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散熱器安裝結構及車輛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35033閱讀:449來源:國知局
散熱器安裝結構及車輛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散熱器安裝結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應用有該散熱器安裝結構的車輛。



背景技術:

在車輛設計中,汽車散熱器的固定方式不僅應考慮汽車行駛路況,還應考慮車輛發生碰撞時如何使散熱器的維修成本降低。現有的散熱器一般是通過懸置結構固定在車架安裝孔上,在車輛發生正碰時,因散熱器在車架上的固連,散熱器的安裝部分會發生損壞,散熱器主體也容易受到損傷,在車輛維修時往往需要整體更換散熱器,而導致車輛維修成本很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散熱器安裝結構,以在車輛發生正碰

時,減小對散熱器的損害,并降低散熱器的維修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散熱器安裝結構,用于將散熱器主體支撐定位在車架上,該散熱器安裝結構包括:

安裝座,可拆卸的連接于所述散熱器主體上;

薄弱件,固連于所述安裝座的底部,并可插裝于所述車架上,所述薄弱件響應于施加在所述薄弱件上的不低于最小閾值大小的斷裂力而斷裂;

彈性件,套裝于所述薄弱件上,并抵置在所述車架和所述安裝座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通過卡接機構卡置于所述散熱器主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卡接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安裝座上的卡接槽,以及對應于所述卡接槽設于所述散熱器主體上的卡接座,所述安裝座通過所述卡接槽滑動卡置于所述卡接座上。

進一步的,在所述安裝座和所述散熱器主體之間設有對所述安裝座于所述卡接座上的滑動卡置進行定位的定位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于所述安裝座的滑動方向上,固連在所述安裝座一端的卡頭,以及設于所述散熱器主體上的、可卡置在所述卡頭及所述安裝座之間的卡塊。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為設于所述散熱器主體兩相對側的兩個。

進一步的,所述薄弱件為固連在所述安裝座底部的定位柱,所述彈性件為套裝于所述定位柱上的懸置膠塊。

進一步的,還包括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車架上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一端壓置在所述散熱器主體上。

進一步的,在所述定位支架與所述散熱器主體之間夾設有彈性塊。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散熱器安裝結構,通過薄弱件的設置,在車輛發生正碰時,若碰撞力較大而高于使薄弱件斷裂的斷裂力的最小閾值,此時薄弱件會斷裂,從而使得散熱器主體脫離與車架的定位,而可向發動機一側移動,由此可減小碰撞對散熱器主體造成的損害。同時,在碰撞后維修時,因安裝座可拆卸,故只需拆卸更好安裝結構即可,從而也可降低散熱器的維修成本。

(2)安裝座在散熱器主體上卡接,其結構簡單,便于設計實施。

(3)設置定位機構可保證安裝座卡接后的穩定性。

(4)安裝座為散熱器主體兩側的兩個,可使得散熱器主體更穩固的定位在車架上。

(5)設置定位支架,能夠防止散熱器在車架上向上脫出,使散熱器主體可靠的定位于車架上,而可便于懸置膠塊的設計。

(6)設置彈性塊可避免定位支架與散熱器主體間出現摩擦噪音。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其包括車架,及裝設于所述車架上的散熱器主體,在所述散熱器主體的頂部設有插設于所述車架上的安裝柱,在所述散熱器主體的底部與所述車架之間設有如上所述的散熱器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車輛和散熱器安裝結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散熱器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散熱器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圖7為圖5的右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卡接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懸置膠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俯視圖;

圖11為圖10中C-C線的剖視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定位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圖12的左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散熱器主體,2-安裝柱,3-固定座,4-安裝座,41-安裝座本體,42-卡頭,43-卡接槽,44-減重孔,5-懸置膠塊,51-第一膠塊本體,52-第二膠塊本體,53-第三膠塊本體,54-通孔,6-定位支架,61-固定孔,7-卡接座,8-卡塊,9-定位柱,91-第一柱體,92-第二柱體,93-端頭,10-彈性塊。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安裝結構,其用于將散熱器主體支撐定位在車架上,且該散熱器安裝結構包括可拆卸的連接于散熱器主體上的安裝座,固連于安裝座的底部、并可插裝于車架上的薄弱件,以及套裝于薄弱件上,并抵置在車架和安裝座之間的彈性件,所述的薄弱件響應于施加在其上的最小閾值大小的斷裂力而斷裂。

