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適用于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的單、雙盤離合器組合式雙電機混合動力總成。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和車輛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車輛的保有量愈來愈大,車輛使用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以及尾氣的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出臺了激勵政策,尤其大型商用車使用動力總成對積極促進新能源車輛、以及相關配套產業和技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場上采用的技術路線主要為混合動力技術和純電動技術。不管是混合動力技術還是純電動技術,都需要對系統的傳動系統、能量管理進行優化配置。對于大型商用車使用混合動力系統,需要配置具有低損耗空擋模式的兩速或三速自動離合器優化適應行駛工況。對于混合動力或純電動車輛而言,要求其傳動裝置可靠性高、節能、成本低。由于傳統液壓自動變速箱存在持續工作的液壓泵,耗能大,且不能被反向拖動,對于混合動力或純電動車輛不再適用。
目前,混合動力總成主要采用三種自動離合器,一是通過氣缸推動撥叉分離軸承使干式離合器分離或結合的自動離合器;但是,存在切換平順差、磨損后很難實現線性化控制、分離軸承壽命短、控制系統復雜、結構體積大、加工精度高、故障概率較高、壽命短、維護成本高等技術問題。二是通過液壓缸推動多片濕式摩擦副來實現離合的自動離合器;但是,存在多片濕式摩擦副帶排阻力大、維護成本高、效率低、液壓控制元件復雜等技術問題。三是氣缸或電 動執行器推動撥叉換擋的定軸式具有空擋模式的兩速或多速AMT。但是,AMT存在換擋平順差、不能實現無動力間斷換擋、換擋時間長、控制系統復雜、結構體積大、加工精度高、可靠性低、無法實現半聯動驅動等技術問題。
因此,上述三種類型的離合器都不滿足混合動力總成總體性能匹配要求,造成了混合動力總成動力傳遞效率低,能量的管理匹配不合理,整車性能低等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配置了無動力間斷切換、切換響應迅速、線性控制、控制系統簡單、結構體積小、可靠性高、能耗小、傳動效率高、維護成本低的單盤離合器和雙盤離合器,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傳遞效率、整機性能、以及優化整機能量管理和匹配的單、雙盤離合器組合式雙電機混合動力總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單、雙盤離合器組合式雙電機混合動力總成,包括發動機、驅動橋總成、油門踏板、制動踏板、彈性減震連接器、單盤離合器,第一電機、雙盤離合器、第二電機、第一電機控制器、第二電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第一儲能電源、第二儲能電源,所述發動機、彈性減震連接器、單盤離合器、第一電機、雙盤離合器、第二電機通過同軸依次連接;所述第二電機輸出軸與驅動橋總成連接;所述整車控制器分別與第一儲能電源、第一電機控制器、第二電機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儲能電源分別與第一電機控制器、第二電機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電機控制器還分別與第一電機、第二儲能電源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電機控制器還與第二電機電性連接;所述整車控制器還分別與油門踏板、制動踏板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雙盤離合器包括輸入行星輪機構、一檔行星輪機構、二檔行星輪機構、離合制動總成,所述輸入行星輪機構的輸入太陽輪、一檔行星輪機構的一檔太陽輪、二檔行星輪機構的二檔太陽輪均與中間傳動軸連接;所述一檔行星輪機構、二檔行星輪機構分別獨立地連接有離合制動總成。
