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化培養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實驗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化培養箱。
【背景技術】
[0002]生化培養箱廣泛適用于環境保護、衛生防疫、藥檢、農畜、水產等研究、院校、生產部門、是水體分析和BOD測定,細菌、霉菌、微生物的培養、保存、植物栽培、育種實驗的專用恒溫設備。
[0003]生化培養箱一般包括箱體及溫濕度控制系統,可以保持恒定的溫度、濕度,以便于進行微生物的培養。
[0004]現在的生化培養箱的內腔一般都是放置幾個水平的隔板,用于承載培養物。此種結構有很大一個弊端就是內腔是一體的,只能保持一個溫度和濕度。而現實使用時,當要同時做兩個不同溫濕度的培養時,就不得不分別放到兩個不同的培養箱,用起來不方便而且增加了設備采購成本。
[0005]現有的生化培養箱大都不具備振蕩培養功能,現實中進行液體培養時往往需要振蕩,往往只能采取間歇人工拿出來到振蕩搖床上振蕩完又再放回培養箱進行培養,不僅非常不方便,還會造成培養環境不恒定而影響結果。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生化培養箱,解決現有的培養箱無法同時做兩個不同溫濕度的培養及無法振蕩培養的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生化培養箱,包括箱體及溫濕度控制系統,所述箱體內腔由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個培養室,兩個培養室具有獨立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培養室內設置數個篩狀隔板,培養室的底部設置有振蕩搖床,箱體壁上開有進氣孔和抽風孔,進氣孔上設置有空氣過濾裝置,抽風孔上設置有抽風機。
[0008]進一步地,所述空氣過濾裝置由前端的活性炭過濾器和后端的微孔膜過濾器構成。
[0009]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內腔的四角均為圓弧狀。
[0010]進一步地,所述培養室內還設置有紫外滅菌燈。
[0011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12]1、箱體內腔由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個培養室,兩個培養室具有獨立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從而實現了同時進行兩組不同溫濕度的培養,不僅增加了便利性,還降低了設備采購成本。
[0013]2、培養室的底部設置有振蕩搖床,實現了時時振蕩培養。
[0014]3、箱體壁上開有進氣孔和抽風孔,進氣孔上設置有空氣過濾裝置,抽風孔上設置有抽風機。可是實現箱體內的空氣流通,保證微環境的恒定。
[0015]4、箱體內腔的四角均為圓弧狀,便于清洗無死角,而且紫外滅菌燈的設置,可以保證培養箱的無菌環境。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1
[0018]—種生化培養箱,包括箱體I及溫濕度控制系統,所述箱體I內腔由豎直隔板2分隔為左右兩個培養室,兩個培養室具有獨立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培養室內設置數個篩狀隔板3,培養室的底部設置有振蕩搖床4,箱體I壁上開有進氣孔5和抽風孔6,進氣孔5上設置有空氣過濾裝置,抽風孔6上設置有抽風機。
[0019]溫濕度控制系統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很成熟,直接采用現有技術就可以,再次不在敘述。
[0020]隔板2采用保溫材料制成,需要防止兩個培養室溫濕度相互影響,本實施例中采用聚氨酯保溫板即可。
[0021]空氣過濾裝置由前端的活性炭過濾器和后端的微孔膜過濾器構成。活性炭過濾器具有成本低、過濾量大,便于維護的特點,可以除去空氣中的大部分粉塵,微孔膜過濾器可以過濾掉空氣中的微生物,從而確保空氣的潔凈度。
[0022]箱體I內腔采用優質鏡面不銹鋼內膽,四角均為圓弧狀,易清潔。
[0023]培養室內還設置有紫外滅菌燈,可以對培養室進行殺菌處理。
[0024]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生化培養箱,包括箱體及溫濕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腔由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個培養室,兩個培養室具有獨立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培養室內設置數個篩狀隔板,培養室的底部設置有振蕩搖床,箱體壁上開有進氣孔和抽風孔,進氣孔上設置有空氣過濾裝置,抽風孔上設置有抽風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過濾裝置由前端的活性炭過濾器和后端的微孔膜過濾器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腔的四角均為圓弧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室內還設置有紫外滅菌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化培養箱,包括箱體及溫濕度控制系統,所述箱體內腔由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個培養室,兩個培養室具有獨立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培養室內設置數個篩狀隔板,培養室的底部設置有振蕩搖床,箱體壁上開有進氣孔和抽風孔,進氣孔上設置有空氣過濾裝置,抽風孔上設置有抽風機。主要用于學校及其他科研單位進行微生物培養使用。
【IPC分類】C12M1/12, C12M1/04, C12M1/38, C12M1/36
【公開號】CN205223244
【申請號】CN201520949641
【發明人】徐海華, 張衛, 趙英杰, 錢利霞
【申請人】重慶三峽學院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