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具,具體說涉及一種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
背景技術:
汽車專業廠的汽車車身沖壓件在經過焊裝車間的焊接與裝配后,經輸送設 備送往涂裝車間進行噴涂,目前,在焊涂轉運的過程中一般采用的輸送設備為
積放式推式鏈,采用的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為C02焊絲。采用C02焊絲常常會出
現以下情況, 一是行李箱蓋固定的不牢固,使車身在轉運過程中由于輸送設備
的震動,行李箱蓋自動打開,產生磕碰;二是行李箱蓋固定的太牢固,使其在 進入后道工序時不能被方便的打開,影響生產節拍,同時C(V焊絲為不可回收 產品,由于每輛車都需要用到C02焊絲,所以造成了較大的資源消耗,而且提 高了生產成本。在汽車車身運到涂裝車間后,需打開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對 車身內外的油污、雜質等進行清理,在進入前處理、電泳工序時,按照工藝要 求,行李箱蓋與后圍安裝板之間必須留有一定的開合角度,以方便車身在各個 槽中做出各種恣態,達到車身前處理的干凈和電泳模厚的均勻,在此過程中, 行李箱蓋會跟隨車身做各種翻轉,而且槽液對行李箱蓋也有相當大的沖擊力, 所以行李箱蓋必須再次被固定。目前,多采用螺栓連接來固定涂裝工藝中的行 李箱蓋,螺栓連接結構的裝拆繁瑣,費時費力。除了上述缺點外,從焊裝到涂 裝的工藝過程中,需對行李箱蓋進行兩次固定,重復的固定浪費人力和物力, 影響了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裝拆簡單,成本低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該輔具包括連接桿,連接
桿的兩端部設有彎折部或掛鉤與車身上的工藝孔構成卡接配合。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在連接桿的兩端設有彎折部或掛鉤與車身上
的工藝孔構成卡接配合,裝拆簡單,根據焊涂轉運、前處理及電泳工藝的要求,這種卡接配合可以對上述工序進行一次性固定,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l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l、圖2所示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該輔具包括連接桿IO,連
接桿10的兩端部設有彎折部或掛鉤與車身上的工藝孔構成卡接配合。
連接桿10呈鉛垂方向布置,其上端部與過渡桿20、 30的一端相連,過渡 桿20、 30沿鉛垂方向對稱設置且整體呈V形或U形,過渡桿20、 30的另一端 分別沿水平方向向外側延伸有彎折部21、 31,彎折部21、 31與車身上的工藝 鎖孔構成卡接配合,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過渡桿20、 30整體呈V形,在 連接桿10的上端部連有加強板50,過渡桿20、 30的一端連在加強板50上, 設置加強板50是為了增加過渡桿20、 30與連接桿10連接面,同時起到一個 加強固定的作用。連接桿10的下端部連有與其相垂直的過渡桿40,過渡桿40 的兩端部分別設有彎折部41、 42,彎折部41、 42指向車身上的后保安裝孔并 與其構成卡接配合,過渡桿40的兩端的彎折部41、 42之間的距離與車身上后 保安裝孔之間的距離相吻合。連接桿10與過渡桿40之間設有加強桿60、 70, 加強桿60、 70分布在連接桿10的兩側且以連接桿10為中心對稱設置,其一 端與連接桿10的桿身相連,另一端與過渡桿40的桿身相連。設置加強桿60、 70是為了對連接桿10與過渡桿40起一個支撐作用,使輔具整體更為牢固。
為了延長此輔具的使用壽命,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過渡桿40的彎折 部41、 42采用硬質45ft鋼或工具鋼為材料,連接桿10與加強桿60、 70采用 8-10醒的A3圓鋼為材料,過渡桿20、 30采用彈簧鋼為材料,加強板50采用 45#鋼為材料,輔具一般使用20-30個月后才進行更換。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在車身經過焊裝調整線的最后一個工位(即車身的轉運工位)時,將行李箱蓋輔具安裝在車身的工藝孔中,安裝時,將過渡桿40兩端的彎折部41、 42 旋進車身上的后保安裝孔中,將過渡桿20、 30向外延伸的彎折部21、 31向內 繃緊放入行李箱蓋上的工藝鎖孔內,取出時,先將彎折部21、 31向內繃緊退 出工藝鎖孔,再將彎折部41、 42從后保安裝孔中取出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任何車型都有工藝孔的特性,在連接桿10的兩端 設置與工藝孔構成卡接配合的彎折部或掛鉤,可以方便快捷的拆裝輔具,而且 在焊涂轉運、前處理和電泳涂裝的工藝過程中,不需要反復拆裝輔具, 一次性 進行固定即可滿足上述的工藝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該輔具包括連接桿(10),連接桿(10)的兩端部設有彎折部或掛鉤與車身上的工藝孔構成卡接配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連接桿(10)呈鉛垂方向布置,其上端部與過渡桿(20)、 (30)的一端相連,過渡 桿(20)、 (30)沿鉛垂方向對稱設置且整體呈V形或U形,過渡桿(20)、 (30) 的另一端分別沿水平方向向外側延伸有彎折部(21)、 (31),彎折部(21)、 (31) 與車身上的工藝鎖孔構成卡接配合,連接桿(10)的下端部連有與其相垂直的 過渡桿(40),過渡桿(40)的兩端部分別設有彎折部(41)、(42),彎折部(41)、 (42)指向車身上的后保安裝孔并與其構成卡接配合。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連接 桿(10)的上端部連有加強板(50),過渡桿(20)、 (30)的一端連在加強板(50)上。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連接 桿(10)與過渡桿(40)之間設有加強桿(60)、 (70),加強桿(60)、 (70) 分布 在連接桿(10)的兩側,其一端與連接桿(10)的桿身相連,另一端與過 渡桿(40)的桿身相連。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過渡 桿(40)的兩端的彎折部(41)、 (42)之間的距離與車身上后保安裝孔之間的 距離相吻合。
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過渡 桿(20)、 (30)采用彈簧鋼為材料。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過渡 桿(20)、 (30)整體呈V形。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其特征在于加強 桿(60)、 (70)以連接桿(10)為中心對稱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具,具體說涉及一種用于固定行李箱蓋的輔具。該輔具包括連接桿,連接桿的兩端部設有彎折部或掛鉤與車身上的工藝孔構成卡接配合。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在連接桿的兩端設有彎折部或掛鉤與車身上的工藝孔構成卡接配合,裝拆簡單,根據焊涂轉運、前處理及電泳工藝的要求,這種卡接配合可以對上述工序進行一次性固定,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05C13/02GK101543812SQ20091011677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4日
發明者宋軍偉, 麗 縱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