進一步地,所述單盤離合器包括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單盤輸出行星輪機構、離合制動總成,所述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入太陽輪、單盤輸出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出太陽輪均與單盤中間傳動軸連接;所述離合制動總成與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離合制動總成包括制動動力裝置、制動主缸、制動器、制動連接盤,所述制動動力裝置、制動主缸、制動器、制動連接盤依次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制動主缸上連接有油壓報警器;所述油壓報警器與整車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制動器還安裝有測速傳感器,所述測速傳感器與整車控制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一檔行星輪機構的一檔齒圈與離合制動總成的制動連接盤連接;所述二檔行星輪機構的二檔齒圈與離合制動總成的制動連接盤連接;所述輸入行星輪機構的輸入齒圈與雙盤離合器的箱體固定連接,或輸入輸入行星輪機構的齒圈與雙盤離合器箱體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與雙盤離合器的輸入行星輪機構的輸入行星架連接;所述雙盤離合器的二檔行星輪機構的行星架與第二電機輸入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入齒圈與制動連接盤連接;單盤輸出齒圈與單盤離合器箱體固定連接,或單盤輸出齒圈與單盤離合器箱體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減震連接器與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入行星架連接,單盤輸出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出行星架與第一電機輸入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側還連接有輸出測速傳感器,所述輸出測速傳感器與第一電機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入軸側還連接有輸入測速傳感器,所述輸入測速傳感器與第二電機控制器電性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使用了彈性減震連接器、單盤離合器,第一電機、雙盤離合器、第二電機、第一電機控制器、第二電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第一儲能電源、第二儲能電源等技術特征。單盤離合器、雙盤離合器采用行星輪機構的傳動機構與離合制動總成分體設計,以及離合制動總成通過干式制動盤進行離合切換,將離合元件與傳動機構分開,離合過程產生熱量不會影響行星輪結構內部傳動,提高了行星輪機構的運行環境質量,有效提升了行星輪機構的使用壽命。同時,離合制動總成實現了自散熱風冷,更換離合元件時無需將總成從底盤拆卸,有效降低了離合制動總成的使用、維護成本,提高了整機的經濟性。更為具體地,雙盤離合器具有空擋、I檔、II檔三種工作模式,以及具備了離合器、兩檔變速箱和沖擊過載保護的功能。單盤離合器具有較大差速結合、離合和過載保護功能。