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為一種應用在注水井調剖上的新型生物酶。
背景技術:
安塞油田屬于典型特低滲透油田,針對非均質多油層砂巖油藏,大多數油井依靠壓裂才能產生工業油流;同時,隨著注水開發時間的延長,部分油層產生不同程度高滲透層和裂縫帶,導致油層縱向上形成單層突進,橫向上形成舌進,中低滲透層達不到注水受效的要求,使油井過早水淹、產能損失,嚴重影響注水開采效果。
針對邊、底水油藏,隨著采油速度增大、水錐不斷上升;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因生產壓差控制不合理或改造措施不當,加大了邊底水的快速突進,過早導致油井水淹,影響了油井的最終產油量,降低了油藏開采效率。
近幾年,隨著注水井堵水調剖技術不斷創新與發展,已成為老油田降低自然遞減、改善水驅開發效果的主體技術,是解決油層高滲單向突進和底水“錐進”的有效手段,但注水井組見效比低、措施有效期短還需進一步研究分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綠色環保有機生物酶調剖驅油劑、現場一體化裝置施工和系統應用評價,符合油田開采中HSE工作環境的要求的一種應用在注水井調剖上的新型生物酶。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應用在注水井調剖上的新型生物酶,其特征是,其由以下重量分的 組合物組成:蛋白質-復合酶(NOYEES)65%、復合生物活性物(BIO-A)10%、生物活性物(BIO-P)12%、異化菌6%、天然生物7%。
對長鏈烷烴的降解作用:新型生物酶處理后原油輕質組分明顯增多,說明生物酶具有對長鏈烷烴的降解作用,可改善原油物性,增加的曾原油的流動性。
降低油水界面張力:實驗表明新型生物酶,可是油水界面張力下降,PH值下降。說明新型生物酶不但適合環境,而且對原油的作用能力強,具備應用于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條件。
本發明的優點為:與傳統注水井調剖相比,生物酶堵水調剖經濟效益明顯優于其他,主要體現在:1)是投入產出比高,經濟效益顯著。2015年在胡201區塊實施3個注采井組,對應21口油井,累計增油999.5t,累計降水1475.35m3,投入產出比1:6.2;2)是堵與驅效果明顯。試驗區塊注水井平均爬坡壓力上升2.73MPa,說明堵劑對高滲帶起到了很好的封堵;實施注水井組見效比38.09%,相比常規注水堵水調剖提高了4.8%,平均見效井當年累計增油達到80.9噸,說明對封堵地帶剩余油起到較好的驅油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應用在注水井調剖上的新型生物酶,其由以下重量分的組合物組成:蛋白質-復合酶(NOYEES)65%、復合生物活性物(BIO-A)10%、生物活性物(BIO-P)12%、異化菌6%、天然生物7%。
以下結合詳細實例進行說明:
1.區塊概況:
胡113-23井組區塊儲層巖性致密,物性差,層內非均質性強,注入水沿大孔道方向快速推進,使注水井水驅前緣和油井大孔道有效溝通,導致油井 含水快速上升、產能損失較大。該區投產初期單井產能4.0-6.0t,綜合含水25.0%左右,動液面1400-1500米。實施前單井產能1.0-2.0t噸,綜合含水80.0%,動液面緩慢上升。
2.方案設計
分別取試驗區塊天然巖心、油水樣進行室內實驗評價,提取生存能力強、繁殖速度快、代謝產物多的微生物,優選菌株進行培養并進行室內驅替實驗,最終結合試驗結果確定驅油劑類型、注入濃度、注入體積及注入段塞等方案參數;
施工上按照先調后驅技術思路設計,即第一階段以聚合物微球堵劑為主,控制高滲透帶、大孔道,調整層間、平面矛盾;第二階段以緩釋營養功能劑+驅油微生物為主進行驅替,改變油藏巖石孔隙結構及表面性質、油藏原油性能,從而達到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數和降低油水界面張力,達到降低油井含水,提升產能的目的;
現場具體根據油水井動態、爬坡壓力等參數變化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安全環保符合最新HSE相關要求,確保措施最優效果。
3.施工步驟:
首先采用一體化集成裝置注入低濃度聚丙烯酰胺,對孔道壁處理、疏通近井地帶液流通道、降低注入摩阻,進一步判斷地層情況,為后續施工做準備;
其次注入柔性劑顆粒進行對大孔道有效封堵;
再次采用聚合物微凝膠球在地層深部和小孔道形成封堵,進行剖面調整;
最后注入生物酶驅油劑,降低油水界面張力,對油層孔隙進行選擇性封堵,提高水驅波及體積;
完成上述工序后,及時跟蹤措施動態進行效果效益評價。
4.試驗效果:
試驗井組爬坡壓力上升了2.7MPa,實施井組綜合含水由78.8%降至74.1%,日增油4.43t,累計增油844.6t,累計降水842.22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