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方便汽車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屬于汽車玻璃安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其中玻璃安裝在汽車的車窗上,因為后三角窗的特殊性,在安裝過程中,可以利用卡扣和車身鈑金裝配,將玻璃固定在后三角車窗上,起預定位和固定的作用,卡扣和后三角窗本體連接部分通常是被包塑在本體軟膠中,所以在注塑過程中,卡扣需要被固定,以避免被軟膠料流沖偏,影響后三角窗總成件后期裝配。在現有的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一旦破損,重新安裝的玻璃和右側圍后三角窗不能完全匹配,影響右側圍后三角窗的外觀,而且影響其功能的使用。而其安裝點卡扣和玻璃的干涉量也盡量均勻,通常情況下卡扣和玻璃的距離是均勻相等的,卡扣和玻璃的空間距離兩端不均勻,現有的卡扣都不是通用件,多種卡扣共用,后期不同卡扣安裝存在混裝風險,卡扣種類數量增多,每個模具成本相應增加,造成后期卡扣管理成本增加,以上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總成件出現不良,增加產品成本,影響產出,削弱產品競爭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一旦破損,重新安裝的玻璃和右側圍后三角窗不能完全匹配,影響右側圍后三角窗的外觀,而且影響其功能的使用;其用于固定的卡扣都不是通用件,多種卡扣共用,后期不同卡扣安裝存在混裝風險的缺陷,提供一種方便汽車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方便汽車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包括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所述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由上邊框、下邊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組成,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凸塊和卡槽,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的所述凸塊對應卡嵌在所述上邊框兩端的卡槽,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的所述卡槽套設在所述下邊框兩端的所述凸塊上,所述卡槽和所述凸塊之間通過固定銷固定,所述固定銷螺旋連接所述卡槽和所述凸塊,所述上邊框、所述下邊框、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設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將玻璃卡嵌在所述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卡槽和所述凸塊連接處設置有用于防水防風的密封條,所述密封條卡嵌在所述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外側的框架連接處。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四個拐角處均設置有減震墊,所述減震墊與玻璃連接處設置有防滑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卡扣上設置有防滑墊,所述防滑墊內部設置有磁石,所述磁石磁連接鐵片。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鐵片和所述磁石分別設置在玻璃兩側,所述鐵片活動連接活動鏈一端。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上邊框、所述下邊框、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內部,所述活動鏈活動連接在所述卡扣的底部。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方便汽車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右側圍后三角窗框架由四個部分組成,結構簡單,制造方法簡單,提高了產量以及合格率,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其安裝拆卸方便,利用卡扣固定,卡扣可在右側圍后三角窗框架上,任意改變其角度,不需要與車身相銜接的卡扣,本發明使用的卡扣使用范圍更廣,與車身安裝后牢固性好,質量可靠,而且再騎連接部分都使用了密封條,增大其密封性,抗風雨能力強;并在其拐角處設置減震墊,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減少玻璃與右側圍后三角窗框架之間的摩擦,減少其磨損。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一種使用無人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使用無人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使用無人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使用無人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2、上邊框;3、下邊框;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卡槽;7、凸塊;8、固定銷;9、密封條;10、卡扣;101、防滑墊;102、磁石;103、鐵片;104、活動鏈;11、減震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
如圖1-4所示,一種方便汽車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包括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由上邊框2、下邊框3、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組成,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凸塊7和卡槽6,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的上端的凸塊7對應卡嵌在上邊框2兩端的卡槽6,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的底部的卡槽6套設在下邊框3兩端的凸塊7上,卡槽6和凸塊7之間通過固定銷8固定,固定銷8螺旋連接卡槽6和凸塊7,上邊框2、下邊框3、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均設置有若干卡扣10,卡扣10將玻璃卡嵌在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
進一步地,卡槽6和凸塊7連接處設置有用于防水防風的密封條9,密封條9卡嵌在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外側的框架連接處,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四個拐角處均設置有減震墊11,減震墊11與玻璃連接處設置有防滑墊101,卡扣10上設置有防滑墊101,防滑墊101內部設置有磁石102,磁石102磁連接鐵片103,鐵片103和磁石102分別設置在玻璃兩側,鐵片103活動連接活動鏈104一端,卡扣10固定在上邊框2、下邊框3、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的內部,活動鏈104活動連接在卡扣10的底部。
具體的,本發明的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在汽車窗框上,首先將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底部的下邊框3卸下,將后三角車窗玻璃安裝在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上的上邊框2、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然后將下邊框3通過頂部的凸塊7卡欽在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底部的凹槽6中,并在上邊框2、下邊框3、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的四個板塊內側設置有多個用于固定玻璃的卡扣10,卡扣10內側設置防滑墊101,防止玻璃在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上滑動,防滑墊101內側設置有磁石102,磁石102隔著玻璃與鐵片103相互吸引,鐵片103通過活動鏈104與卡扣10上,這可以起到固定玻璃的作用;避免玻璃在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上滑落,三角玻璃安裝在后三角車窗框架本體1,再將下邊框3翻上去,再利用卡扣10固定在一起,并在三角玻璃內外兩側設置密封條9,可以擋風擋雨,將橡膠密封墊和三角玻璃無縫連接,增大其密封度。因為卡扣10在框架內側在可任意調節角度的,因此三角玻璃是二次安裝,也不會影響安裝的效果,不會與原裝玻璃有什么區別。
本發明一種方便汽車右側圍后三角窗玻璃安裝的結構,右側圍后三角窗框架由四個部分組成,結構簡單,制造方法簡單,提高了產量以及合格率,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其安裝拆卸方便,利用卡扣10固定,卡扣10可在右側圍后三角窗框架上,任意改變其角度,不需要與車身相銜接的卡扣10,本發明使用的卡扣10使用范圍更廣,與車身安裝后牢固性好,質量可靠,而且再騎連接部分都使用了密封條9,增大其密封性,抗風雨能力強;并在其拐角處設置減震墊11,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減少玻璃與右側圍后三角窗框架之間的摩擦,減少其磨損。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