單盤離合器、雙盤離合器對電機、發動機等底盤各主要部件無任何軸向力產生、離合迅速、可較長時間滑摩結合、制動盤結構空擋損耗小、軸向尺寸小、傳遞轉矩功率大、具有轉矩過載保護功能、傳動效率高、使用維護成本低等優點。使用單盤離合器、第一電機、雙盤離合器、第二電機串聯連接的方式,使得整個總成的能源輸出可以在發動機、儲能電源之間根據總成的工況進行隨意切換,同時單盤離合器、雙盤離合器由于具有正向分離、反向分離、正向驅動等性能,使得總成的第二電機、或第二電機與第一電機的結合有效將在減速、制動過程中的能量進行回收、儲存在儲能電源中。本 實用新型有效優化了新能源汽車的能量管理和匹配,有效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傳遞效率,提高了整機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如附圖1所示,單、雙盤離合器組合式雙電機混合動力總成,包括發動機1、驅動橋總成26、油門踏板51、制動踏板52、彈性減震連接器2、單盤離合器53,第一電機13、雙盤離合器54、第二電機28、第一電機控制器47、第二電機控制器46、整車控制器48、第一儲能電源50、第二儲能電源49。發動1、彈性減震連接器2、單盤離合器53、第一電機13、雙盤離合器54、第二電機28通過同軸依次連接;第二電機28輸出軸與驅動橋總成30連接;所述整車控制器48分別與第一儲能電源50、第一電機控制器47、第二電機控制器46電性連接,第二儲能電源49分別與第一電機控制器47、第二電機控制器46電性連接;第一電機控制器47還分別與第一電機13、第二儲能電源50電性連接;第二電機控制器46還與第二電機電性28連接;整車控制器48分別與油門踏板51、制動踏板52電性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單盤離合器53、雙盤離合器54采用行星輪機構的傳動機構與離合制動總成分體設計,以及離合制動總成通過干式制動盤進行離合切 換,將離合元件與傳動機構分開,使得離合過程產生熱量不會影響行星輪結構內部傳動,提高了行星輪機構的運行環境質量,有效提升了行星輪機構的使用壽命。同時,離合制動總成實現了自散熱風冷,更換離合元件時無需將總成從底盤拆卸,有效降低了離合制動總成的使用、維護成本,提高了整機的經濟性。雙盤離合器54具有空擋、I檔、II檔三種工作模式,以及具備了離合器、兩檔變速箱和沖擊過載保護的功能。單盤離合器53具有較大差速結合、離合和過載保護功能。單盤離合器53、雙盤離合器54對電機、發動機等底盤各主要部件無任何軸向力產生、離合迅速、可較長時間滑摩結合、制動盤結構空擋損耗小、軸向尺寸小、傳遞轉矩功率大、具有轉矩過載保護功能、傳動效率高、使用維護成本低等優點。使用單盤離合器53、第一電機13、雙盤離合器54、第二電機28串聯連接的方式,使得整個總成的能源輸出可以在發動機、儲能電源之間根據總成的工況進行隨意切換,同時單盤離合器53、雙盤離合器54由于具有正向分離、反向分離、正向驅動等性能,使得總成的第二電機28、或第二電機28與第一電機13的結合有效將在減速、制動過程中的能量進行回收、儲存在儲能電源中。本實用新型有效優化了新能源汽車的能量管理和匹配,有效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傳遞效率,提高了整機的性能。
更為具體地,單盤離合器53包括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單盤輸出行星輪機構、離合制動總成。單盤離合器53的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入行星架3安裝多個單盤輸入行星輪6,單盤輸入行星輪6與單盤輸入太陽輪4外嚙合,與單盤輸入齒圈7內嚙合。單盤輸入太陽輪4、單盤輸出太陽輪8均固連在單盤中間傳動軸5上實現同軸轉動。單盤輸出星型輪機構的單盤輸出行星架11上均勻安裝多個單盤輸出行星輪9,單盤輸出星型輪9與單盤輸出太陽輪8外嚙合,與單盤輸出齒圈10內嚙合。單盤輸出齒圈10可以固定連接的行星輪機構的箱體 上,也可以直接在行星輪機構的箱體上加工形成輸出齒圈10,本案實施中采用了固定連接方式。發動機1通過飛輪盤與彈性減震連接器2外圓盤連接,彈性減震連接器2通過花鍵與單盤離合器53的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入行星架3連接;單盤離合器53的單盤輸出行星輪機構的單盤輸出行星架11通過花鍵與第一電機13的輸入軸連接,單盤離合器53與第一電機13通過法蘭止口連接定位。
