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腳踏注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起重機上使用的制動器的油泵,尤其涉及ー種適用于制動腳踏注油泵。
背景技術:
在起重機的主動走輪與電機之間的傳動軸上一般都設置有制動器,在斷電時,制動器自動抱緊傳動軸,從而使主動走輪停止運行。現有技術中,起重機的制動器常采用ー種電カ液壓塊式制動器,主要控制兩個相對閘瓦之間的距離。在通電的情況下,電カ液壓塊式制動器的推桿向上移動,推動杠桿和螺桿,進而推動兩個閘瓦相對遠離,從而保證電機輸出的動カ順利的傳遞給主動走輪;斷電時,電カ液壓塊式制動器的推桿向下移動,拉動杠桿和螺桿,進而拉動兩個閘瓦靠近,從而 鎖緊電機與主動走輪之間的傳動軸。然而,上述結構的電カ液壓塊式制動器主要存在如下不足電カ液壓塊式制動器的啟動或停止主要依靠通斷電來實現,制動的速度無法隨著所吊重物的高度、所吊重物的重量、以及所吊重物移動的速度進行調節,易出現起重機端頭的緩沖器與安全止檔碰撞強烈,所吊重物擺動的幅度較大,不利于所吊重物的準確裝運。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可隨時進行制動,且制動速度可隨時調整的腳踏注油泵。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腳踏注油泵,包括盒體、扭カ彈簧、油缸、腳踏板、轉軸和驅動桿;所述轉軸穿過盒體并與盒體轉動配合,所述油缸的缸體穿入盒體內,油缸的活塞位于盒體內并與轉軸垂直;所述腳踏板固定在轉軸的外圓上并位于盒體外,所述驅動桿垂直于轉軸,驅動桿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上,另一端穿過活塞并與活塞間隙配合;所述扭カ彈簧套在轉軸上,扭カ彈簧的ー端固定在盒體上,另一端固定在轉軸上;所述油缸的進油口和出油ロ位于盒體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進油ロ靠近盒體,所述出油ロ設置在缸體的外端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ー種優選方案,所述油缸的活塞沿其軸向方向設置有滑槽,驅動桿的另一端穿過滑槽并與滑槽間隙配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該腳踏注油泵時,將油缸的出油ロ連接制動器的油缸,通過腳踏板控制油缸出油ロ的出油量,從而控制閘瓦抱緊制動輪的松緊程度,實現人為控制制動速度,且制動速度可隨時調整,在起重機運行到軌道端部吋,提前輕踩腳踏板,可有效地減輕緩沖器與安全止檔之間的碰撞力,降低所吊重物擺動的幅度,更有利于所吊重物的準確裝運。
圖I為腳踏注油泵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 一盒體;2—扭カ彈簧;3—腳踏板;4一轉軸;5—驅動桿;6—·缸體;7—活塞;8—進油ロ; 9 一出油ロ; 10—滑槽;11 ー連接桿;12~|諸油缸;13—排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地描述。如圖I所示,腳踏注油泵包括盒體I、扭カ彈簧2、油缸、腳踏板3、轉軸4和驅動桿
5。轉軸4穿過盒體1,在轉軸4的外圓固定套有軸承,轉軸4通過軸承與盒體I轉動配合。油缸的缸體6穿入盒體I內并固定在盒體I上,油缸的活塞7位于盒體I內并與轉軸4垂直。腳踏板3通過連接桿11與轉軸4的外圓固定連接,腳踏板3焊接在連接桿11的一端上,連接桿11的另一端焊接在轉軸4上。驅動桿5垂直于轉軸4,驅動桿5的一端固定在轉軸4上,另一端穿過活塞7并與活塞7間隙配合。扭カ彈簧2套在轉軸4上,且位于盒體I夕卜,扭カ彈簧2的一端固定在盒體I上,扭カ彈簧2的另一端固定在轉軸4上。油缸的進油ロ 8和出油ロ 9位于盒體I外。進油ロ 8靠近盒體1,出油ロ 9設置在缸體6的外端部,油通過進油ロ 8進入缸體6內,在活塞桿7的推動下,將缸體6的液壓油從出油ロ 9壓出。