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設計及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汽車底盤傳動系統主要由發動機、變速箱、分動箱、主減速器、傳動軸等結構組成,工作時,通過變速箱將動力傳遞給分動箱,進一步分動箱將動力傳遞給主減速器,然后傳動軸將動力傳遞給各個車輪,通過主減速器驅動車輛各車輪轉動。上述結構組成的傳動系統機構復雜,彼此之間的動力傳動也較為復雜,不利于車輛的靈活布置。受上述傳動系統的結構限制,汽車的車輛離地間隙小,車輛的越壕和越障能力大大降低。
為改善上述技術問題,輪邊減速器順勢而生并應用于大型客車及重載汽車上。然而現有的輪邊減速器存在諸多缺陷:①在設計及應用時,未考慮車輛使用工況中的大速比傳動需求以及減速器使用過程中的安裝問題,致使裝配極為困難,裝配時需要增加專門的支架及其他附件才能滿足使用要求;②只考慮動力傳遞,未考慮車輛制動系統的布置;③由于該類變速器用于車輛輪胎內側,檢查減速器狀態時必須拆除輪胎才能實現,工序繁雜;④未設置有行星齒輪減速器冷卻系統,致使行星齒輪減速器的運行溫度極高,加上齒輪的磨損,有潤滑油乳變風險;⑤現有的輪邊減速器缺少運行狀態監測傳感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汽車傳動系統存在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對輪邊減速器進行模塊化設計,使減速器可直接與車身相連,增加有與輪邊減速器匹配的輪輞安裝法蘭,使輪邊驅動機構可獨立作為車輛驅動系,便于輪邊減速器的裝配及拆卸,優化傳動器零部件布設,增加車輛離地間隙,提高車輛的越壕和越障能力;在輪邊減速機構上增加冷卻系統,降低減速器運行溫度,延緩齒輪磨損速率,避免潤滑油乳變,實現大速比、大扭矩傳動;在輪邊減速機構中增加冷卻液液位監測傳感器、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及潤滑油觀察孔等在線監測裝置,提高輪邊減速機構運行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所述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依次相接;
所述行星齒輪系(3)的輸出軸設置為空心結構,輸出軸軸端設置有潤滑油觀察孔(1);
所述行星齒輪系(3)設置有用于直接與車身連接的輪架(4);
所述行星齒輪系(3)外側設置有冷卻水道(5);
所述冷卻水道(5)內設置有冷卻液液位傳感器(8)和溫度傳感器(9);
所述行星齒輪系(3)上還設置有潤滑油排油口(10)。
進一步,所述行星齒輪系(3)為兩級行星齒輪系。
進一步,所述冷卻水道(5)上加工有冷卻液進口(7-1)和冷卻液出口(7-2)。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集成有相互配合的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依次相接,行星齒輪系(3)設置有用于直接與車身連接的輪架(4),上述設計結構,使減速器可直接與車身相連,與此同時,增加有與輪邊減速器匹配的輪輞安裝法蘭,使輪邊驅動機構可獨立作為車輛驅動系,便于輪邊減速器的裝配及拆卸,維修及保養更為方便,優化傳動器零部件布設,增加車輛離地間隙,提高車輛的越壕和越障能力。
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行星齒輪系(3)的輸出軸設置為空心結構,輸出軸軸端設置有潤滑油觀察孔(1),便于對行星齒輪系(3)中的潤滑油液位及工作狀態進行觀察,保證行星齒輪系(3)的安全運行。
3、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行星齒輪系(3)外側設置有冷卻水道(5),冷卻水道(5)內設置有冷卻液液位傳感器(8)和溫度傳感器(9),此種設計結構,有利于降低減速器的運行溫度,延緩齒輪磨損速率,避免潤滑油乳變,為輪邊減速機構實現大速比、大扭矩傳動提供有利條件;在輪邊減速機構中增加冷卻液液位監測傳感器、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及潤滑油觀察孔等在線監測裝置,有利于對行星齒輪系(3)進行實時在線監控,提高輪邊減速機構運行的安全性。
4、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行星齒輪系(3)上還設置有潤滑油排油口(10),此種設計結構,便于對行星齒輪系(3)的潤滑油進行更滑和清洗,有利于行星齒輪系的維護和保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1及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所述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依次相接;
所述行星齒輪系(3)的輸出軸設置為空心結構,輸出軸軸端設置有潤滑油觀察孔(1);
所述行星齒輪系(3)設置有用于直接與車身連接的輪架(4);
所述行星齒輪系(3)外側設置有冷卻水道(5);
所述冷卻水道(5)內設置有冷卻液液位傳感器(8)和溫度傳感器(9);
所述行星齒輪系(3)上還設置有潤滑油排油口(10)。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行星齒輪系(3)為兩級行星齒輪系。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冷卻水道(5)上加工有冷卻液進口(7-1)和冷卻液出口(7-2)。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集成有相互配合的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依次相接,行星齒輪系(3)設置有用于直接與車身連接的輪架(4),上述設計結構,使減速器可直接與車身相連,與此同時,增加有與輪邊減速器匹配的輪輞安裝法蘭,使輪邊驅動機構可獨立作為車輛驅動系,便于輪邊減速器的裝配及拆卸,維修及保養更為方便,優化傳動器零部件布設,增加車輛離地間隙,提高車輛的越壕和越障能力。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行星齒輪系(3)的輸出軸設置為空心結構,輸出軸軸端設置有潤滑油觀察孔(1),便于對行星齒輪系(3)中的潤滑油液位及工作狀態進行觀察,保證行星齒輪系(3)的安全運行。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行星齒輪系(3)外側設置有冷卻水道(5),冷卻水道(5)內設置有冷卻液液位傳感器(8)和溫度傳感器(9),此種設計結構,有利于降低減速器的運行溫度,延緩齒輪磨損速率,避免潤滑油乳變,為輪邊減速機構實現大速比、大扭矩傳動提供有利條件;在輪邊減速機構中增加冷卻液液位監測傳感器、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及潤滑油觀察孔等在線監測裝置,有利于對行星齒輪系(3)進行實時在線監控,提高輪邊減速機構運行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行星齒輪系(3)上還設置有潤滑油排油口(10),此種設計結構,便于對行星齒輪系(3)的潤滑油進行更滑和清洗,有利于行星齒輪系的維護和保養。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利用設計的輪架(4)即可快速將該汽車用輪邊減速機構裝配于車體上;集成有相互配合的輪轂安裝法蘭(2)、行星齒輪系(3)及動力輸入法欄(6),借助動力輸入法欄(6)直接進行動力傳遞,使輪邊驅動機構可獨立作為車輛驅動系,便于輪邊減速器的裝配及拆卸,維修及保養更為方便,優化傳動器零部件布設,增加車輛離地間隙,提高車輛的越壕和越障能力;利用設計的冷卻水道(5)對行星齒輪系(3)進行有效降溫,快速轉移行星齒輪系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延緩齒輪磨損速率,避免潤滑油乳變,為輪邊減速機構實現大速比、大扭矩傳動提供有利條件;在輪邊減速機構中增加冷卻液液位監測傳感器、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及潤滑油觀察孔等在線監測裝置,利用上述在線監測裝置對行星齒輪系(3)進行實時在線監控,提高輪邊減速機構運行的安全性。
按照以上描述,即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