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及方法

文檔序號:3882482閱讀:240來源:國知局
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披露了用于機動車輛的一種機動車輛行李固定系統。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來,并且具有直立的位置和允許從行李艙直接通入乘員艙的折疊的位置。行李艙內的可樞轉的桿總成具有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會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并且形成結構性的安全屏障,以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座椅靠背的后表面。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會移動座椅靠背到折疊的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閂鎖總成至少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還披露了可移動的行李架和可折疊的儲存箱。
【專利說明】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總體上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可折疊座椅總成的、適合與座椅總成相互作用以及操作座椅總成的行李固定系統,以及相關的裝載可選件。
【背景技術】
[0002]用于機動車內的座椅總成通常在本【技術領域】眾所周知。在許多機動車內,尤其是在有后座的箱式轎車內,用在第二排或者后排座椅的直立座椅靠背被用于將乘客艙與后面的行李艙分隔開,可以另外通過行李艙蓋或者行李艙蓋板來進入該后行李艙。這種布置易于將乘客艙內的噪音最小化,也使得行李艙內的行李及其它物品分開進行存儲和運輸。考慮到存放在行李艙內的物品除非另外進行約束否則易于在行李艙內到處移動這個事實,直立的后座椅靠背趨向于設計得相當堅固,以便耐受行李艙內沉重的物品對于直立的后座椅靠背的碰撞,例如,在所謂的“急剎車”過程中突然應用機動車制動系統所導致的或者在正面碰撞情況中的、行李艙內沉重的物品對于直立的后座椅靠背的碰撞。然而,這種堅固的結構,增加了機動車的重量和成本。
[0003]而且,在最近幾年,將后座椅靠背配置為繞樞軸向前折疊或者向前旋轉,以在乘客艙和行李艙之間造成開口已經很常見,這對于當需要運輸不這樣就無法放進行李艙的像滑雪板、木材和園林工具那樣的長物體,尤其有用。當處于直立位置時,這種可折疊的后座椅以通常方式發揮作用,并且為車輛乘員形成標準的后座椅靠背,這種后座椅靠背經常裝有與車輛座椅墊襯相匹配的前部墊襯部分。通常地,后座椅靠背被鎖定在直立位置。當閂鎖釋放時,座椅靠背被車輛操作人員移動到折疊位置時,后座椅靠背基本上形成行李艙向前延伸到車內的連續的底板。座椅靠背的后面部分典型地覆蓋有毯狀覆蓋層以便與行李艙部分的相匹配,為的是形成允許長物體越過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客艙的延伸的貨物或者行李區域。
[0004]然而,這些系統也體驗到某些缺點。例如,在這樣的布置中,考慮到對車輛封裝和布局方面的考慮所施加的限制,經常很難為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提供可以由車輛操作人員容易地操作的方便的閂鎖釋放機構。而且,在這樣的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系統中,利用處于直立位置的后座椅靠背來保護乘員艙以隔離行李倉內物品所需要的這種堅固的結構,傾向于增加后座椅靠背總成的質量和體積,致使后座椅靠背很難在直立和折疊位置之間進行操作和移動。
[0005]此外,行李艙的空間是車輛設計一個重要的考慮。有限的行李艙空間阻礙了行李艙的使用性。而且,比如筆記本電腦這樣的易損物品的存儲和運輸,經常有問題,而且,當車輛在使用中時,這種筆記本電腦不能使用,無法發揮其功能。缺乏指定用作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安全存儲區域的、將它們安全地鎖定在適當位置的區域。最后,車輛操作人員經常在行李艙存儲散亂的、易于在整個行李艙到處移動、制造噪音并且可能損壞行李艙的物品。
[0006]因此,一種克服這些缺點的行李固定系統將是有利的。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所披露的行李固定系統具體通過將當前典型的機動車座椅調整為包含操作后座椅的行李固定系統來實現上述目的,其中,后座椅包含通常為水平的座椅結構和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的、繞樞軸可折疊的可折疊座椅靠背,當處于直立位置時,可折疊座椅靠背為車輛乘員形成標準的座椅靠背,當處于折疊位置時,可折疊座椅靠背形成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將可折疊座椅靠背移動到折疊位置形成在乘員艙與行李艙之間的開口和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容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可樞轉的桿總成安裝在行李艙內,并具有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其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座椅靠背上,以在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移動可折疊座椅靠背。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就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并且形成結構性安全屏障,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座椅靠背的后表面。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就移動座椅靠背到折疊的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閂鎖總成至少在第一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0008]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其具有:U型桿,U型桿具有直線形中間部分和一對相匹配的端部,該對相匹配的端部形成相對的安裝凸耳(mounting lug),該安裝凸耳具有從直線形中間部分偏離的軸線;一對安裝支架,其將每一個安裝凸耳可樞轉地固定到位于行李艙內的、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的開口的相對側的一對安裝板上;以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繩索,第一端部附接到U型桿的直線形中間部分上或者在其附近,第二端部附接到可折疊的座椅靠背上。
[0009]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安裝到樞軸附近的第一滑輪,和安裝到乘員艙與行李艙之間的開口的上緣附近的第二滑輪,以及通過行李艙內的安裝板的繩索布線孔,其中,當在第一降低的位置和第二升高的位置之間樞轉可樞轉的桿總成時,繩索經過第一滑輪下面、第二滑輪上面并且通過布線孔。
[0010]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是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其中,閂鎖總成包含在安裝凸耳中的至少一個之上所提供的第一部分,和在保持安裝凸耳的支架中的至少一個之上提供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接合。
[0011]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是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其中,支架包含至少一個垂直于安裝凸耳地延伸并且具有安裝開口的平板,在該安裝開口中接收安裝凸耳。閂鎖總成的第一部分是彎曲凸部,閂鎖總成的第二部分是在平板內與安裝開口同心的半圓形狹槽,彎曲凸部具有從安裝凸耳徑向延伸的第一支腿,和與安裝凸耳平行延伸并且延伸進入半圓形狹槽內的第二支腿。閂鎖總成允許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的轉動,并且在降低的位置內鎖住U型桿。
