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智能化、自動化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動汽車車胎氣壓自動調整系統技術。
背景技術:
經檢索,相關的在先技術文件主要包含如下幾項。
徐浩等申報了機動車輪胎氣壓調整器專利(已駁回),所述專利涉及輪胎式機動車制造,能解決一些不具備或不易安裝氣泵的車輛,在制造使用及維修時,快速調整輪胎氣壓的問題,使機動車達到自濟救助;它根據機動車內燃機機械構造工作原理,制成火花塞型和噴油器型,能把機動車內燃機氣缸和輪胎連接后,關閉油門,清除進氣道燃油;通過手搖,腳踏或電起動發動機,短時可把車胎氣壓調整到使用需要強度。
郭思齊等申報了輪胎防爆系統專利(尚在實審),包括防爆系統主體和安裝在車內的控制主機,其中防爆系統主體主要由車胎狀態監測系統、應力分布監測系統、車速監測系統、制動系統和車胎構成,車胎狀態監測系統由安裝在車胎上的胎溫胎壓監測儀構成,能夠對于車胎有著全方位檢測,同時對于爆胎后的車況安全以及形式狀態及時調整,從而降低了危險事故的發生。
張炳炎等申報了雙功能車胎自動充氣裝置專利(已失效),是一種既保留現有打氣用的氣門嘴機構,又裝有行車時自動充氣機構的雙功能自動充氣裝置,在氣門嘴下端安裝一個封閉于車胎內腔的泵氣球,當車子行進時,地面擠壓輪胎從而壓迫泵氣球,將球內已吸滿的空氣壓至車胎內,此處轉離地面后,泵氣球彈開,并通過其上部的氣嘴從大氣中吸氣。
可見,目前在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尚未見與車胎氣壓自動調整和報警系統相關的技術報道,本發明是基于“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的開拓性創新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汽車的模型化輪胎胎壓自主控制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車胎氣壓進行自主調整,提升電動汽車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電動汽車的模型化輪胎胎壓自主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設置一組與車胎內部動態連通的緩沖副胎系統并配合氣壓傳感器、中央控制器的聯合使用實現電動汽車車胎氣壓的自動調整和報警;其特征在于:貼合電動汽車的車胎側面固定設置有一組緩沖副胎,此緩沖副胎與車胎之間通過至少一組氣道相連通,此氣道上設置有一組雙向氣泵,在此雙向氣泵的任一側設置或者在其兩側分別設置一組電磁閥;所述車胎和/或緩沖副胎內部設置有氣壓傳感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緩沖副胎呈圓盤體形或橢圓體形,其外徑小于所述車胎的外徑。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平衡緩沖副胎呈圓環形,其外徑小于所述車胎的外徑。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緩沖副胎設置在所述車胎的內側面,且此緩沖副胎的外徑為所述車胎外徑的0.5-0.9倍。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車胎和/或緩沖副胎上還設置有單獨的充氣閥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在汽車儀表盤上還設置有一組報警顯示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氣壓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通信連接,所述雙向氣泵、電磁閥及報警顯示器分別與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通信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總體上,本發明通過設置一組與車胎內部動態連通的緩沖副胎系統并配合氣壓傳感器、控制器的聯合使用實現電動汽車車胎氣壓的自動調整和報警,提升了電動汽車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具體的,本發明的緩沖副胎與車胎之間通過氣道相連通,氣道上設置有一組雙向氣泵及一組電磁閥,這樣,當氣壓傳感器監測到胎壓高于設定值時,通過中央控制器打開電磁閥并啟動雙向氣泵,由車胎向緩沖副胎泵氣;反之則由緩沖副胎向車胎泵氣,這樣既可實現車胎氣壓的自動平衡和調整。由于緩沖副胎本身存儲一定的壓強,使得其與車胎二者的內部氣壓大致平衡或者至少是相差不多,從而極大的提升了雙向氣泵作業的可行性和作業效率,具有良好的實用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車胎1、緩沖副胎2、氣道3、雙向氣泵4、電磁閥5、氣壓傳感器6、報警顯示器7、充氣閥口8、中央控制器100。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附圖,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是通過設置一組與車胎內部動態連通的緩沖副胎系統,并配合氣壓傳感器、中央控制器的聯合使用實現電動汽車車胎氣壓的自動調整和報警。
在結構構造方面,本發明貼合電動汽車的車胎1的內側面(即車底盤下方)固定設置有一組緩沖副胎2,車胎1和緩沖副胎2內部均設置有氣壓傳感器6及單獨的充氣閥口8,緩沖副胎2呈扁圓盤形,其外徑為車胎1外徑的0.8倍左右并與車胎固接,緩沖副胎2與車胎1之間通過一組氣道3相連通,此氣道3上設置有一組雙向氣泵4,在此雙向氣泵4的任一側設置或者在其兩側分別設置一組電磁閥5。
在電氣控制方面,令氣壓傳感器6與電動汽車中央控制器100的信號輸入端通信連接,并令雙向氣泵4、電磁閥5以及一組設置汽車儀表盤上的報警顯示器7分別與中央控制器100的信號輸出端通信連接即可。
在工作原理方面:本發明的緩沖副胎2與車胎1之間通過氣道3相連通,氣道3上設置有一組雙向氣泵4及一組電磁閥5,這樣,當車胎內的氣壓傳感器6監測到胎壓高于設定值時,通過中央控制器100打開電磁閥5并啟動雙向氣泵4,由車胎1向緩沖副胎2泵氣;反之則由緩沖副胎2向車胎1泵氣,這樣既可實現車胎氣壓的自動平衡和調整。由于緩沖副胎本身存儲一定的壓強,使得其與車胎二者的內部氣壓大致平衡或者至少是相差不多,從而極大的提升了雙向氣泵作業的可行性和作業效率,具有良好的實用效果。另外,本發明的的車胎1和緩沖副胎2上還設置有單獨的充氣閥口8,因為本發明的技術框架下,電動汽車在較長的行駛里程數之后仍然需要進行人工的輪胎氣壓檢測和充氣作業,這也基本上與電動汽車的保養周期相吻合,從而在固定的保養周期進行相關人工檢測和充氣作業即可。可見,本發明通過設置一組與車胎內部動態連通的緩沖副胎系統并配合氣壓傳感器、控制器的聯合使用實現電動汽車車胎氣壓的自動調整和報警,提升了電動汽車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上述描述僅作為本發明可實施的技術方案提出,不作為對其技術方案本身的單一限制條件。