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側傾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882728閱讀:282來源:國知局
防側傾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側傾裝置,設置在車輛底部,結構主要包括:由電機驅動旋轉的中央旋轉軸和多個圍繞中央旋轉軸公轉的配重塊,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公轉軌道不重合,即配重塊在公轉的過程中不會與其它的配重塊發生碰撞和摩擦。在所安裝車輛處于平衡狀態或描述為正常行駛狀態下,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位于所述旋轉軸的中軸線上,即所述的多個配重塊處于力平衡狀態。側傾發生時,所述的旋轉軸帶動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旋轉至側傾的相反方向,防止側傾;側傾狀態結束,中央旋轉軸帶動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重新回到所述的中軸線上,多個配重塊重新回到力平衡狀態。
【專利說明】防側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防側傾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兩輪驅動車輛的全向防側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車輛防側傾機構,通常是通過對設置在車輛輪軸和懸架系統的機械結構或電控結構做相應的改進,取得了相應的成效。如專利200580028064.1,《用于車輛的防側傾/俯仰系統以及裝配有該系統的車輛》公開的防側傾機構,通過對懸架系統做相應的改進,達到了相應的效果。
[0003]但是此類防側傾結構都是針對大型車輛設計的,對于小型車輛,尤其是現在流行的結構緊湊的兩輪平衡車,本身的懸掛結構就十分簡單,而且可改造的空間也較小,無法使用此類復雜的防側傾裝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針對小型平衡車懸架系統改進空間有限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防側傾裝置,設置在車輛底部,結構主要包括:由電機驅動旋轉的中央旋轉軸和多個圍繞中央旋轉軸公轉的配重塊,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公轉軌道不重合,即配重塊在公轉的過程中不會與其它的配重塊發生碰撞和摩擦。
[0005]在所安裝車輛處于平衡狀態或描述為正常行駛狀態下,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位于所述旋轉軸的中軸線上,即所述的多個配重塊處于力平衡狀態。
[0006]側傾發生時,所述的旋轉軸帶動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旋轉至側傾的相反方向,防止側傾;側傾狀態結束,中央旋轉軸帶動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重新回到所述的中軸線上,多個配重塊重新回到力平衡狀態。
[0007]相對于傳統復雜的防側傾機構,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通過改變重心的方式抑制側傾,在不改變懸架結構的基礎上,有效的抑制了側傾的發生,而且結構簡單,便于安裝。
[0008]作為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的配重塊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配重塊的公轉軌道分別位于所述中央旋轉軸的上段和下段。車輛處于力平衡狀態時,所述的兩個配重塊相對,處于力平衡狀態,保證重心處于中央旋轉軸的中軸線。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配重塊公轉由驅動棘輪驅動,該驅動棘輪與所述的中央旋轉軸內嚙合,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通過驅動棘爪帶動所述的驅動棘輪自轉,進而帶動所述的配重塊公轉。
[0010]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通過一電機驅動,完成正向和反向轉動;所述的兩個配重塊的公轉方向相反,驅動所述兩個配重塊的驅動棘輪的自轉方向相反。
[0011]防止側傾動作時,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首先向一個方向旋轉,帶動一個配重塊旋轉至指定位置,然后反向旋轉,帶動所述的另一個配重塊旋轉至指定位置;側傾結束時,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首先旋轉,帶動一個配重塊首先回到原始位置;然后翻轉,帶動另一個配重塊回到原始位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或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本發明防側傾裝置設置位置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防側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發明防側傾裝置A-A截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7]實施例1,如圖1所示:防側傾裝置固定在兩輪平衡車車架7的下方,位于兩車輪8之間、輪軸下方的位置。平衡車直接由輪轂電機9驅動,不具備相應的懸掛結構。
[0018]如圖2和圖3所示:防側傾裝置包括箱體和內部的防側傾機構:一圓柱箱體4和上端蓋5。
[0019]中央旋轉軸I設置在所述箱體4中央,中央旋轉軸I的內部設有一帶動自身旋轉的電機6,該電機固定在箱體4底板的中央。
[0020]所述的配重塊數量為兩個,分別為上配重塊23和下配種塊33,靜止狀態,上配重塊23和下配種塊33相對設置,位于同一直線上,保證兩個配重塊的中心位于所述中央旋轉軸I的中軸線上。上配重塊23與上驅動棘輪22固定,上驅動棘輪22與中央旋轉軸I內嚙合,由設置在中央旋轉軸I上的上驅動棘輪爪21驅動。
[0021]下配重塊33與下驅動棘輪32固定,下驅動棘輪32與中央旋轉軸I內嚙合,由設置在中央旋轉軸I上的下驅動棘輪爪31驅動。
[0022]上下驅動棘輪的轉動方向相反,即中央旋轉軸I向一側旋轉時,只能帶動一個驅動棘輪旋轉,在翻轉時,才能帶動另一個驅動棘輪旋轉。為了防止中央旋轉軸I在反轉時,對已經運動到側傾抑制位置的配重塊產生影響,相應的還具有對應的防逆轉棘輪,包括上防逆轉棘輪24和下防逆轉棘輪34。
[0023]在箱體4上還設有與上防逆轉棘輪24和下防逆轉棘輪34分別配合的防逆轉棘輪爪25和防逆轉棘輪抓35
[0024]防止側傾動作時,所述的中央旋轉軸I首先向一個方向旋轉,帶動配重塊旋轉至指定位置,然后反向旋轉,帶動所述的另一個配重塊旋轉至指定位置;
[0025]側傾結束時,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首先向一個方向旋轉,帶動一個配重塊繼續原來的旋轉方向,回到原始位置;然后翻轉,帶動另一個配重塊按原來的旋轉方向,回到原始位置。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側傾裝置,設置在車輛輪軸的下方,具有:中央旋轉軸和多個圍繞中央旋轉軸公轉的配重塊,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公轉軌道不重合; 平衡狀態下,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位于所述旋轉軸的中軸線上;側傾狀態下,所述的旋轉軸帶動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旋轉至側傾的相反方向,防止側傾;側傾狀態結束,中央旋轉軸帶動所述的多個配重塊的重心重新回到所述的中軸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側傾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配重塊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配重塊的公轉軌道分別位于所述中央旋轉軸的上段和下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側傾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帶動所述的配重塊公轉的驅動棘輪,該驅動棘輪與所述的中央旋轉軸內嚙合,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通過驅動棘爪帶動所述的驅動棘輪自轉,進而帶動所述的配重塊公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側傾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與所述驅動棘輪同軸、自轉方向一致的防逆轉棘輪。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側傾裝置,其特征還在于具有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通過一電機驅動,完成正向和反向轉動; 所述的兩個配重塊的公轉方向相反,驅動所述兩個配重塊的驅動棘輪的自轉方向相反; 防止側傾動作時,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首先向一個方向旋轉,帶動一個配重塊旋轉至指定位置,然后反向旋轉,帶動所述的另一個配重塊旋轉至指定位置; 側傾結束時,所述的中央旋轉軸首先旋轉,帶動一個配重塊首先回到原始位置;然后反轉,帶動另一個配重塊回到原始位置。
【文檔編號】B60R21/13GK103832384SQ201410103190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9日
【發明者】張明恒, 胡平, 韓小強, 姚寶珍, 宋明亮, 李偉東 申請人:大連理工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