[0012]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是一種行李固定系統,其在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在直立位置時對該座椅靠背進行限制,其中,解鎖閂鎖總成并且將可樞轉的桿總成從降低的位置樞轉,可同時釋放可折疊的座椅靠背。
[0013]本發明的另外一方面是一種可折疊座椅靠背,其具有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安裝在座椅靠背的后部的可樞轉的桿總成,其具有將可折疊座椅靠背移動到直立位置的降低位置和將可折疊座椅靠背移動到折疊位置的升高位置;以及閂鎖總成,其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0014]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用于固定機動車內的行李及其它貨物的方法,該機動車包含具有后座椅的乘員艙和后座椅后面的行李艙,后座椅包含通常為水平的座椅結構和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的、繞樞軸可折疊的可折疊后座椅靠背,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當在直立位置時,為機動車乘員形成標準的后座椅靠背,當在折疊的位置時,形成了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以形成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的開口以及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容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本方法包含下述步驟:安裝可以在行李艙內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樞轉的可樞轉的桿總成;可操作地連接可樞轉的桿總成到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以在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移動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以移動后座椅靠背到折疊的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以移動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以形成結構性的安全屏障來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后座椅靠背的后表面;并且在降低的位置時,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0015]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種用于包含具有座椅的乘員艙和座椅后面的行李艙的機動車輛的包裹存儲系統,座椅包含通常為水平的座椅結構和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的、繞樞軸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可折疊的座椅靠背當在直立位置時,為機動車乘員形成座椅靠背,當在折疊的位置時,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形成了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以形成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的開口和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允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可樞轉的桿總成安裝在行李艙內,具有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其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的座椅靠背上,以在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就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并且形成結構性的安全屏障,以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后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以及,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就移動座椅靠背到折疊的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包裹架安裝到可樞轉的桿總成上,并且可以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降低的位置時的可進入位置以及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升高的位置時的收藏位置之間移動。閂鎖總成至少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0016]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進一步包含:具有直線形中間部分和一對相匹配的端部的U型桿,一對相匹配的端部形成具有從直線形中間部分偏離的軸線的安裝凸耳;以及一對安裝支架,其可樞轉地將每一個安裝凸耳固定到位于行李艙內的、在乘員艙與行李艙之間的開口的相對側的安裝板上,其中行李架具有大致上為平面的部分和鉸鏈部分,該鉸鏈部分通過鉸鏈與平面部分相互連接,鉸鏈部分含有可樞轉地附接到U型桿的直線形中間部分上的后緣。
[0017]本發明的進一步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進一步含有具有水平橫向構件的艙壁,水平橫向構件將乘員艙與行李艙部分地分隔開,其中包裹架進一步包含可樞轉地附接到水平橫向構件上的前緣。
[0018]本發明的再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其中,在行李架的大致上為平面的部分和鉸鏈部分之間的鉸鏈是琴式鉸鏈,其提供有多個與相對應的關節(knuckle)相互配合并且被該相應的關節所接收的狹槽。
[0019]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其中包裹架前緣通過琴式鉸鏈組件可樞轉地附接到水平橫向構件上,包裹架的前緣被提供了多個狹槽,其與從琴式鉸鏈組件延伸的相應關節配合并被關節所接收。
[0020]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包裹架在收藏位置與艙壁的橫向構件平行并且在其附近,以容許可以完全進入開口和乘員艙。
[0021]本發明的更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其中,當處于收藏位置時,包裹架的鉸鏈部分折疊抵靠包裹架的平面部分并且大致上與包裹架的平面部分相平行,以允許完全進入到開口和乘員艙。
[0022]本發明的更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行李存儲系統,其中,平面部分和平面部分上所提供的鉸鏈部分之間的鉸鏈關節具有比該平面部分的厚度更大的直徑,使得當處于收藏位置時,包裹架的鉸鏈部分折疊抵靠包裹架的平面部分,并且大致上與之相平行,以允許完全進入到開口和乘員艙。
[0023]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其中,包裹架提供有用于存儲物品的凹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在降低的位置時,該凹部是可以進入的,當可樞轉的桿總成在升高的位置時,該凹部實際是不能進入的。
[0024]按照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其中,凹部在兩個位置中的任意一個適于接收和固定平板電腦。
[0025]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其中,凹部進一步具有計算機數據端口,該端口用于將平板電腦連接到機動車輛用計算機系統,并將平板電腦集成到機動車輛計算機系統以進行安全、免提和聲控操作。