本實施例中,在缸體6的外端部還設有排氣孔13,首次使用該腳踏注油泵時,油在進入缸體6內之前,缸體6內存儲ー定的空氣,油在逐漸進入缸體6內后,通過該排氣孔13將氣體排出,氣體排出后,通過密封結構的螺栓將該排氣孔13堵塞。油缸的活塞7沿其軸向方向設置有滑槽10,驅動桿5的另一端穿過滑槽10并與滑槽10間隙配合。使驅動桿5在隨轉軸4轉動的過程中,驅動桿5的頂部可推動活塞7向前移動或向后移動。使用該腳踏注油泵時,首先將油缸的出油ロ 9與制動器的油缸連接,將油缸的進油ロ與儲油缸12連接。將該腳踏注油泵安裝在操作室內,需制動時,操作人員只需用腳踏下腳踏板3,腳踏板3便驅動轉軸4轉動,轉軸4帶動驅動桿5 —起轉動,驅動桿5的頂部在滑槽10內移動,同時驅動活塞7向前推進,缸體6內的液壓油被壓出并進入制動器的油缸內,推動制動器上的兩個閘瓦靠攏并逐級抱緊制動輪,實現制動;起重機在啟動時,只需松開腳踏板3,轉軸4在扭カ彈簧2的回復力作用下轉動,轉軸4帶動驅動桿5 —起轉動,驅動桿5驅動活塞7向后移動,制動器的油缸內的液壓油返回到腳踏注油泵的油缸內,制動器上的兩個閘瓦向兩側移動并逐漸脫離制動輪,電機驅動主動走輪轉動。因此,使用該腳踏注油泵,可通過腳踏板控制油缸出油ロ的出油量,從而控制閘瓦抱緊制動輪的松緊程度,實現人為控制制動速度,且制動速度可隨時調整,在起重機運行到軌道端部時,提前輕踩腳踏板,可有效地減輕緩沖器與安全止檔之間的碰撞力,降低所吊重物擺動的幅度,更有利于所吊重物的準確裝運。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g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腳踏注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I)、扭カ彈簧(2)、油缸、腳踏板(3)、轉軸(4)和驅動桿(5);所述轉軸(4)穿過盒體(I)并與盒體(I)轉動配合,所述油缸的缸體(6)穿入盒體(I)內,油缸的活塞(7)位于盒體(I)內并與轉軸(4)垂直;所述腳踏板(3)固定在轉軸(4)的外圓上并位于盒體(I)外,所述驅動桿(5)垂直于轉軸(4),驅動桿(5)的一端固定在轉軸(4)上,另一端穿過活塞(7)并與活塞(7)間隙配合;所述扭カ彈簧(2)套在轉軸(4 )上,扭カ彈簧(2 )的一端固定在盒體(I)上,另一端固定在轉軸(4 )上;所述油缸的進油ロ (8)和出油ロ(9)位于盒體(I)外。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腳踏注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油ロ(8)靠近盒體(I),所述出油ロ(9)設置在缸體(6)的外端部。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腳踏注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的活塞(7)沿其軸向方向設置有滑槽(10),驅動桿(5)的另一端穿過滑槽(10)并與滑槽(10)間隙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腳踏注油泵,包括盒體、扭力彈簧、油缸、腳踏板、轉軸和驅動桿;轉軸穿過盒體并與其轉動配合,缸體穿入盒體內,活塞位于盒體內并與轉軸垂直;腳踏板固定在轉軸的外圓上并位于盒體外,驅動桿垂直于轉軸,其一端固定在轉軸上,另一端穿過活塞并與其間隙配合;扭力彈簧套在轉軸上,一端固定在盒體上,另一端固定在轉軸上;油缸的進油口和出油口位于盒體外。使用該腳踏注油泵時,將出油口連接制動器的油缸,通過腳踏板控制油缸出油口的出油量,從而控制閘瓦抱緊制動輪的松緊程度,實現人為控制制動速度,且制動速度可隨時調整,可有效地減輕緩沖器與安全止檔之間的碰撞力,降低吊物擺動的幅度,有利于吊物的準確裝運。
文檔編號B60T13/14GK202439681SQ20122007111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9日
發明者李孝勇 申請人:重慶市雙鷹制動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