雙盤離合器54輸入行星輪機構的行星架15均勻安裝多個輸入行星輪17,輸入行星輪17與輸入太陽輪16外嚙合,與輸入齒圈18內嚙合。輸入齒圈18通過浮動花鍵與箱體連接,或者在箱體上直接加工形成輸入齒圈18,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中采用輸入齒圈18通過浮動花鍵與箱體連接方式。輸入太陽輪16、一檔太陽輪20、二檔太陽輪23均固連在中間傳動軸19上,實現同軸轉動。一檔行星輪21、二檔行星輪25共同安裝在行星輪軸55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中一檔行星輪21使用的行星架與二檔行星輪25使用的行星架可以采用分體式的,也可以采用整體式,本案實施過程中共同使用行星架26。一檔太陽輪20、一檔行星輪21、一檔齒圈22依次嚙合;二檔太陽輪23、二檔行星輪25、二檔齒圈24依次嚙合。第一電機13的輸出軸通過花鍵與雙盤離合器54的輸入行星輪機構的行星架15連接,第一電機13與雙盤離合器54通過外圓法蘭止口定位連接。雙盤離合器54二檔行星輪機構的行星架26通過花鍵與第二電機28連接,雙盤離合器54與第二電機28通過法蘭止口連接定位。第二電機28通過萬向傳動軸29將動力傳遞給驅動橋總成30。
整車控制器48分別與第一儲能電源50、第一電機控制器47、第二電機控制器46電性連接,第二儲能電源49分別與第一電機控制器47、第二電機控制器46電性連接;第一電機控制器47還分別與第一電機13、第二儲能電源50電 性連接;第二電機控制器46還與第二電機28電性連接;整車控制器48分別與油門踏板51、制動踏板52電性連接。第一電機控制器47控制第一電機13處于驅動電機或發電機狀態,也控制第二儲能電源49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或將第一電機13發出的交流電轉變為直流電。第二電機控制器46控制第二電機28處于驅動電機、發電機狀態,也控制將第二儲能電源49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或將第二電機28發出的交流電轉變為直流電。第一電機13、第二電機28可以是但不限于三相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可以采用風冷散熱也可采用水冷散熱。第一電機13的輸出軸側還連接有輸出測速傳感器14,輸出測速傳感器14與第一電機控制器47電性連接;第二電機28的輸入軸側還連接有輸入測速傳感器27,輸入測速傳感器27與第二電機控制器46電性連接。
單盤離合器的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雙盤離合器的一檔行星輪機構、二檔行星輪機構分別獨立連接的離合制動總成結構相同,均包括制動動力裝置(31、36、41)、制動主缸(32、37、42)、制動器(34、39、44)、制動連接盤(56、57、58)。
具體地,單盤離合器53的單盤輸入行星輪機構與離合制動總成連接結構與運行過程為:
制動動力裝置31與制動主缸32連接,制動主缸32與安裝在制動器34上的活塞連接,活塞的活塞桿安裝內摩擦塊、制動器34上安裝外摩擦塊;制動連接盤56的制動盤位于內摩擦塊與外摩擦塊之間并保持一定間隙,制動連接盤56的連接盤與單盤輸入齒圈7連接。制動動力裝置31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氣動動力或液壓動力或電動動力,只要產生軸向推力的機構均可以采用;制動動力裝置31推動制動主缸32的液體產生高壓液壓,高壓液壓推動制動器34上的活塞運動,活塞桿推動內摩擦塊運動,在內摩擦塊、外摩擦塊的共同作用下將制動連 接盤56的制動盤逐漸制動,從而使與單盤輸入齒圈7連接的制動連接盤56的連接盤也逐漸制動,實現對單盤輸入齒圈7的逐漸制動,從而為單盤輸入行星輪6提供發作用力,使單盤輸入行星輪6驅動單盤輸入太陽輪4運動,同軸的單盤輸出太陽輪8再驅動外嚙合的單盤輸出行星輪9轉動,由于單盤輸出齒圈10是固定的,將為單盤輸出行星輪9提供發作用力,單盤輸出行星輪9將驅動單盤輸出行星架11轉動實現動力的輸出。換檔主缸32還連接有油壓報警器33,油壓報警器33與整車控制器48電性連接;在制動器34上還安裝有測速傳感器35;測速傳感器35與整車控制器48電性連接。