[0026]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包裹存儲系統,包含安裝到置于機動車座椅靠背后部的可樞轉的桿總成上的包裹架,以及閂鎖總成,可樞轉的桿總成具有將包裹架移動到可進入位置的降低的位置,和將包裹架移動到收藏位置的升高的位置,該閂鎖總成用于在降低的位置可釋放地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0027]按照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用于在機動車輛內存儲物品的方法,該機動車輛具有含可折疊的座椅靠背的乘員艙以及在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后部的行李艙,當在直立的位置中時,可折疊的座椅靠背為車輛乘員形成座椅靠背,當在折疊的位置時,形成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以在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形成開口和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允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本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在行李艙內安裝具有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的可樞轉的桿總成,其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的座椅靠背上,以用于將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在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進行移動,其中,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就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并且形成了結構性的安全屏障,以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以及,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就移動座椅靠背到折疊的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安裝包裹架到可樞轉的桿總成上;將包裹架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在降低的位置時的可進入位置以及當可樞轉的桿總成在升高的位置時的收藏位置之間移動;并且至少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0028]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用于包含具有座椅的乘員艙以及座椅后面的行李艙的機動車輛的存儲系統,座椅包含通常為水平的座椅結構和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的繞樞軸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在直立位置時,為車輛乘員形成座椅靠背,在折疊位置時,形成了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以形成在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的開口和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允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可樞轉的桿總成安裝在行李艙內,具有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其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的座椅靠背上以在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其中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就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并且形成了結構性的安全屏障,以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座椅靠背的后表面,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就移動座椅靠背到折疊的位置,以提供從乘員艙到行李艙的無障礙進入。安裝到可樞轉的桿總成上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可以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降低的位置時的展開和部署位置以及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升高的位置時的合攏和收藏位置之間移動。閂鎖總成用于至少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0029]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存儲系統,其中,可樞轉的桿總成包含具有直線形中間部分和一對相匹配的端部的U型桿,以及一對安裝支架,該對相匹配的端部形成具有從直線形中間部分偏離的軸線的相對的安裝凸耳,該對安裝支架可樞轉地將每一個安裝凸耳固定到位于行李艙內的、在乘員艙與行李艙之間的開口的相對側的一對安裝板上,其中,可折疊的存儲箱具有至少兩個相對的可折疊的側壁,兩個相對的實質剛性的壁,以及可折疊的底部,剛性側壁的一個具有可樞轉地附接到U型桿的直線形中間部分的上緣。
[0030]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存儲系統,其中,U型桿的直線形中間部分具有圓形橫截面部分,其中一個剛性側壁的上緣進一步包含多個連續的開口,多個有眼鉤通過這些開口可樞轉地將可折疊的存儲箱附接到U型桿的圓形橫截面部分。
[0031]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存儲系統,其中,多個有眼鉤的每一個均包含具有適配地并且可旋轉地接收U型桿的圓形橫截面部分的開口的襯圈,吊鉤可移除地從襯圈延伸進入并且通過剛性側壁中的一個的上緣內的多個開口中的一個。
[0032]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存儲系統,其進一步包含具有水平橫向構件的艙壁,該水平橫向構件部分地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其中,可折疊的存儲箱當在收藏位置時置于水平的橫向構件下方。
[0033]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存儲系統,其中,可折疊的存儲箱在收藏位置中與艙壁的水平橫向構件平行且在其附近,容許完全進入開口和乘員艙。
[0034]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存儲系統,其包含:安裝到置于機動車座椅靠背后部的可樞轉的桿總成上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可樞轉的桿總成具有移動可折疊的存儲箱到展開和部署位置的降低的位置,和移動可折疊的存儲箱到合攏和收藏位置的升高的位置;以及用于在降低的位置可釋放地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的閂鎖總成。
[0035]本發明的再一方面是存儲系統,其中,可折疊的存儲箱可以從可樞轉的桿總成移除,以用作將物品從機動車內運進運出的籃子。
[0036]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是一種存儲系統,其進一步地包含包裹架和可折疊的存儲箱,該可折疊的存儲箱安裝到可樞轉的桿總成上,并且可以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降低的位置時的可進入位置以及當可樞轉的桿總成在升高的位置時的收藏位置之間移動。
[0037]本發明的額外的方面是一種存儲系統,其中,在收藏位置的包裹架和可折疊的存儲箱允許完全進入開口和乘員艙。
