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用菌培養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智能農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食用菌的培養大多是通過塑料袋來完成,這是最原始培養方式,生產效率很低;還有是通過食用菌培養箱來生產食用菌,而目前的食用菌培養箱不能保證食用菌的培養環境,需要不斷的開箱來調整食用菌生長環境,使食用菌能夠正常生長,食用菌培養箱中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得不到控制,這樣不僅不利于食用菌的培養,而且需要不停的調整食用菌培養箱中的環境,使得工序更繁瑣,生產效率低。
[0003]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食用菌培養箱,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時檢測并反映箱體中的環境情況,實時控制食用菌的生長環境,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食用菌培養箱。
[0005]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蓋和箱體,所述箱蓋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內固設有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所述箱體中嵌設一 PLC模塊,所述箱體外壁固設有顯示屏和功能面板,所述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均與所述PLC模塊聯通,所述顯示屏和功能面板均與所述PLC模塊聯通。
[000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蓋朝向所述箱體的一側固設有二氧化碳管道,所述二氧化碳管道上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出氣孔,所述二氧化碳管道與所述PLC模塊聯通。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蓋朝向所述箱體的一側固設有噴霧管道,所述噴霧管道與所述二氧化碳管道平行,所述噴霧管道圓周方向上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噴霧孔,所述噴霧管道與所述PLC模塊聯通。
[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內固設有一“U”形加熱管,所述“U”形加熱管位于所述箱體與所述箱蓋連接的側壁上,所述“U”形加熱管與所述PLC模塊聯通。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與箱蓋之間固設有密封墊圈。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及所述箱蓋均為透明有機玻璃,所述箱體側壁設有若干通風口,所述的通風口內固設有濾菌網。
[0011]借由上述方案,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通過箱體外壁的功能面板與PLC模塊聯通,從而來設定箱體中食用菌的生長環境,通過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將箱體中的環境情況傳輸到PLC模塊中,再通過顯示面板將數據反映出來,從而實時檢測箱體中食用菌的生長環境,當箱體中的溫度低于設定溫度范圍時,則通過“U”形加熱管加熱,使溫度達到設定溫度范圍,當箱體中的濕度低于設定濕度范圍時,則通過噴霧管道噴出水霧,使濕度達到設定范圍,當箱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設定范圍時,則通過二氧化碳管道噴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達到設定范圍,無需打開箱蓋就能控制箱體中食用菌生長環境的自動控制,從而提高食用菌的生產效率。
[0012]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食用菌培養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的食用菌培養箱的正視圖;
[0015]其中:1_箱蓋;2_箱體;3_溫度傳感器;4_濕度傳感器;5_ 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6-PLC模塊;7_顯示屏;8_功能面板;9_密封墊圈;10-二氧化碳管道;101_出氣孔;11_噴霧管道;111-噴霧孔;12_ “U”形加熱管;13-通風口 ; 14-濾菌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17]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蓋I和箱體2,所述箱蓋I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2上,所述的箱體2內固設有溫度、濕度傳感器3、4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5,所述箱體中嵌設一 PLC模塊6,所述箱體外壁固設有顯示屏7和功能面板8,所述溫度、濕度傳感器3、4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5均與所述PLC模塊6聯通,所述顯示屏7和功能面板8均與所述PLC模塊6聯通。通過箱體2外壁的功能面板8與PLC模塊7聯通,從而來設定箱體2中食用菌的生長環境,通過溫度、濕度傳感器3、4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5將箱體中的環境情況傳輸到PLC模塊6中,再通過顯示屏7將數據反映出來,從而實時檢測箱體2中食用菌的生長環境。
[0018]所述箱蓋I朝向所述箱體2的一側固設有二氧化碳管道10,所述二氧化碳管道上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出氣孔101,所述二氧化碳管道10與所述PLC模塊7聯通。當箱體2中的檢測到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設定范圍時,通過二氧化碳管道10上的出氣孔101噴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達到設定范圍。
[0019]所述箱蓋I朝向所述箱體2的一側固設有噴霧管道11,所述噴霧管道11與所述二氧化碳管道10平行,所述噴霧管道11圓周方向上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噴霧孔111,所述噴霧管道11與所述PLC模塊7聯通。當箱體2中檢測到的濕度低于設定濕度范圍時,則通過噴霧管道11上的噴霧孔111將水呈霧狀噴出,使得箱體2中的濕度達到設定范圍。
[0020]所述箱體2內固設有一“U”形加熱管12,所述“U”形加熱管12位于所述箱體2與所述箱蓋I連接的側壁上,所述“U”形加熱管12與所述PLC模塊7聯通。當箱體2中檢測到的溫度低于設定溫度范圍時,則通過“U”形加熱管12加熱,使箱體2中溫度達到設定溫度范圍。
[0021]所述箱體2與箱蓋I之間固設有密封墊圈9。通過密封墊圈9使箱體2和箱蓋I完全密封,保證箱體2中環境不受外部影響。
[0022]所述箱體2及所述箱蓋I均為透明有機玻璃,所述箱體側壁設有若干通風口 13,所述的通風口 13內固設有濾菌網14。通過通風口 13保證箱體中的空氣流通,通過濾菌網14,避免細菌進入,保證食用菌的質量。
[0023]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蓋和箱體,所述箱蓋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內固設有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所述箱體中嵌設一 PLC模塊,所述箱體外壁固設有顯示屏和功能面板,所述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均與所述PLC模塊聯通,所述顯示屏和功能面板均與所述PLC模塊聯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蓋朝向所述箱體的一側固設有二氧化碳管道,所述二氧化碳管道上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出氣孔,所述二氧化碳管道與所述PLC模塊聯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蓋朝向所述箱體的一側固設有噴霧管道,所述噴霧管道與所述二氧化碳管道平行,所述噴霧管道圓周方向上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噴霧孔,所述噴霧管道與所述PLC模塊聯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固設有一“U”形加熱管,所述“U”形加熱管位于所述箱體與所述箱蓋連接的側壁上,所述“U”形加熱管與所述PLC模塊聯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與箱蓋之間固設有密封墊圈。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及所述箱蓋均為透明有機玻璃,所述箱體側壁設有若干通風口,所述的通風口內固設有濾菌網。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用菌培養箱,包括箱蓋和箱體,所述箱蓋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上,所述的箱體內固設有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所述箱體中嵌設一PLC模塊,所述箱體外壁固設有顯示屏和功能面板,所述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均與所述PLC模塊聯通,所述顯示屏和功能面板均與所述PLC模塊聯通。通過箱體外壁的功能面板與PLC模塊聯通,從而來設定箱體中食用菌的生長環境,通過溫度、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含量測量儀將箱體中的環境情況傳輸到PLC模塊中,再通過顯示面板將數據反映出來,從而實時檢測箱體中食用菌的生長環境。
【IPC分類】A01G1/04
【公開號】CN105052544
【申請號】CN201510465812
【發明人】劉德權, 劉青華
【申請人】蘇州華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