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座椅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帶麥克風的多功能汽車座椅。
背景技術:
在一些旅游車或者大巴車中,都會聽到司機或者導游用話筒進行到站報點和通知一些注意事件,話筒大部分都安裝在汽車的控制臺上,司機在進行播報的時候需要傾斜著去講話,這樣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給乘客的人身安全會帶來一定的威脅,話筒的固定太過于古板,使用起來特別的不方便,并且每個司機的身高和體重都不一樣,話筒又不能進行調節,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不滿足人們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麥克風的多功能汽車座椅,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汽車座椅話筒使用不便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麥克風的多功能汽車座椅,包括頸枕、旋轉固定件、背靠椅、多孔連接端部和音量控制器,所述頸枕的下方安裝有背靠椅,且背靠椅的表面設置有旋轉固定件,所述旋轉固定件通過金屬軟管與麥克風相連,所述背靠椅的下方安裝有座椅墊,且座椅墊的下方安裝有座椅底座,所述多孔連接端部的右側安裝有音量控制器,所述音量控制器的右側安裝有連接端口,且連接端口的右側安裝有電源模塊,所述音量控制器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座椅底座的內部設置有重力感應器,且重力感應器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音量控制器的上方安裝有語言切換器,且語言切換器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信號連接線通過金屬軟管的內部與麥克風相連,且麥克風上設置有音量調節按鈕。
優選的,所述連接端口的左側設置有防信號干擾器,且防信號干擾器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在座椅內部設置有語言切換器,將切換按鈕安裝在汽車的控制臺上,操作起來更加的方便,并且可以在車內進行不同語言的播報,智能化更強,增加了設備的功能性,通過設置有金屬軟管,而且金屬軟管可以隨意的調節其角度,防信號干擾器能夠防止外部的信號對其造成干擾,避免了信息播報不完全現象的發生,重力感應器能夠感應到每個人的重量,并且在顯示屏上顯示出來,使得座椅可以自行的進行調節,設備的功能性更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帶麥克風的多功能汽車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帶麥克風的多功能汽車座椅的內部圖。
圖中:1-頸枕、2-麥克風、3-金屬軟管、4-旋轉固定件、5-背靠椅、6-座椅墊、7-座椅底座、8-多孔連接端部、9-語言切換器、10-防信號干擾器、11-連接端口、12-電源模塊、13-重力感應器、14-音量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帶麥克風的多功能汽車座椅,包括頸枕1、旋轉固定件4、背靠椅5、多孔連接端部8和音量控制器14,頸枕1的下方安裝有背靠椅5,且背靠椅5的表面設置有旋轉固定件4,旋轉固定件4通過金屬軟管3與麥克風2相連,背靠椅5的下方安裝有座椅墊6,且座椅墊6的下方安裝有座椅底座7,多孔連接端部8的右側安裝有音量控制器14,音量控制器14的右側安裝有連接端口11,且連接端口11的右側安裝有電源模塊12,音量控制器14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12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座椅底座7的內部設置有重力感應器13,且重力感應器13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12的輸出端電性連接,音量控制器14的上方安裝有語言切換器9,且語言切換器9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12的輸出端電性連接,信號連接線通過金屬軟管3的內部與麥克風2相連,且麥克風2上設置有音量調節按鈕,連接端口11的左側設置有防信號干擾器10,且防信號干擾器10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12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具體使用方式:本發明工作中,駕駛人員坐在座椅墊6上,將麥克風2移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金屬軟管3可以對其進行隨意的調節,旋轉固定件4使其操作更加的簡單,信號金屬線可以連接在多孔連接端部8上,在麥克風2上設置有音量調節按鈕,在音量控制器14的作用下,可以隨時的對音量進行調節,語言切換器9能夠使得不同語言進行切換,車上的揚聲器隨時進行播報,能夠更好的與車上的乘客進行交流,安全性更高,整套設置完整運行。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