[0038]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一種存儲系統,其中當在收藏位置時,可折疊的存儲箱置于包裹架上。[0039]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是一種在機動車輛內存儲物品的方法,該機動車輛具有含可折疊的座椅靠背的乘員艙和在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后部的行李艙,當在直立的位置時,可折疊的座椅靠背為車輛乘員形成座椅靠背,當在折疊的位置時,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形成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以在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形成開口以及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允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本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在行李艙內安裝可樞轉的桿總成,該桿總成具有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其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的座椅靠背,以在直立位置和折疊位置之間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其中,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則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位置并且形成結構性的安全屏障,以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以及,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位置,則移動座椅靠背到折疊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安裝可折疊的存儲箱到可樞轉的桿總成上;當可樞轉的桿總成在降低的位置時,在展開和合攏的狀態之間移動可折疊的存儲箱;將可折疊的存儲箱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降低的位置時的部屬的、降低的位置以及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升高的位置時的收藏的、上部的位置之間移動;并且至少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0040]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研究了以下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及附圖以后就會理解并且明白本發明的這些及其它方面、目的和特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1]圖I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具有在折疊位置的后座椅靠背和在升高位置的U型桿的行李固定系統的機動車輛的透視后視圖;
[0042]圖IA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具有在折疊位置的后座椅靠背和在升高位置的U型桿的行李固定系統的機動車輛的后視平面圖;
[0043]圖2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具有在部分折疊位置的后座椅靠背和在部分升高位置的U型桿的行李固定系統的機動車輛的透視后視圖;
[0044]圖3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具有在直立位置的后座椅靠背和在降低位置的U型桿的行李固定系統的機動車輛的透視后視圖;
[0045]圖3A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具有在升高位置的后座椅靠背和在降低位置的U型桿的行李固定系統的機動車輛的后視平面圖;
[0046]圖4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U型桿的透視圖;
[0047]圖5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閂鎖總成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
[0048]圖5A和5B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閂鎖總成的第一實施例的橫截面視圖;
[0049]圖6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閂鎖總成的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
[0050]圖7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閂鎖總成的第三實施例的仰視透視圖;
[0051]圖8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閂鎖總成的第四實施例的仰視透視圖;
[0052]圖9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閂鎖總成的第五實施例的透視圖;
[0053]圖10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的閂鎖總成的第六實施例的透視圖;
[0054]圖11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包裹存儲系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降低的位置;[0055]圖12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包裹存儲系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部分升高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部分收藏位置;
[0056]圖13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包裹存儲系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進一步的部分升高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進一步的部分收藏位置;
[0057]圖14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包裹存儲系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完全升高位置,包裹存儲架在完全收藏位置;
[0058]圖15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包裹存儲系統的局部側視平面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
[0059]圖16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包裹存儲系統的機動車輛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降低的位置;
[0060]圖17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可折疊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可折疊的存儲箱在展開狀態和部署位置;
[0061]圖18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可折疊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部署位置;
[0062]圖19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可折疊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部分升高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部分收藏位置;
[0063]圖20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進一步部分升高的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進一步部分收藏位置;
