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氣霧劑噴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新型氣霧劑噴頭,包括噴頭主體,所述的噴頭主體包括帶有噴孔的弧形頭部、雙層的進液管、分流導柱,所述的弧形頭部設置在所述的進液管的一端,并且所述的頭部與所述的進液管一體成型,所述的進液管的外層與罐體相連、內層伸入罐體內部;所述的分流導柱分為前分流段和后分流段,所述的前分流段與所述的進液管的內層的內壁間隙配合,所述的間隙形成霧化室;所述的后分流段與所述的內層的內壁貼合,所述的后分流段的側壁表面設置進液道,所述的進液道的一端與霧化室連通、另一端與罐體連通;所述的弧形頭部的噴孔通過出液道與霧化室連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地解決現有氣霧劑罐噴霧效果不好,或者是達不到預期噴霧效果的問題。
【專利說明】新型氣霧劑噴頭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氣霧劑噴頭。
【背景技術】
[0002]在我國,氣霧劑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隨著氣霧劑在各個行業的廣泛應用,對霧化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目前現有的氣霧劑的生成主要是一次性引入一定壓力的液體,并由噴孔噴出形成霧場。但這樣通過一次型霧化技術形成的霧滴粒度較大,沒有達到某些特定條件下的霧化效果,浪費噴液的同時也滿足不了所需的粒度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目前的氣霧劑噴頭通過一次型霧化技術形成的霧滴粒度大,不能達到霧化效果的同時浪費噴液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霧滴粒度小、霧化效果好、節約藥品的新型氣霧劑噴頭。
[0004]本發明所述的新型氣霧劑噴頭,包括噴頭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頭主體包括帶有噴孔的弧形頭部、雙層的進液管、分流導柱,所述的弧形頭部設置在所述的進液管的一端,并且所述的頭部與所述的進液管一體成型,所述的進液管的外層與罐體相連、內層伸入罐體內部;所述的分流導柱分為前分流段和后分流段,所述的前分流段與所述的進液管的內層的內壁間隙配合,所述的間隙形成霧化室;所述的后分流段與所述的內層的內壁貼合,所述的后分流段的側壁表面設置進液道,所述的進液道的一端與霧化室連通、另一端與罐體連通;所述的弧形頭部的噴孔通過出液道與霧化室連通。
[0005]分流導柱的中心軸與進液管的中心軸重合。
[0006]所述的后分流段側壁表面設置螺旋形進液道。
[0007]所述的后分流段側壁表面設置3-4條進液道。
[0008]所述的弧形頭部設有3-4條與霧化室連通的螺旋形出液道。
[0009]所述的弧形頭部的噴孔為圓形,并且所述的噴孔與流體經出液道射出后霧點重
八
口 ο
[0010]使用時,通過手動按壓噴頭主體使一定壓力的流體首先撞擊分流導柱的后分流段的端面,經撞擊后流體進入分流導柱表面的螺旋形的進液道,流體進入進液道后流速增加;高速的流體通過螺旋進液道之后進入霧化室,在進入霧化室的同時,流體開始霧化,并形成一定粒度的小液滴,通過霧化室后,流體完成第一次霧化;接著液滴進入噴孔附近的螺旋形出液道,液滴通過螺旋形出液道后從噴孔的噴出的液滴完成第二次霧化,經噴孔噴出后得到符合粒度要求的液滴,整個霧化過程結束。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地解決現有氣霧劑罐噴霧效果不好,或者是達不到預期噴霧效果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2]圖1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0013]圖2是本發明的出液道的結構圖(其中,箭頭代表流通的流向)。
[0014]圖3是流體在本發明內部的流動行程圖(其中,箭頭代表流通的流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16]參照附圖:
[0017]本發明所述的新型氣霧劑噴頭,包括噴頭主體1,所述的噴頭主體I包括帶有噴孔111的弧形頭部11、雙層的進液管12、分流導柱13,所述的弧形頭部11設置在所述的進液管12的一端,并且所述的弧形頭部11與所述的進液管12—體成型,所述的進液管12的外層121與罐體相連、內層122伸入罐體內部;所述的分流導柱13分為前分流段131和后分流段132,所述的前分流段131與所述的進液管12的內層122的內壁間隙配合,所述的間隙形成霧化室14 ;所述的后分流段132與所述的內層122的內壁貼合,所述的后分流段132的側壁表面設置進液道1321,所述的進液道1321的一端與霧化室14連通、另一端與罐體連通;所述的弧形頭部11的噴孔111通過出液道112與霧化室14連通。
[0018]分流導柱13的中心軸與進液管12的中心軸重合。
[0019]所述的后分流段132側壁表面設置螺旋形進液道。
[0020]所述的后分流段132側壁表面設置3-4條螺旋形進液道。
[0021]所述的弧形頭部11設有3-4條與霧化室14連通的螺旋形出液道112。
[0022]所述的弧形頭部11的噴孔111為圓形,并且所述的噴孔112與流體經出液道射出后霧點重合。
[0023]使用時,通過手動按壓噴頭主體I使一定壓力的流體首先撞擊分流導柱13的后分流段132的端面,經撞擊后流體進入分流導柱13表面的螺旋形的進液道1321,流體進入進液道1321后流速增加;高速的流體通過螺旋進液道1321之后進入霧化室14,在進入霧化室14的同時,流體開始霧化,并形成一定粒度的小液滴,通過霧化室14后,流體完成第一次霧化;接著液滴進入噴孔111附近的螺旋形出液道112,液滴通過螺旋形出液道112后從噴孔111的噴出的液滴完成第二次霧化,經噴孔噴111出后得到符合粒度要求的液滴,整個霧化過程結束。
[0024]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也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
1.新型氣霧劑噴頭,包括噴頭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頭主體包括帶有噴孔的弧形頭部、雙層的進液管、分流導柱,所述的弧形頭部設置在所述的進液管的一端,并且所述的頭部與所述的進液管一體成型,所述的進液管的外層與罐體相連、內層伸入罐體內部;所述的分流導柱分為前分流段和后分流段,所述的前分流段與所述的進液管的內層的內壁間隙配合,所述的間隙形成霧化室;所述的后分流段與所述的內層的內壁貼合,所述的后分流段的側壁表面設置進液道,所述的進液道的一端與霧化室連通、另一端與罐體連通;所述的弧形頭部的噴孔通過出液道與霧化室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氣霧劑噴頭,其特征在于:分流導柱的中心軸與進液管的中心軸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氣霧劑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分流段側壁表面設置螺旋形進液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氣霧劑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分流段側壁表面設置3-4條進液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氣霧劑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頭部設有3-4條與霧化室連通的螺旋形出液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氣霧劑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頭部的噴孔為圓形,并且所述的噴孔與流體經出液道射出后霧點重合。
【文檔編號】B05B1/26GK103623951SQ20131057194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3日
【發明者】姜少飛, 徐伏宇, 李吉泉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