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配向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配向劑,尤其涉及一種包括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亞胺-聚酰胺酸以及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胺酸的液晶配向劑。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為利用液晶光電變化的顯示器,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低電力消耗與顯示質量佳等吸引人的優點,因此近年來已成為平面顯示器主流。液晶顯示器的發展隨著畫面尺寸的擴大、對色彩的高飽和度、高對比度以及反應速度提升的要求,由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 TN)液晶顯示器、超扭轉向列(supertwisted nematic, STN)液晶顯示器,直至目前發展到每一個畫素中皆裝有薄膜晶體管 (thin filmed transistor, TFT)的TFT型液晶顯示器。近年來持續對TFT型液晶顯示器的驅動方式進行改良。例如在改善視角方面,開發了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 VA)方式或共平面轉換(in-plane switching, IPS)方式。此外,亦開發了可改善對應動畫的反應速度的光學補償彎(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 0CB)方式。在液晶顯示器中,典型為扭轉向列(TN)電場效應型液晶顯示器,其使用具有正介電異方性向列液晶。一般而言,液晶分子置入一對含有電極的基板間,而這二個基板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且經由控制電場可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就此類型的液晶顯示器而言,使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與基板表面可以具有均勻傾斜角度的配向是相當重要的。使液晶分子排列成均勻預傾角(pre-tilt angle)配向的材料一般稱為配向膜(alignment film)。目前工業界有兩種典型的配向膜制備方法。第一種方法是藉由蒸氣沉積將無機物質制成無機膜。例如,將二氧化硅傾斜蒸鍍于基板而形成薄膜,而液晶分子在蒸鍍方向被配向。然而,上述的方法雖然可獲得均勻的配向,但是較不具工業效益。第二種方法則是將有機膜涂布在基板表面上,然后利用棉布、尼龍或聚酯類的軟布加以摩擦而使有機膜的表面被定向,以使液晶分子在摩擦方向被配向。由于此方法較簡易且相當容易獲得均勻配向,因此普遍應用于工業規模。可形成有機薄膜的聚合物例如為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聚氧乙烯(polyethylene oxide, PE0)、聚酰胺(polyamide, PA)或聚酰亞胺,其中聚酰亞胺由于具有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等性質,因此最常被利用作為配向膜材料。然而,當對液晶顯示器施加電壓時,所產生的離子性電荷會被液晶配向膜所吸附,且即使在解除所施加的電壓之后,亦很難使離子性電荷從液晶配向膜脫離,因而導致畫面產生殘像的問題。因此,近期配向膜材料的開發皆以改善殘像問題為首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配向劑,能獲得具有穩定預傾角性質、密著性極佳且能改善殘影問題的液晶顯示組件。本發明提出一種液晶配向劑,包括聚合物(A)以及聚合物⑶。聚合物(A)是由下述式(I)所示的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亞胺-聚酰胺酸。聚合物(B)是由下述式(2)所示的亦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胺酸。聚合物(A)與聚合物(B)的重量比(A)/(B)例如是5/95至95/5。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配向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聚合物(A),是由式(I)所示的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亞胺-聚酰胺酸;以及一聚合物(B),是由式(2)所示的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胺酸,其中該聚合物(A)與該聚合物(B)的重量比(A)/(B)為5/95至95/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特征在于所述DpD2及D3中的其余部分為選自由式(5)至式(12)所組成的族群,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特征在于該聚合物(A)中由式(3)所示二胺單體的二價有機基的含量,以該聚合物(A)所有二價有機基D1及D2總量計為O. I摩爾百分比至50摩爾百分比。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特征在于該聚合物(B)中由式(3)所示二胺單體的二價有機基的含量,以該聚合物(B)所有二價有機基D3總量計為O. I摩爾百分比至50摩爾百分比。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特征在于該聚合物(A)中由式(4)所示二胺單體的二價有機基的含量,以該聚合物(A)所有二價有機基01及%總量計為5摩爾百分比至50摩爾百分比。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特征在于該聚合物(B)中由式(4)所示二胺單體的二價有機基的含量,以該聚合物(B)所有二價有機基隊總量計為5摩爾百分比至100摩爾百分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晶配向劑。這種液晶配向劑包括聚合物(A)及聚合物(B)。所述聚合物(A)是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亞胺-聚酰胺酸,所述聚合物(B)是具有側鏈二胺的聚酰胺酸。這種液晶配向劑具有穩定預傾角性質、密著性極佳且改善殘影問題的特點。
文檔編號C09K19/56GK102732262SQ2011101508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張立心, 林冠銘, 賴銘智 申請人:達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