如果需要傳遞動力時,只需要啟動制動動力裝置31,制動動力裝置31推動制動主缸32的液體產生高壓液壓,高壓液壓推動制動器34上的活塞運動,活塞桿推動內摩擦塊運動,在內摩擦塊、外摩擦塊的共同作用下將制動連接盤56的制動盤逐漸制動,從而使與單盤輸入齒圈7連接的制動連接盤56的連接盤逐漸制動,實現對單盤輸入齒圈7的固定,從而為單盤輸入行星輪6提供發作用力,使單盤輸入行星輪6驅動單盤輸入太陽輪4運動,同軸的單盤輸出太陽輪8再驅動外嚙合的單盤輸出行星輪9轉動,由于單盤輸出齒圈10是固定的,將為單盤輸出行星輪9提供發作用力,單盤輸出行星輪9將驅動單盤輸出行星架11轉動實現動力的輸出。卸掉制動動力裝置31加載的動力,將制動連接盤56的連接盤釋放,即可解除單盤輸入齒圈8制動,即可實現單盤離合器53的分離。運行過程中,油壓報警器33用來監控制動主缸32最低油壓,并將信號反饋給整車控制器48,整車控制器48通過邏輯判斷選擇控制制動動力裝置31的工作狀態;當制動動力裝置31損壞或制動主缸32損壞或液壓連接管路出現泄漏時,均會導致油壓報警器33向整車控制器48低壓故障報警進行及時更換,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雙盤離合器的一檔行星輪機構與離合制動總成連接結構與運行過程為:
離合制動總成的制動動力裝置36與制動主缸37連接,制動主缸37與制動器39上的活塞連接,在活塞的活塞桿安裝內摩擦塊、制動器39上安裝外摩擦塊;制動連接盤57的制動盤位于內摩擦塊與外摩擦塊之間并保持一定間隙,制動連接盤57的連接盤與一檔行星輪機構的一檔齒圈22連接。制動動力裝置36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氣動動力或液壓動力或電動動力,只要產生軸向推力的機構均可以采用。如果需要制動時,只需要啟動動力裝置36,推動制動主缸37中液體運動產生高壓液壓,是與制動主缸37連接的制動器39上的活塞運動,活塞桿推動內摩擦塊運動,在內摩擦塊和外摩擦塊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對制動連接盤57的制動盤的逐漸制動,使制動連接盤57的連接盤也實現制動,從而實現與制動連接盤57的連接盤連接的一檔齒圈22的逐漸制動,實現一檔的傳動工作。卸掉動力裝置36加載的動力,將制動連接盤57的連接盤釋放,即可解除一檔的制動。制動主缸37還連接有油壓報警器38,油壓報警器38與整車控制器48電性連接;在制動器39上還安裝有測速傳感器40;測速傳感器40與整車控制器48電性連接。運行過程中,油壓報警器37用來監控制動主缸37最低油壓,并將信號反饋給整車控制器48,整車控制器48通過邏輯判斷選擇控制制動動力裝置36的工作狀態;當制動動力裝置36損壞或制動主缸37損壞或液壓連接管路出現泄漏時,均會導致油壓報警器37向整車控制器48低壓故障報警進行及時更換,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雙盤離合器的二檔行星輪機構與離合制動總成連接結構與運行過程為:
二檔離合制動總成的制動動力裝置41與制動主缸42連接,制動主缸42與安裝制動器44上的活塞連接,活塞的活塞桿安裝內摩擦塊、制動器44上安裝外摩擦塊;制動連接盤58的制動盤位于內摩擦塊與外摩擦塊之間并保持一定間 隙,制動連接盤58的連接盤與二檔齒圈24連接。制動動力裝置41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氣動動力或液壓動力或電動動力,只要產生軸向推力的機構均可以采用。制動動力裝置41推動制動主缸42的活塞,使其產生高壓液壓。