[0064]圖21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可折疊存儲箱的機動車輛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完全升高的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完全收藏位置;
[0065]圖22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局部側視平面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
[0066]圖23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包裹存儲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降低的位置,可折疊的存儲箱在展開狀態和部署位置;
[0067]圖24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包裹存儲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降低的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部署位置;
[0068]圖25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包裹存儲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部分升高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部分收藏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部分收藏位置;
[0069]圖26是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包裹存儲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進一步的部分升高位置,包裹存儲架在進一步的部分收藏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進一步的部分收藏位置;
[0070]圖27是根據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包裹存儲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完全升高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完全收藏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完全收藏位置;以及
[0071]圖28是包含按照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包裹存儲系統和可折疊的存儲箱的機動車的透視后視圖,U型桿在完全升高的位置,包裹存儲架在完全收藏位置,合攏的可折疊的存儲箱在完全收藏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72]為了在此進行說明,此處的術語“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
及其派生詞將如圖I所示方位關聯到本發明。但是,應理解到的是,本發明可以采取各種可供選擇的方位和步驟順序,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還應理解到的是,附圖中所示的以及以下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裝置和過程僅僅是所附權利要求中限定的本發明的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因此,關于此處公開的實施例的具體的尺寸和其它物理特征不應被認為是限制性的,除非權利要求中另有明確聲明。
[0073]本發明披露了用于包含具有為本領域所熟知的前座椅(未不出)和后座椅22的乘員艙20的機動車輛10的一種行李固定系統12。行李艙24位于后座椅22的后部,通過形成機動車輛10的結構組件的艙壁26部分地與乘員艙20分隔開。眾所周知,行李艙24可以通過行李艙蓋或者蓋板27進入。艙壁26被提供了一對安裝板28、30,該對安裝板28、30優選地被具有垂直部份34和水平部份36的框架32隔開。部份34、36中的每一個均具有減小艙壁26的總體質量的多個開口 38。艙壁26也優選地包括位于安裝板28、30之間的并且在框架32下面的通道40,如圖I所最佳示出的。
[0074]如本【技術領域】典型的那樣,每一個后座椅22都由靜止的下部座椅42和后座椅靠背44形成。如圖中所示出的,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優選包括一對并列的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44。然而,應當注意到,橫跨機動車輛10的整個寬度的單一座椅靠背44可以有利地應用本發明。后座椅靠背44具有直立位置(如圖3中最佳示出的)和折疊位置(如圖I中最佳不出的)。后座椅靠背44每一個均繞位于座椅靠背44每一側的樞軸46可以折疊,這樣,在直立位置時,可折疊后座椅靠背44中的每一個均形成車輛乘員可以倚靠的標準的后座椅靠背。然而,當在折疊位置時,可折疊后座椅靠背44形成實質上與行李艙24的底板48連續的表面。為了提高這種構造的美感,優選在后座椅靠背44的后表面50和行李艙24的底板48上均鋪設相匹配的、實質上連續的毯狀覆蓋物,使得可折疊后座椅靠背44在折疊位置時形成與行李艙24的底板48連續的表面。當處于折疊位置時,可折疊后座椅靠背44也形成乘員艙20和行李艙24之間的、通過通道40的開口 52,和延伸的行李區域54,該延伸的行李區域54允許從行李艙24越過可折疊后座椅靠背44直接通入乘員艙20。然而,當在直立位置時,可折疊后座椅靠背44將乘員艙20與行李艙24分隔開。
[0075]可樞轉的桿總成56安裝在行李艙24內。可樞轉的桿總成56包括具有直線形中間部分60和形成相對的安裝凸耳64的一對相同的匹配端部62的U型桿58,如圖4示出的。直線形中間部分優選具有圓形橫截面結構。U型桿58優選地由中空管狀的鋁材擠壓制成,如圖5-10所示出的。每一個安裝凸耳64具有從直線形中間部分60的軸線偏離的軸線,以形成大致上的U型。雖然U型桿58的精確形狀可能會有賴于車輛的布局設計和幾何結構而變化,但是,U型桿58必須能通過U型桿58的旋轉被升高到離開和降低到進入乘員艙20與行李艙24之間的開口 52,如下面所討論的。一對具有安裝緊固件的孔67的安裝支架66,通過緊固件69將每一個安裝凸耳64可樞轉地固定到一對安裝板28、30上,該對安裝板28、30位于行李艙內、乘員艙20與行李艙24之間的開口 52的相對側,如圖5A和5B所示出的。每個支架66均具有接收其中一個凸耳64的套筒68,使得U型桿58可以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樞轉,如圖1-3A所示出的。
[0076]每一個均具有第一端部72的一對繩索70,第一端部72優選附接到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的相對的端部上。繩索70的第二端部74附接到每一個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44上,優選在樞軸46之上并且在其附近。進而,第一滑輪76優選安裝到通道40上的樞軸46之上并且在其附近。第二滑輪78優選安裝到通道40附近并臨近乘員艙20與行李艙24之間的開口 52內的上緣80。繩索布線孔82優選通過行李艙24內的安裝板28、30中的每一個進行延伸,其中繩索70經過第一滑輪76下方,第二滑輪78上方,并且穿過布線孔82。
[0077]U型桿58因此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44上,借此可以將U型桿58在其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樞轉,以將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44分別在其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移動。即,樞轉U型桿58到降低的位置會拉動繩索70,以將可折疊后座椅靠背44移動到直立的位置,如圖3和3A所示出的。這有利地導致橫跨開口 52的U型桿58的定位,這也形成了結構性安全屏障,防止行李艙24內的物品碰撞后座椅靠背44的后表面50。樞轉U型桿58到升高的位置,允許后座椅靠背44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動到折疊的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24到乘員艙20的無障礙進入,如圖I和IA所示出的。