本散熱器安裝結構通過薄弱件的設置,在車輛發生正碰時,若碰撞力較大而高于使薄弱件斷裂的斷裂力的最小閾值,此時薄弱件會斷裂,從而使得散熱器主體脫離與車架的定位,而可向發動機一側移動,由此可減小碰撞對散熱器主體造成的損害。而在碰撞后的維修中,因安裝座可拆卸,只需拆卸更好安裝結構即可,故也可達到降低散熱器維修成本的目的。

基于如上的設計思想,本實施例的散熱器安裝結構的一種示例性結構由圖1結合圖2所示,其中,本實施例中散熱器安裝結構為在散熱器主體1兩相對側布置的兩個,且在散熱器主體1的側部,于散熱器主體1上設置有固定座3,前述的安裝座4即可拆卸的連接于固定座3上。本實施例中前述的薄弱件為固連在安裝座4底部的定位柱,而彈性件則為套裝于定位柱上的懸置膠塊5,安裝座4連接于固定座3上,便可通過定位柱在車架上散熱器安裝孔中的插裝,而實現對散熱器主體1底部的支撐定位,懸置膠塊4在定位柱插裝于車架中時抵置在安裝座4和車架之間,以可由懸置膠塊4的彈性而減小傳遞至散熱器主體1的振動。

本實施例中通過套裝有懸置膠塊4的定位柱實現散熱器主體1底部的定位,并使散熱器主體1支撐于車架上,而散熱器主體1的頂部則通過設置在散熱器主體1頂部的安裝柱2實現在車架上的定位。為避免安裝定位后的散熱器主體1在車輛運行中因隨車輛的顛簸而由車架中脫出,本實施例中在車架上還設置有定位支架6,定位支架6為可拆卸的固定在車架上,且定位支架6的一端壓置在散熱器主體1上。具體結構中,定位支架6為靠近于散熱器主體1上的固定座3布置,且相對于安裝座4,定位支架6的端部也壓置在固定座3的另一側端面上。

本實施例中散熱器主體1的結構由圖3結合圖4所示,其主要包括位于框架兩側的左右水室,及連接于兩側水室之間的散熱管,在散熱管間設有散熱翅片,兩側的水室上還設置有進出水口。本實施例中散熱器主體1的具體結構可參看現有車輛冷卻系統中的散熱器結構,在此不再詳述。前述的安裝柱2即位于兩側水室的頂部,兩側的固定座3則固連在兩側的水室外端面上,而在固定座3的底部還設置有卡接座7,位于卡接座7的一側也間隔設置有卡塊8。

本實施例中安裝座4為通過卡接機構卡置在固定座3上,以實現安裝座4在散熱器主體1上的可拆卸連接。具體結構上,由圖5至圖8中所示,安裝座4包括安裝座本體41,安裝座本體41為一方形塊狀結構,在安裝座本體41上設置有貫穿安裝座本體41兩相對側端面間的卡接槽43,上述卡機機構即由該卡接槽43及設置于固定座3上的卡接座7構成,且卡接槽43和卡接座7的截面也分別設計為相適配的燕尾形,安裝座4通過卡接槽43沿卡接座7的滑動而可卡置在固定座3的底部。當然,除了燕尾形,卡接槽43和卡接座7的截面形狀也可為“T”形或其它可卡接形式。

為使得卡接于固定座3上的安裝座4可穩定定位在固定座3的底部,本實施例中在安裝座4和固定座3之間也設置有可對卡接后的安裝座4進行定位的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具體包括在安裝座4上,于安裝座本體41的一側設置的卡頭42,以及上述的設置于固定座3底部,并位于卡接座7一側的卡塊8。卡頭42在安裝座本體41上,沿卡接槽43的長度方向布置,也即使卡頭42設置于安裝座4的滑動方向上,由此可便于卡頭42的設計及與卡塊8間的定位操作。