如果需要制動時,只需要啟動制動動力裝置41,推動制動主缸42中液體運動產生高壓液壓,使與制動主缸42連接的制動器44上的活塞運動,活塞桿推動內摩擦塊運動,在內摩擦塊和外摩擦塊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對制動連接盤58的制動盤的逐漸制動,使制動連接盤58的連接盤也實現逐漸制動,從而實現對制動連接盤58的連接盤連接的二檔齒圈24的逐漸制動,使二檔齒圈24對二檔行星輪25產生反作用力,驅動二檔行星架26實現動力輸出。卸掉制動動力裝置20加載的動力,將制動連接盤58的連接盤釋放,使雙盤離合器的二檔制動處于分離狀態。制動主缸42還連接有油壓報警器43,油壓報警器43與整車控制器48電性連接;在制動器44上還安裝有測速傳感器45;測速傳感器45與整車控制器48電性連接。運行過程中,油壓報警器43用來監控制動主缸42最低油壓,并將信號反饋給整車控制器48,整車控制器48通過邏輯判斷選擇控制制動動力裝置41的工作狀態;當制動動力裝置41損壞或制動主缸42損壞或液壓連接管路出現泄漏時,均會導致油壓報警器43向整車控制器48低壓故障報警進行及時更換,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還連接有輸出測速傳感器14,輸出測速傳感器14與第一電機控制器47電性連接;第二電機的輸人軸上還連接有輸入測速傳感器27,輸入測速傳感器27與第二電機控制器46電性連接。
油門踏板51有兩個定位觸點a點和b點,a點用來標定純電驅動至車速Va時,若整車控制器48發出指令,則會切換到雙盤離合器一檔發動機1驅動模式;b點用來標定純電動驅動至車速Vb或發動機1驅動至車速Vb時,整車控制器 48發出指令,切換到雙盤離合器二檔發動機驅動模式;制動踏板52有一個定位觸點c點,c點用來劃分純電動制動和機械-電復合制動模式。
本實用新型主要控制策略和運行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發動機快速啟動:
當車輛停車或純電動行駛需要發動機快速啟動時,雙盤離合器54處于分離模式,單盤離合器53處于結合狀態。第一電機13通過第一電機控制器47從第二儲能電源49中獲得電能,由整車控制器48控制第一電機13經單盤離合器53、彈性減震連接器2帶動發動機1的曲軸迅速提升到設定轉速(600-1500rpm),在未達到設定轉速前整車控制器48控制發動機ECU不進行噴油,以此來降低燃油消耗和減少排放。
第一電機發電:
當車輛停車、減速行駛、滑行行駛、純電動行駛或發動機驅動行駛而第二儲能電源49需要補充電能時,有兩種情況:一、雙盤離合器54處于分離狀態,單盤離合器53處于結合狀態,發動機1經彈性減震連接器2、單盤離合器53驅動第一電機13,第一電機13在第一電機控制器47控制下轉換為發電機模式,發動機1以第一電機13的額定轉速額定功率高效發電,并經第一電機控制器47整流后為第二儲能電源49充電;二、雙盤離合器處于II檔非坡道行駛時,發動機1不僅驅動車輛行駛,而且富余功率和轉矩用于第一電機13發電為第二儲能電源49充電。
純電動行駛:
當車輛起步,即踩下油門踏板51時,分為兩種情況:一、當車速V<Va且第二儲能電源SOC1<SOC<SOC2時,單盤離合器53、雙盤離合器54處于分離狀態,發動機1處于關閉狀態,第二電機28通過第二電機控制器46從第二儲 能電源49中獲得電能,整車控制器48響應油門踏板51輸入的加速信號,向第二電機控制器46發出指令控制第二電機28的運行狀態,第二電機28經萬向傳動軸29、驅動橋總成30驅動車輛行駛直至車速達到V=Va。二、當車速Va<V<Vb且第二儲能電源SOC2<SOC時,單盤離合器53、雙盤離合器54處于分離狀態,發動機處于關閉狀態,第二電機28通過第二電機控制器46從第二儲能電源49中獲得電能,整車控制器48響應油門踏板51輸入的加速信號,向第二電機控制器46發出指令控制第二電機28的運行狀態,第二電機28經萬向傳動軸29、驅動橋總成30驅動車輛行駛直至車速達到V=Vb。
發動機驅動行駛:
