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68-90份,季戊四醇5-10份,乙二醇單二甲醚5-10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1-2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產品;具有工藝簡單,易于控制,產品質量穩定,適應性強,節能環保,使用方便等優點。
【專利說明】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塑料印刷油墨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書刊、包裝裝潢、建筑裝飾等各種印刷。隨著社會需求增大,油墨品種和產量也相應擴展和增長。兩千年前作為印刷的物質基礎之一的墨便已出現了,國際間公認中國為古代文明中最先使用墨的國家,早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0年)就開始使用墨了,這種墨可以在竹帛上寫字傳遞信息,其某些功能與當代油墨可以類比的。公元1000年左右,北宋時期的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縮短刻周期,有些地方開始使用軟木刻版,這種刻版容易制作,出書快,成本低。元代印刷技術除了在安徽江西有大的發展以外,福建與浙江也成為印刷發展地區。明代是我國封建社會后期的文化昌盛的時代,也是印刷術發展的時期。從印刷技術的角度看明代的發展有如下特點:①已經發展了多色套版技術;②制墨技術又有很大進步;③印刷技術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書刊、報紙、廣告、信紙皆是明代著名的印刷品活字版印書也有很大發展;⑤線裝書廣泛應用。15世紀德國的谷登堡發明了鉛合金活字印刷,油墨有了改進,用燈黑作為顏料,亞麻油為連結料,用手工將其均勻混合但制成了當時的油墨。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科學尤其是化學的進步,使得煤焦油染料以及色彩科學的發展,油墨制造商才能根據用戶需要為用戶制出具有不同色相、明度、不飽和度的各種顏色來。油墨生產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油墨的種類很多,物理性質各不相同,有的很稠、很黏,有的卻相當稀。它的成分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其中液體成分稱為連結料:固體成分為色料(顏料或染料)以及各種助劑。不同的油墨其干燥方式也不同;不同印刷過程所使用的油墨不同;不同的承印物材料使用的油墨也不同。以下按照油墨的干燥方式、不同的印刷過程以及承印物材料對油墨進行分類。使得油墨滿足各種印刷過程的印刷適性。油墨應該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并且滿足各種印刷過程所要求的性質,能夠在印品上迅速干燥,干燥后的墨膜應該具有相應的各種耐水、耐酸、耐堿、耐光、耐擦、耐磨等耐抗性、色料(顏料或染料)以及各種助劑。對油墨來說,顏色、身骨(通常將稀稠度、流動性等油墨的流變性質稱為油墨的身骨)和干燥性能是油墨三個最重要的性質,油墨是用于包裝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過印刷將圖案、文字表現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輔助成分、顏料的配方配比等組成,是至關重要的,稍微改變,就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又以顏料對顏色最為敏感。
[0003]經中國公開專利檢索,查到油墨的發明專利案3364件,沒有發現與本發明相同的方案。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
[0005]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68-90份,季戊四醇5-10份,乙二醇單二甲醚5-10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1-2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C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產品。
[0006]使用時,可將其粉碎成所需細度的粉末使用。可泛用于服飾方面、包裝材料、印刷像紙、圖形設計等方面。在日光下能發出鮮紅的紅色熒光。
[0007]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具有工藝簡單,易于控制,產品質量穩定,適應性強,節能環保,使用方便等優點。
[0008]具體的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
[0010]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68-90份,季戊四醇5-10份,乙二醇單二甲醚5-10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1-2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C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紅色熒光顏料產品。
[0011]實施例2
[0012]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68份,季戊四醇5份,乙二醇單二甲醚5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1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C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紅色熒光顏料產品。
[0013]實施例3
[0014]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90份,季戊四醇10份,乙二醇單二甲醚10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2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C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紅色熒光顏料產品。
[0015]實施例4
[0016]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80份,季戊四醇7份,乙二醇單二甲醚8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2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C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紅色熒光顏料產品。
[0017]實施例5
[0018]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90份,季戊四醇5份,乙二醇單二甲醚5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2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C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紅色熒光顏料產品。
[0019]本發明的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所需原料均可在市場上購買獲得。具有工藝簡單,易于控制,產品質量穩定,適應性強,節能環保,使用方便等優點。使用時,可將其粉碎成所需細度的粉末使用。可泛用于服飾方面、包裝材料、印刷像紙、圖形設計等方面。在日光下能發出鮮紅的紅色熒光。`
【權利要求】
1.一種環保型紅色熒光顏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方以重量計,由無水琥珀酸68-90份,季戊四醇5-10份,乙二醇單二甲醚5-10份,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1_2份組成;制備過程為:把無水琥珀酸、季戊四醇混合加熱聚合反應,1-2小時,得到飴糖狀聚合物,把間二乙基氨基酚酞鹽酸鹽溶于乙二醇單二甲醚中,然后加入到飴糖狀聚合物中,加熱到135-140°C進行熟化、硬化,即得產品。
【文檔編號】C09D11/037GK103497573SQ201310441303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嚴亞木, 李偉強, 劉業成 申請人:嚴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