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進步,汽車內配置的零部件也不斷地趨于完善,其中,安裝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也有諸多技術需求。傳統的汽車后視鏡支架中沒有護罩,不能很好地隱蔽線束,后視鏡整體也不美觀。另外,即使支架上設置了護罩,可都是整體式的,護罩的插裝及其不方便。例如公開號為CN 202499066 U的專利公開披露了一種汽車后視鏡支架,包括支架體,所述的支架本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設有多條平行設置的加強筋,所述的加強筋的上表面為用于與汽車后視鏡的護罩相配合的圓弧面。該汽車后視鏡支架能夠有效防止產生擠壓變形的的汽車后視鏡支架。但是,該申請中的支架對后視鏡的外殼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可沒有對支架進行保護,而且支架的一些零部件暴露在外面影響美觀。又例如公開號為CN 202499068 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后視鏡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所述的支架本體的邊角處設有安裝孔,所述的安裝孔的周邊設有一圈用于對螺釘進行周向限位的凸筋。該汽車后視鏡支架能夠更好的對螺釘進行限位,與護罩之間不易產生移位。但是,該申請中的支架對后視鏡的外殼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可沒有對支架進行保護,而且支架的一些零部件暴露在外面影響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該實用新型的護罩能夠對后視鏡的支架起到保護的作用,具有結構簡單,拆裝方便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包括護罩本體,其中,所述護罩本體沿中軸線分為左護罩和右護罩,所述護罩本體內部設有用于固定的突出的固定部,還設有連接部,用于連接所述左護罩與所述右護罩,所述左護罩內固定的設有加速度傳感器板。優選的是,所述護罩本體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護罩本體為勺子形。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護罩本體上設有一圓孔,一半分布于左護罩上,一半分布于右護罩上,用于支架底座的伸出。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護罩本體可在一定力下安裝卡接,并在一定力作用下拆卸,且不會自行脫開。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固定部設有與汽車后視鏡支架底座相匹配的第一卡扣,該第一卡扣呈數字“7”狀,且不高于所述護罩本體內部,用于固定所述護罩本體。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固定部沿中軸線對稱,一半分布于所述左護罩上,另一半分布于所述右護罩上。[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連接部上設有卡塊、卡子、半凹槽、卡槽。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卡塊與卡子間隔分布于所述左護罩上,所述半凹槽與卡槽間隔分布于所述右護罩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左護罩與所述右護罩交叉卡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左護罩上設有“U”型插槽,該插槽位于所述固定部下面。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插槽“U”型口上面設有第二卡扣,該第二卡扣位于固定部下面,用于固定住加速度傳感器板。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插槽上設有兩個滑槽,位于所述“U”型插槽上面的兩邊,且相互平行,用于卡住加速度傳感器板。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插槽上設有卡板,位于“U”型插槽底部的上面,用于卡住加速度傳感器板。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卡板上設有兩個凸起,分別位于所述卡板上部的兩邊,用于卡住加速度傳感器板。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不僅對后視鏡的支架起到保護的作用,且結構簡單、拆裝方便、美觀實用。
圖1是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內裝有球鉸支架的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的如圖1所示的優選實施例的護罩本體的拆分圖;圖3是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后視鏡的左右卡緊式護罩的如圖1所示的優選實施例的卡槽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護罩本體1、左護罩2、右護罩3、固定部4、連接部5、第--^扣6、第二卡扣7、卡塊
8、卡子9、卡槽10、半凹槽11、插槽12、加速度傳感器板13、滑槽14、卡板15。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對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以下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的,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圖1和圖2所示,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包括護罩本體1,其中,所述護罩本體沿中軸線分為左護罩2和右護罩3,所述護罩本體I內部設有用于固定的突出的固定部4,還設有連接部5,用于連接所述左護罩2與所述右護罩3,所述左護罩內固定的設有加速度傳感器板13。所述護罩本體I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護罩本體I為勺子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護罩本體I上設有一圓孔,一半分布于左護罩2上,一半分布于右護罩3上,用于支架底座的伸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護罩本體I可在一定力下安裝卡接,并在一定力作用下拆卸,且不會自行脫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4設有與汽車后視鏡支架底座相匹配的第一卡扣6,該第一卡扣6呈數字“7”狀,且不高于所述護罩本體內部,用于固定所述護罩本體I。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4沿中軸線對稱,一半分布于所述左護罩上2,另一半分布于所述右護罩3上。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5上設有卡塊8、卡子9、半凹槽11、卡槽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卡塊8與卡子9間隔分布于所述左護罩2上,所述半凹槽11與卡槽10間隔分布于所述右護罩3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護罩2與所述右護罩3交叉卡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護罩2上設有“U”型插槽12,該插槽12位于所述固定部4下面。在圖示實施例中,所述插槽12“U”型口上面設有第二卡扣7,該第二卡扣7位于固定部4下面,用于固定住加速度傳感器板13。在圖示實施例中,所述插槽12上設有兩個滑槽14,位于所述“U”型插槽12上面的兩邊,且相互平行,用于卡住加速度傳感器板13。在圖示實施 例中,所述插槽12上設有卡板15,位于“U”型插槽14底部的上面,用于卡住加速度傳感器 板13。在圖示實施例中,所述卡板15上設有兩個凸起,分別位于所述卡板15上部的兩邊,用于卡住加速度傳感器板13。需要說明的是,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后視鏡的護罩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任何一項及其任意組合,但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包括護罩本體,該護罩本體沿中軸線分為左護罩和右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罩本體內部設有用于將其固定的突出的固定部,還設有連接部,用于連接所述左護罩與所述右護罩,所述左護罩內固定地設有加速度傳感器板。
2.根據權利要求1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罩本體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2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罩本體為勺子形。
4.根據權利要求3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罩本體上設有一圓孔,一半分布于左護罩上,一半分布于右護罩上。
5.根據權利要求1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設有與汽車后視鏡支架底座相匹配的第一卡扣,該第一卡扣呈數字“7”狀,且不高于所述護罩本體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5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沿中軸線對稱,一半分布于所述左護罩上,另一半分布于所述右護罩上。
7.根據權利要求1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上設有卡塊、卡子、半凹槽和卡槽。
8.根據權利要求7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與卡子間隔分布于所述左護罩上,所述半凹槽與卡槽間隔分布于所述右護罩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或8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護罩與所述右護罩交叉卡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護罩上設有“U”型插槽,該插槽位于所述固定部下面。
11.根據權利要求10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U”型口上面設有一第二卡扣,該第二卡扣位于固定部下面。
12.根據權利要求11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上設有兩個滑槽,位于所述“U”型插槽上面的兩邊,且相互平行。
13.根據權利要求12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上設有卡板,位于“U”型插槽底部的上面。
14.根據權利要求13的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上設有兩個凸起,分別位于所述卡板上部的兩邊。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汽車后視鏡支架的護罩,包括護罩本體(1),其中,所述護罩本體(1)沿中軸線分為左護罩(2)和右護罩(3),所述護罩本體(1)內部設有用于將其固定的突出的固定部(5),還設有連接部(6),用于連接所述左護罩(2)與所述右護罩(3),所述左護罩內固定的設有加速度傳感器板(13)。該護罩具有結構簡單、拆裝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B60R1/06GK203126680SQ20132013435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3日
發明者白云飛, 宋曉軍 申請人:北京興科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