本實施例中為實現輕量化設計,在安裝座本體41上,于卡接槽43的兩側還設置有多個減重孔44,減重孔44可為形成于安裝座本體41上的盲孔結構,當然其也可貫穿安裝座本體41設置。本實施例中固連在安裝座4底部的定位柱9具體包括與安裝座本體41相連的第一柱體91,以及和第一柱體91相連的第二柱體92,在第二柱體92的端部還連接有端頭93。其中,第一柱體91為倒置的錐狀,第二柱體92為與第一柱體91的小端面相連接的圓柱狀,端頭93則呈圓餅狀,且其端面尺寸大于第二柱體92的截面尺寸。

本實施例中套裝于定位柱9上的懸置膠塊5的具體結構如圖9至圖11中所示,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第一膠塊本體51、第二膠塊本體52及第三膠塊本體53,第一膠塊本體51和第二膠塊本體52均為圓柱狀,且第二膠塊本體52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一膠塊本體51。第三膠塊本體53則呈倒置的錐狀,且第三膠塊本體53大端面的尺寸也大于第二膠塊本體52的截面尺寸。由此可使得懸置膠塊5的中部具有一內凹的凹槽,以能夠實現在車架上散熱器安裝孔內的卡裝,而使得第一膠塊本體51抵置在安裝座4和車架之間。錐狀的第三膠塊本體53可便于在車架上散熱器安裝孔內的插裝。

本實施例中,在懸置膠塊5的中部設置有貫穿第一膠塊本體51、第二膠塊本體52及第三膠塊本體53的通孔54,懸置膠塊5即通過該通孔54套裝于定位柱9上。為適配于定位柱9的構形,通孔54也分為呈錐狀及圓筒狀的兩段,且兩段的截面尺寸分別與定位柱9中的第一柱體91和第二柱體92相對應。在套裝時,懸置膠塊5因其自身彈性通過端頭93,卡定在端頭93與安裝座本體41之間便可。

本實施例中,定位支架6的結構如圖12和圖13中所示,其大致呈直角狀彎折,在定位支架6的一端設置有固定孔61,以用于定位支架6在車架上的固定,為提高定位支架6的固定強度,定位支架6具有固定孔61的一端其寬度也設計的較大,并近似呈錐狀設置。相對于固定孔61,定位支架6的另一端即壓置在固定座3上,且為避免定位支架6與固定座3直接接觸而出現噪音,在定位支架6上也設置有彈性塊10,彈性塊10采用橡膠塊即可。

本散熱器安裝結構在散熱器安裝時,先將懸置膠塊5套裝于定位柱9上,再將安裝座4通過卡接槽43滑動卡接在卡接座7上,并使卡頭42跨過卡塊8,而使卡塊8卡置在卡頭42和安裝座本體41之間為止。然后搬動散熱器主體1,先使安裝柱2插設于車架上,再使套裝有懸置膠塊5的定位柱9插裝于車架上的散熱器安裝孔內即可。最后,將定位支架6固定于車架上,并使彈性塊10壓置在固定座3的頂端面上便完成散熱器的安裝。

在車輛使用過程中,當車輛發生正碰時,碰撞力傳遞至散熱器主體1,再從散熱器主體1傳遞至經由懸置膠塊5與車架相接的定位柱9,在碰撞力較大而不低于使定位柱9發生斷裂的斷裂力最小閾值,也即不低于可使定位柱9發生斷裂的最小碰撞力值時,定位柱9便會斷裂,由此可使得散熱器主體1向發動機一側移動,而避免散熱器主體1受到損害。定位柱9所對應的斷裂力的最小閾值可通過對定位柱9進行試驗得知,通過采用不同材質及不同結構形狀,可獲得不同閾值的定位柱9,其根據具體需要進行選取即可。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車輛,其包括車架,及裝設于車架上的散熱器主體,在散熱器主體的頂部設有插設于所述車架上的安裝柱,在散熱器主體的底部與車架之間設有如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散熱器安裝結構。本車輛通過采用如實施例一中的散熱器安裝結構可在車輛發生正碰時減小散熱器受到的傷害,且在碰撞后維修時,也能夠降低散熱器的維修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