[0078]行李固定系統12也包括用于將U型桿58至少在降低的位置鎖住的閂鎖總成84。隨著U型桿被這樣鎖住,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44也被作用在后座椅靠背44的繩索70的張力有效地鎖住并且被限制在直立的位置。閂鎖總成84優選含有第一部分86和第二部分88,該第一部分86在至少一個安裝凸耳64上提供,優選在每一個安裝凸耳64上提供,第二部分88類似地在保持安裝凸耳64的至少一個支架66上提供,優選在每一個支架66上提供。第一部分86可以通過如下面所描述的許多方式接合第二部分88。
[0079]圖5,5A和5B示出了閂鎖總成84的第一個實施例。其中,閂鎖總成84的第一部分86是通過安裝凸耳64延伸進入U型桿58的中空部分92的徑向孔90。閂鎖總成84的第二部分88是被推進以通過在支架66的套筒68內的孔96延伸的卡柱(pen)94。卡柱94被提供了彈簧98,
[0080]該彈簧98 —個端部附接到卡柱94上的襯圈100上,另一個端部附接到支架66上的凸部102上,以將卡柱94朝支架66推進。隨著U型桿58旋轉到降低的位置,U型桿58內的孔90和支架66的套筒68內的孔96被對準,彈簧加載的卡柱94就被推進到既與安裝凸耳64內的孔90,也與支架66的套筒68內的孔96相接合,以鎖住U型桿58并在降低的位置固定它。當對抗彈簧98的推動將彈簧加載的卡柱94從與安裝凸耳64內的孔90的接合中手動地抽出來時,U型桿58可以便捷地被釋放,并且被允許再一次在支架66內進行樞轉。
[0081]圖6中示出了閂鎖總成84的第二實施例。如同在第一實施例中一樣,閂鎖總成84的第一部分86是通過安裝凸耳64延伸進入U型桿58的中空部分92的徑向孔90。閂鎖總成84的第二部分88同樣地是延伸進入支架66的套筒68內的孔96的卡柱94。然而,卡柱94沒有被提供彈簧98,而是當U型桿58被樞轉到降低的位置,并且孔90和孔96被對準時,卡柱94被手動地分別插入孔96和90。然后卡柱94可以被插入與孔96和孔90接合,以在降低的位置固定U型桿。優選卡柱94由塑料材料制成,在尺寸上緊密配合入孔96。如同在第一實施例中一樣,當卡柱94被手動地從與安裝凸耳64內的孔90的接合中抽出時,U型桿58可以很便利地被釋放并被允許在支架66內樞轉。優選閂鎖總成84還包括繩索104,該繩索104的第一端部106附接于安裝到支架66或者行李艙安裝板28、30之一上的繩索固定器108,第二端部110附接到可移動的卡柱94上。繩索104對于防止卡柱94丟失或者放錯位置很有用。
[0082]閂鎖總成84的第三實施例在圖7中以仰視圖示出。閂鎖總成84的第一部分86是從安裝凸耳64徑向延伸的凸部112,閂鎖總成84的第二部分88是基本上沿著套筒68的長度提供的直的徑向狹槽114,凸部112延伸進入并穿過該徑向狹槽114。徑向狹槽114優選至少在狹槽114的下端部具有止動件116,其彈性地接收并且保持凸部112以防止U型桿58意外地樞轉,并且將U型桿保持在其降低的位置。
[0083]閂鎖總成84的第四實施例在圖8同樣以仰視圖示出。閂鎖總成84的第一部分86也含有從安裝凸耳64徑向延伸的凸部112。然而,閂鎖總成84的第二部分88是基本上沿著套筒68的長度提供的J型狹槽118,凸部112延伸進入并穿過J型狹槽118。J型狹槽118具有允許U型桿在支架66內樞轉的直的部分120,以及彎曲的端部部分122。當U型桿樞轉到降低的位置時,凸部112在直的部分120中移動,并且進入彎曲的部分122,以倚靠在止部124上,因此阻止U型桿進行樞轉,除非U型桿被釋放并且保留在其降低的位置中。
[0084]圖9示出了閂鎖總成84的第五實施例。在這里,安裝支架66包括相對于安裝凸耳64垂直地延伸的一對平行的平板126、128。平板126、128每一個均具有安裝開口 130,安裝凸耳64在安裝開口 130內被適配地接收。閂鎖總成84的第一部分86是安裝到安裝凸耳64上的彎曲凸部132。閂鎖總成84的第二部分是平板內與安裝開口 130同心的半圓形狹槽134。彎曲凸部132具有從安裝凸耳64徑向延伸的第一支腿136和與安裝凸耳平行延伸并且延伸進入半圓形狹槽134內的第二支腿138。閂鎖總成84因此允許U型桿58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旋轉運動。
[0085]為了將U型桿58在降低的位置內鎖住,下部彈簧夾140被安裝到平板126的底部附近,并與半圓形狹槽134相切。彈簧夾140具有與安裝凸耳64上的彎曲凸部132的第二支腿138彈性地接合的延伸的凹口 142,以將U型桿在降低的位置內鎖住。優選增加第二上部彈簧夾142,以允許U型桿58在升高的位置內也被鎖住,如圖9所示出的。
[0086]閂鎖總成84的第六實施例如圖10中所示出,并且與上面描述的第五實施例共有許多特征。在這里,半圓形狹槽134被提供了彈性止動件144,止動件144在平板126內的半圓形狹槽134的下端形成,在那里,止動件144彈性地并且可釋放地與安裝凸耳64上的彎曲凸部132的第二支腿138相接合,以將U型桿58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優選在半圓形狹槽134的上端提供第二止動件146,以允許U型桿58在升高的位置中也被鎖住,如圖10中所示出。
[0087]在本發明中所披露的閂鎖總成84的實施例中,應當注意到,閂鎖總成84可以在機動車10的相對側的那對安裝凸耳64中的每一個上以及支架66中的每一個上提供,以增加閂鎖作用的強度和可靠性,并且平衡兩側的負載。進一步地,如前面關于圖9和10中所示出的實施例所做的描述,行李固定系統12的閂鎖總成84的每一個實施例,都可以被調整為既在降低的位置也在升高的位置鎖住U型桿58。例如,圖5和6中所示出的實施例中,可以增加額外的孔,并且該額外的孔相對于孔90位于圍繞安裝凸耳64的直徑大約180°的位置,使得在安裝凸耳64內的孔和支架套筒68內的孔在U型桿58的升高的位置和降低的位置的每一個都是對齊的,因此,卡柱94可以在兩個位置中的任意一個位置被插入以鎖住U型桿58。在圖7和8所示出的實施例中,止動件116或者彎曲的部分122可以分別在狹槽114的每一個端部被提供。
[0088]如本說明書所披露的,將在行李艙內到處移動的物品負載責任從座椅靠背轉移到例如U型桿58這樣的單獨的、結實堅硬的結構上的解決方案,可以消除對于笨重且昂貴的座椅靠背結構的需要。然而,雖然本發明所披露的行李固定系統12確實提出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案,但是,它卻趨于減少行李艙24內的可用空間,潛在地妨礙了行李艙24的有用性。作為向此行李艙24歸還空間并且也提供額外特征的方法,本發明包括了可以與可樞轉的桿總成56結合使用以為某些物品——尤其是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提供額外的存儲和安全性的一種行李存儲系統200,以及提供將該物品安全地鎖定在適當位置上的方法。而且,本發明包括一種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其可與可樞轉的桿總成56組合,以保持物品在第一位置,防止其在行李艙24內到處自由滾動,如下面所討論的。
[0089]該行李存儲系統200尤其適于存儲相對扁平的物品,比如,平板電腦,并且允許平板電腦與車上的計算機進行通訊,如圖11-16所示出。行李存儲系統200主要包括安裝到可樞轉的桿總成56上的行李架202,行李架202可以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56處在降低的位置時的可進入位置以及當可的桿總成56處在升高的位置時的收藏位置之間移動。
[0090]優選地,行李架202是由輕質的塑料制成的兩件式設計,并且鉸接在一起,以與可樞轉的桿總成56結合形成四連桿機構(four-bar mechanism)。行李架202優選具有大體上為平面的部分204,以及通過鉸鏈208將一件與另一件相互連接起來的鉸鏈部分206。為了便利行李架202的有效裝載,如下面進一步討論的,行李架202的平面部分204優選在縱向高度上為與平面部分204相互連接的鉸鏈部分206的縱向高度的幾倍(更優選為約3倍),如圖11-16所示出的。
[0091]鉸鏈部分206包括可樞轉地附接到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的后緣210,U型桿58優選具有如圖15所示出的圓形截面。行李架202的后緣210優選用彈性C型夾子212附接到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彈性C型夾子212優選可樞轉地并且可以釋放地接合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如圖11-16中所示出的,如圖15中所最佳示出的。行李架202進一步含有平面部分204上的前緣214,平面部分204的前緣214通過安裝板218可樞轉地附接到水平橫向構件36的前部216上。即,行李架的前緣214通過安裝板218可樞轉地附接到水平橫向構件36上。安裝板218優選通過行李架202的平面部分204上的狹槽220所限定的琴式鉸鏈219可旋轉地耦接到前緣214上,狹槽220與安裝板218上的多個關節222配合并且接收安裝板218上的多個關節222。與行李架202的平面部分204和鉸鏈部分206相互連接的鉸鏈208也優選是具有行李架202的鉸鏈部分206上的狹槽224的琴式鉸鏈,狹槽224與行李架202上的平面部分204上的多個關節226配合并且接收行李架202上的平面部分204上的多個關節226。
