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子,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
技術背景[0002]現有技術中的用于箱包上的輪子,一般是由金屬軸承、輪轂和橡膠外包構成,其中軸承是通過擠壓的工藝壓入輪轂中,這使得軸承在壓入時需要承受比較大的力,只能使用較為堅固的軸承。而這種軸承的配合較為緊密,轉動不夠靈活。尤其是在受力后,轉動更為不靈活。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轉動靈活、安裝牢固的用于箱包上的輪子。[0004]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包括內芯和包覆在所述內芯上的外包,所述內芯包括軸承和包覆所述軸承的輪轂,所述輪轂注塑在所述軸承的外周壁上。[0005]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還具有如下附屬技術特征[0006]所述軸承的軸向厚度小于所述輪轂的軸向厚度。[0007]所述軸承的軸向厚度為所述輪轂的軸向厚度的30% -50%。[0008]所述輪轂包括一外圈、一內圈和連接所述外圈與所述內圈的肋筋。[0009]所述內圈上成形有多個凹陷。[0010]所述外圈上成形有凸臺,所述外包包覆在所述凸臺上。[0011]所述外包中設置有筋條。[0012]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首先,本實用新型將輪轂注塑在軸承上,軸承可以采用更為輕薄的結構,并且在安裝時無需承受壓力,這種軸承轉動更加靈活;其次,本實用新型中的軸承的厚度小于輪轂的厚度,使得軸承安裝更加穩固。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0014]圖2是圖1的右視圖。[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內芯的主視圖。[0016]圖4是圖3的立體圖。[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內芯的剖視圖。[0018]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外包的主視圖。[0019]圖7是圖6的立體圖。[0020]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包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見圖1至圖8,在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包括內芯1和包覆在所述內芯1上的外包4,所述內芯1包括軸承2和包覆所述軸承2的輪轂3,所述輪轂3 注塑在所述軸承2的外周壁上。本實用新型中的輪轂3是采用注塑工藝注塑在軸承2上, 該種工藝是將軸承2安放在注塑模具中,然后進行輪轂3的注塑加工。待輪轂3成型后,軸承2也會被包覆在輪轂3中,從而將兩者連接在一起。因此,本實用新型中的軸承2不會承受后期加工的壓力,可以采用轉動更加靈活的軸承,使得本實用新型的輪子更為靈活,使用更加方便。[0022]參見圖3,在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上述實施例中,所述軸承2的軸向厚度a小于所述輪轂3的軸向厚度b。所述軸承2的軸向厚度a為所述輪轂3的軸向厚度b的30 % -50 %。 本實施例為35%。本實用新型的軸承2可以采用更為輕薄的結構,這種結構的軸承2轉動更為靈活。并且,軸承2鑲嵌在輪轂3中,固定更加牢固,提高了使用壽命。[0023]參見圖3,在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上述實施例中,所述輪轂3包括一外圈31、一內圈 32和連接所述外圈31與所述內圈32的肋筋33。所述內圈32上成形有多個凹陷34。所述外圈31上成形有凸臺35,所述外包4包覆在所述凸臺35上。本實用新型中的輪轂3更為輕便,且強度更高,能夠承受更高的壓力。所述凸臺35提高了輪轂3與外包4的連接強度, 使外包4不易發生脫落。[0024]參見圖3,在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外包4中設置有筋條41。所述筋條41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外包4與所述輪轂3的連接強度,使兩者連接更加牢固。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包括內芯和包覆在所述內芯上的外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包括軸承和包覆所述軸承的輪轂,所述輪轂注塑在所述軸承的外周壁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的軸向厚度小于所述輪轂的軸向厚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的軸向厚度為所述輪轂的軸向厚度的30% -5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包括一外圈、一內圈和連接所述外圈與所述內圈的肋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上成形有多個凹陷。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上成形有凸臺, 所述外包包覆在所述凸臺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中設置有筋條。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箱包上的輪子,包括內芯和包覆在所述內芯上的外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包括軸承和包覆所述軸承的輪轂,所述輪轂注塑在所述軸承的外周壁上。本實用新型將輪轂注塑在軸承上,軸承可以采用更為輕薄的結構,并且在安裝時無需承受壓力,這種軸承轉動更加靈活。
文檔編號B60B33/00GK202294072SQ2011201629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0日
發明者黃美春 申請人:黃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