法,原料中添加的硬脂酸鈣成分可提高凝膠化速度,且在原料中的聚乙酰胺能夠有效提高塑料的韌性強度,同時添加的玻璃纖維原料能夠有效的為增強其機械結構強度,二氧化硅和納米氧化鋅的添加大大提高了制成形后的塑料散熱性,能夠使得方向盤在冷熱交替變化的時候保持一定的拉伸性能。抗氧化劑為亞磷酸酯和二苯胺其中一種或組合,可提高其抗氧化性能,耐溫差性能進一步提升。整個方向盤塑料的原料以獲取,制備方法簡單,更加適用于工業化的發展,可進一步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8]實施例1:
[0019]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3份、硬脂酸鈣8份、聚乙酰胺6份、環烷油6份、二氧化硅4份、納米氧化鋅3份、二丁基羥基甲苯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6份、玻璃纖維6份、抗氧化劑3份。抗氧化劑為亞磷酸酯和二苯胺的組合。
[0020]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的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21 ] I)按原料的的重量組分將聚烯烴加熱熔融,攪拌均勻;
[0022]2)向熔融后的聚烯烴中添加硬脂酸鈣、二丁基羥基甲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化劑,控制反應溫度160°C,混合攪拌;
[0023]3)將反應物的溫度降至80°C,添加聚乙酰胺、環烷油、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鋅、玻璃纖維攪拌混合2小時,再冷卻成型。
[0024]步驟I)中熔融溫度為125°C。
[0025]步驟2)中混合攪拌均勻后保溫2小時。
[0026]實施例2:
[0027]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8份、硬脂酸鈣7份、聚乙酰胺6份、環烷油5份、二氧化硅3份、納米氧化鋅3份、二丁基羥基甲苯2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份、玻璃纖維8份、抗氧化劑4份。抗氧化劑為亞磷酸酯。
[0028]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的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29]I)按原料的的重量組分將聚烯烴加熱熔融,攪拌均勻;
[0030]2)向熔融后的聚烯烴中添加硬脂酸鈣、二丁基羥基甲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化劑,控制反應溫度170°C,混合攪拌;
[0031]3)將反應物的溫度降至74°C,添加聚乙酰胺、環烷油、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鋅、玻璃纖維攪拌混合I小時,再冷卻成型。
[0032]步驟2)中混合攪拌均勻后保溫3小時。
[0033]實施例3:
[003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5份、硬脂酸鈣7份、聚乙酰胺7份、環烷油5份、二氧化硅4份、納米氧化鋅3份、二丁基羥基甲苯3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5份、玻璃纖維7份、抗氧化劑4份。抗氧化劑為二苯胺。
[0035]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的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36]I)按原料的的重量組分將聚烯烴加熱熔融,攪拌均勻;
[0037]2)向熔融后的聚烯烴中添加硬脂酸鈣、二丁基羥基甲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化劑,控制反應溫度156°C,混合攪拌;
[0038]3)將反應物的溫度降至78°C,添加聚乙酰胺、環烷油、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鋅、玻璃纖維攪拌混合0.5小時,再冷卻成型。
[0039]步驟I)中熔融溫度為110°C。
[0040]步驟2)中混合攪拌均勻后保溫3小時。
[0041 ] 實施例4:
[004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0份、硬脂酸鈣9份、聚乙酰胺9份、環烷油7份、二氧化硅3份、納米氧化鋅5份、二丁基羥基甲苯4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5份、玻璃纖維5份、抗氧化劑3份。
[0043]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的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44]I)按原料的的重量組分將聚烯烴加熱熔融,攪拌均勻;
[0045]2)向熔融后的聚烯烴中添加硬脂酸鈣、二丁基羥基甲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化劑,控制反應溫度165°C,混合攪拌;
[0046]3)將反應物的溫度降至70°C,添加聚乙酰胺、環烷油、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鋅、玻璃纖維攪拌混合2小時,再冷卻成型。
[0047]步驟I)中熔融溫度為120°C。
[0048]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0-58份、硬脂酸鈣7-9份、聚乙酰胺6-9份、環烷油5-7份、二氧化硅3-4份、納米氧化鋅3-5份、二丁基羥基甲苯2-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6份、玻璃纖維5-8份、抗氧化劑3-4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0-55份、硬脂酸鈣8-9份、聚乙酰胺7-9份、環烷油5-6份、二氧化硅3-4份、納米氧化鋅3-5份、二丁基羥基甲苯2-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5-6份、玻璃纖維5-8份、抗氧化劑3-4份。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3份、硬脂酸鈣8份、聚乙酰胺6份、環烷油6份、二氧化硅4份、納米氧化鋅3份、二丁基羥基甲苯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6份、玻璃纖維6份、抗氧化劑3份。4.如權利要求1-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劑為亞磷酸酯和二苯胺其中一種或組合。5.如權利要求1-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驟如下: .1)按原料的的重量組分將聚烯烴加熱熔融,攪拌均勻; .2)向熔融后的聚烯烴中添加硬脂酸鈣、二丁基羥基甲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化劑,控制反應溫度156-170°C,混合攪拌; .3)將反應物的溫度降至70-80°C,添加聚乙酰胺、環烷油、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鋅、玻璃纖維攪拌混合0.5-2小時,再冷卻成型。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中熔融溫度為.110-125。。。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混合攪拌均勻后保溫2-3小時。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耐溫差方向盤用塑料,原料的重量組分為:聚烯烴50-58份、硬脂酸鈣7-9份、聚乙酰胺6-9份、環烷油5-7份、二氧化硅3-4份、納米氧化鋅3-5份、二丁基羥基甲苯2-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6份、玻璃纖維5-8份、抗氧化劑3-4份。原料中通過各組分的共同作用,有效提高了方向盤塑料的耐溫差性能,且抗氧化能力進一步提高,制備方法也更加適用于工業化的發展,可進一步推廣應用。
【IPC分類】C08K5/098, C08K3/22, C08L23/00, C08K3/36, C08K5/524, C08L91/00, C08K7/14, C08K5/18, C08K13/04, C08L77/00
【公開號】CN105440393
【申請號】CN201511005743
【發明人】解正文, 王默, 廖克池
【申請人】合肥梵隆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