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牽引掛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牽引掛鉤,涉及牽引裝置【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連接部和后連接部,所述的前連接部的前端設置有前連接板,所述的前連接板上設置有前連接孔,所述的前連接部的前部設置有貫穿前連接板側部的連接螺栓,前連接部的前部上側設置有掛鉤,前連接部的末端的四個側面上都設置有中部連接孔,位于向對面上的中部連接孔的孔心相對,所述的后連接部的末端設置有后連接板,所述的后連接部的前端設置有透過后連接部的中部連接螺栓,所述的前連接部的末端的外部尺寸等于后連接部前端的內部尺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具有多種牽引的連接方式,能夠解決牽引車輛與拖掛車連接裝置不匹配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牽引掛鉤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牽引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牽引掛鉤。
【背景技術】:
[0002] 自牽引拖車運輸在我國得到推廣以來,它自身具有的高效、快捷和運營效益好的 綜合優勢并沒有發揮利用好,而為此引發的各種弊端日益突出。特別是出于國內牽引車輛 與拖掛車之間的制造企業分屬于不同的工業子系統,不同型號牽引車輛、牽引裝備的設計 定型年代各異,有關的產品技術標準發生變化等原因造成牽引車輛與拖掛車連接裝置不匹 配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而這些由于牽引拖掛車連接裝置不匹配而導致的問題是汽車制造 業、汽車消費者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解決牽引車輛與拖掛車 連接裝置不匹配問題的牽引掛鉤。
[0004] 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5] -種牽引掛鉤,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連接部和后連接部,所述的前連接部的前端設 置有前連接板,所述的前連接板上設置有前連接孔,所述的前連接部的前部設置有貫穿前 連接板側部的連接螺栓,前連接部的前部上側設置有掛鉤,前連接部的末端的四個側面上 都設置有中部連接孔,位于向對面上的中部連接孔的孔心相對,所述的后連接部的末端設 置有后連接板,所述的后連接板上設置有后連接孔,所述的后連接部的末端側部設置有掛 環,所述的后連接部的前端設置有透過后連接部的中部連接螺栓,所述的前連接部的末端 的外部尺寸等于后連接部前端的內部尺寸。
[0006] 所述的前連接部和后連接部為橫截面成正方形的矩形管。
[0007]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具有多種牽引的 連接方式,能夠解決牽引車輛與拖掛車連接裝置不匹配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0] 如圖1所示,一種牽引掛鉤,包括前連接部1和后連接部2,前連接部1的前端設置 有前連接板3,前連接板3上設置有前連接孔4,前連接部1的前部設置有貫穿前連接板3 側部的連接螺栓5,前連接部1的前部上側設置有掛鉤6,前連接部1的末端的四個側面上 都設置有中部連接孔7,位于向對面上的中部連接孔7的孔心相對,后連接部2的末端設置 有后連接板8,后連接板8上設置有后連接孔9,后連接部2的末端側部設置有掛環10,后連 接部10的前端設置有透過后連接部2的中部連接螺栓11,前連接部1的末端的外部尺寸等 于后連接部前端的內部尺寸。前連接部1和后連接部2為橫截面成正方形的矩形管。
[〇〇11]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 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 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 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 一種牽引掛鉤,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連接部和后連接部,所述的前連接部的前端設 置有前連接板,所述的前連接板上設置有前連接孔,所述的前連接部的前部設置有貫穿前 連接板側部的連接螺栓,前連接部的前部上側設置有掛鉤,前連接部的末端的四個側面上 都設置有中部連接孔,位于向對面上的中部連接孔的孔心相對,所述的后連接部的末端設 置有后連接板,所述的后連接板上設置有后連接孔,所述的后連接部的末端側部設置有掛 環,所述的后連接部的前端設置有透過后連接部的中部連接螺栓,所述的前連接部的末端 的外部尺寸等于后連接部前端的內部尺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牽引掛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連接部和后連接部為 橫截面成正方形的矩形管。
【文檔編號】B60D1/02GK203876505SQ201420170128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9日
【發明者】周成林, 梅裕裔 申請人:安徽省廣德中鼎汽車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