車輛以發動機驅動行駛分為三種情況:當第二儲能電源SOC1<SOC<SOC2、油門踏板51處于a點和b點之間、車速達到V=Va時,第二電機28繼續驅動車輛加速行駛,整車控制器48發出實施發動機快速啟動模式,雙盤離合器54處于分離狀態,單盤離合器53處于結合狀態。第一電機13通過第一電機控制器47從第二儲能電源49中獲得電能,由整車控制器48控制第一電機13經單盤離合器53、彈性減震連接器2帶動發動機1起動。同時通過第一電機控制器47對第一電機13進行控制,使第一電機13僅以傳動軸的形式參與傳動。當整車控制器48檢測到測速傳感器40所測轉速n<n0時,整車控制器48向制動動力裝置36發出驅動指令,制動動力裝置36驅動制動主缸37使缸內液壓油產生壓力推動制動器39上的活塞運動,活塞桿推動內摩擦塊運動,在內摩擦塊和外摩擦塊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對制動連接盤57的制動盤逐漸制動,使制動連接盤57的連接盤也實現逐漸制動,從而實現對制動連接盤57的連接盤連接的一檔齒圈22的逐漸制動,發動機1通過雙盤離合器54的一檔模式驅動車輛行駛,第二電機28不再施加驅動僅以傳動軸的形式傳遞動力。
此時若油門踏板51踩過點b且車速達到V=Vb,整車控制器48向制動動力裝置36發出卸荷指令,制動動力裝置36卸除制動主缸37缸內油壓,制動器39在復位機構作用下釋放一檔齒圈22及制動連接盤57,雙盤離合器進入空檔模式。同時,整車控制器48向第一電機控制器47發出指令使其控制第一電機13切換到發電機模式,發動機1停止供油,第一電機13將發動機1轉速下調。
當整車控制器48檢測到換擋測速傳感器45所測轉速n<n0時,第一電機13切換到傳動軸模式,發動機1開始供油,整車控制器48向制動動力裝置41發出驅動指令,制動動力裝置41驅動制動主缸42中液體運動產生高壓液壓,使與制動主缸42連接的制動器44上的活塞運動,活塞桿推動內摩擦塊運動,在內摩擦塊和外摩擦塊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對制動連接盤58的制動盤的逐漸制動,使制動連接盤58的連接盤也實現逐漸制動,從而實現對制動連接盤58的連接盤連接的二檔齒圈24的逐漸制動,發動機1通過雙盤離合器的二檔模式驅動車輛行駛,第二電機28以傳動軸的形式傳遞動力。
制動:
油門踏板51恢復到原點位置時,整車控制器48發出指令使雙盤離合器54處于空擋模式,踩下制動踏板52車輛進行兩種模式制動。一是當制動踏板52踏板未接觸到c點時,整車控制器48向第一電機控制器47、第二電機控制器46發出指令,使第一電機13、第二電機28轉換為發電機模式,驅動橋總成30通過萬向傳動軸29拖動第二電機28、雙盤離合器54、第一電機13轉動,使第一電機13、第二電機28發電。第一電機控制器47將第一電機13、第二電機控制器46將第二電機28發出的電能儲存到第二儲能電源49中。
二是當制動踏板52踏板超過c點時,整車控制器48向第一電機控制器47、第二電機控制器46發出電制動指令的同時,也向機械剎車系統發出指令進行剎 車制動。
倒車:
當駕駛員通過第二電機轉向控制開關35選擇倒車檔時,雙盤離合器54處于空擋模式,整車控制器48向第二電機控制器46發出指令使第二電機28從第二儲能電源49獲得電能,并反向驅動傳動軸27,并通過驅動橋總成30驅動車輛倒車行駛,行駛速度由油門踏板51控制。
故障診斷模式:
當雙盤離合器54處于一檔驅動時,制動主缸37油壓低于設定閾值P0油壓報警器37向整車控制器48發出故障報警。若換擋測速傳感器40檢測到制動連接盤57有轉速產生時,向整車控制器48發出報警。當雙盤離合器54處于二檔驅動時,制動主缸41油壓低于設定閾值P1油壓報警器43向整車控制器48發出故障報警;若測速傳感器45檢測到制動連接盤58有轉速產生時,向整車控制器48發出報警。當單盤離合器53處于結合狀態時,制動主缸32的油壓低于設定閾值P2時,油壓報警器33向整車控制器48發出故障報警;若測速傳感器35檢測到制動連接盤56有轉速產生時,向整車控制器48發出報警信號。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