[0092]如圖11所示出的,行李架202被提供了淺的凹部228,以存儲大致上扁平的物體,當可樞轉的桿58處于降低的位置時,可以進入凹部228。凹部228優選適合于接受并且例如通過有彈性的束縛帶130來限制平板電腦。當然,可以使用其他的約束裝置,例如,蓋住凹部并且因此形成口袋的網狀物或者魔術貼。優選地,凹部228進一步配備有計算機數據接口 132,例如USB接口,以將平板電腦連接到機動車輛的計算機系統134上,并且將平板電腦集成進機動車輛的計算機系統134以進行安全、免提和聲控操作。通過數據端口 132的這種連接,也允許對于平板電腦的電池進行充電,使得車輛使用者一到達目的地,平板電腦就已經完全充好電了。
[0093]當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12的U型桿58處于降低的位置中并且通過閂鎖總成84鎖定到位時,如上面所討論過的,行李架202可以進入,并且給予使用者否則可能喪失的額外的空間。相反地,當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12的U型桿58移動到升高的位置,并且優選使用閂鎖總成84鎖定到位時,行李架202與行李固定系統12的U型桿58相鉸接,以緊密靠近于行李艙甲板,并最終緊貼地安置于艙壁的橫向構件36之下,容許使用者可以完全進入通道40。即當在收藏位置時,行李架202置于與艙壁橫向構件36平行并在其下方附近的位置,允許完全進入到開口以及乘員艙。而且,如圖15所示出的,平面部分204上的鉸鏈208的關節226具有比平面部分204的厚度T更大的直徑D,使得當處于收藏位置時,行李架202的鉸鏈部分206折疊抵靠著行李架202的平面部分204并且大致上與之平行,進一步增強了對于開口以及乘員艙的完全進入。而且,當可樞轉的桿58被移動到升高的位置時,存儲在行李架的平面部分204的凹部228內的物品實際無法接近并被固定,如圖28所最佳示出的。
[0094]本發明的行李固定系統12也允許使用小孔及/或環以調整系統12進行額外的存儲。尤其是,使用者經常在行李艙24內存儲物品,這些物品是松散的并且容易在行李艙24內到處移動,制造噪音并且可能損害行李艙24或者行李艙24內的其它物品。
[0095]因此,提供了可折疊的存儲箱300以保持存儲在行李艙24內的物品。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優選由輕型的硬質塑料制成并且安裝在可樞轉的桿總成56上,如圖17-22所示出的,并且可以在展開和合攏的狀態之間進行移動,如圖17和18所分別最佳示出的。在圖17的展開狀態和部署位置中,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具有兩個相對的可折疊的側壁302、304,兩個相對的實質剛性的壁306、308,和可折疊的底部310。至少剛性側壁306具有可樞轉地附接到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的上緣312。優選地,剛性側壁306的上緣312包括多個連續的開口 314,通過這些連續的開口 314,多個有眼鉤316將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可樞轉地附接到U型桿58的圓形橫截面部分60上。每一個有眼鉤314具有有開口 318的襯圈317,以及吊鉤320,開口 318適配地并且可旋轉地接收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的圓形橫截面形狀,并且,吊鉤320可移除地從襯圈317延伸進并且通過剛性側壁306的上緣312內的多個開口 314中的一個。
[0096]在操作中,在可樞轉的桿總成56位于降低的位置,并且通過閂鎖總成84鎖定到位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將可折疊的存儲箱在展開和折疊的狀態之間進行移動,如圖17和18所分別示出的。而且,在可折疊的存儲箱在合攏狀態的情況下,移動可樞轉的桿總成到升高的位置,如圖19-21所示出的,會將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從部署位置移動到收藏位置,如圖21所示出的。優選地,U型桿58通過閂鎖總成84鎖定到位,可折疊的存儲箱300由安裝到艙壁26上的水平橫向構件36上的凸部或者夾子322支承在收藏位置,如圖21所示出的。
[0097]相應地,與本發明相一致地,在收藏位置中的可折疊的存儲箱300也允許完全進入開口 52和乘員艙20。優選地,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在收藏位置被配置為與水平的艙壁橫向構件36平行并且在其附近。而且,借助有眼鉤316上的可移除鉤320,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可以很容易地從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移除,用做從機動車輛10運進運出物品的籃子。
[0098]本發明的進一步的特征是將包裹架202與可折疊的存儲箱300結合,如圖23到28所示出的。如同從這些圖中所可以看到的,行李架202和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均附接到U型桿58的直線形中間部分60。行李架202安裝到可樞轉的桿總成上,以可以在當可樞轉的桿總成56處在降低的位置時的可進入位置以及當可樞轉的桿總成處在升高的位置時的收藏位置之間移動。在合攏的狀態下,通過升高可樞轉的桿總成56到升高的位置,可折疊的存儲箱300也同時在部署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間移動。
[0099]如圖28所示出的,在行李架202和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均在收藏位置的情況下,當可樞轉的桿總成56在升高的位置時,行李架202和可折疊的存儲箱300 二者都同樣地置于艙壁26的水平橫向構件36之下,此時每一個均在收藏位置中,因此允許對于開口 52和乘員艙20的完全進入。優選地,可折疊的存儲箱300被行李架202所支承。為此目的,優選給行李架提供凸部324,使得當在收藏位置中時,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倚靠在行李架202的凸部324之上。部署行李架202以及可折疊的存儲箱300僅是相反的操作,其中可折疊的存儲箱300然后可以置于展開的狀態。
[0100]可以理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的情況下,可以對上述結構做出變化和修改,還可以理解,這種構思旨在被以下權利要求所涵蓋,除非這些權利要求通過其文字另有明確表述。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機動車輛的行李固定系統,該機動車輛包含具有座椅的乘員艙和座椅后面的行李艙,座椅含有通常為水平的座椅結構和可折疊的座椅靠背,該座椅靠背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并繞樞軸可折疊,可折疊的座椅靠背當在直立位置時為車輛乘員形成座椅靠背,可折疊的座椅靠背當在折疊位置時形成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以形成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的開口和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容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其特征在于,包含: 安裝在行李艙內的可樞轉的桿總成,該可樞轉的桿總成具有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其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的座椅靠背,以在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其中,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就會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并且形成結構性安全屏障,以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以及,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就會移動座椅靠背到折疊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和 用于至少在第一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的閂鎖總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可樞轉的桿總成包含:具有直線形的中間部分和一對匹配的端部的U型桿,該對匹配的端部形成具有從直線形中間部分偏離的軸線的相對的安裝凸耳;一對安裝支架,其可樞轉地將每一個安裝凸耳固定到位于行李艙內的、乘員艙和行李艙之間的開口的相對側的一對安裝板上;和繩索,該繩索具有附接到U型桿的直線形中間部 分上或者附近的第一端部和附接到可折疊的座椅靠背上的第二端部。
3.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可樞轉的桿總成進一步包含安裝在樞軸附近的第一滑輪、安裝在乘員艙與行李艙之間的開口的上緣附近的第二滑輪、和通過行李艙內的安裝板的繩索布線孔,其中,當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樞轉可樞轉的桿總成時,繩索移動經過第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樞轉可樞轉的桿總成時,繩索移動經過第一滑輪下方、第二滑輪上方,并通過布線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閂鎖總成包含在至少一個安裝凸耳上提供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保持安裝凸耳的至少一個支架上提供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接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閂鎖總成的第一部分是延伸到安裝凸耳內的徑向孔,閂鎖總成第二部分是彈簧加載的卡柱,該卡柱被推進為延伸穿過支架以選擇性地接合安裝凸耳內的孔,當對抗彈簧加載的卡柱的推動以將彈簧加載的卡柱從與安裝凸耳內的徑向孔的接合中抽出時,U型桿被允許在支架內樞轉,以及,當通過彈簧加載的卡柱的推動使彈簧加載的卡柱延伸至與徑向孔接合時,U型桿被阻止進行樞轉。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閂鎖總成的第一部分是從安裝凸耳延伸的徑向凸部,閂鎖總成的第二部分是狹槽,徑向凸部在該狹槽內延伸,狹槽在其一個端部具有止動件,該止動件彈性地接收并且保持凸部以阻止U型桿的意外樞轉。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閂鎖總成的第一部分是從安裝凸耳延伸的徑向凸部,閂鎖總成的第二部分是J型狹槽,徑向凸部在該J型狹槽內延伸,J型狹槽具有容許U型桿樞轉的直部和阻止U型桿意外樞轉的曲部。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閂鎖總成的第一部分是延伸進入安裝凸耳的徑向孔,閂鎖總成第二部分是可移動的卡柱,其適于延伸通過支架,以選擇性地接合到安裝凸耳內的孔,當將可移動的卡柱從與安裝凸耳內的徑向孔的接合中抽出來時,U型桿被允許在支架內樞轉,以及,當卡柱插入以與徑向孔接合時,U型桿被阻止樞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閂鎖總成進一步包含繩索,其第一端部附接到安裝到行李艙安裝板其中之一上的繩索固定器上,第二端部附接在可移除的卡柱上。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支架包含至少一個平板,其垂直于安裝凸耳地延伸并且具有安裝開口,在該安裝開口內接收安裝凸耳,閂鎖總成的第一部分是彎曲凸部,閂鎖總成的第二個部分是平板上與安裝開口同心的半圓形狹槽,彎曲凸部具有從安裝凸耳徑向延伸的第一支腿,和與安裝凸耳平行地延伸并延伸進半圓形狹槽的第二支腿,閂鎖總成允許U型桿在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間的旋轉運動,并且在第一降低的位置處鎖住U型桿。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支架進一步包含安裝到平板上的彈簧夾,彈簧夾具有彈性地接合安裝凸耳的第二支腿的延伸的凹口,以在降低的位置鎖住U型桿。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支架進一步包含在平板內的半圓形狹槽的下端形成的彈性止動件,止動件彈性地并且可釋放地接合安裝凸耳的第二部分,以在降低的位置鎖住U型桿。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閂鎖總成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中的每一個位置鎖住U型桿。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該行李固定系統含有接近每一個安裝凸耳的閂鎖總成。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地,行李艙和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中的每一個均鋪有相匹配的毯狀覆蓋物,以形成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連續行李區域。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行李固定系統含有一對并列的可折疊的座椅靠背。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當可折疊的座椅靠背被約束在直立位置時,解鎖閂鎖總成并從降低的位置樞轉可樞轉的桿總成,會同時釋放可折疊的座椅靠背。
18.一種具有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的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含: 安裝在座椅靠背后部的可樞轉的桿總成,該可樞轉的桿總成具有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直立位置的降低的位置和移動可折疊的座椅靠背到折疊位置的升高的位置;以及 在降低的位置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的閂鎖總成。
19.一種用于在機動車輛內固定行李和其它貨物的方法,該機動車輛包含具有后座椅的乘員艙和后座椅后面的行李艙,后座椅包含通常為水平的座椅結構和將乘員艙與行李艙分隔開的、繞樞軸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當在直立的位置時為車輛乘員形成標準的后座椅靠背,并且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當在折疊的位置時形成與行李艙實質上連續的表面,以形成在乘員艙與行李艙之間的開口以及延伸的行李區域,該延伸的行李區域允許從行李艙越過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直接通入乘員艙,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含有下述步驟: 安裝可以在行李艙內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間樞轉的可樞轉的桿總成; 將可樞轉的桿總成可操作地連接到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上,以在直立的位置和折疊的位置之間移動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 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升高的位置,以移動后座椅靠背到折疊位置,以提供從行李艙到乘員艙的無障礙進入; 將可樞轉的桿總成樞轉到降低的位置,以移動可折疊的后座椅靠背到直立的位置并且形成結構性的安全屏障,以防止行李艙內的物品碰撞后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以及當在降低的位置時,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當在升高的位置時鎖住可樞轉的桿總成這一步驟。
【文檔編號】B60N2/36GK104029616SQ201410081054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喬納森·安德魯·萊恩, 亞當·薩克斯, 小格雷·L·卡爾 申請人:福特全球技術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